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關燈
上混得很吃力,那幹嘛不急流勇退呢? 一來不容易,二來不甘心,再來則是退出江湖,連基本生活也有問題了。

     缺錢? 大哥說過武林中人,錢來得快,去得也快,生活十分快意,很少去打算萬一重傷殘廢或生病不起,那時怎麼生活,所以江湖人的晚景都很凄涼;你瞧她們六人中,以孫甘梅、周遠竺的狀況看起來最好,大概婚後夫家環境不錯,此次隻是活動筋骨罷了,其餘四人則隻是勉強渡日而已。

     你真好心,不說她們全是饑不擇食的到處找錢。

     嘻!誰理她們要不要發财,隻是好奇她們看中的目标是什麼? 劫镖銀? 也許吧,繼續看下去才知道。

     還要跟?妳快回去吧! 反正順路,也免得迷路了。

     如果她們明天折南而去,你還跟不跟? 黃河九鬼在劉家莊,二馬人目的一樣,她們自然也去劉家莊。

     你焉知黃河九鬼不是隻路過那裡? 昨天午前我跟大哥救了一死一傷,依我猜想,不是黃河九鬼也脫不了關系了,而九個人為何分散,正是派他們先來打探消息,不表示目标在劉家莊附近? 你認為你想的不會錯? 目下也隻有這麼認為了。

     我說你在替自己找借口跟人。

     我不知路徑,隻有請人引路,你别妨礙我。

    ” 趕走不可愛的朋友,寶寶捶着雙腿,喃喃道: “走了一個時辰還不累,真服了她們。

    ” 邊走邊掏藥吃,一個人兀自發牢騷: “下回有人問我什麼時候最無聊,我一定告訴他──走路,尤其單獨一個人時。

    ” 又走了大半個時辰,終于看到一個小村落,秦寶寶目睹六女走進唯一的小客棧,在鎮上蹓達跶一圈,在夜市買了杏脯蜜棗解解饞,雖不大好吃,也聊勝于無。

     “再來客棧”隻有八間單人房,二間上房和一間大總鋪,熊予等六女占了六間單人房,秦寶寶随便挑一間也會與她們為鄰。

     打量小房間一眼,寶寶賞給小二一塊碎銀,悄然道: “那六位姑娘起身時來通知我一聲,懂不懂?” 重金之下什麼都懂,小二連連點頭。

     關上房門,秦寶寶安心的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小二就來敲門,秦寶寶梳洗一番,檢視左臂之傷沒什麼大礙,心情大好,在房裡吃了早點,得到賞銀的小二過來道: “那六位姑娘托人買馬,隻是小鎮上一時找不出六匹馬,隻買了三匹,準備上路了,姑娘也是同路的麼?” 搖搖頭,秦寶寶皺皺小鼻子,道: “騎馬?真沒想到,可惜馬兒被我趕走了。

    ” 小二站在一旁聽了,機靈道: “姑娘也需要一匹馬的話,小的可以替你買來。

    ” 秦寶寶大喜,道: “這裡有馬市麼?” “沒有,不過前不久黃秀才家的馬準備要變賣,這裡找不到買主,所以想替姑娘拉拉線。

    ” 秦寶寶笑道: “他出價多少?價錢太高我出不起。

    ”這小二看來不太老實,先來個以退為進,使他不敢漫天開價,從中攢飽私囊。

     這些出門細節,衛紫衣在談話或說故事時,會一點一滴透露出來,寶寶聽時不在意,這時卻顯得用途很大。

     果然小二見她穿著布衣,說話又有些小氣,道: “六十兩銀子。

    ” 秦寶寶估量這小村不會有好馬,連普通好的都很少,那黃秀才要賣的馬大概是下等品,遂取出一綻五十兩銀子和一塊五兩碎銀,道: “你跟黃秀才說我隻出五十兩銀子,這五兩銀子給你中人費,若買賣不成,五十五兩須全部退還。

