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霧茫茫
關燈
小
中
大
我這會兒心裡像一團亂麻,你快走,開會去吧。
” 老九偏不忙着走,她上前抓起秀雲的手來,說道:“我有句話,你可别怪我多嘴……四姐,你才三十歲,還這樣年輕,一輩子的事,還長呢!何必這樣。
” 秀雲使勁捏着九妹的手,叫她莫往下說。
“老九,不要說這些。
這會兒我啥都不能對你說。
說出來你也不懂,你還小啊!” 九妹子望着四姐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也忍不住哭了。
秀雲催九妹快走,别耽擱了開會,許琴才離開了小屋。
大霧迷漫的田野裡,到處都有人聲和鋤頭碰在石子兒上發出的清脆的響聲,隻是看不見人罷了。
這樣倒好!免得人家看見團支部書記剛剛哭過的一對紅紅的眼睛。
老九快步走着,穿過桑園,折向南邊的河沿,順着長長的麥子地走,不一會兒就到了小橋頭,一路上沒有碰見一個人。
當她踏上橋闆以後,卻猛然看見五步開外的橋欄邊倚着一個男子,三十來歲,面孔白淨,眉目也還端正,穿件補了疤的青布短棉襖,頭上沒有戴帽子,一寸來長的短發直沖沖地立在頭上,配上他那瘦小結實的身個兒,給人一種精靈、幹練的印象;隻是由于眼睛裡表現出的那種遊移不定的眼神,你才不會過于相信他的誠實。
他含着矜持的笑容招呼許琴,聲音有點嘶啞:“九妹,早啊!” 許家九姑娘碰見這個人,心裡很不自在。
因為這不是别人,恰恰就是一年前她還稱呼他“四姐夫”的鄭百如,葫蘆壩大隊黨支部副書記兼大隊會計。
“稍等一會兒,一路走嘛,龍慶還沒來呢。
”鄭百如和藹地說。
許琴感到十分局促,便答道:“我上街還有點事要辦,我先走一步……” “忙啥子嘛?”鄭百如用一隻腳尖在橋闆上有節奏地拍打着,做出心不在焉的悠閑樣子,接着又問道:“你四姐怎麼又不改嫁啦?” “你怎麼知道的?”九姑娘心裡一驚,她被對方那個大模大樣的神态激怒了,說了聲:“我不曉得。
”便對直走過橋去了。
鄭百如在她身後笑道:“二隊的婦女們都在油菜地裡說(口昂)了,你還裝做不曉得呢,嘿……” 許琴大步往連雲場街上走着,她仿佛聽得見自己心裡怦怦跳動的聲音。
平常她最怕同鄭百如單獨待在一塊,她說不出什麼原因來,隻是感覺到他那眼神裡有一種刺人的東西,叫她渾身不舒服。
自從和四姐離婚以後,有好長一個時候,他不和許家的人說話,見了面也不打招呼。
許琴覺得不說話不是很好麼,誰希罕和他說話呀!……今天,鄭百如改變了态度,主動招呼她,她倒反而不安了。
走進連雲場的街道,許琴直奔上場口的供銷分社副食品商店,她要去把家裡發生的事變和自己心裡的悶氣對另一個人訴說訴說。
她跨進店堂叫了一聲:“七姐!” 櫃台後面的女營業員聞聲擡頭,滿臉興高采烈,招呼道:“老九,這麼早就來了?嗨,我正想找你哩……”說着便丢下幾個稱鹽打醬油的社員,拉了九妹往樓梯口走。
許琴看着那幾個顧客,十分過意不去,她小聲對她七姐說:“我等一等,你先把東西賣給人家吧。
”七姐向店堂外的買主們說了一聲“稍等一會兒,馬上就來。
”便拉着許琴上樓去了。
許琴的七姐名叫許貞,是一個衣着漂亮的二十四歲的大姑娘,參加工作三年了,在供銷社裡幹過各種各樣差事,如今人家又分派她賣醬油鹽巴,恰好這又是她最不願幹的一門業務。
她平常很難得回家,領了工資也不往家裡捎一點點,全花在自己一個人吃喝穿戴上了。
