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田園詩
關燈
小
中
大
,在生活中給自己選定了一條偉大而艱辛的道路、為人民的利益自願去吃苦的青年,都有這樣坦然的神态。
顔組長十分喜愛這個年輕人。
她回答道:“介紹介紹這豌豆的科學嘛。
” “豌豆,”吳昌全說,“屬于豆科,匍匐莖,葉對生,蝶形花冠。
……”他用兩個指頭摘下一朵花來,撕開花瓣給顔少春看,“這叫旗瓣,這叫翼瓣,中間隆起的,叫做龍骨瓣。
它是雌雄同花,花蕊藏在龍骨瓣中間。
……” 顔少春從地上把他撕下的花瓣揀起來,一片一片地并攏來,辨認着:旗瓣,翼瓣,龍骨瓣……” 吳昌全接着往下介紹:“這是一種耐寒抗旱、經得起貧窮考驗的作物,在瘠薄的土壤裡,也能長得很好,還可以培養地力。
豌豆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澱粉。
……隻是目前産量還不很高。
” “怎麼才能提高豌豆的産量呢?”顔少春尋根究底地問。
“我們正在試驗。
” “有一點路子沒有?” “還沒有呢。
” “那麼,”顔少春指着眼前兩畦盛開着鮮花的豌豆苗問,“像這樣的苗稼,這樣多的花,一畝能收多少斤豌豆籽?” 昌全正要回答,顔組長卻止住了他,叫他别忙說出來。
她把臉轉向小齊:“你先估個産。
” 小齊同志的腦子裡關于農業産量方面的概念幾乎空空如也;而且,這一陣,淨裝滿着那些胡思亂想根本沒有留心他們談論的枯燥無味的“科學”。
顔組長一問,他就臉紅了。
看見齊明江一時回答不出,顔少春又問許琴:“你看,一畝可以收多少?” 許琴想了想,說:“一般的地,豌豆收一百多斤一畝,這個,怕是二百多斤的産量。
” 聰明的小齊為了彌補剛才的難堪,他估摸着許琴的話,接道:“不止這個數吧。
這個……豌豆籽兒比麥子顆粒大得多,一畝麥子能收幾百斤,這個不能收千把斤麼?” 顔少春聽着,首先大笑起來。
許琴也掩住嘴唇吃吃地笑個不停。
吳昌全卻沒有笑,隻是驚愕地望着小齊同志,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小齊會開這樣的黃腔。
這情景,小齊自知不妙,卻故作鎮靜:“怎麼,我說的不合适麼?” 吳昌全說:“你們莫看它開着這樣好的花,這些花多半授不了粉,空花結不了果的。
産量麼,隻能收很少一點。
” “為什麼啦?”許琴吃驚地望着吳昌全。
昌全解釋道:“這些早開的花是霜前花,霜前花多半不結果。
開了,謝了,就完了。
這是播種期太早的緣故。
開春以後,那時候嚴霜過去了,開的花才有希望。
”說到這裡,他跨前幾步,指着兩畦青翠欲滴的豌豆苗,“你們看,這些還沒有開花的豌豆苗,才是真正高産的豌豆呢!它将來開出的花,一朵花就是一個豆莢。
”他繼續往前走,把三個還在驚愕的參觀者丢在身後:“……這兒九個小區豌豆,是我們搞的播期試驗。
我們想摸索到一個最适合的豌豆播種期。
” 顔少春點點頭,贊許地說:“好,這個試驗很有意義。
” 許琴輕輕地“啊”了一聲,她對自己的無知,感到十分羞愧。
她低垂着一雙睫毛,一抹淡淡的輕愁罩住了她臉上的紅暈,她黯然自悲:“我……配得上他麼?他……看得上我這樣沒有一點真實本領的人麼?” 惟有齊明江與衆不同。
他面孔嚴肅,雙手疊在背後,把指關節捏得“叭叭”響。
心裡想的是:“可惜!許琴是個農民,假如她是吃公糧的,那末,可真是一個好姑娘!……” 二 喧鬧嘈雜的聲音,車水馬龍似的人群,這一切都遠遠地抛在他們身後了。
這會兒,四姑娘感到:世界上仿佛隻有他們一行四人了。
在這連雲場的街頭,她手臂上挽着個布包,牽着小長秀,一旁走着長生娃,身後跟着老金。
