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五百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間,嘗以藥侍總督李率泰營。
戊子克城,承儁為兵俘,李熟儁面,曰:汝江大夫耶?儁曰:然。
公憐之,解其縛,并活其家,命給事營中,屢療奇疾,李旌之曰國手。
張惟一【王名高】 按《高苑縣志》:張惟一,字貫之。
學道勞山,遇異人,遂得丹書,精于醫,能療奇疾。
同時王名高亦隐于方術,與惟一相埒雲。
張約 按《句容縣志》:張約,字孟節,坊郭人,精通醫術,存心濟世。
袓在中,父與敬,子世累,世業醫。
約享壽八十,榮膺冠帶。
張鸾 按《六合縣志》:張鸾,善外科,所投辄效,不以歉豐易情,鮑韬孟梓之心,湯有德之術,蓋彷佛乎鸾者。
馮缵聖 按《定遠縣志》:馮缵聖,字述岐。
精醫理,濟物為心,尤加意貧乏,多書方與人,病無大小,應手而除,不受謝也。
性至孝,有仆盜父金,恐父懊惱緻疾,即私補之,謂已取原金歸也。
己巳年,疫疠盛行,敦請如流,不避風雨,反以勞苦染疾而卒,邑人深惜之。
生有遺腹子,佥謂其能濟物順親之報雲。
田養德 按《桃源縣志》:田養德,号仁濟,讀書于大聖橋,除夕遇異人,授以修煉之法,并海外奇方,因精于醫,起死回生,大江南北所活幾萬人。
劉孔熠 按《栖霞縣志》:劉孔熠,字春域,邑良醫也。
早孤,事母克孝,養生送終,盡心盡禮。
師事醫人林東岡,大闡岐黃之奧,決生死,起沉疴。
行醫六十年,多所拯濟,求者踵至,稱曰神醫。
其師老,迎養于家,及卒,與營葬事不吝财資。
養兄撫侄,克敦友愛。
年登八十餘,稱耆壽焉。
霍應兆 按《武進縣志》:霍應兆,字漢明,丹徒人,寓居武進。
精岐黃術,天性孝友,事八十歲老母,受敬不衰。
為人正直,與人論古今節義事,辄慷慨奮發。
陰行善,不求人知。
業其道四十年,所著有《傷寒要訣》、《雜證全書》。
鄭汝炜 按《武進縣志》:鄭汝炜,字明甫,宛陵世冑,徙居武進。
精岐黃,尤以刀圭擅長,每遇危險諸證,汝炜至立起,有華元化之風。
前授太醫院官,後隐迹懸壺,垂六十年,全活甚衆,人皆德之。
年八十卒。
所著有《外科宗要》,授子文起續纂行世。
祝道行 按《江陰縣志》:祝道行,精習岐黃,康熙二十年大疫,奉文施藥,加意問切,對證投劑,存活疫民無算。
劉新國 按《濟南府志》:劉新國,字師文,陽信人。
父夢松,為德府良醫生。
新國于稷下盡得所學,而不以醫名。
博極羣書,由貢授陝西鎮安縣令,僑寓三水,數載歸裡,求醫者接踵戶外,應手辄效。
間有所酬,正色謝之,蓋其志在活人,非以醫為市也。
安貧樂道二十餘年。
自識長逝月日于壁後,果不爽。
時年八十二歲。
病者夢之辄愈。
淩鳳儀 按《吳縣志》:淩鳳儀,字學川,原籍虞山。
攻醫,尤善針灸。
丁卯歲病疫,江蘇藩司劉鼎設局延鳳儀療治,民多全活。
劉因給匾獎之曰儒望醫宗。
子佩,字玉聲,習父業,為時所重。