許茂老漢早對她一肚子氣,隻是沒有機會發洩。
這會兒她把九妹拉進樓上自己的宿舍裡,安置在鋪着羊毛毯的床上坐下,從鏡子背後取出一張二寸見方的相片來,不在乎地說道: “你看怎麼樣?……他叫小朱。
” 相片上的青年,尊容并不好看:高顴骨、塌鼻子,鼻孔底下橫着一抹小胡子,長長的頭發梳得十分考究,似乎還是“電燙泡泡頭”呢。
許琴對相片掃了一眼,皺了皺眉頭,問道: “上回那個小劉怎麼了?這會兒又鑽出來一個小朱……” “小劉吹了。
”許貞回答道,很有點理直氣壯的樣子,“你不曉得麼?他嫌我賣醬油的。
哼,我還看不起他是個小學教師呢!這年頭‘叫咕咕’有什麼好?最晦氣!……這個小朱,人家是‘工人’。
” 正直而又天真的九姑娘,她此刻并不打算分享七姐的庸俗的幸福,她隻是為着四姐的不幸,想來求得一點同情。
然而,今天顯然來得不是時候。
她站起身來,要下樓去。
許貞忙拉住她:“呃,你幫我先給爹說一聲這個事……” “你自己去對他說才合适嘛。
” “死女子!不幫忙?将來你總有一天要請我幫忙的!” “呸!”九姑娘暗暗啐了一口,便登登登下樓,一口氣跑出店門。
許貞在她身後大聲說:“散了會過來吃飯。
” 九姑娘放慢了腳步,向公社走去。
一種沮喪的情緒,莫名其妙地抓住了她。
這個二十歲的姑娘第一次産生這樣壞的情緒。
“簡直沒有一點兒同情心!”她走在街心,終于這樣斥責起來了。
但具體斥責的是誰呢?是七姐麼?是她爹麼?還是那個鄭百如呢?或者還有别的什麼人?……她自己也說不清楚,隻是仿佛有一點無形的陰影,投到她的周圍,使她感到一種不名的壓抑和悲哀。
快到公社門口的時候,公社大門斜對過的郵政代辦所裡,年老的鄉郵員老關高聲叫道:“那不是許琴麼?……快來快來,有你的信,還有一個大包裹,昨天剛剛到!” 許琴接過信來,見是她八姐寫來的。
八姐前年參了軍以後,開到東北去了,今年正在一個軍事學院學習。
信上寫着: 琴妹:你好!爹和姐姐們都很好吧?你上月裡的來信收到了,我知道今年家鄉的收成還是不太好,心裡真替你們着急。
……第一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以後,葫蘆壩行動起來了吧?要知道,要把農業搞上去,鬥争也是很複雜很艱巨的。
你是團員。
一定要跟大多數幹部群衆一道走在鬥争的前列。
昨天,我用省下來的津貼,給爹買了一件皮子,不知道合适不合适,請四姐用這些皮子給爹鑲一件厚厚實實的皮襖吧。
四姐的針線活做得最好,我們姐妹們誰也不如她的手巧。
……她離婚以後回到我們家來住了,你要熱情對待她才好,有空多幫助她學習,提高思想覺悟。
十年前她讀過初中,文化水平還是有的,隻是這些年來太不幸了。
……我最近常常在想,個人的遭遇,同整個社會的動蕩是不是有關系呢?失去了的個人的幸福,是不是隻有當國家的情況好轉和安甯的時候,才會重新到來呢? 四姐是個好人,總有一天她會得到幸福的。
今年全國的形勢比去年好。
那樣的日子正在到來。
許琴站在代辦所門外讀信。
剛剛看到這裡,鄭百如走來了,他笑問道:“老九,哪個給你來的信?”許琴忙一把将信紙團攏來往衣袋裡塞,回答道:“八姐的信。
”一邊說一邊往公社大門走。
鄉郵員老關叫道:“還有包裹呢!”她回頭對老關說:“散了會再來取吧。
”便跨進公社大門去了。
四 很大的一個會議室。
今天參加會的人不多,除了各大隊的大隊幹部外,就是公社一級的單位和學校負責人。
