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遊八殿重履新開路 觀各獄復覽奈何橋
關燈
小
中
大
以炭火烤炙之,此治世之窩賭害人,令人傾家破產者也。
第十號曰:『?腸獄』此係將犯人之大小腸,一齊取出,用刀刮之,此以治世之提包翦綹者也。
〈(此等毛賊有時害及人之生命者亦復不少)〉 〈【博奕飲酒,不顧父母之養者,鑒之鑒之。
】〉 第十一號曰:『焚瞧獄』,此乃用火放入犯人腹內,延及三焦,令犯人痛苦難堪。
第十二號曰:『開膛獄』,此乃破開胸膛,取其內中肥脂。
第十三號曰:『??胸獄』,此乃用刀剖開胸膈,抓取心肝視之,與誅心獄立法相同。
此三獄又以治世人心腸惡毒,不念親恩,男子順妻逆母,婦女抵觸翁姑,或當面、或背後,恆以惡言穢語,訕及父母者也。
〈【在生盤剝人之銀錢,焉知有了今日。
】〉 第十四號曰:『破頂撬齒獄』,係以錘擊破其頂,腦漿迸出,撬落其齒,滿口流血,所以治世之逞強奸勝,打鄰罵舍,打街罵巷者也。
〈(兇狠男婦請速回心)〉第十五號曰:『??割獄』,乃斬斷犯人之骨,臠割犯人之肉,與淩遲咼人同。
第十六號曰:『鋼叉獄』,乃以鋼叉攢刺,令其遍身流血,與五叉獄無異,此二獄仍以懲治大盜者也。
〈【三種刑罰酷虐難堪,忤逆之徒,趁在生時,早早改良為妙。
】〉 允一曰:「得貴官講解明晰,不啻身歷其境一般,無須往觀,可以告辭回壇去也。
」判司曰:「還有一處,尚須觀之,善人既到此間,豈可當面錯過。
」允一問:「是何地方?有何妙景?」判司曰:「出門未遠,即當看見。
」於是三人辭了獄官,下了台,出了門,急欲睹一番佳景也。
三人甫出獄,行不數步,判司遙指西南角上,謂允一曰:「前面如長虹兩道,跨於半空者,是何物耶?君試猜之。
」允一舉首望遠,不甚明晰,乃探出懷中明珠一照,不禁啞然失笑曰:「橋也。
」判司曰:「是也。
」 三人捷足而前,行抵其處,見有一條大河,兩岸垂楊,河水渾濁,上跨兩座大橋,極其高峻。
內一座、修得十分齊整,長約百餘丈,高約十餘丈,寬約二丈餘,兩邊有白石扶手欄杆。
〈(優待善人)〉外一座、長高略與內座等,惟寬僅數寸,仄狹危險,亦無扶欄,如獨木橋一般。
〈(懲警惡類)〉 允一問判司曰:「此兩橋何以不同若是?」判司曰:「此即陽世所稱之奈何橋也,內一座乃善人橋也,善人經此,即由此橋上去,直抵十殿,有為天仙者,有為地祇者,有投生為官宦富貴者等等不一。
若奈何橋,乃惡人所行,因橋太虛懸逼仄,惡人甫登其上,慄慄危懼,頭暈眼花,不到橋中心,便趺下河去也。
〈(諺雲:不到黃河心不死,跌下河來心定死了。
)〉下河之後,便有許多銅蛇鐵鱔,爭來吞人,犯人隻好順流而行,愈下其水愈腥穢,到了匯聚之所,即是血污池。
乃到了酆都地面也。
善人不信,請少待,便有人過此二橋也。
」 話猶末已,果見有數十個男女,衣冠楚楚而來,嘻嘻笑笑,逕升了善人橋上,霎時間就過去了。