張璐 按《吳縣志》:張璐,字路玉,吳之明醫也。
能審虛實,決死生。
又所著《傷寒大成》、《診宗三昧》、《醫通》、《衍義》諸書,梓行于世。
王宏翰 按《吳縣志》:王宏翰,字惠源,原籍華亭,徙吳西城。
博通儒理性學天文。
因母病,精醫,救沉疴,善著述,有《醫學原始》、《四診脈鑒》、《性原廣嗣》、《古今醫史》、《古今醫籍志》、《傷寒纂讀》、《病機洞垣》、《女科機要》、《幼科機要》、《本草性能》、《綱目刊補》、《明醫指掌》諸書。
俞同琇 按《吳縣志》:俞同琇,字紳公,太保士悅裔孫。
博通古今,通《靈》、《素》,治病辄痊,稱儒醫焉。
汪光爵 按《吳縣志》:汪光爵,字缵功,精于别脈,不拘古方,得以意為醫之術。
潘時 按《吳縣志》:潘時,宇爾因,嗜古學,精醫理,診治辄效。
《至講司天傷寒》等書,皆有補于學者。
陸承宣 按《吳縣志》:陸承宣,字鳳山,嘉興人,陸忠宣贽後裔,有才力,居武職,後隐吳,精刀圭術,着《濟人說》行世。
子拱台,字明三,繼業焉。
劉維祥 按《吳縣志》:劉維祥,字麟儀,庠生,居吳,精于幼科。
識見卓越,投劑辄效,保嬰甚衆,民賴以多。
嗣子嘉孫,字應泉,道亦大行。
吳天爵 按《吳縣志》:吳天爵,字修能,潛心醫理,以實學濟世,人鹹賴以生全焉。
餘正宗 按《休甯縣志》:餘正宗,字秉赤,西門人。
隐于醫,殚精天人性命之旨,嘗貯參附金石之餌,以雜藥與人,不令知,以是活人者無算。
又輸田以助講院,鹹高其德。
周英 按《休甯縣志》:周英,字育之,臨溪人。
世業醫,英尤專精,每診視辄洞病源,投劑立效,多所全活。
故雖寒家子,缙紳鹹重之。
程伯益 按《休甯縣志》:程伯益,字長裕,北村人。
精幼科,小兒就視填門,一涕目,即決受病淺深,一匕奏功,以神醫著者七十年。
餘紹甯 按《新城縣志》:餘紹甯,字義周,袓籍南城,移居新城南機坳。
幼讀書,二十學醫術,遍訪明師,得異授,精通唐宋朱劉各家及《素問》、《針經》諸書,能預決人生死,往往奇中。
其用藥不循舊方,但對證發單,邑紳士鹹服其小心精笃。
又賦性慈愛,尤肯赈恤貧民,常制萬病無憂丸施布,賴全活者甚衆。
各上台嘉其精笃,給送官帶。
巡道莫可期,服藥得效,亦賜旌表。
着醫書二十卷,名《元宗司命》。
其傷寒男婦内外針灸及小兒諸方,皆精備無遺。
又着《道書全集》、《金丹秘旨》、《天時運氣》諸書。
及門二十餘人。
男景湯、景立俱能世其業。
何明鼎 按《處州府志》:何明鼎,麗水人,字丹泉。
居心慈祥,秉性狷介。
業醫,精方脈,嘗備藥濟世,不分貧富,遇孤苦,自攜爐炭煎煮活人。
居常尤勤課子讀書。
長子遠,饩邑庠;季子達,邑庠生,并着聲名。
仲子逵,複克接武世業。
牟巡按給匾禔躬啟後。
燕士俊 按《仁和縣志》:燕士俊,家貧力學。
乙酉,江南兵敗入浙,俊奉母避梁渚,母驚憂成疾,禱天剪股肉,母病得痊。
後出寇肆掠,母病不起,哀毀幾于滅性,終身布衣蔬食,其至孝性成如此。
袓志學向以醫名世,俊發其秘籍,潛心默識,治病每多奇效,所得即周貧乏。
着有《保嬰集》,未成而卒。
