第二十五回 談天文柳仙洩奇祕 遊勝會定一獲慈航
關燈
小
中
大
?真君不答。
〈(祕密天機豈能輕洩)〉 隨後又來了第二簇,隻見內中有一大仙,騎在獨角獸背上,頭上亦戴冕旒,身著紫袍,腳踏朝靴,腰繫寶帶,五綹長鬚,貌類文官氣象,卻甚威武,前面有三十六位神將,後頭亦有無數將吏,俱皆鎧甲鮮明,裝束齊整,手執鞭錘戈矛劍戟,個個威風凜凜,相貌堂堂。
一路鼓聲鼕鼕,電光灼灼,不知是何神仙?又問真君。
真君曰:「此乃九天應元雷祖大帝也。
」第三簇,見有兩條赤龍,駕一大車,車中坐定一位神仙,面如傅粉,三綹長鬚,頭戴盤龍雁翅烏紗,身著大紅袍,腰繫玲瓏寶帶,足踏朱履,手執朝笏,氣象雍容,前後侍從將吏,手中執的火鎗、火箭,火鬥、火包,旗幟上畫的盡是火龍、火馬,火鼠、火鴉,隊伍亦頗嚴肅。
定一又問?真君曰:「此乃火官大帝也。
」 〈【雷祖、火官,二位大帝,威儀氣象,各自不同。
】〉 定一正在看大帝的旌旗隊伍,尚未過完,忽然又望見西北一帶,來了一萬餘人,浩浩蕩蕩,一路長蛇大陣,擺向會中而來,〈(熱鬧熱鬧)〉方轉瞬間,見首先來的,盡是儒生,章甫逢掖,博帶峨冠,劍佩鏗鏘,趨蹌而至,個個溫文爾雅,真有儒者氣象。
〈(今日世上有此真儒否)〉當中推來一輛大車,兩馬並駕,車前有一個玉麒麟,左右跨轅者,有二弟子,居左者執鞭轡,居右者捧竹杖,車中坐定一位大聖,首戴玄冠,身披黼黻,腰圍組綬,足履赤鳥,手中執著圭玉一方,憑軾而坐,相貌端嚴,雍容自得。
〈(寫孔子如生)〉相從弟子,約有三千餘人,真君不待定一詢問,說道:「師弟你試猜這位大聖,卻是何人?」定一低頭想了半刻,答道:「弟子明白了,敢莫就是我孔子至聖先師。
」真君曰:「猜著了。
」 方問答間,又來了無數頭陀,頂五福冠,穿無垢衣,手持蓮缽,胸掛素珠,或乘一葦而來者,或赤腳而行者,有駕雲者,又有身軀雄偉,騎白麟者。
騎長鯨者,等等不一。
〈(翩翩欲仙何其快樂)〉中間一位大佛,具丈六金身,頂上放大毫光,慈容滿面,披八寶大紅袈裟,雙足盤起,坐在一朵彩雲之上,〈(寫釋迦如畫)〉前面寶蓋高擎,法雨繽紛,天花亂墜,冉冉而來,仙樂班、逸韻悠揚,幢旛隊當風披拂,〈(真是長春世界令人羨煞)〉又有沙彌僧侶,手敲木魚,口誦真經,聲音朗徹,觀其人數,似亦有三千餘人之多,定一以問真君,真君曰:「此西天竺釋迦牟尼如來佛也。
其隨從護法,乃四大天王,哼哈二將。
彌勒尊師,接引、準提,達摩、伽藍,密跡金剛,西方二十七祖,普照王十大弟子,二十諸天,十八尊者,五百阿羅漢,西域諸王子,諸佛菩薩,並眾沙門釋子也。
〈【此段描寫三教聖人,威儀各極其妙。
寫孔子,則曰相貌端嚴,雍容自得。
如來則曰,頂放毫光,慈容滿面。
老子則曰,童顏鶴髮,一部銀髯,笑容可掬。
撮影寫真,未及其妙,真是化工之筆。
