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恐怖統治

關燈
必須要比法軍更強。

    西班牙軍隊被驅趕到比利牛斯山以北。

    曾在土倫戰役中展現軍事才能的年輕的拿破侖做了一次演講,接着迷惑并打敗了皮埃蒙特的軍隊。

    在阿爾卑斯山脈的巅峰上,像漢尼拔一樣敏銳的拿破侖認為可以很快占領意大利,從而建立輝煌的戰績。

    與此同時,經過長時間戰鬥,約克公爵弗雷德裡克·奧古斯都大敗。

    當讓-查爾斯·皮舍格呂與讓-維克多·馬利·莫羅向佛蘭德斯進軍時,拉紮爾·卡諾重複使用一年前的戰術。

    因為敵人在孚日山疏忽大意,所以拉紮爾·卡諾經默茲河順利抵達桑布爾河。

    接着,他指揮法軍在弗勒呂斯戰役中大獲全勝。

    幾天後,他成了布魯塞爾的主人。

     讓-查爾斯·皮舍格呂 《人權與公民權宣言》 至此,恐怖統治的可怕行徑開始引起反作用,且無疑會越來越嚴重。

    共和國的勝利激起了民衆對雅各賓主義制度黑暗面的厭惡。

    血腥絕望的場面使法蘭西從輝煌淪為悲慘,城市民衆因此産生了反抗情緒。

    還有一種情緒不斷蔓延&mdash&mdash敵人在前線不斷潰敗,應該一鼓作氣将其肅清,并結束這可怕的混亂與洗劫。

    革命法庭的法官對他們殘酷而可惡的工作感到厭倦,斷頭台四周歡呼的人群也不見了蹤影。

    即便在首都最貧窮的地區,也常有為受害人叫屈的聲音。

    在這種思想蔓延的情況下,羅伯斯庇爾的霸權統治必然走向覆滅。

    随後,曾屈從于羅伯斯庇爾的領導的統治力量中,其中一股力量的爆發加速了恐怖統治的毀滅。

    顯然,羅伯斯庇爾對此非常不滿,甚至數星期缺席救國委員會的會議。

    他大肆屠殺被壓制的國民公會成員,處決衆多親密夥伴,實行絕對專政。

    不管這些是否是他的密謀,總之他的大部分同事開始反對他了。

    當再次出現在國民公會時,羅伯斯庇爾的話語中包含着威脅,而這些威脅似乎意味着更多的流血事件。

    在幾個勇敢的領導人的影響下,就連忠于他的議會也開始議論紛紛。

    1794年7月27日,在一場激烈的争辯後,國民公會下達了逮捕羅伯斯庇爾、聖茹斯特和庫東的命令。

    随着平原派和右派奮起反抗,革命的山嶽派暴君終于下台了。

    然而,羅伯斯庇爾在這段時間内得到了雅各賓俱樂部和巴黎革命政府中的支持者的幫助,與另外兩名囚犯一起獲救了。

    同時,一場威懾國家權力的暴動正在醞釀。

    然而,各個地區是分裂的:一小部分隻服從巴黎革命政府,大部分站在國民公會一邊,尤其是在&ldquo三巨頭&rdquo羅伯斯庇爾、聖茹斯特和庫東被宣判為國家叛徒後。

    很快,羅伯斯庇爾和他的同伴被帶到了象征着他們自己曾掌握的可怕政府的革命法庭。

    大多數革命政府的領導人再次被打倒,與罪惡的暴君一起被消滅了。

    除了極少數的例外,這位血腥的暴君和他的追随者是雅各賓派中最後被清除的,他們都在大革命中犯下了最可怕的罪行。

    幾個月前,夏綠蒂·科黛用匕首刺殺了讓-保羅·馬拉,讓法蘭西人民如釋重負。

     法軍在弗勒呂斯戰役中大獲全勝 羅伯斯庇爾被捕 這就是1794年7月的革命。

    根據法蘭西新曆法,它被稱為&ldquo熱月革命&rdquo。

    這次事件将成為永恒的恥辱,因為法蘭西人自己把脖子伸入了羅伯斯庇爾的枷鎖。

    毫無疑問,在這種默許态度下,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民族的專制主義傾向。

    但必須銘記的是,雅各賓派的成功首先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它與國家獨立之間的聯系以及它對愛國思想的利用。