許琴走迸會議室,很自然地便參加到一群年輕姑娘的隊伍中去,她們都是各大隊的團幹部。
每一次開會都是這樣的;有許多空的位子她們不坐,偏要挨挨擠擠地坐在一個角落裡;而且,開起會以後,她們還叽叽喳喳說話。
今天的會同往常有點不一樣:九姑娘一踏進會場就感覺出來了。
台上坐着的,并不老是原來那幾個公社領導人,卻添了幾個陌生的幹部。
其中有位約摸四十開外的女同志,短發剪齊耳朵背後,神态鎮定安詳,好像她不是坐在台上,處于衆目睽睽之中,倒像是坐在自己家裡一樣的平靜。
她在沉思,很少向台下望一眼。
“這是縣委工作組的顔組長,名叫顔少春。
……”一個先來一會兒的胖姑娘對許琴說,“來搞農業學大寨運動的。
傳達全國第一次農業學大寨會議精神,搞個試點……”胖姑娘對于新來的工作組似乎很了解,“看,那一個高個子,他叫齊明江,是宣傳部的工作員,從前在縣中上學,他是‘高七二’的,跟我哥哥同班……” 許琴并不注意胖姑娘的報道。
她在回味着八姐信上的話語,正沉浸在激動之中。
……“四姐是個好人,總有一天她會得到幸福的。
……那樣的日子正在到來。
”這是什麼意思呢?那樣的日子真的到來了麼?我怎麼看不出來啊!……“今年全國的形勢比去年好。
”也許是我們葫蘆壩太偏僻了吧,什麼都沒有到來!還是這個老樣兒,爹一天比一天更自私,更暴躁。
三姐從前是那樣熱愛集體,現在越來越“抵觸”啦,對什麼宣傳都不相信。
七姐呢,成天追求個人享受,比以前更叫人讨厭了。
四姐的幸福在哪兒?從前鄭百如欺負她,如今雖說離開了那個火坑,可是獨個兒住在那孤零零的小屋裡,沉默得像個影子似的,她的幸福在哪裡呢?……葫蘆壩的事情真叫人想不透!那個鄭百如,看他挺神氣的樣子,他把四姐害得好苦!都說他這個人能力強,是個人才,可他為什麼在家庭生活中會那樣卑鄙?還有呢,共青團的工作也不好做,大家的心思,不知道在想些啥啊? 團支部書記并不是每時每刻都是無憂無慮的。
許琴此刻的心思沒有集中在會議上。
不知為什麼,平日裡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這會兒都浮上心頭來了,這些事情連在一塊形成一個又大又粗的馬耳朵符号。
她差不多沒有注意去聽公社書記的報告,也忘了把她帶在身邊的筆記本摸出來。
一陣熱烈的鼓掌聲把她從亂紛紛的思緒中驚醒過來。
這時,那位工作組長走到講台前面來了。
許琴下意識地搖了搖頭,強使自己把注意力轉移到會場上來。
她睜大眼睛去瞧顔少春組長:圓圓的臉,端正的鼻子,含笑的眼睛,眼角的皺紋,兩鬓的幾絲白發……許琴仿佛覺得自己在什麼地方見過。
在哪兒見過呢?想不起來了。
顔組長沒有念稿子。
她像擺家常似的介紹着大寨、昔陽的山水,描繪着那裡的人們是怎樣勞動和生活的。
她一連講了幾個有名有姓的大寨的農民的故事,語言生動,充滿着感情,把會場上的幹部們都吸引住了。
接着,她又講起了本省山區某個大隊的故事,她說剛剛參觀了那個大隊回來不到一個月。
“那兒的山,又高又陡,不像我們這些淺丘地帶。
那兒的田啊地啊,山上山下都有,莊稼長得一色的好。
那裡的幹部們可不怕自己的莊稼長得好,不怕收得多!……你們笑什麼?依我看啦,我們這兒的幹部就是怕把莊稼做好!不是麼?莊稼好了,社員富了,‘資本主義’就要冒出來。
——這話好糊塗啦!人家可不這樣看,他們集體經濟越來越強大,單是大隊購買的拖拉機就好幾台。