】〉 纔過去,後面又續來了一班道童,個個秀外慧中,道服道冠十分整潔,手提金爐,香煙馥郁,〈(又是道家妝束)〉隨後又來無數真仙,足下生雲,頭戴五雲巾,身穿無垢衣,腰繫絲?,或持簡闆,或攜漁鼓,或佩寶劍,或負葫蘆,飄飄灑灑而來,〈(逍遙物外其樂陶陶)〉後面玉節金幢,仙樂疊奏,按班而至,有一老仙,騎在青牛背上,童顏鶴髮,耳長七寸,一部銀髯,笑容可掏,戴七寶碧霞道冠一頂,著九龍萬壽仙衣一襲,足穿雲履,腰曳絲?,手執拂塵而來,〈(的是道祖)〉後面有數百功曹護送,觀其人數,亦不下三千人,以叩真君?真君曰:「此太上道德天尊也。
」 定一往後又看,見西北一帶,仍來了許多人,望之不甚清楚,真君取出千裡鏡一面,付與定一照之,乃是些黿帥鼉軍,魚兵蝦卒,一路跳舞而來,到也好看。
〈(特別稀異)〉真君曰:「此龍王來看會也。
」方顧盼間,隻見他又繞向別路去了。
樓下人又報道:「東南方上,眾女仙來矣。
」定一掉頭,向東南望去,果見許多仙女,由雲中飄飄而來,將近會場,按落雲頭,上了紫檀木大橋,先是一班侍女,各執長旛寶蓋一套,衣裙新潔,步履雍容,魚貫而至,後面有兩位仙姑,一乘鸞,一跨鶴,蹁躚而來。
〈(神仙快樂如此)〉到了會門,下了鸞鶴,眾侍女簇擁入場,隻見他二人,頭戴珠冠,身著霞裳,腰繫茜紗裙,足穿青絲履,年可二十餘,端莊豔麗,直入柵欄門內,由右路而行,定一觀其侍女,約共有五百餘人,以問真君?真君曰:「此碧霞、紫霞二宮中,何祖、麻祖二元君也。
」 轉頭又望東南,見神仙濟濟而來,尚不辨為男女,真君曰:「觀音大士來矣。
」言未已,已到面前,真君曰:「師弟你看前面十八人,乃羅漢也。
又男女錯雜十二人,乃圓覺也。
」隨後甲冑莊嚴,一持降魔寶杵,一持月斧者,乃韋馱護法二尊者也。
以後來者,都係侍女元君,各執蓮花一朵,率皆服飾鮮明,容止不俗,最後是一童子,頭角垂髫,如桃子狀,身穿短襖繡襦,手執楊柳一枝,年可十四五歲者,乃善財也。
又後一女子,梳盤鴉髻,著雲錦裳,曳鮫綃裙,踏淩波履,手抱淨瓶,年可十七八,明眸皓齒,笑顏絕世者,乃龍女也。
其後一菩薩,高坐雲頭,足下朵朵蓮花,戴玄帕,著白衣,手執拂塵,現長者身,祥光四起,冉冉而來者,乃慈悲大士也。
〈(寫大士諸佛菩薩各盡其妙)〉師弟你看大士法駕之後,還有那許多天丁力士,約有三百餘人之多,扛來一隻大船,真正希奇古怪,師弟你試猜猜,這隻大船,扛來何用?」定一曰:「定是用他賽寶。
」真君曰:「不是」,定一曰:「或是出售。
」真君曰:「猜著了。
」 〈【三教聖人,雷,火二帝,俱不攜一物入會,而大士獨扛此一隻大船入會,真正希奇。
】〉 纔議論問,會上又喧傳道,那東南角上,來了兩位聖母,一位夫人,帶了幾千侍女元君,真真熱鬧。
定一問真君曰:「不知是那幾位聖母夫人?」真君用慧眼遠遠望去,說道:「上前一位,乃女媧聖母。
其次來者,乃上元夫人,最後那位,乃是瑤池金母。
」定一聞言,鼓掌歡呼道:「弟子幾生修得,遇此莫大奇緣,真是三生有幸,不負此一遊矣。
