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五百二十(上)
關燈
小
中
大
複塗偵謂君曰:昔日臣夢見君。
君曰:子何夢?對曰:夢見竈君。
君忿然作色曰:吾聞夢見人君者,夢見日。
今子曰夢見竈君而言君也,有說則可,無說則死。
對曰:日并燭天下者也,一物不能蔽也。
若竈則不然,前之人炀,則後之人無從見也。
今臣疑人之有炀于君者也,是以夢見竈君。
君曰:善。
于是因廢癰疽彌子瑕,而立司空徇。
《鹖冠子》:扁鵲兄弟三人,并善醫。
魏文侯問曰:子昆弟三人孰最善?對曰:長兄視色,故名不出家;仲兄視毫毛,故名不出門;鵲針入血脈,投人毒藥,故名聞諸侯。
《吳越春秋》:勾踐十五年謀伐吳,乃葬死問傷,吊有憂,賀有喜,約父兄昆弟而誓之曰:令将免者,以告于孤,令醫守之。
《戰國策》:荊轲至秦,獻督亢之地圖,圖窮而匕首見。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惶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轲逐秦王,秦王環柱而走。
羣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而秦法羣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諸郎中執兵,皆陳于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轲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荊轲。
秦王方環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
左右乃曰:王負劍!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轲,斷其左股。
荊轲廢,乃引其匕首以提秦王,不中,中柱。
秦王複擊轲,轲被八創。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倨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左右既前,斬荊轲。
秦王目眩良久,已而論功賞羣臣及當坐者,各有差,而賜夏無且黃金二百镒。
曰:無且愛我,乃以藥囊提荊轲也。
《史記》向袓本紀:高袓擊鲸布時,為流矢所中,行道病。
病甚,呂後迎良醫。
醫入見,高袓問醫,醫曰:病可治。
于是高袓嫚罵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遂不使治疾,賜金五十斤罷之。
酷吏列傳:義縱者,河東人也。
為少年時,嘗與張次公俱攻剽為羣盜。
縱有姊姁,以醫幸王太後。
王太後問:有子兄弟為官者乎?姊曰:有弟無行,不可。
太後乃告上,拜義姁弟縱為中郎,補上黨郡中令。
萬石張叔列傳:郎中令周文者,名仁,其先故任城人也,以醫見,景帝為太子時,拜為舍人。
《漢書》許皇後傳:霍光夫人顯,欲貴其小女,道無從。
明年,許皇後當娠病,女醫淳于衍者,霍氏所愛,嘗入宮侍皇後疾。
衍夫賞為掖庭戶衛,謂衍可過辭霍夫人行,為我求安池監。
衍如言報顯。
顯因生心,辟左右,字謂衍:少夫幸報我以事,我亦欲報少夫可乎?衍曰:夫人所言,何等不可者?顯曰:将軍素愛小女成君,欲奇貴之,願以累少夫。
衍曰:何謂邪?顯曰:婦人免乳大故,十死一生。
今皇後當免身,可因投毒藥去也,成君即得為皇後矣。
如蒙力事成,富貴與少夫共之。
衍曰:藥雜治,當先嘗,安可?顯曰:在少夫為之耳。
将軍領天下,誰敢言者!緩急相護,但恐少夫無意耳。