社員們的生活越過越甜,口糧五百多斤,一個勞動日掙一塊五,可他們說,眼下他們
” 老九偏不忙着走,她上前抓起秀雲的手來,說道:“我有句話,你可别怪我多嘴……四姐,你才三十歲,還這樣年輕,一輩子的事,還長呢!何必這樣。
” 秀雲使勁捏着九妹的手,叫她莫往下說。
“老九,不要說這些。
這會兒我啥都不能對你說。
說出來你也不懂,你還小啊!” 九妹子望着四姐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也忍不住哭了。
秀雲催九妹快走,别耽擱了開會,許琴才離開了小屋。
大霧迷漫的田野裡,到處都有人聲和鋤頭碰在石子兒上發出的清脆的響聲,隻是看不見人罷了。
這樣倒好!免得人家看見團支部書記剛剛哭過的一對紅紅的眼睛。
老九快步走着,穿過桑園,折向南邊的河沿,順着長長的麥子地走,不一會兒就到了小橋頭,一路上沒有碰見一個人。
當她踏上橋闆以後,卻猛然看見五步開外的橋欄邊倚着一個男子,三十來歲,面孔白淨,眉目也還端正,穿件補了疤的青布短棉襖,頭上沒有戴帽子,一寸來長的短發直沖沖地立在頭上,配上他那瘦小結實的身個兒,給人一種精靈、幹練的印象;隻是由于眼睛裡表現出的那種遊移不定的眼神,你才不會過于相信他的誠實。
他含着矜持的笑容招呼許琴,聲音有點嘶啞:“九妹,早啊!” 許家九姑娘碰見這個人,心裡很不自在。
因為這不是别人,恰恰就是一年前她還稱呼他“四姐夫”的鄭百如,葫蘆壩大隊黨支部副書記兼大隊會計。
“稍等一會兒,一路走嘛,龍慶還沒來呢。
”鄭百如和藹地說。
許琴感到十分局促,便答道:“我上街還有點事要辦,我先走一步……” “忙啥子嘛?”鄭百如用一隻腳尖在橋闆上有節奏地拍打着,做出心不在焉的悠閑樣子,接着又問道:“你四姐怎麼又不改嫁啦?” “你怎麼知道的?”九姑娘心裡一驚,她被對方那個大模大樣的神态激怒了,說了聲:“我不曉得。
”便對直走過橋去了。
鄭百如在她身後笑道:“二隊的婦女們都在油菜地裡說(口昂)了,你還裝做不曉得呢,嘿……” 許琴大步往連雲場街上走着,她仿佛聽得見自己心裡怦怦跳動的聲音。
平常她最怕同鄭百如單獨待在一塊,她說不出什麼原因來,隻是感覺到他那眼神裡有一種刺人的東西,叫她渾身不舒服。
自從和四姐離婚以後,有好長一個時候,他不和許家的人說話,見了面也不打招呼。
許琴覺得不說話不是很好麼,誰希罕和他說話呀!……今天,鄭百如改變了态度,主動招呼她,她倒反而不安了。
走進連雲場的街道,許琴直奔上場口的供銷分社副食品商店,她要去把家裡發生的事變和自己心裡的悶氣對另一個人訴說訴說。
她跨進店堂叫了一聲:“七姐!” 櫃台後面的女營業員聞聲擡頭,滿臉興高采烈,招呼道:“老九,這麼早就來了?嗨,我正想找你哩……”說着便丢下幾個稱鹽打醬油的社員,拉了九妹往樓梯口走。
許琴看着那幾個顧客,十分過意不去,她小聲對她七姐說:“我等一等,你先把東西賣給人家吧。
”七姐向店堂外的買主們說了一聲“稍等一會兒,馬上就來。
”便拉着許琴上樓去了。
許琴的七姐名叫許貞,是一個衣着漂亮的二十四歲的大姑娘,參加工作三年了,在供銷社裡幹過各種各樣差事,如今人家又分派她賣醬油鹽巴,恰好這又是她最不願幹的一門業務。
她平常很難得回家,領了工資也不往家裡捎一點點,全花在自己一個人吃喝穿戴上了。
許茂老漢早對她一肚子氣,隻是沒有機會發洩。
這會兒她把九妹拉進樓上自己的宿舍裡,安置在鋪着羊毛毯的床上坐下,從鏡子背後取出一張二寸見方的相片來,不在乎地說道: “你看怎麼樣?……他叫小朱。