」〈(世人獲讀此書真是三生有幸)〉 言話間,前班侍女已到,各執蓮花寶蓋,雝雝肅肅,迤邐而來,凡會上供職仙官,一齊出來歡迎接駕,焚香頂禮,定一見來了兩大班侍女,每班約有五百餘人,進了柵門,都著青衣青裙,頭梳寶髻,足穿雲履,俱是一樣的裝束,十分素雅。
後面又來的元君班,亦分作兩班,每班亦五百餘人。
這些元君,仙秩較高,頭戴鳳冠,身穿霞帔,曳珍珠裙,個個手中執者一朵金蓮,溫恭淑慎,舉止安詳,真有尹姞之風。
〈(世之坤流,各各修因,功成之日,定可有如此之快樂,逍遙也。
)〉元君班後,又是兩班女樂,每班約二百餘人,均是二八嫦娥,靚妝輝煌,環佩整肅,各執樂器,目不亂瞬,絲絃簫管,響徹雲霄,儼若彩鳳之鳴。
〈(人間難得幾回聞)〉 定一曰:「這六班侍女、元君、女樂,何其如是之多?」真君曰:「一半是隨從女媧聖母,一半是隨從上元夫人也。
」言未已,隻見音樂隊後,推來一輛紫檀木香車,駕四條赤龍,香氣流溢,車中高坐一位女仙,真君指謂定一曰:「此女媧聖母也,你看他戴七寶金冠,垂珠瓔珞,披錦雲鶴氅,環佩玲瓏,年一百餘,容顏光澤,猶類少女。
車左右有貼身二侍女,年可十六七,服青綾之桂,容眸流盼,神姿清發,真美人也。
〈【媧皇伏羲妹也,其時祝融,共工作亂,以臣犯君,綱紀盡壞,媧皇佐伏羲制定禮樂,整飭人倫,俾廢弛之綱常復振,真有補天之功。
】〉 隨後又來一女仙,乘紫雲之輦,駕五色斑龍,年二十餘,天姿精耀,靈眸絕朗,服青霜之袍,雲彩亂色,非錦非繡,不可名字,頭梳作三角髻,餘髮散垂,戴九雲夜光之冠,曳六尺火玉之珮,垂鳳文林華之綬,帶流黃揮精
〈(祕密天機豈能輕洩)〉 隨後又來了第二簇,隻見內中有一大仙,騎在獨角獸背上,頭上亦戴冕旒,身著紫袍,腳踏朝靴,腰繫寶帶,五綹長鬚,貌類文官氣象,卻甚威武,前面有三十六位神將,後頭亦有無數將吏,俱皆鎧甲鮮明,裝束齊整,手執鞭錘戈矛劍戟,個個威風凜凜,相貌堂堂。
一路鼓聲鼕鼕,電光灼灼,不知是何神仙?又問真君。
真君曰:「此乃九天應元雷祖大帝也。
」第三簇,見有兩條赤龍,駕一大車,車中坐定一位神仙,面如傅粉,三綹長鬚,頭戴盤龍雁翅烏紗,身著大紅袍,腰繫玲瓏寶帶,足踏朱履,手執朝笏,氣象雍容,前後侍從將吏,手中執的火鎗、火箭,火鬥、火包,旗幟上畫的盡是火龍、火馬,火鼠、火鴉,隊伍亦頗嚴肅。
定一又問?真君曰:「此乃火官大帝也。
」 〈【雷祖、火官,二位大帝,威儀氣象,各自不同。
】〉 定一正在看大帝的旌旗隊伍,尚未過完,忽然又望見西北一帶,來了一萬餘人,浩浩蕩蕩,一路長蛇大陣,擺向會中而來,〈(熱鬧熱鬧)〉方轉瞬間,見首先來的,盡是儒生,章甫逢掖,博帶峨冠,劍佩鏗鏘,趨蹌而至,個個溫文爾雅,真有儒者氣象。
〈(今日世上有此真儒否)〉當中推來一輛大車,兩馬並駕,車前有一個玉麒麟,左右跨轅者,有二弟子,居左者執鞭轡,居右者捧竹杖,車中坐定一位大聖,首戴玄冠,身披黼黻,腰圍組綬,足履赤鳥,手中執著圭玉一方,憑軾而坐,相貌端嚴,雍容自得。
〈(寫孔子如生)〉相從弟子,約有三千餘人,真君不待定一詢問,說道:「師弟你試猜這位大聖,卻是何人?」定一低頭想了半刻,答道:「弟子明白了,敢莫就是我孔子至聖先師。