其子喜時、來時,皆善成父志。
羅慕庵 按《江南通志》:羅慕庵,徽籍,移家泰州。
醫不取利,其持論先調理而後湯藥,災疫流行,施藥救人,全活無算。
所著有《醫宗粹言》四十卷行世。
李熙春 按《蘇州府志》:李熙春,字含章,郡人。
精于治痘,有貴戚出鎮浙江,舟至金昌,通諸公子痘發,敕府召醫,知府武宏袓親詣其居,延往鎮所,調治月餘,奏功告歸。
貴介出兼金以贈,命将領出郭送行。
抵家,知府複踵門慰勞。
先是巡撫周國佐諸孫病痘甚劇,熙春療治之,巡撫給額獎曰一經獨聖。
黃铉 按《休甯縣志》:黃铉,字公鼎。
倜傥有氣節,居鄉黨,紛難片言立解。
曾登壬午武榜。
其先世曆以醫博顯,至铉而聲望尤為所邑推重。
徐成章 按《休甯縣志》:徐成章,字紹雲,屯溪人。
幼穎悟,潛心《内經》、《素問》,精于醫,而瘍醫尤稱最,所全活者甚衆。
張靖 按《蘇州府志》:張靖,字涵高,橫渠後。
少習舉子業,既而棄去,謂人當以利濟為事,然窮達有命,必俟顯達而後雲利濟,徒虛語耳。
因究心岐黃家言,尤精痧痘,視有神識。
親故貧交饋遺必卻,即富室所贈,仍以飼饑絮寒。
晚年,修輯譜牒,自宋迄今凡十八世,尤見敦本睦族之意雲。
王一鳳 按《休甯縣志》:王一鳳,号繹州,白觀人,太醫院吏目。
袓陽明,眼科獨步,所濟甚衆。
鳳傳其業,所療立效。
黃嘉章 按《休甯縣志》:黃嘉章,号景文,居安人。
自宋祥符間,禦賜醫博,世傳醫學,章精其術,着效馳名。
曹建 按《江陰縣志》:曹建,字心起,博學鴻儒,鼎革後業醫,盛德慈和,人稱國手。
着刻醫書行世,兩舉飲賓。
撫外孫曹璋為嗣。
戊子克城,承儁為兵俘,李熟儁面,曰:汝江大夫耶?儁曰:然。
公憐之,解其縛,并活其家,命給事營中,屢療奇疾,李旌之曰國手。
張惟一【王名高】 按《高苑縣志》:張惟一,字貫之。
學道勞山,遇異人,遂得丹書,精于醫,能療奇疾。
同時王名高亦隐于方術,與惟一相埒雲。
張約 按《句容縣志》:張約,字孟節,坊郭人,精通醫術,存心濟世。
袓在中,父與敬,子世累,世業醫。
約享壽八十,榮膺冠帶。
張鸾 按《六合縣志》:張鸾,善外科,所投辄效,不以歉豐易情,鮑韬孟梓之心,湯有德之術,蓋彷佛乎鸾者。
馮缵聖 按《定遠縣志》:馮缵聖,字述岐。
精醫理,濟物為心,尤加意貧乏,多書方與人,病無大小,應手而除,不受謝也。
性至孝,有仆盜父金,恐父懊惱緻疾,即私補之,謂已取原金歸也。
己巳年,疫疠盛行,敦請如流,不避風雨,反以勞苦染疾而卒,邑人深惜之。
生有遺腹子,佥謂其能濟物順親之報雲。
田養德 按《桃源縣志》:田養德,号仁濟,讀書于大聖橋,除夕遇異人,授以修煉之法,并海外奇方,因精于醫,起死回生,大江南北所活幾萬人。
劉孔熠 按《栖霞縣志》:劉孔熠,字春域,邑良醫也。
早孤,事母克孝,養生送終,盡心盡禮。
師事醫人林東岡,大闡岐黃之奧,決生死,起沉疴。
行醫六十年,多所拯濟,求者踵至,稱曰神醫。
其師老,迎養于家,及卒,與營葬事不吝财資。
養兄撫侄,克敦友愛。
年登八十餘,稱耆壽焉。