” 相片上的青年,尊容并不好看:高顴骨、塌鼻子,鼻孔底下橫着一抹小胡子,長長的頭發梳得十分考究,似乎還是“電燙泡泡頭”呢。
許琴對相片掃了一眼,皺了皺眉頭,問道: “上回那個小劉怎麼了?這會兒又鑽出來一個小朱……” “小劉吹了。
”許貞回答道,很有點理直氣壯的樣子,“你不曉得麼?他嫌我賣醬油的。
哼,我還看不起他是個小學教師呢!這年頭‘叫咕咕’有什麼好?最晦氣!……這個小朱,人家是‘工人’。
” 正直而又天真的九姑娘,她此刻并不打算分享七姐的庸俗的幸福,她隻是為着四姐的不幸,想來求得一點同情。
然而,今天顯然來得不是時候。
她站起身來,要下樓去。
許貞忙拉住她:“呃,你幫我先給爹說一聲這個事……” “你自己去對他說才合适嘛。
” “死女子!不幫忙?将來你總有一天要請我幫忙的!” “呸!”九姑娘暗暗啐了一口,便登登登下樓,一口氣跑出店門。
許貞在她身後大聲說:“散了會過來吃飯。
” 九姑娘放慢了腳步,向公社走去。
一種沮喪的情緒,莫名其妙地抓住了她。
這個二十歲的姑娘第一次産生這樣壞的情緒。
“簡直沒有一點兒同情心!”她走在街心,終于這樣斥責起來了。
但具體斥責的是誰呢?是七姐麼?是她爹麼?還是那個鄭百如呢?或者還有别的什麼人?……她自己也說不清楚,隻是仿佛有一點無形的陰影,投到她的周圍,使她感到一種不名的壓抑和悲哀。
快到公社門口的時候,公社大門斜對過的郵政代辦所裡,年老的鄉郵員老關高聲叫道:“那不是許琴麼?……快來快來,有你的信,還有一個大包裹,昨天剛剛到!” 許琴接過信來,見是她八姐寫來的。
八姐前年參了軍以後,開到東北去了,今年正在一個軍事學院學習。
信上寫着: 琴妹:你好!爹和姐姐們都很好吧?你上月裡的來信收到了,我知道今年家鄉的收成還是不太好,心裡真替你們着急。
……第一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以後,葫蘆壩行動起來了吧?要知道,要把農業搞上去,鬥争也是很複雜很艱巨的。
你是團員。
一定要跟大多數幹部群衆一道走在鬥争的前列。
昨天,我用省下來的津貼,給爹買了一件皮子,不知道合适不合适,請四姐用這些皮子給爹鑲一件厚厚實實的皮襖吧。
四姐的針線活做得最好,我們姐妹們誰也不如她的手巧。
……她離婚以後回到我們家來住了,你要熱情對待她才好,有空多幫助她學習,提高思想覺悟。
十年前她讀過初中,文化水平還是有的,隻是這些年來太不幸了。
……我最近常常在想,個人的遭遇,同整個社會的動蕩是不是有關系呢?失去了的個人的幸福,是不是隻有當國家的情況好轉和安甯的時候,才會重新到來呢? 四姐是個好人,總有一天她會得到幸福的。
今年全國的形勢比去年好。
那樣的日子正在到來。
許琴站在代辦所門外讀信。
剛剛看到這裡,鄭百如走來了,他笑問道:“老九,哪個給你來的信?”許琴忙一把将信紙團攏來往衣袋裡塞,回答道:“八姐的信。
”一邊說一邊往公社大門走。
鄉郵員老關叫道:“還有包裹呢!”她回頭對老關說:“散了會再來取吧。
”便跨進公社大門去了。
四 很大的一個會議室。
今天參加會的人不多,除了各大隊的大隊幹部外,就是公社一級的單位和學校負責人。
許琴走迸會議室,很自然地便參加到一群年輕姑娘的隊伍中去,她們都是各大隊的團幹部。