衍良久曰:願盡力。
即搗附子赍入長定宮。
皇後免身後,衍取附手并合大醫大丸,以飲皇後。
有頃曰:我頭岑岑也,藥中得無有毒?對曰:無有。
遂加煩懑,崩。
衍出,過見顯,相勞問,亦未敢重謝衍。
後人有上書告諸醫侍疾無狀者,皆收系诏獄,劾不道。
顯恐事急,即以狀俱語光。
因曰:既失計為之,無令吏急衍。
光驚鄂,默然不應。
其後奏上,署衍勿論。
《西京雜記》:霍光妻遺淳于衍蒲桃錦二十四匹,散花绫二十五匹。
绫出巨鹿陳寶光家。
寶光妻傳其法,霍顯召入其第,使作之機,用一百二十鑷,六十日成一匹,匹值萬錢。
又與走珠一琲,綠绫百端,錢百萬,黃金百兩,為起第宅,奴婢不可勝數。
衍猶怨曰:吾為爾成何功而報我若是哉? 《鐘離意别傳》:黃谠為會稽太守。
建武十四年,吳大疾疫,署意中部尉督郵,意乃露車不冠,身循行病者門家,至賜與醫藥;諸神廟為民禱祭,召錄醫師百人,合和草藥。
恐醫小子或不良,毒藥劑賊害民命,先自吞,先後施行。
其所臨護四千餘人,并得差愈。
後日府君出行,災害百姓,攀車涕泣曰:府君不須出也,但得鐘督郵,民皆活也。
《通志》許楊傳:楊字偉君,汝南平輿人也,少好術數。
王莽輔政,召為郎,稍遷酒泉都尉。
及莽篡位,楊乃變姓名為巫醫,逃匿他界。
莽敗,方還鄉裡。
《東觀漢記》:鄧訓謙恕下士無貴賤,見之如舊,朋友往來門内,視之如子,有過加鞭撲教之。
太醫皮巡從獵上林還,暮宿殿門下,寒疝病發。
時訓直事,聞巡聲,起往問之。
巡曰:冀得火以熨背。
訓身至大宮門為求火不得,乃以口噓其背;複呼同輩,即共更噓,至朝遂愈。
《拾遺記》:孫和悅鄧夫人,常置膝上,于月下舞水精如意,誤傷夫人頰,血流污袴,嬌姹彌苦。
和自舐其瘡,命太醫合藥。
醫曰:得白獺髓、雜玉與琥珀屑,當滅此痕。
即百金購緻,和乃命合此膏。
醫誤琥珀太多,及差而有赤點如朱,逼而視之,更益其妍。
《晉中興書》:程據為太醫令,武帝初受魏襌,改元為太始,而據
君曰:子何夢?對曰:夢見竈君。
君忿然作色曰:吾聞夢見人君者,夢見日。
今子曰夢見竈君而言君也,有說則可,無說則死。
對曰:日并燭天下者也,一物不能蔽也。
若竈則不然,前之人炀,則後之人無從見也。
今臣疑人之有炀于君者也,是以夢見竈君。
君曰:善。
于是因廢癰疽彌子瑕,而立司空徇。
《鹖冠子》:扁鵲兄弟三人,并善醫。
魏文侯問曰:子昆弟三人孰最善?對曰:長兄視色,故名不出家;仲兄視毫毛,故名不出門;鵲針入血脈,投人毒藥,故名聞諸侯。
《吳越春秋》:勾踐十五年謀伐吳,乃葬死問傷,吊有憂,賀有喜,約父兄昆弟而誓之曰:令将免者,以告于孤,令醫守之。
《戰國策》:荊轲至秦,獻督亢之地圖,圖窮而匕首見。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惶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轲逐秦王,秦王環柱而走。
羣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而秦法羣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諸郎中執兵,皆陳于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轲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荊轲。
秦王方環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
左右乃曰:王負劍!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轲,斷其左股。