霍應兆 按《武進縣志》:霍應兆,字漢明,丹徒人,寓居武進。
精岐黃術,天性孝友,事八十歲老母,受敬不衰。
為人正直,與人論古今節義事,辄慷慨奮發。
陰行善,不求人知。
業其道四十年,所著有《傷寒要訣》、《雜證全書》。
鄭汝炜 按《武進縣志》:鄭汝炜,字明甫,宛陵世冑,徙居武進。
精岐黃,尤以刀圭擅長,每遇危險諸證,汝炜至立起,有華元化之風。
前授太醫院官,後隐迹懸壺,垂六十年,全活甚衆,人皆德之。
年八十卒。
所著有《外科宗要》,授子文起續纂行世。
祝道行 按《江陰縣志》:祝道行,精習岐黃,康熙二十年大疫,奉文施藥,加意問切,對證投劑,存活疫民無算。
劉新國 按《濟南府志》:劉新國,字師文,陽信人。
父夢松,為德府良醫生。
新國于稷下盡得所學,而不以醫名。
博極羣書,由貢授陝西鎮安縣令,僑寓三水,數載歸裡,求醫者接踵戶外,應手辄效。
間有所酬,正色謝之,蓋其志在活人,非以醫為市也。
安貧樂道二十餘年。
自識長逝月日于壁後,果不爽。
時年八十二歲。
病者夢之辄愈。
淩鳳儀 按《吳縣志》:淩鳳儀,字學川,原籍虞山。
攻醫,尤善針灸。
丁卯歲病疫,江蘇藩司劉鼎設局延鳳儀療治,民多全活。
劉因給匾獎之曰儒望醫宗。
子佩,字玉聲,習父業,為時所重。
張璐 按《吳縣志》:張璐,字路玉,吳之明醫也。
能審虛實,決死生。
又所著《傷寒大成》、《診宗三昧》、《醫通》、《衍義》諸書,梓行于世。
王宏翰 按《吳縣志》:王宏翰,字惠源,原籍華亭,徙吳西城。
博通儒理性學天文。
因母病,精醫,救沉疴,善著述,有《醫學原始》、《四診脈鑒》、《性原廣嗣》、《古今醫史》、《古今醫籍志》、《傷寒纂讀》、《病機洞垣》、《女科機要》、《幼科機要》、《本草性能》、《綱目刊補》、《明醫指掌》諸書。
俞同琇 按《吳縣志》:俞同琇,字紳公,太保士悅裔孫。
博通古今,通《靈》、《素》,治病辄痊,稱儒醫焉。
汪光爵 按《吳縣志》:汪光爵,字缵功,精于别脈,不拘古方,得以意為醫之術。
潘時 按《吳縣志》:潘時,宇爾因,嗜古學,精醫理,診治辄效。
《至講司天傷寒》等書,皆有補于學者。
陸承宣 按《吳縣志》:陸承宣,字鳳山,嘉興人,陸忠宣贽後裔,有才力,居武職,後隐吳,精刀圭術,着《濟人說》行世。
子拱台,字明三,繼業焉。
劉維祥 按《吳縣志》:劉維祥,字麟儀,庠生,居吳,精于幼科。
識見卓越,投劑辄效,保嬰甚衆,民賴以多。
嗣子嘉孫,字應泉,道亦大行。
吳天爵 按《吳縣志》:吳天爵,字修能,潛心醫理,以實學濟世,人鹹賴以生全焉。
餘正宗 按《休甯縣志》:餘正宗,字秉赤,西門人。
隐于醫,殚精天人性命之旨,嘗貯參附金石之餌,以雜藥與人,不令知,以是活人者無算。
又輸田以助講院,鹹高其德。
周英 按《休甯縣志》:周英,字育之,臨溪人。
世業醫,英尤專精,每診視辄洞病源,投劑立效,多所全活。
故雖寒家子,缙紳鹹重之。
程伯益 按《休甯縣志》:程伯益,字長裕,北村人。
精幼科,小兒就視填門,一涕目,即決受病淺深,一匕奏功,以神醫著者七十年。
