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五百十一

關燈
務以保和聖躬為己任。

    上益嘉之,赉以珍膳金帛。

    是時招集名醫阙下,鹹命統之。

    成化中,遷南京院判,至則興滞警貪,僚屬敬憚。

    三載抗疏乞引年,诏可。

    既歸,日與士友昆季為真率會,事母撫弟,笃恩誼,赒族睦鄰,鄉人善之。

    後以子用貴,贈奉訓大夫,南京兵部職方員外郎。

    卒年七十九。

    後孫應夏紹其業,亦以醫名世。

     何欽 按《懷遠縣志》:何欽,字大敬,先世濮人,元季遷居懷遠。

    世業醫,邃其術,凡經診視,生死不爽。

    學者請究其術,欽曰:李明之、朱彥修,皆通經學古士也。

    汝必欲究其術,盍先讀《易》以察時變,讀《禹貢》以識九州島山川風景,博極方書,歸約于《内經》,庶可與汝言耳。

    聞者知其術之有自也。

    王文莊公鴻儒使鳳陽,采輯憲宗實錄,疾作,更數醫不愈,聞欽名延之,試脈知其病源,遂一劑而愈。

    文莊喜甚,因為文紀之。

    欽從孫推官森,載之家乘。

     任滐 按《旌德縣志》:任滐,十八都人,本縣以明醫舉,成化年任太醫院。

     葉伯清 按《天台縣志》:葉伯清,太坊人,号橘泉。

    永樂進士穎孫,習儒未就,業精岐黃,時有半仙之謠。

    延今五代,其後萬春制行淳龐,醫學愈神。

     張福興【張榮】 按《建昌府志》:張榮,号繼川,新城人。

    四世袓福興,成化中,以幼科薦,醫孝宗,獲殊寵,官太醫院使。

    緻政之日,大學士劉诩等賦詩以贈。

    榮能世其業。

    崇祯丙子壬午,複出米赈饑,鄧澄作仁壽扁贈之。

     方叔和 按《嚴州府志》:方叔和,建德人,精通醫術,兼讀儒書。

    成化間,禮部列名,欽取赴京,授禦醫。

    适岐陽構疾,叔和診療有效,累受白金文绮之賜。

    八年,陳乞歸田,賜之勑命:有曰:禦醫方叔和早有醫名,旋登仕籍,歲年滋久,勞效良多,用進爾階,錫之勑命,益精乃術,毋曠攸司。

    後卒于家。

    子百壽,國子生,早卒。

    侄孫應元承繼,領嘉靖乙卯浙江鄉薦。

     王觀 按《蘇州府志》:王觀,字惟颙。

    初金華朱彥修既得河間真傳,以授戴原禮,原禮授王仲光,觀曾袓也。

    觀為人高簡自愛,其醫操遠識,集奇效,先後不可勝算。

    自成化以來,江之南北,達乎京師,稱上醫者,觀為之冠。

     周濟廣 按《無錫縣志》:周濟廣,名纮,以字行。

    讀書于外家金氏,攻醫,遂精其術,瘍疹婦人諸科,無不通曉,名滿吳中。

    成化中,以明醫征至京師,引疾還。

    每診人脈,豫知人生死之期。

    子敷牧,孫萃,皆世其學。

     劉毓 按《蘇州府志》:劉毓,字德美,其先南都人,高袓季德徙吳。

    毓少孤,鞠于外家徐氏,徐故醫藥為業,遣學于盛寅,得其源委。

    成化間,征為禦醫,蒙眷久之乞歸,上猶問前日白須老人安在?其賞識如此。

     李懋 按《蘇州府志》:李懋,字思勉,與劉毓同受學于盛寅,得其傳。

    成化間亦征為禦醫。

     劉川 按《安福縣志》:劉川,成化間以醫聞,尤善療奇疾,笃尚誼行。

    其先冒鳳林羅姓,凡九世。

    川感羅一峰言,物無二本,遂複姓,士論韪之。

    子述文益深《素問》、《難經》,起諸疴廢,羅太史念庵,贈之叙。

     陳光遠 按《蘇州府志》:陳光遠,不知何許人。

    成化中僑居安亭望仙墩,醫術神異。

    所善客子死痘,攜槥将之野,道遇光遠,視之曰:而子不死,吾當活之。