〈(何等自在安然)〉又見有數十個婦女,內雜有男子四五人,衣衫不整,哭哭泣泣而來,到了奈何橋頭,躊躇不肯上去,旁有數鬼卒以皮鞭擊之,該男婦等,始勉強上去。
〈(實在難堪得很)〉果然不到橋中心,隻見他身子晃了幾晃,如蝴蝶飛下河一般,〈(到也好看)〉一齊都下去了,又覺可憐。
允一此時看得目瞪口呆,未上橋時,早替他們捏一把冷汗,此刻見他們下河,又著急,又發笑,說道:「這樣險峻的橋,如何過得去?貴司之言,真不誣也。
」當下橋景已經觀畢,真君曰:「請貴判司回殿,代為緻意大王,吾師徒即由此回壇矣。
」言畢,真君跨鶴,允一上馬,一霎時間,到了壇中,殷太歲還端坐在神幾之上,二仙攜手回宮,楊允一亦甦醒起來,欲知後事?又看明夕分解: 〈【陽世刑罰,治盜之律最多且嚴,陰司猶復如是,畢竟為盜果何益哉?陰司路道,善惡殊途,由鬼門關外,三叉路口分歧。
善人所行,上中二路,寬敞坦平捷直。
惡人所行之下路,崎嶇逼狹,卑溼泥濘,亦如此二橋也。
生時不行正道,慣走邪僻窄路者,向此橋,行,正合,正合。
】〉 總評: ⊙善書中勸朋友信義之文,汗牛充棟,亦數觀矣。
總未有若都市王斯文之委婉曲折,能警醒動人者。
⊙車崩地獄之犯,內中龜奴一種,把世間名媛淑女,蹧蹋殆盡,復將廉恥喪盡無餘,罪惡彌天蔽日,車崩雖酷,不足以償其辜也。
老仙將請之 上帝,下飭十王,使歷盡十殿各地獄真,永遠沈淪受苦也。
⊙奈何橋舊傳以為生子女之婦人所必經,謬戾甚矣。
婦人生子生女,本天地自然之理,自然之氣,冥府以此罪之,不畏天乎?凡過此橋者,不分貴賤,不限男女,上自天子王公,下迄輿夫乞丐,舉凡極惡大罪之徒,皆必經之,無有聲免者也。
第十號曰:『?腸獄』此係將犯人之大小腸,一齊取出,用刀刮之,此以治世之提包翦綹者也。
〈(此等毛賊有時害及人之生命者亦復不少)〉 〈【博奕飲酒,不顧父母之養者,鑒之鑒之。
】〉 第十一號曰:『焚瞧獄』,此乃用火放入犯人腹內,延及三焦,令犯人痛苦難堪。
第十二號曰:『開膛獄』,此乃破開胸膛,取其內中肥脂。
第十三號曰:『??胸獄』,此乃用刀剖開胸膈,抓取心肝視之,與誅心獄立法相同。
此三獄又以治世人心腸惡毒,不念親恩,男子順妻逆母,婦女抵觸翁姑,或當面、或背後,恆以惡言穢語,訕及父母者也。
〈【在生盤剝人之銀錢,焉知有了今日。
】〉 第十四號曰:『破頂撬齒獄』,係以錘擊破其頂,腦漿迸出,撬落其齒,滿口流血,所以治世之逞強奸勝,打鄰罵舍,打街罵巷者也。
〈(兇狠男婦請速回心)〉第十五號曰:『??割獄』,乃斬斷犯人之骨,臠割犯人之肉,與淩遲咼人同。
第十六號曰:『鋼叉獄』,乃以鋼叉攢刺,令其遍身流血,與五叉獄無異,此二獄仍以懲治大盜者也。
〈【三種刑罰酷虐難堪,忤逆之徒,趁在生時,早早改良為妙。
】〉 允一曰:「得貴官講解明晰,不啻身歷其境一般,無須往觀,可以告辭回壇去也。
」判司曰:「還有一處,尚須觀之,善人既到此間,豈可當面錯過。
」允一問:「是何地方?有何妙景?」判司曰:「出門未遠,即當看見。
」於是三人辭了獄官,下了台,出了門,急欲睹一番佳景也。