    ” 小二隻遲疑一下子,立即答應,拿銀子出門。

     秦寶寶喝茶時心想: “換大哥來買,會更精明些,隻可惜他不在一起。

    ” 每遇到事情,便先想起神通廣大的衛紫衣,可憐衛紫衣恐怕急得發瘋了吧! 秦寶寶回憶昨天一下午被狂馬折騰,尚心有餘悸,隻有用”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話來安慰自己。

     過不多時,小二興沖沖的跑進來道: “辦成了,姑娘,那馬就栓在馬槽裡,馬鞍俱備,而且前頭六位姑娘打算起程了。

    ” 秦寶寶結了帳,拿起行囊來到馬槽,這一看不由得啞然失笑,那是什麼黃秀才的馬,卻是昨日那匹瘋馬,寶寶放走它後,倒便宜小二白賺一筆。

     小二笑呵呵道: “這馬很健壯,五十兩銀子是很便宜的。

    ” 秦寶寶沖他一笑,也不點破,道: “小二,恭禧發财,一進帳就五十五兩銀子,不過如果我是你,就開價一百兩,足夠開家店面,自己當老闆。

    ” 小二尴尬笑笑,道: “姑娘你說笑了,小的那有這個命。

    ” 秦寶寶拍拍馬頭,道: “馬兒,咱們又見面了,當真有緣,這次不能再發颠咧,否則就回不了家了。

    ﹂一番話隻聽得小二白了臉色。

     馬兒叫了幾聲,算是答應她。

     縛妥行囊,上馬随六女而去,寶寶眼見她們六人分乘三騎,一定跑不快,就很穩當的慢慢跟着,不時哼兒歌助興。

     秋日的陽光依然熾熱,驅策馬匹不快不慢的跑着,午後時分來到劉家村的緊臨小鎮,這小鎮秦寶寶來過,有點印象,高興的自語道: “馬不知臉長,是人家沒有走錯路,而你哪是順便跟着來,恰好狗運亨通,跟對了人。

    ” 什麼馬不馬,狗不狗的真難聽。

     嫌難聽麼?你倒說些好轉的來聽聽,隻怕你說不出。

     我沒空理你,真奇怪,她們不下馬打聽麼? 相離太遠,你看不清她們動靜。

    也許她們買了幹糧吃。

     真累! 怎麼,反悔不想玩了。

     誰說的,隻是跟蹤人很無聊。

     自己找的,恕不得人。

     咦,古怪,又有和尚,瞧打扮不像少林寺的。

     天下和尚不是隻有少林寺有,突然出現二個和尚并不奇怪,但若是隐含高手的意思,就讓人奇怪了。

     二個和尚提着齊眉棍大步而來,秦寶寶好奇之下不免多瞧兩眼,陡地,左邊那胖和尚突然向她叫道: “琳兒,你在這裡幹什麼?海鲲師兄沒跟你在一起?” 見寶寶楞住,那胖和尚又道: “你這小醜怪怎麼了,連我肥僧你都不認得了。

    ” 秦寶寶醒悟他在跟她說話,學琳兒的口氣道: “二師父,三師父,你們二位老人家好麼?” 她估料胖和尚稱的”海鲲師兄”就是打傷她的髒和尚,琳兒既叫他”大師父”,便大膽的稱他們為二師父和三師父,以随機應變。

     那胖和尚道: “我肥僧一點也不好,瘦師弟不給酒喝。

    ” 秦寶寶暗暗好笑: “胖和尚居然自稱‘肥僧’難道他法号‘肥僧’,真當可笑,又稱瘦和尚為‘瘦師弟’一胖一瘦很好認的。

    ” 肥僧苦着臉道: “琳兒,瘦師弟最喜歡你了,你求求他給我喝酒。

    ” 秦寶寶早下了馬,聞言暗叫不妙: “排骨和尚最喜歡琳兒,我這冒牌貨可不要給他認出來,看他其貌不揚,說不定是扮豬吃老虎的好手,還是離他遠點為妙。

    ” 隻是瘦僧既常接近琳兒,這時不過去說幾句話也不成,所幸琳兒的聲音已改往日的沙啞,倒也不難學,道: “三師父,給二師父喝點酒吧!” 瘦僧哼一聲,于道: “喝酒會誤事,大師兄吩咐不可以給他喝。