    取沙遍壅其體,命衆羅擊钲铙之屬,觀者如堵,以為誕也。

    有頃,兒忽動,旋活矣。

    客問所以,曰:兒所苦水痘,無力自達,得土氣,乃疏金為水,母鳴則應而出矣。

    禦史行部而病,召視,長揖不拜,且索坐,既診脈,曰:大人無疾。

    往時病中服補中湯二十劑,灸膻中二十壯,乃瘥,皆中半而止,所以複發,滿之自愈。

    禦史驚以為神,改容禮之。

    他日就訪其廬,茅舍三楹,不蔽風雨,欲為繕修,固辭不受。

    鹿城富人某,父病且死,延緻之。

    方為療治,聞鼓吹聲,問知納妾。

    語其子:吾意不在金帛,脫幸活君父,願以新姬相贈。

    子唯唯,夕即出令侍寝。

    光遠笑舉所佩金牌示之,有不近女色四字,文且漫滅,不知年所。

    曰:吾以試子,父與妾孰重,子無恡情,可謂孝矣。

    卒活之。

    所至有奇效,遺以金辄不受,後去不知所終。

     鄭誼 按《開封府志》:鄭誼,字尚宜,業醫,療病多神異。

    年逾七十,著述不辍。

    有《續醫說》、《醫書百朋》、《杏花春曉堂方》、《方法考》諸書行于世。

    子名河,号星源,亦以國手名。

     鄭疆 按《開封府志》:鄭疆,字無疆,祥符人,侍禦公之弟也。

    幼聰穎,弱冠入庠,孝父恭兄,族黨無間言。

    汴城水淹,後寓居淮陰,及歸裡,以善醫聞公卿間。

    不計利,以濟人為心,人比之範文正公雲。

     李信 按《祥符縣志》:李信,字用誠。

    其先世業小兒醫,趙宋時有醫皇子胫瘍者,予之官不受,賜以金鐘,懸諸門,故号金鐘李氏。

     按《開封府志》,李信,字用誠,祥符人。

    坦易忱悫,孚于鄉裡。

    世居汴城,精醫術,專療治嬰孩。

    每有請治者,無遠近晦明風雨,信皆身親曆之,一視則生死立決。

    當正統、景泰、天順、成化間,缙紳先生迎緻無虛日,其所報贻,腆薄不較也。

    郡守括蒼金文雅重之,嘗賦安幼堂詩以贈。

    門懸金鐘為号,至今汴人猶稱為金鐘李氏雲。

    子敬世其業,亦精于醫。

     胡廷寅 按《會稽縣志》:胡廷寅,名諲,以字行,幼業儒,長遇異人,遂精醫術。

    憲宗朝征至京師,授禦醫,加左通政,出入禁闼,恩寵罕俪。

     黃武 按《山陰縣志》:黃武,字惟周,少穎敏,有志康濟,尤善古詩文。

    事舉子業不就,遂精岐黃術。

    先是越人療傷寒,辄用麻黃耗劑,武獨曰:南人質本弱,且風氣漸漓,情欲日溢,本實已撥,而攻其表,殺人多矣。

    乃投以參、芪,辄取奇效。

    自是越之醫,鹹袓述之。

    一時名醫,如陳淮、何鑒,鹹出其門。

    所著有《醫學綱目》數百卷、《脈訣》若幹篇行于世。

     葛林 按《杭州府志》:葛林,字茂林,錢塘人,攻小兒科,名聞京師。

    成化年,命内臣徐來杭驿緻之,充太醫院官。

    時武廟方在嬰稚,皇太後保護甚周,每召供禦。

    一夕,武廟癎疾作,中外惶怖,夜分召林,一匕而安。

    明日使與宴,有白金彩币之賜。

    汪比部有子年二十五矣,忽患痘,而汪知醫,以為無恙也。

    林視之,怫然。

    迨五日而足,七日而靥,至十四日而痂落。

    林曰:災其在彌月乎!至期而其子晏然,汪置酒高會,若以诮林者。

    林視其子之足底有泡,結瘢膚内,曰:籲!其百日哉!迨是日而暴殁。

    汪以為神,問其故。

    林曰:痘者,構形之餘穢也。

    苟有纖芒未盡,亦無生理。

    是疾初發自腎而不能暢,是以必死,既而流着于足底焉,以故發之緩也。

    汪歎服。

    少師楊公子當暑而驚眩,已絕,且移之木矣。