」真君曰:「猜著了。
」 方問答間,又來了無數頭陀,頂五福冠,穿無垢衣,手持蓮缽,胸掛素珠,或乘一葦而來者,或赤腳而行者,有駕雲者,又有身軀雄偉,騎白麟者。
騎長鯨者,等等不一。
〈(翩翩欲仙何其快樂)〉中間一位大佛,具丈六金身,頂上放大毫光,慈容滿面,披八寶大紅袈裟,雙足盤起,坐在一朵彩雲之上,〈(寫釋迦如畫)〉前面寶蓋高擎,法雨繽紛,天花亂墜,冉冉而來,仙樂班、逸韻悠揚,幢旛隊當風披拂,〈(真是長春世界令人羨煞)〉又有沙彌僧侶,手敲木魚,口誦真經,聲音朗徹,觀其人數,似亦有三千餘人之多,定一以問真君,真君曰:「此西天竺釋迦牟尼如來佛也。
其隨從護法,乃四大天王,哼哈二將。
彌勒尊師,接引、準提,達摩、伽藍,密跡金剛,西方二十七祖,普照王十大弟子,二十諸天,十八尊者,五百阿羅漢,西域諸王子,諸佛菩薩,並眾沙門釋子也。
〈【此段描寫三教聖人,威儀各極其妙。
寫孔子,則曰相貌端嚴,雍容自得。
如來則曰,頂放毫光,慈容滿面。
老子則曰,童顏鶴髮,一部銀髯,笑容可掬。
撮影寫真,未及其妙,真是化工之筆。
】〉 纔過去,後面又續來了一班道童,個個秀外慧中,道服道冠十分整潔,手提金爐,香煙馥郁,〈(又是道家妝束)〉隨後又來無數真仙,足下生雲,頭戴五雲巾,身穿無垢衣,腰繫絲?,或持簡闆,或攜漁鼓,或佩寶劍,或負葫蘆,飄飄灑灑而來,〈(逍遙物外其樂陶陶)〉後面玉節金幢,仙樂疊奏,按班而至,有一老仙,騎在青牛背上,童顏鶴髮,耳長七寸,一部銀髯,笑容可掏,戴七寶碧霞道冠一頂,著九龍萬壽仙衣一襲,足穿雲履,腰曳絲?,手執拂塵而來,〈(的是道祖)〉後面有數百功曹護送,觀其人數,亦不下三千人,以叩真君?真君曰:「此太上道德天尊也。
」 定一往後又看,見西北一帶,仍來了許多人,望之不甚清楚,真君取出千裡鏡一面,付與定一照之,乃是些黿帥鼉軍,魚兵蝦卒,一路跳舞而來,到也好看。
〈(特別稀異)〉真君曰:「此龍王來看會也。
」方顧盼間,隻見他又繞向別路去了。
樓下人又報道:「東南方上,眾女仙來矣。
」定一掉頭,向東南望去,果見許多仙女,由雲中飄飄而來,將近會場,按落雲頭,上了紫檀木大橋,先是一班侍女,各執長旛寶蓋一套,衣裙新潔,步履雍容,魚貫而至,後面有兩位仙姑,一乘鸞,一跨鶴,蹁躚而來。
〈(神仙快樂如此)〉到了會門,下了鸞鶴,眾侍女簇擁入場,隻見他二人,頭戴珠冠,身著霞裳,腰繫茜紗裙,足穿青絲履,年可二十餘,端莊豔麗,直入柵欄門內,由右路而行,定一觀其侍女,約共有五百餘人,以問真君?真君曰:「此碧霞、紫霞二宮中,何祖、麻祖二元君也。
」 轉頭又望東南,見神仙濟濟而來,尚不辨為男女,真君曰:「觀音大士來矣。
」言未已,已到面前,真君曰:「師弟你看前面十八人,乃羅漢也。
又男女錯雜十二人,乃圓覺也。
」隨後甲冑莊嚴,一持降魔寶杵,一持月斧者,乃韋馱護法二尊者也。
