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車輪在飛轉

關燈
部隊手裡,他們也就更接近死亡一步。

    他們想延長自己的死亡期限,就要阻止列車前進。

    于是無日無夜,追機車,燒火車,炸橋梁,毀電線……&hellip氣勢洶洶。

     一個通信工卻說:“你兇,我跟你打遊擊。

    ” 不過在敵人野蠻的燒殺下,“打遊擊”并不容易。

    請看鐵路沿線的兩旁,那有間好房子?燒的燒,炸的炸,要不也是缺窗缺門,由着大北風出來進去來回串。

    我們的通信工時常背着給養,扛着家夥,再不就在雪地上拖着個耙犁,颠颠撲撲跋涉在荒無人煙的野地裡。

    餓了,吃炒面,沒有開水,敲碎冰淩使冷水拌。

    别說沒有人家,就是有人,他們牢記着上級所說的不動朝鮮人民一草一木的指示,誰又肯吃久受摧殘的當地人民一粒米呢?睡更不會有什麼正經睡處。

    走到那兒,倒頭困在挂滿霜雪的冷屋子裡,大家背貼着背,腿插着腿,取點暖和。

     我們常看見每次轟炸後,電線一斷幾十裡,不能通話,影響行車,可是不上半天,丁零丁零一陣鈴響,電話又暢通了。

    這好像是個奇迹。

    創造奇迹的正是那一群一夥的中朝通信工。

    他們走到那修到那,随炸随修,老是跟敵機兜圈子。

     最動人的還不在此。

     青年團員王連祥更有着神奇的“遊擊戰術”。

    有一回,敵人在一處丢下一百多顆定時炸彈,接連不斷地響,把電線炸的稀爛,好像許多團亂絲。

    要等定時彈完全炸光,說不定得幾天。

    戰争可不允許久等,勝利是從時間裡争得的。

    王連祥當時跑進炸彈窩去。

    爆炸正緊,轟的一下,轟的一下,泥土崩到他的臉上,燙熱的炸彈片子燒糊他的衣裳。

    他穿過煙塵,繞開炸彈,來回跑着接線。

    這面剛接好,那面又炸毀了。

    正在吃緊的當兒,敵機忽然又出現在上空,沖着他就是一梭子彈。

    這個中國工人也許受到意外的震驚,再也掌不住自己,跑到遠處躲起來了。

    就在他的近旁,他發現一大群志願軍的戰士卧在那兒,臉色沉靜而剛毅。

    他的腦子立時幻出一幅畫面,仿佛看見這群戰士冒着敵人激烈的炮火,帶着這種沉靜的臉色,挺着槍沖向前去。

    人家沖鋒都不怕,自己這算幹什麼呢?他的勇氣鼓起來了,也不等敵機飛走,又跑回去爬上電線杆子,搶着修線。

    敵機從東來了,他一轉轉到西面;從西來了,他又轉到東面,老跟敵機打轉轉,不停手地做活。

    可是不好,敵機準是看見他了,突然從側面撲上來,嘩嘩一陣掃射,電杆子上不見人了。

    人呢?用王連祥自己的話來說,坐着電梯走了。

    原來他兩手抱着杆子,趨溜地滑下來,早滾到旁邊隐藏好。

     王連祥他人很年輕,樣子也平常,但當一個人忘掉自己獻身給人民的勝利,勇敢就附到他的身上。

    勇敢像一道靈光似的,使人變得偉大。

     李長春小隊在人民中間,勇敢的鬥士好象夏夜的繁星,到處閃射着不滅的光芒。

     李長春小隊共總九十六個人,從中國開到朝鮮後翻山過水,一直投在艱苦的搶修工程裡。

    不管是風雪雨霧,他們水裡來,泥裡滾,一個個滿臉風塵,乍眼一看,認不清誰是誰了。

    又何必強分别他們呢?他們團結在小隊長李長春的周圍,一個心眼,一個腳步,好象大家的血肉也捏到一塊,重新捏成個頂天立地的巨人。

    這巨人一掌可以劈開山,一腳可以踢翻河,一路都在開辟着前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