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滅寇興東漢
關燈
小
中
大
與光武。
光武遂封劉盆子為趙王。
遂令移都,遷于洛陽,方成一統山河,始得幹戈罷息。
天下懷仁,萬邦歸正。
是日長安百姓皆相賀于道路之間,歡聲雷動,不知其手舞足蹈也;無分貧富,皆置酒作太平宴會。
後宋賢有詩贊雲: 擾壤幹戈動八方,隻因莽賊殺君王。
黎庶倒懸塗炭苦,皇陵侵毀骨魂殃。
二十八宿臨凡世,九五飛龍兆漢陽。
莽賊已誅群盜翦,太平無事盡開顔。
卻說光武駕坐洛陽,是為東漢。
自思諸多将士相随,日久不有以報之,何以服衆。
是命紀功官會錄功臣,自起義兵以來,出力極多者别建一所宮殿,名為雲台閣,畫衆功臣像于其上,各标姓名、鄉貫、與其功勞實績,俾世世春秋享之;又令光祿寺辦太平筵席于長春殿。
帝自與諸将把盞,令宮女簪花,君臣各盡一醉,送歸本第。
次早令中書者同翰林院知制诰,宣衆将各至金階下聽聖旨,封以官爵品位: [角木蛟]鄧禹左丞相授高密侯、[亢金龍]吳漢大司馬廣平侯、[氏土狢]賈複執金吾上将軍廣平侯、[房日兔]耿弇建武大将軍好疇侯、[心月狐]寇恂執金吳上将雍州侯、[尾火虎]岑彭征西大将軍武陽侯、[箕水豹]馮異征西大将軍武津侯、[鬥木獬]朱佑建義大将軍南陽侯、[午金牛]祭遵征虜大将軍樂陽侯、[女土蝠]景丹陀騎大将軍黎陽侯、[虛日鼠]蓋延虎牙大将軍安平侯、[危月燕]堅镡鎮殿大将軍棘陽侯、[室火豬]耿純威甯大将軍臨川侯、[壁水獅]臧宮城門校尉朗陵侯、[奎木狼]馬武輔勇大将軍陽虛侯、[婁金狗]劉隆上五川大将軍禦弟沔陽侯、[胃土雞]馬成山太守成事侯、[昴日雉]王梁河南尹阜城侯、[畢月烏]陳俊琅邪太守祝阿侯、[觜火象]傅俊積弩大将軍昆陽侯、[參水猿]杜茂骠騎大将軍參據侯、[井水牛]姚期尉衛大将軍安城侯、[鬼金牛]王霸上谷太守淮陽侯、[柳土獐]任光信都太守河陵侯、[星日馬]李忠豫章太守中水侯、[張月鹿]萬修東郡太守成事侯、[翊火蛇]邳彤太常卿靈壽侯、[轸木蚓]劉植骠騎大将軍鎮陽侯、[東鬥星]王常大将軍山乘侯、[西鬥星]窦融禦史中丞安豈侯、[北鬥星]卓茂龍虎大将軍、[南鬥星]李通大司空臨植候、[武曲星]馬援大渡将軍、[廉貝星]鄧辰殿前大尉宣德侯、[計都星]蘇成鎮國上将軍臨曲侯、[羅侯星]紀敞鎮北大将軍晉陽侯、[破軍星]郅恽内外都檢讨、[左輔星]皇兄劉縯已死加贈齊王、[右弼星]皇兄劉仲已死加贈哀王、劉盆子封為趙王。
以上漢族各封贈訖,複令重修各帝王廟宇,并漢室陵寝,追贈各死節忠臣之家,俾天下煥然一新,萬民再睹漢日月矣。
史官有長篇古風一首,曆論三代而上以迄于漢雲: 長篇古風 堪嗟世代興廢,猶如日月盈虧。
水流東去複西歸,誰認源頭兩字?葉落根還在土,花開子結應遲。
人生得志且随時,莫逐塵飛浪起。
粵自三皇五帝,傳來虞夏商周。
道微德降是春秋,君鼎王綱解紐。
戰國權臣遊說,秦皇蠶食諸侯,東周六國一齊休。
威震華夷九有,指望萬年為帝,豈知二世而休。
陳涉、張耳起徒囚,天下英雄輻辏。
楚漢兩相仇,畢竟鹿死誰手?曆年二百帝神州,莽賊蠶謀鸩幼。
白水真人已降,二十八将同投。
天心壓亂十八秋,滅莽誅夷草寇。
光武艱關百戰,嚴陵決策運籌。
天心有意屬炎劉,社稷鐘管如舊。
中興東漢灑前羞,二百餘年之久。