以後來者,都係侍女元君,各執蓮花一朵,率皆服飾鮮明,容止不俗,最後是一童子,頭角垂髫,如桃子狀,身穿短襖繡襦,手執楊柳一枝,年可十四五歲者,乃善財也。
又後一女子,梳盤鴉髻,著雲錦裳,曳鮫綃裙,踏淩波履,手抱淨瓶,年可十七八,明眸皓齒,笑顏絕世者,乃龍女也。
其後一菩薩,高坐雲頭,足下朵朵蓮花,戴玄帕,著白衣,手執拂塵,現長者身,祥光四起,冉冉而來者,乃慈悲大士也。
〈(寫大士諸佛菩薩各盡其妙)〉師弟你看大士法駕之後,還有那許多天丁力士,約有三百餘人之多,扛來一隻大船,真正希奇古怪,師弟你試猜猜,這隻大船,扛來何用?」定一曰:「定是用他賽寶。
」真君曰:「不是」,定一曰:「或是出售。
」真君曰:「猜著了。
」 〈【三教聖人,雷,火二帝,俱不攜一物入會,而大士獨扛此一隻大船入會,真正希奇。
】〉 纔議論問,會上又喧傳道,那東南角上,來了兩位聖母,一位夫人,帶了幾千侍女元君,真真熱鬧。
定一問真君曰:「不知是那幾位聖母夫人?」真君用慧眼遠遠望去,說道:「上前一位,乃女媧聖母。
其次來者,乃上元夫人,最後那位,乃是瑤池金母。
」定一聞言,鼓掌歡呼道:「弟子幾生修得,遇此莫大奇緣,真是三生有幸,不負此一遊矣。
」〈(世人獲讀此書真是三生有幸)〉 言話間,前班侍女已到,各執蓮花寶蓋,雝雝肅肅,迤邐而來,凡會上供職仙官,一齊出來歡迎接駕,焚香頂禮,定一見來了兩大班侍女,每班約有五百餘人,進了柵門,都著青衣青裙,頭梳寶髻,足穿雲履,俱是一樣的裝束,十分素雅。
後面又來的元君班,亦分作兩班,每班亦五百餘人。
這些元君,仙秩較高,頭戴鳳冠,身穿霞帔,曳珍珠裙,個個手中執者一朵金蓮,溫恭淑慎,舉止安詳,真有尹姞之風。
〈(世之坤流,各各修因,功成之日,定可有如此之快樂,逍遙也。
)〉元君班後,又是兩班女樂,每班約二百餘人,均是二八嫦娥,靚妝輝煌,環佩整肅,各執樂器,目不亂瞬,絲絃簫管,響徹雲霄,儼若彩鳳之鳴。
〈(人間難得幾回聞)〉 定一曰:「這六班侍女、元君、女樂,何其如是之多?」真君曰:「一半是隨從女媧聖母,一半是隨從上元夫人也。
」言未已,隻見音樂隊後,推來一輛紫檀木香車,駕四條赤龍,香氣流溢,車中高坐一位女仙,真君指謂定一曰:「此女媧聖母也,你看他戴七寶金冠,垂珠瓔珞,披錦雲鶴氅,環佩玲瓏,年一百餘,容顏光澤,猶類少女。
車左右有貼身二侍女,年可十六七,服青綾之桂,容眸流盼,神姿清發,真美人也。
〈【媧皇伏羲妹也,其時祝融,共工作亂,以臣犯君,綱紀盡壞,媧皇佐伏羲制定禮樂,整飭人倫,俾廢弛之綱常復振,真有補天之功。
】〉 隨後又來一女仙,乘紫雲之輦,駕五色斑龍,年二十餘,天姿精耀,靈眸絕朗,服青霜之袍,雲彩亂色,非錦非繡,不可名字,頭梳作三角髻,餘髮散垂,戴九雲夜光之冠,曳六尺火玉之珮,垂鳳文林華之綬,帶流黃揮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