    而且在如此危機的情況下,即使是最可怕的暴政,也不可能從一開始就被發現并被制止。

    危機一旦不複存在,恐怖統治也将結束。

    至于恐怖統治時期造成的恐慌,則顯示了長期存在的階級仇恨是多麼強烈,人可以變得多麼殘酷。

    盡管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接受了雅各賓派的統治,甚至出于某種原因歡迎這種統治,但公正地說,這種暴行隻是少數人,即幾個大城市中最卑劣的民衆以及一群魯莽、狂妄的煽動者的行為。

    恐怖分子成了手握大權之人,他們為保衛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所采取的措施被視為能力的證明。

    然而,曆史是公正的,它證明這種崇拜成功者的觀念是錯誤的。

    雖然雅各賓領導人表現出了相當強大的能力,但他們制定的體制導緻了一場破壞性的、甚至是緻命的内戰。

    他們的暴力政策&mdash&mdash特别是在社會方面&mdash&mdash是殘酷的、毀滅性的,也是不明智的。

    有些成就看似是由他們取得的,實際上是由法蘭西人的精神和英勇赢得的。

    此外,他們獲得的任何功績都應該歸功于丹東,而馬拉、羅伯斯庇爾和他們的爪牙根本沒有能力成為政治首腦。

    當然,也并不是說每位參與這次危機的傑出人物都是恐怖分子。

    我們應該清楚地看到,法軍抵抗敵人時所表現出來的英勇氣概至今無人能超越,否則,反法同盟軍本可以毫不費力地在1793年夏季攻入巴黎。

    革命的勝利很大程度上源于反法同盟的分裂和疏忽。

    這段時間的諸多變故揭示了一個不可掩蓋的真相,那就是在戰争中動用新兵軍隊是不可靠的、危險的。

    與其他藝術一樣,戰術也需要經驗和訓練。

    除非有經驗豐富的部隊的支持,否則年輕的法軍至少在前幾個月是毫無戰鬥力的。

    的确,拿破侖曾經說過,真正的成就源于舊君主制時的法蘭西軍隊。

    反法同盟軍在各方面都比對手好,但在戰争中,單純的組織并不代表一切。

    正如在從前的戰争中所表現出來的一樣,戰争不僅需要軍隊精誠團結、人數适當,還需要每個兵将有愛國主義情懷和甘于奉獻的精神,最重要的是曾不止一次被拉紮爾·卡諾低估甚至忽略的優秀戰術。

    基于這些考量,法蘭西人民的精神和毅力不禁讓人心懷敬意。

    雖然這個國家一度幻想發生奇迹,其民族熱情也有違自然規律,但它确實在危機中赢得了偉大的勝利。

     夏綠蒂·科黛用匕首刺殺了讓-保羅·馬拉 *** [1]這裡是指反法同盟軍在土倫灣内的海上營地。

    &mdash&mdash譯者注 [2]這裡是指土倫灣。

    &mdash&mdash譯者注 [3]托馬斯·卡萊爾先生這樣描述了奧爾良公爵這個毫無聲譽的無恥之人的死亡場面:&ldquo菲利普的眼睛閃耀着地獄之火的光,然後瞬間消失,他非常冷靜,帶着布魯梅爾式的禮貌。

    在絞刑架上,劊子手桑松要求将他的靴子脫下來。

    菲利普說:&lsquo呸,等我死後會更好脫。

    讓我們快一點結束吧。

    &rsquo&rdquo&mdash&mdash原注 [4]在《教堂六日記》第75頁,一位目擊者說,唯一顯露情感的事情發生在劊子手走近她、打算拿走她的披肩時。

    她叫道:&ldquo看在上帝的面上,請讓我戴着它吧。

    &rdquo&mdash&mdash原注 [5]&ldquo西羅亞塔的真相&rdquo出自《路加福音》第13章。

    西羅亞塔倒塌壓死了十八個加利利人,耶稣說,&ldquo因為這些加利利人死于非命,你們就以為他們比其他的加利利人更有罪嗎?不是的,除非你們悔改,否則你們也要同樣死亡。

    &rdquo這裡是指,法王路易十六和王後瑪麗·安托瓦内特或許不是最邪惡有罪之人,但他們所代表的社會秩序已經腐敗,如果不做出改變,隻能面對死亡。

    &mdash&mdash譯者注 [6]這裡是指以羅伯斯庇爾為首的救國委員會的軍隊對叛亂地區展開了殘暴的報複行動,殺人無數,所以此處形容為&ldquo地獄列隊&rdquo。

    &mdash&mdash譯者注 [7]這裡是指前面提到的消滅貧窮、摒棄社會惡習、消除社會等級等虛幻的希望,正是這一希望點燃了法蘭西大革命。

    &mdash&mdash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