    林趨入曰:無傷也,亟出之!公曰:兒已噤矣,奈何劑也?林曰:予無劑也,所恃者天上雲耳。

    雲生而凄凄欲雨,陰氣舒而陽郁消。

    吾以清利物煮水,而蒸于其下,其可瘳乎!如其法而疾愈,迨暮而兒戲于庭矣。

    林貌清癯骨削,而目睛烱然,其視疾得其聲色,洞若燭照,既而切脈以決死生,莫一遁也。

    善制方劑,其應若響。

    累官太醫院判。

    壽八十八。

    所著有《杏塢秘訣》一卷。

     費傑 按《山陰縣志》:費傑,字世彥。

    曾大父子明為元世醫宗,傑故以醫承其家。

    性古悫淳笃,邑人患劇疾,雖百裡外必迎候,傑至,投一二劑辄效。

    嘗設藥餌以周邑之茕獨,葬疏遠無歸者數十人,嫁外姓之孤者五人。

    郡守戴琥尤重其雅誼,加賓禮焉。

    所著有《畏齋詩稿》、《名醫抄》、《經驗良方》,為世所宗。

    傑子愚,登進士,官大理評事,曆守名郡,秉節不阿。

    孝宗朝以貞諒聞,司空劉麟嘗為愚着傳,稱愚剛方清介雲。

     按《紹興府志》:費傑,字世彥,山陰人。

    時劉憲使患熱證,或誤投以桂、附,瀕死,傑亟疏治之,乃蘇,竟不居其功,憲使甚賢之。

     胡新 按《舒城縣志》:胡新,字日新,宏治間任太醫院醫官,能詩,士林重之。

     孫複吉 按《嘉善縣志》:孫複吉,字見心,世習岐黃,精《内經》、《素問》、《脈訣》諸書,與薛立齋、王肯堂往複參究,互相贊歎。

    複吉古貌古心,鄉士大夫訂為素心交。

    求療者雖極貧,寒暑晝晦無倦,郡邑慕之,登堂旌獎,壽八十餘。

    次子文鋒,歲貢昌化教谕。

     薛铠 按《吳縣志》:薛铠,字良武,府學諸生,精醫理,療病必本五行生克,不按方施治。

    著述甚多,《保嬰撮要》,尤足為後世法程。

    宏治間,征為太醫院,屢着奇驗。

    以子己,贈院使。

    己字新甫,尤殚精醫學,正德時選為禦醫,擢院判;嘉靖間進院使。

    所著有《家居醫錄》十六種。

     陳憲 按《蘇州府志》:陳憲,字文中,公賢子,治痘多效。

    有徐氏子患痘,脾洩,衆謂不治。

    憲曰:非附子不療。

    投一劑,少間,再投而愈。

    人雲錢主用寒而陳用熱。

    弟寵,字希承,宏治間召入禁典藥,上喜其恭謹,用藥神效,簡二奇方,識禦寶以賜之。

    曆遷院使,加秩至右通政。

     施仲谟【施廉】 按《無錫縣志》:施仲谟,世業幼科。

    子中立為太醫院醫士。

    孫澤民、潤民、濟民,始兼通朱、李之學術,遂盛行。

    濟民官訓科。

    子廉,宇彥清,精脈理,每危疾,諸醫斂手,廉至辄起之。

    讀書能詩。

    宏治中以明醫征至京師?不受職而還,為碧山吟社十老之一。

    族子言谏,并以醫名,族孫教尤着。

     任榮 按《山西通志》:任榮,雲中世醫,有陰德,活人甚多。

    宏治間,年六十,無疾而終。

    後一年,鄉人陳守至河南,于陳州市見之。

    其曾孫服遠,幼紹袓父業。

    庚辰歲瘟疫大行,得疾者,親友不相訪問,染之即不起。

    服遠轸念之,夢袓謂曰:何不取松黃岡普濟消毒飲服之?醒覺,即檢閱,果得是方,依方投劑,身親診視,痊活人數千。

    人鹹以神醫誦之,遠近禮迎。

    子孫濟濟,皆列庠序,其世德之驗雲。

     李先春 按《山西通志》:李先春,雲中世醫,資性聰穎,博通經書,精研脈理,藥餌不拘古方,随投辄效。

    常懷濟人利物之心,無論遠近貧富,凡有求者,莫不應赴,全活甚衆。

    當路諸缙紳,延請無虛日。

    先春處之無德色,人呼為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