請将史鑒細推求,方信吾言不謬。
光武遂封劉盆子為趙王。
遂令移都,遷于洛陽,方成一統山河,始得幹戈罷息。
天下懷仁,萬邦歸正。
是日長安百姓皆相賀于道路之間,歡聲雷動,不知其手舞足蹈也;無分貧富,皆置酒作太平宴會。
後宋賢有詩贊雲: 擾壤幹戈動八方,隻因莽賊殺君王。
黎庶倒懸塗炭苦,皇陵侵毀骨魂殃。
二十八宿臨凡世,九五飛龍兆漢陽。
莽賊已誅群盜翦,太平無事盡開顔。
卻說光武駕坐洛陽,是為東漢。
自思諸多将士相随,日久不有以報之,何以服衆。
是命紀功官會錄功臣,自起義兵以來,出力極多者别建一所宮殿,名為雲台閣,畫衆功臣像于其上,各标姓名、鄉貫、與其功勞實績,俾世世春秋享之;又令光祿寺辦太平筵席于長春殿。
帝自與諸将把盞,令宮女簪花,君臣各盡一醉,送歸本第。
次早令中書者同翰林院知制诰,宣衆将各至金階下聽聖旨,封以官爵品位: [角木蛟]鄧禹左丞相授高密侯、[亢金龍]吳漢大司馬廣平侯、[氏土狢]賈複執金吾上将軍廣平侯、[房日兔]耿弇建武大将軍好疇侯、[心月狐]寇恂執金吳上将雍州侯、[尾火虎]岑彭征西大将軍武陽侯、[箕水豹]馮異征西大将軍武津侯、[鬥木獬]朱佑建義大将軍南陽侯、[午金牛]祭遵征虜大将軍樂陽侯、[女土蝠]景丹陀騎大将軍黎陽侯、[虛日鼠]蓋延虎牙大将軍安平侯、[危月燕]堅镡鎮殿大将軍棘陽侯、[室火豬]耿純威甯大将軍臨川侯、[壁水獅]臧宮城門校尉朗陵侯、[奎木狼]馬武輔勇大将軍陽虛侯、[婁金狗]劉隆上五川大将軍禦弟沔陽侯、[胃土雞]馬成山太守成事侯、[昴日雉]王梁河南尹阜城侯、[畢月烏]陳俊琅邪太守祝阿侯、[觜火象]傅俊積弩大将軍昆陽侯、[參水猿]杜茂骠騎大将軍參據侯、[井水牛]姚期尉衛大将軍安城侯、[鬼金牛]王霸上谷太守淮陽侯、[柳土獐]任光信都太守河陵侯、[星日馬]李忠豫章太守中水侯、[張月鹿]萬修東郡太守成事侯、[翊火蛇]邳彤太常卿靈壽侯、[轸木蚓]劉植骠騎大将軍鎮陽侯、[東鬥星]王常大将軍山乘侯、[西鬥星]窦融禦史中丞安豈侯、[北鬥星]卓茂龍虎大将軍、[南鬥星]李通大司空臨植候、[武曲星]馬援大渡将軍、[廉貝星]鄧辰殿前大尉宣德侯、[計都星]蘇成鎮國上将軍臨曲侯、[羅侯星]紀敞鎮北大将軍晉陽侯、[破軍星]郅恽内外都檢讨、[左輔星]皇兄劉縯已死加贈齊王、[右弼星]皇兄劉仲已死加贈哀王、劉盆子封為趙王。
以上漢族各封贈訖,複令重修各帝王廟宇,并漢室陵寝,追贈各死節忠臣之家,俾天下煥然一新,萬民再睹漢日月矣。
史官有長篇古風一首,曆論三代而上以迄于漢雲: 長篇古風 堪嗟世代興廢,猶如日月盈虧。
水流東去複西歸,誰認源頭兩字?葉落根還在土,花開子結應遲。
人生得志且随時,莫逐塵飛浪起。
粵自三皇五帝,傳來虞夏商周。
道微德降是春秋,君鼎王綱解紐。
戰國權臣遊說,秦皇蠶食諸侯,東周六國一齊休。
威震華夷九有,指望萬年為帝,豈知二世而休。
陳涉、張耳起徒囚,天下英雄輻辏。
楚漢兩相仇,畢竟鹿死誰手?曆年二百帝神州,莽賊蠶謀鸩幼。
白水真人已降,二十八将同投。
天心壓亂十八秋,滅莽誅夷草寇。
光武艱關百戰,嚴陵決策運籌。
天心有意屬炎劉,社稷鐘管如舊。
中興東漢灑前羞,二百餘年之久。
請将史鑒細推求,方信吾言不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