三人甫出獄,行不數步,判司遙指西南角上,謂允一曰:「前面如長虹兩道,跨於半空者,是何物耶?君試猜之。
」允一舉首望遠,不甚明晰,乃探出懷中明珠一照,不禁啞然失笑曰:「橋也。
」判司曰:「是也。
」 三人捷足而前,行抵其處,見有一條大河,兩岸垂楊,河水渾濁,上跨兩座大橋,極其高峻。
內一座、修得十分齊整,長約百餘丈,高約十餘丈,寬約二丈餘,兩邊有白石扶手欄杆。
〈(優待善人)〉外一座、長高略與內座等,惟寬僅數寸,仄狹危險,亦無扶欄,如獨木橋一般。
〈(懲警惡類)〉 允一問判司曰:「此兩橋何以不同若是?」判司曰:「此即陽世所稱之奈何橋也,內一座乃善人橋也,善人經此,即由此橋上去,直抵十殿,有為天仙者,有為地祇者,有投生為官宦富貴者等等不一。
若奈何橋,乃惡人所行,因橋太虛懸逼仄,惡人甫登其上,慄慄危懼,頭暈眼花,不到橋中心,便趺下河去也。
〈(諺雲:不到黃河心不死,跌下河來心定死了。
)〉下河之後,便有許多銅蛇鐵鱔,爭來吞人,犯人隻好順流而行,愈下其水愈腥穢,到了匯聚之所,即是血污池。
乃到了酆都地面也。
善人不信,請少待,便有人過此二橋也。
」 話猶末已,果見有數十個男女,衣冠楚楚而來,嘻嘻笑笑,逕升了善人橋上,霎時間就過去了。
〈(何等自在安然)〉又見有數十個婦女,內雜有男子四五人,衣衫不整,哭哭泣泣而來,到了奈何橋頭,躊躇不肯上去,旁有數鬼卒以皮鞭擊之,該男婦等,始勉強上去。
〈(實在難堪得很)〉果然不到橋中心,隻見他身子晃了幾晃,如蝴蝶飛下河一般,〈(到也好看)〉一齊都下去了,又覺可憐。
允一此時看得目瞪口呆,未上橋時,早替他們捏一把冷汗,此刻見他們下河,又著急,又發笑,說道:「這樣險峻的橋,如何過得去?貴司之言,真不誣也。
」當下橋景已經觀畢,真君曰:「請貴判司回殿,代為緻意大王,吾師徒即由此回壇矣。
」言畢,真君跨鶴,允一上馬,一霎時間,到了壇中,殷太歲還端坐在神幾之上,二仙攜手回宮,楊允一亦甦醒起來,欲知後事?又看明夕分解: 〈【陽世刑罰,治盜之律最多且嚴,陰司猶復如是,畢竟為盜果何益哉?陰司路道,善惡殊途,由鬼門關外,三叉路口分歧。
善人所行,上中二路,寬敞坦平捷直。
惡人所行之下路,崎嶇逼狹,卑溼泥濘,亦如此二橋也。
生時不行正道,慣走邪僻窄路者,向此橋,行,正合,正合。
】〉 總評: ⊙善書中勸朋友信義之文,汗牛充棟,亦數觀矣。
總未有若都市王斯文之委婉曲折,能警醒動人者。
⊙車崩地獄之犯,內中龜奴一種,把世間名媛淑女,蹧蹋殆盡,復將廉恥喪盡無餘,罪惡彌天蔽日,車崩雖酷,不足以償其辜也。
老仙將請之 上帝,下飭十王,使歷盡十殿各地獄真,永遠沈淪受苦也。
⊙奈何橋舊傳以為生子女之婦人所必經,謬戾甚矣。
婦人生子生女,本天地自然之理,自然之氣,冥府以此罪之,不畏天乎?凡過此橋者,不分貴賤,不限男女,上自天子王公,下迄輿夫乞丐,舉凡極惡大罪之徒,皆必經之,無有聲免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