這個情景,可以說是一份宣言書,在向全世界宣告:一個新的家庭組織起來了!從此以後,葫蘆壩上這幾個被生活遺棄了的人,又有了歸宿;一場重建家園的艱辛而又甜蜜的事業就從今天開始! 的确,誰能說,這一行四人不像一個和諧的家庭呢?誰能說,他們不應該有自己的溫暖的家庭呢! 四姑娘領導着這支隊伍,昂然走着。
她既不顯得羞怯,也沒有表現出半點驕矜,更無所懼怕,她的目光平靜得像一灣秋水,憔悴的雙頰抹上一層淡淡的紅暈。
來到食品站的時候,她遠遠地就望見那兒已經沒有人影了。
鋪闆已經插起來,空蕩蕩的大門外,幾條野狗在嗅着地皮……四姑娘不由得失望起來。
她停住腳步,怅然地望着那緊閉着的鋪闆。
她原想:割三斤肉的錢不夠,但割兩斤的錢還是有的,先弄點給可憐的小長秀他們解一解饞吧。
但是,現在…… 老金跟在四姨子許秀雲的後面走着,一直感到很有點為難。
對于四姑娘的偶然出現,他是一點也沒有料到,當然更想不到她會貿然采取這樣的行動。
這一切,對于他來說,實在是來得太突兀了,他缺乏精神的準備。
一路走着,他一路想:許秀雲呀,許秀雲,你何必給你自己招惹麻煩呢!以前的閑言閑語,已經夠多了,你硬是不怕麼? 這些年來,老金心中的憂憤,比起四姑娘深沉的苦楚來,要更為廣闊得多。
他領着兩個沒娘的孩子困居在葫蘆壩的小茅屋裡,思考過許多問題,對于葫蘆壩的現狀,人民的疾苦,親愛的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他想得很多,憂心如焚。
他常常一往情深地追憶前些年如火如荼的生産建設,神往于自己尚末實現的建設葫蘆壩的藍圖,為自己空懷壯志而徹夜難眠。
每當深夜,小長秀呼喚着“媽媽”從夢中驚醒,也曾引起他對從小一起長大的相親相愛的妻子的刻骨思念。
然而,這個剛強的漢子懂得:個人問題是受着社會問題制約的,當黨和人民都面臨着困難的時刻,他怎麼能要求自己生活得美滿呢?在這樣的歲月裡,他咬緊牙關忍受着一切困苦,甚至殘忍地強迫自己不要泡在個人的情緒裡面,而潛心于研究、修政和豐富他那建設葫蘆壩的藍圖,準備什麼時候拿出來獻給黨、獻給鄉親們。
他就是這樣生活着,習慣于忘記個人的困難,失去了吃苦的感覺。
對于女性的溫存,在他頭腦裡幾乎沒有什麼位置。
在他看來,難道世界上還有比自己那死去了的妻子更好的女人麼?沒有! 是的,共産黨員金東水也有着那種莊稼人的固執的秉性;如果因為和婦女們打交道遭來流言蜚語,影響他的聲譽,從而毀壞他所從事的革命事業,那麼,他甯肯拒絕一切女性的同情和溫存!前幾年,人家把他當做“反大寨的典型”來批判鬥争,他不曾懼怕;但是,因為女人去世,四姨子代他撫養小長秀而招來的閑話,卻使他義憤填膺。
正是這種莊稼人式的固執,使他常常忽視了生活中不應該忽視的東西。
葫蘆壩的事情他什麼都想到了:群衆的穿衣吃飯、擴大耕地面積、加厚土層、水利、興修小型水電站,等等問題他都想到了,就是沒有去想一想像許秀雲這樣的婦女的個人生活幸福!他不曾想到:四姑娘内心深處的痛苦、希望和祈求,同樣也應是他所關注的社會問題的一部分。
此刻,站在他面前、拉着小長秀,面容俏麗而又神色怅然的這個婦女,她對于自身幸福的希望和追求,難道不是社會問題,不是當代人民的希望和追求的一個小小的縮影麼? 可惜,金東水一時還難以理解這一點。
因此他對于許秀雲無所顧忌的勇氣,感到困惑而又吃驚。
四姑娘的目光從食品站緊閉的鋪闆門那兒移開,回過頭來對着長生娃——實際是對她大姐夫——說道: “哎呀,真沒想到,這麼快就收攤子啦!” 賣肉的收了攤子,倒好像是她的不是似的。
她臉上和語氣中都明顯地流露出難為情的樣子,悄悄擡眼看了一下老金。
這迅速的一瞥,她接觸到了大姐夫那淡漠的目光和局促的神情。
老金捺住不安的心跳,做出溫和的樣子伸手去拉小長秀:“秀,跟我回家去吧,時候不早了呢!” 長秀躲開他的手,緊緊地抱住四姨娘的腿,側過小臉說:“不跟你回去!我跟四娘去買肉肉吃。
” 長生娃懂事些,他對妹妹說:“賣肉的關門了,過幾天再來吧。
