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五百十四

關燈
利人,少治醫術,見同列無愈己者,遂遍訪湖山,與一道士遇于江上,與之語辄解,登舟語數月,遂精脈理,用藥每奇中。

     萬拱 按《湖廣通志》:萬拱,監利人,能詩,神明于醫術。

    着《醫學大成》、《傷寒指南》若幹卷,惜多散亡。

    《病源》一書,尤前此所未有。

    然性頗矜直懶晉接,有召者,辄以病辭,而饋以方焉。

     楊載 按《無為州志》:楊載,字博庵,醫精傷寒有奇效,活人甚衆。

    時稱為楊家傷寒。

     喻化鵬 按《寶慶府志》:喻化鵬,字圖,南豐城人。

    以精醫遊邵陽,其于切脈望色聽聲察形之妙終夜研究,若經生家治病,如臨大敵,稍不中肯,憂形于色,靜夕深思,辰起即赴病家。

    調劑不論貧富,不惜重值之料,人予之金,即以市奇方秘論。

    雅尚氣節,能文詞,嘗構一樓藏古書史,好與諸名士遊。

    所著《醫經》翼端愚禅師序之,《醫餘詩草》車子仁方伯序之。

    其卒也,友人劉默庵經理,葬于東郭五裡碑之右,厚恤其子以歸。

     夏閣 按《無為州志》:夏閣,施藥濟人,拾金還主,兩舉鄉飲。

     宋子京 按《湖廣通志》:宋子京,黃岡人。

    學舉子業不售,去而習醫,久之悟《素問》、《靈樞》、《六腑内外》、《穴穴相應》,又心智洞朗,一望而知人病之所以。

    有巡道無他病,但不能食,郡守以子京進,子京曰:且無往,當先觀之。

    巡道出,子京從,輿上一觀,乃敝衣冠垢污而進,巡道不悅,出而語人曰:病瘳矣。

    次日,呼子京入,則美其衣冠。

    巡道曰:昨日不如此,大緻餘怒。

    子京曰:昨日垢敝,乃醫公者也。

    公生平常得喜病,一怒而喜消病愈,便能食矣。

    遊會城中,見舁棺者漏血一滴,子京曰:此可生也。

    問之,則婦以難娩死,呼夫至,開棺一針其穴,娩一男,母子俱全。

    前郡守在黃,子京視脈曰:十年後當領西城節钺,然當墜下颏。

    至十年後,撫蜀果病,且兩月,急走人邀子京治,子京至,入署交拜,以手掖撫軍起,而下颏已上矣。

     駱骧 按《嘉興府志》:駱骧,字子龍,長子鄉人。

    事後母孝,雅愛吟詠,時與缙紳金豐村燦範菁山言項少嶽元淇遊,尤究心岐黃之術,察脈檢方,侔于神巧,兼擅水墨,白描黃癡倪迂間。

    有《言志集》行世。

     劉從周 按《醫學入門》:劉從周,醫有自得之見,著書十篇論痢疾以手足和暖為熱,厥冷為寒,如盛夏發熱有進退者為冒暑,熱不止者為傷寒,至當之言也。

     王中立 按《烏程縣志》:王中立,世居小湖織裡,精嬰兒方脈,求治如市。

    孫以勤為安吉訓術,曾孫元吉為德清訓術,應召入觐,留太醫院。

    有《幼科類萃》行世,後裔時鐘世其業。

     常效先 按《嘉興府志》:常效先,号瀛泉。

    少補博士,後棄去,攻岐黃家言,尤精痘疹,其門如市。

    性簡僻,賦詩娛老,自号無系居士。

    臨終賦詩辭世,所著有《心鏡篇》、《衍慶錄》藏于家。

     呂恺陽 按《仁和縣志》:呂恺陽,立志濟人。

    偶得異人授,專治折傷,每于武闱騎射有堕馬箭傷,即傅以藥,立蘇,并不問其姓名,曆十餘年。

    亦近世之韓伯休也。

     徐仲宇 按《湖廣通志》:徐仲宇,不知何許人,善岐黃術,慣用針,凡奇疾濱死者,一針即活,人号太素先生。

     伍鳳 按《湖廣通志》:伍鳳,知醫。

    人有疾,請之詣宅,病去七分,人稱盧醫。

     林元真 按《福建通志》:林元真,将樂人。

    善醫,藥施不望報,名醫多出其門下。

     魏直 按《蕭山縣志》:魏直,字廷豹。

    能詩,以醫聞。

    吳越間治痘疹奇驗。

    着《博愛心鑒》行于世。

     王應華 按《蕭山縣志》:王應華,字武橋,父仁遊學遇高士,授以醫術,尤精幼科。

    至應華名大着,治多奇驗,為人恂恂仁愛,有古長者風。

    所著《醫案》子孫秘之,以世其業。

     徐純卿 按《延平府志》:徐純卿,将樂諸生。

    讀書學易,窮醫得秘方,施藥活人。

    年八十手不釋卷,着有《紉元醫案》。

     丁煥 按《武進縣志》:丁煥,字伯文。

    世為小兒醫,至煥而其術精,然性好飲,痘疹時行,無富貴貧賤争緻之。

    一日診視常至百餘,家家飲之,煥不辭也。

    多至沉醉,握小兒手辄睡去,主人覺之醒,辄曰:我知之矣。

    歸至室則填街滿戶悉取藥者,煥一一付去,雖甚危證,悉取效,人謂其有神雲。

    其人短小而謙下,視之不知其有異術也。

    人或饋之,不問多寡。

    亦不能為生計,以故卒之日,家無餘蓄,竟無子。

     鄧文伸 按《延平府志》:鄧文伸,永安貢川人。

    祖傳醫蠱方毒方術秘異,凡中毒者,例以雄雞一,銀十分,戒其家勿語,密攜至鄧之堂祖廟爐下,鄧亦不言而谕能知其中某方毒,即付藥服之,無不立愈。

    尤異者鄧氏子弟皆通曉,惟應役裡排者付藥則驗,謂其祖臨卒時,囑以藥資随裡排當役雲。

     湯玉【湯玠】 按《武進縣志》:湯玉、湯玠皆世業婦人醫,有奇效。

    時有他醫視為虛羸,不敢輕藥者,往往投以大黃而愈,歲用至數百斤。

    無錫有施教者劑必用,人參亦歲至數百斤。

    識者比之李廣程,不識之用兵。

    玠嘗行野,見林有缢者,釋之,知其貿易僞金也,以藥資贈之,空囊返。

    子文佐、兄子文英亦以醫着。

     趙巒 按《古今醫統》:趙巒,晉陽人。

    善醫術,精診候。

    一人病脅有聲如蛙,以手按之即止,否則連聲不絕,諸醫不能辯,巒診之曰:右關脈伏結,因驚氣入髒腑而成此疾。

    患人告:因野行,忽有蝦蟆高躍,叫聲被驚,便覺脅痛,作聲如蛙。

    巒與六神丹瀉之,立愈。

     戴聰 按《處州府志》:戴聰,字德卿,處州衛人。

    幼習儒,長精方脈,妙匕起疴,不計功利。

    時值疫災,連活數百人。

    按院府邑疊表厥,闾訓二子,皆入膠序。

     程明佑 按《醫學入門》:程明佑,善醫。

    嘗曰:人皆知補之為補,而不知瀉之為補,補之為瀉,陰陽疊用,剛柔互體,故補血以益榮,非順氣則血凝,補氣以助衛,非活血則氣滞。

    蓋脾為中州,水火交濟而後能生萬物。

    真妙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