    ” 秦寶寶心想: “這死眉死眼的排骨和尚驕傲得很,即使喜歡琳兒也會顧及身份不願太過份接近,倒也不用擔心給他拆穿。

    ” 放心之下,信口胡吹: “可是三師父,大師父在我爹店裡也喝酒的。

    ” 肥僧聞言如蒙大赦,笑道: “照啊,海鲲師兄可以喝,我肥僧自然也喝得。

    ” 瘦僧哼一聲,不理會他。

     肥僧笑呵呵道: “乖琳兒,幸虧你來了,我肥僧才得酒喝,吃飯沒,和尚我請你吃一頓。

    ” 秦寶寶正好奇這和尚是幹什麼的,聞言道: “我不敢要二師父破費,應該由琳兒孝敬二位師父。

    ” “妳真乖。

    ” 肥僧樂不可支的走進一家小酒樓,呼酒叫菜,不多時已擺了滿滿一桌,兀自連灌三碗烈酒,肥僧吐口氣道: “舒服多了,這幾天可蹩得難受得緊。

    ” 秦寶寶已見慣江湖人每飯必喝酒,隻是像胖和尚這麼嗜酒如命的倒也不多,心想: “黃河九鬼的白二也是酒蟲,這豬八戒和尚亦是老酒蟲,唐虎小小子則是小酒蟲,三個酒蟲那天比喝酒,不知誰會赢?” 邊吃飯邊思量如何才套得出這和尚的來曆。

     肥僧挾塊牛肉咀嚼,道: “海鲲師兄好麼?” 秦寶寶笑道: “自然是好,昨日我給大師父炖一鍋羊肉,他老人家一次就吃完,胃口好的人,什麼都好。

    ” 肥僧連連點頭道: “說得好,像我肥僧吃得多喝得多,每天笑呵呵,那像瘦師弟吃少喝少,整日愁眉苦臉,無趣得緊。

    ” 頓了頓,斜睨寶寶笑道: “海鲲師兄嗜吃羊肉,難為你會知道,懂得投其所好,是不是又想騙師兄教你武功,成了沒有?” 秦寶寶裝出一片羞赧之色,道: “二師父,你就會笑話人,也不幫幫我。

    ” 肥僧笑哈哈道: “女孩子學武功幹啥用,多學燒幾道好菜,我肥僧包你找個好婆家。

    ” 秦寶寶把頭低下,故作羞赧之态,心中暗罵道: “這不是當面咒人麼?我不會作菜就不成麼?” 忽地靈機一動,從作菜想到下迷幻藥,鬼腦子轉啊轉的,擡頭道: “二師父,三師父,要不要叫一壺香片解油膩,也可替二師父解酒,大師父正等着二位會合呢。

    ” 瘦僧答應一聲,肥僧想即要見師兄,也不敢一嘴酒氣的去,要來一壺”雨前”,秦寶寶喝了一口,皺眉道: “這茶難喝得很,琳兒泡給大師父喝的好多了。

    ” 肥僧喝茶像喝酒,如牛飲水,道: “差不多嘛,又不是喝酒,何必分好壞。

    ” 秦寶寶看也知道肥僧不變此道,須知懂得喝茶的人,均是懂得靜之樂的人,遂把功夫下在瘦僧身上,道: “三師父,這樣的茶你滿意麼?” 瘦僧遲疑一會,道: “是不好喝,但小村小店也不用講究太多了。

    ” 秦寶寶噗嗤一笑,道: “三師父,這可上了店家的當啦,琳兒家是個小飯館,酒、飯、茶都賣,卻是看人賣,外地人就給普通的,除非有時特别吩咐,不然好的都留給自己人和老主顧。

    ” 肥僧咋舌……… “有這許多關節啊?” 秦寶寶一派老練的道: “是啊,二師父,賣家都是這樣,反正外地人隻停留一會兒,做了這筆不知還有沒有下次,所以就不費心照顧,要是常在這條路上跑的商旅,多光顧幾次,大家熟了,琳兒便會泡較好的茶優待。

    ” 這可是她常吃飯館得來的經驗,再加上自己胡亂想來的”理所當然之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