荊轲廢,乃引其匕首以提秦王,不中,中柱。
秦王複擊轲,轲被八創。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倨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左右既前,斬荊轲。
秦王目眩良久,已而論功賞羣臣及當坐者,各有差,而賜夏無且黃金二百镒。
曰:無且愛我,乃以藥囊提荊轲也。
《史記》向袓本紀:高袓擊鲸布時,為流矢所中,行道病。
病甚,呂後迎良醫。
醫入見,高袓問醫,醫曰:病可治。
于是高袓嫚罵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遂不使治疾,賜金五十斤罷之。
酷吏列傳:義縱者,河東人也。
為少年時,嘗與張次公俱攻剽為羣盜。
縱有姊姁,以醫幸王太後。
王太後問:有子兄弟為官者乎?姊曰:有弟無行,不可。
太後乃告上,拜義姁弟縱為中郎,補上黨郡中令。
萬石張叔列傳:郎中令周文者,名仁,其先故任城人也,以醫見,景帝為太子時,拜為舍人。
《漢書》許皇後傳:霍光夫人顯,欲貴其小女,道無從。
明年,許皇後當娠病,女醫淳于衍者,霍氏所愛,嘗入宮侍皇後疾。
衍夫賞為掖庭戶衛,謂衍可過辭霍夫人行,為我求安池監。
衍如言報顯。
顯因生心,辟左右,字謂衍:少夫幸報我以事,我亦欲報少夫可乎?衍曰:夫人所言,何等不可者?顯曰:将軍素愛小女成君,欲奇貴之,願以累少夫。
衍曰:何謂邪?顯曰:婦人免乳大故,十死一生。
今皇後當免身,可因投毒藥去也,成君即得為皇後矣。
如蒙力事成,富貴與少夫共之。
衍曰:藥雜治,當先嘗,安可?顯曰:在少夫為之耳。
将軍領天下,誰敢言者!緩急相護,但恐少夫無意耳。
衍良久曰:願盡力。
即搗附子赍入長定宮。
皇後免身後,衍取附手并合大醫大丸,以飲皇後。
有頃曰:我頭岑岑也,藥中得無有毒?對曰:無有。
遂加煩懑,崩。
衍出,過見顯,相勞問,亦未敢重謝衍。
後人有上書告諸醫侍疾無狀者,皆收系诏獄,劾不道。
顯恐事急,即以狀俱語光。
因曰:既失計為之,無令吏急衍。
光驚鄂,默然不應。
其後奏上,署衍勿論。
《西京雜記》:霍光妻遺淳于衍蒲桃錦二十四匹,散花绫二十五匹。
绫出巨鹿陳寶光家。
寶光妻傳其法,霍顯召入其第,使作之機,用一百二十鑷,六十日成一匹,匹值萬錢。
又與走珠一琲,綠绫百端,錢百萬,黃金百兩,為起第宅,奴婢不可勝數。
衍猶怨曰:吾為爾成何功而報我若是哉? 《鐘離意别傳》:黃谠為會稽太守。
建武十四年,吳大疾疫,署意中部尉督郵,意乃露車不冠,身循行病者門家,至賜與醫藥;諸神廟為民禱祭,召錄醫師百人,合和草藥。
恐醫小子或不良,毒藥劑賊害民命,先自吞,先後施行。
其所臨護四千餘人,并得差愈。
後日府君出行,災害百姓,攀車涕泣曰:府君不須出也,但得鐘督郵,民皆活也。
《通志》許楊傳:楊字偉君,汝南平輿人也,少好術數。
王莽輔政,召為郎,稍遷酒泉都尉。
及莽篡位,楊乃變姓名為巫醫,逃匿他界。
莽敗,方還鄉裡。
《東觀漢記》:鄧訓謙恕下士無貴賤,見之如舊,朋友往來門内,視之如子,有過加鞭撲教之。
太醫皮巡從獵上林還,暮宿殿門下,寒疝病發。
時訓直事,聞巡聲,起往問之。
巡曰:冀得火以熨背。
訓身至大宮門為求火不得,乃以口噓其背;複呼同輩,即共更噓,至朝遂愈。
《拾遺記》:孫和悅鄧夫人,常置膝上,于月下舞水精如意,誤傷夫人頰,血流污袴,嬌姹彌苦。
和自舐其瘡,命太醫合藥。
醫曰:得白獺髓、雜玉與琥珀屑,當滅此痕。
即百金購緻,和乃命合此膏。
醫誤琥珀太多,及差而有赤點如朱,逼而視之,更益其妍。
《晉中興書》:程據為太醫令,武帝初受魏襌,改元為太始,而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