每一次開會都是這樣的;有許多空的位子她們不坐,偏要挨挨擠擠地坐在一個角落裡;而且,開起會以後,她們還叽叽喳喳說話。
今天的會同往常有點不一樣:九姑娘一踏進會場就感覺出來了。
台上坐着的,并不老是原來那幾個公社領導人,卻添了幾個陌生的幹部。
其中有位約摸四十開外的女同志,短發剪齊耳朵背後,神态鎮定安詳,好像她不是坐在台上,處于衆目睽睽之中,倒像是坐在自己家裡一樣的平靜。
她在沉思,很少向台下望一眼。
“這是縣委工作組的顔組長,名叫顔少春。
……”一個先來一會兒的胖姑娘對許琴說,“來搞農業學大寨運動的。
傳達全國第一次農業學大寨會議精神,搞個試點……”胖姑娘對于新來的工作組似乎很了解,“看,那一個高個子,他叫齊明江,是宣傳部的工作員,從前在縣中上學,他是‘高七二’的,跟我哥哥同班……” 許琴并不注意胖姑娘的報道。
她在回味着八姐信上的話語,正沉浸在激動之中。
……“四姐是個好人,總有一天她會得到幸福的。
……那樣的日子正在到來。
”這是什麼意思呢?那樣的日子真的到來了麼?我怎麼看不出來啊!……“今年全國的形勢比去年好。
”也許是我們葫蘆壩太偏僻了吧,什麼都沒有到來!還是這個老樣兒,爹一天比一天更自私,更暴躁。
三姐從前是那樣熱愛集體,現在越來越“抵觸”啦,對什麼宣傳都不相信。
七姐呢,成天追求個人享受,比以前更叫人讨厭了。
四姐的幸福在哪兒?從前鄭百如欺負她,如今雖說離開了那個火坑,可是獨個兒住在那孤零零的小屋裡,沉默得像個影子似的,她的幸福在哪裡呢?……葫蘆壩的事情真叫人想不透!那個鄭百如,看他挺神氣的樣子,他把四姐害得好苦!都說他這個人能力強,是個人才,可他為什麼在家庭生活中會那樣卑鄙?還有呢,共青團的工作也不好做,大家的心思,不知道在想些啥啊? 團支部書記并不是每時每刻都是無憂無慮的。
許琴此刻的心思沒有集中在會議上。
不知為什麼,平日裡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這會兒都浮上心頭來了,這些事情連在一塊形成一個又大又粗的馬耳朵符号。
她差不多沒有注意去聽公社書記的報告,也忘了把她帶在身邊的筆記本摸出來。
一陣熱烈的鼓掌聲把她從亂紛紛的思緒中驚醒過來。
這時,那位工作組長走到講台前面來了。
許琴下意識地搖了搖頭,強使自己把注意力轉移到會場上來。
她睜大眼睛去瞧顔少春組長:圓圓的臉,端正的鼻子,含笑的眼睛,眼角的皺紋,兩鬓的幾絲白發……許琴仿佛覺得自己在什麼地方見過。
在哪兒見過呢?想不起來了。
顔組長沒有念稿子。
她像擺家常似的介紹着大寨、昔陽的山水,描繪着那裡的人們是怎樣勞動和生活的。
她一連講了幾個有名有姓的大寨的農民的故事,語言生動,充滿着感情,把會場上的幹部們都吸引住了。
接着,她又講起了本省山區某個大隊的故事,她說剛剛參觀了那個大隊回來不到一個月。
“那兒的山,又高又陡,不像我們這些淺丘地帶。
那兒的田啊地啊,山上山下都有,莊稼長得一色的好。
那裡的幹部們可不怕自己的莊稼長得好,不怕收得多!……你們笑什麼?依我看啦,我們這兒的幹部就是怕把莊稼做好!不是麼?莊稼好了,社員富了,‘資本主義’就要冒出來。
——這話好糊塗啦!人家可不這樣看,他們集體經濟越來越強大,單是大隊購買的拖拉機就好幾台。
社員們的生活越過越甜,口糧五百多斤,一個勞動日掙一塊五,可他們說,眼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