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百日政權與滑鐵盧戰役

關燈
計劃雖然因此受到很大的幹擾,但仍然繼續猛擊英軍主力。

    經過一連串的猛烈襲擊,法軍成功占領了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前方的拉哈耶桑特村。

    法軍不顧一切地向英軍所在地發起攻擊,一次比一次激烈。

    整個聖讓山因此陷入槍林彈雨之中。

    但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打破英軍步兵的防守,他們陣形森嚴,&ldquo似乎紮根在土裡&rdquo。

    在一連串徒勞的攻擊後,法軍騎兵被殘酷地打散,被迫撤退。

    在此期間,普魯士君隊的支隊一直不停地猛攻拿破侖軍隊的右翼,這讓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得到了珍貴的喘息機會。

    後世作家對此事的意義強調得還遠遠不夠。

    大約七次攻擊後,法軍的進攻似乎有點力不從心了。

    拿破侖抓住機會對英軍的中心力量進行最後一擊。

    帝國衛隊中大部分身經百戰的将士堅決地加入了這場新戰鬥,但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巧妙地強化了自己的陣線。

    短暫而慘烈的戰鬥後,帝國衛隊被擊退并緩慢地向後撤退。

    現在,輪到英軍出動了。

    就在這時,格布哈德-列博萊希特·馮·布呂歇爾的大軍出現在了戰場上,撕裂了法軍右翼,将其徹底擊潰。

    除了堅持抗戰到最後的帝國衛隊之外,拿破侖的軍隊混亂不堪,四處逃散,被普魯士軍隊窮追不舍。

    戰敗的拿破侖隻有一個支隊尚存幾許戰鬥力。

    拿破侖向格魯希下達支援滑鐵盧的命令,但格魯希抗命并很晚才從讓布盧出發。

    當格魯希率軍到達瓦爾夫時,格布哈德-列博萊希特·馮·布呂歇爾早已拔軍而去,他僅僅在拿破侖戰敗後俘虜了一萬五千名普魯士士兵。

     法軍攻擊霍高蒙特 衆多史書都清楚地記載了這場令人難忘的戰鬥。

    拿破侖的一系列行動是軍事藝術的傑作。

    格布哈德-列博萊希特·馮·布呂歇爾和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的軍隊盡管具有極大的優勢,但仍在1815年6月16日陷入了危機。

    若不是因為一個意外事件,利尼戰役對拿破侖而言原本将會是一場壓倒性的勝利。

    拿破侖1815年6月16日之後的行動遭到了崇拜成功之人的譴責。

    拿破侖确實犯了一些細節上的錯誤,但作為一個統帥卻不應該被指責。

    他做出的錯誤判斷雖然在這次事件中是緻命的,但這是正常現象。

    法軍在1815年6月17日的延誤應該歸咎于部隊的疲憊。

    如果說法軍沒有對普魯士軍隊進行足夠的偵察,這個失誤的責任應該由法軍士兵來承擔。

    至于拿破侖關于格布哈德-列博萊希特·馮·布呂歇爾不可能很快與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會合的推測,在拿破侖早期戰争中的類似事件中曾被證明是正确的。

    事實上,被擊敗的普魯士軍隊在1815年6月18日出兵滑鐵盧并進行關鍵一戰,這是在當時的情況之下最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而這一行動之所以得以實施,很大程度上是由道德因素引起的&mdash&mdash格布哈德-列博萊希特·馮·布呂歇爾軍隊的鬥志被激起了。

    拿破侖派格魯希前去牽制普魯士軍隊,這就說明拿破侖并沒有忽視普魯士軍隊。

    盡管我們也認為讓格魯希用三萬四千人去抵抗格布哈德-列博萊希特·馮·布呂歇爾所率領的九萬人有些勉強,但這位中尉的表現比想象中更糟糕。

    1815年的拿破侖已經與之前大不相同。

    如果他在滑鐵盧被消滅,那不是因為他的力量減弱了,而是因為他的對手們特别是行為準則被低估了的普魯士軍隊比以往更團結了,當然還因為拿破侖在以往和現在的行動中所表現出的一如既往的過度自信。

    此外,不明推理和經驗主義在真正的戰争中是極不可取的,甚至是緻命的。

    基于這個觀點,拿破侖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對那些能激發人的力量的強烈情感的蔑視。

    拿破侖作為政治家經常犯的錯誤影響了他作為軍事領袖的才能。

    而反法同盟軍指揮官的行為從一開始就把自己暴露在了危險之中。

    正如格布哈德-列博萊希特·馮·布呂歇爾不應在利尼作戰,這充分表明了分裂對反法同盟軍而言常常是災難性的。

    好在這一切都得到了巧妙的彌補。

    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在滑鐵盧戰場上的堅持以及格布哈德-列博萊希特·馮·布呂歇爾在克服失敗方面的英勇,都展現出了極高的軍事素質。

    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