餘紹甯 按《新城縣志》:餘紹甯,字義周,袓籍南城,移居新城南機坳。
幼讀書,二十學醫術,遍訪明師,得異授,精通唐宋朱劉各家及《素問》、《針經》諸書,能預決人生死,往往奇中。
其用藥不循舊方,但對證發單,邑紳士鹹服其小心精笃。
又賦性慈愛,尤肯赈恤貧民,常制萬病無憂丸施布,賴全活者甚衆。
各上台嘉其精笃,給送官帶。
巡道莫可期,服藥得效,亦賜旌表。
着醫書二十卷,名《元宗司命》。
其傷寒男婦内外針灸及小兒諸方,皆精備無遺。
又着《道書全集》、《金丹秘旨》、《天時運氣》諸書。
及門二十餘人。
男景湯、景立俱能世其業。
何明鼎 按《處州府志》:何明鼎,麗水人,字丹泉。
居心慈祥,秉性狷介。
業醫,精方脈,嘗備藥濟世,不分貧富,遇孤苦,自攜爐炭煎煮活人。
居常尤勤課子讀書。
長子遠,饩邑庠;季子達,邑庠生,并着聲名。
仲子逵,複克接武世業。
牟巡按給匾禔躬啟後。
燕士俊 按《仁和縣志》:燕士俊,家貧力學。
乙酉,江南兵敗入浙,俊奉母避梁渚,母驚憂成疾,禱天剪股肉,母病得痊。
後出寇肆掠,母病不起,哀毀幾于滅性,終身布衣蔬食,其至孝性成如此。
袓志學向以醫名世,俊發其秘籍,潛心默識,治病每多奇效,所得即周貧乏。
着有《保嬰集》,未成而卒。
其子喜時、來時,皆善成父志。
羅慕庵 按《江南通志》:羅慕庵,徽籍,移家泰州。
醫不取利,其持論先調理而後湯藥,災疫流行,施藥救人,全活無算。
所著有《醫宗粹言》四十卷行世。
李熙春 按《蘇州府志》:李熙春,字含章,郡人。
精于治痘,有貴戚出鎮浙江,舟至金昌,通諸公子痘發,敕府召醫,知府武宏袓親詣其居,延往鎮所,調治月餘,奏功告歸。
貴介出兼金以贈,命将領出郭送行。
抵家,知府複踵門慰勞。
先是巡撫周國佐諸孫病痘甚劇,熙春療治之,巡撫給額獎曰一經獨聖。
黃铉 按《休甯縣志》:黃铉,字公鼎。
倜傥有氣節,居鄉黨,紛難片言立解。
曾登壬午武榜。
其先世曆以醫博顯,至铉而聲望尤為所邑推重。
徐成章 按《休甯縣志》:徐成章,字紹雲,屯溪人。
幼穎悟,潛心《内經》、《素問》,精于醫,而瘍醫尤稱最,所全活者甚衆。
張靖 按《蘇州府志》:張靖,字涵高,橫渠後。
少習舉子業,既而棄去,謂人當以利濟為事,然窮達有命,必俟顯達而後雲利濟,徒虛語耳。
因究心岐黃家言,尤精痧痘,視有神識。
親故貧交饋遺必卻,即富室所贈,仍以飼饑絮寒。
晚年,修輯譜牒,自宋迄今凡十八世,尤見敦本睦族之意雲。
王一鳳 按《休甯縣志》:王一鳳,号繹州,白觀人,太醫院吏目。
袓陽明,眼科獨步,所濟甚衆。
鳳傳其業,所療立效。
黃嘉章 按《休甯縣志》:黃嘉章,号景文,居安人。
自宋祥符間,禦賜醫博,世傳醫學,章精其術,着效馳名。
曹建 按《江陰縣志》:曹建,字心起,博學鴻儒,鼎革後業醫,盛德慈和,人稱國手。
着刻醫書行世,兩舉飲賓。
撫外孫曹璋為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