” “不嘛,不嘛……”小長秀把四娘的腿抱得更緊了。
當父親的為難極了。
但他終于想出了一個哄孩子的辦法,蹲下身子,對孩子說:“秀,跟我回去,我到河裡摸條大魚……” 長生娃一旁天真地插話說:“爹,這樣冷的天氣,咋能下河摸魚喲!” 老金說:“能!你們看,我不怕冷!……摸條鲢魚,又肥又大。
秀啊,好吃得很呢!” 可是,小長秀不聽他的。
她把腦袋鑽到四娘挎着的包袱下面去。
許秀雲乞求地望着大姐夫,說道:“娃娃們都餓了,那邊有飯館,我們……”
顔組長十分喜愛這個年輕人。
她回答道:“介紹介紹這豌豆的科學嘛。
” “豌豆,”吳昌全說,“屬于豆科,匍匐莖,葉對生,蝶形花冠。
……”他用兩個指頭摘下一朵花來,撕開花瓣給顔少春看,“這叫旗瓣,這叫翼瓣,中間隆起的,叫做龍骨瓣。
它是雌雄同花,花蕊藏在龍骨瓣中間。
……” 顔少春從地上把他撕下的花瓣揀起來,一片一片地并攏來,辨認着:旗瓣,翼瓣,龍骨瓣……” 吳昌全接着往下介紹:“這是一種耐寒抗旱、經得起貧窮考驗的作物,在瘠薄的土壤裡,也能長得很好,還可以培養地力。
豌豆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澱粉。
……隻是目前産量還不很高。
” “怎麼才能提高豌豆的産量呢?”顔少春尋根究底地問。
“我們正在試驗。
” “有一點路子沒有?” “還沒有呢。
” “那麼,”顔少春指着眼前兩畦盛開着鮮花的豌豆苗問,“像這樣的苗稼,這樣多的花,一畝能收多少斤豌豆籽?” 昌全正要回答,顔組長卻止住了他,叫他别忙說出來。
她把臉轉向小齊:“你先估個産。
” 小齊同志的腦子裡關于農業産量方面的概念幾乎空空如也;而且,這一陣,淨裝滿着那些胡思亂想根本沒有留心他們談論的枯燥無味的“科學”。
顔組長一問,他就臉紅了。
看見齊明江一時回答不出,顔少春又問許琴:“你看,一畝可以收多少?” 許琴想了想,說:“一般的地,豌豆收一百多斤一畝,這個,怕是二百多斤的産量。
” 聰明的小齊為了彌補剛才的難堪,他估摸着許琴的話,接道:“不止這個數吧。
這個……豌豆籽兒比麥子顆粒大得多,一畝麥子能收幾百斤,這個不能收千把斤麼?” 顔少春聽着,首先大笑起來。
許琴也掩住嘴唇吃吃地笑個不停。
吳昌全卻沒有笑,隻是驚愕地望着小齊同志,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小齊會開這樣的黃腔。
這情景,小齊自知不妙,卻故作鎮靜:“怎麼,我說的不合适麼?” 吳昌全說:“你們莫看它開着這樣好的花,這些花多半授不了粉,空花結不了果的。
産量麼,隻能收很少一點。
” “為什麼啦?”許琴吃驚地望着吳昌全。
昌全解釋道:“這些早開的花是霜前花,霜前花多半不結果。
開了,謝了,就完了。
這是播種期太早的緣故。
開春以後,那時候嚴霜過去了,開的花才有希望。
”說到這裡,他跨前幾步,指着兩畦青翠欲滴的豌豆苗,“你們看,這些還沒有開花的豌豆苗,才是真正高産的豌豆呢!它将來開出的花,一朵花就是一個豆莢。
”他繼續往前走,把三個還在驚愕的參觀者丢在身後:“……這兒九個小區豌豆,是我們搞的播期試驗。
我們想摸索到一個最适合的豌豆播種期。
” 顔少春點點頭,贊許地說:“好,這個試驗很有意義。
” 許琴輕輕地“啊”了一聲,她對自己的無知,感到十分羞愧。
她低垂着一雙睫毛,一抹淡淡的輕愁罩住了她臉上的紅暈,她黯然自悲:“我……配得上他麼?他……看得上我這樣沒有一點真實本領的人麼?” 惟有齊明江與衆不同。
他面孔嚴肅,雙手疊在背後,把指關節捏得“叭叭”響。
心裡想的是:“可惜!許琴是個農民,假如她是吃公糧的,那末,可真是一個好姑娘!……” 二 喧鬧嘈雜的聲音,車水馬龍似的人群,這一切都遠遠地抛在他們身後了。
這會兒,四姑娘感到:世界上仿佛隻有他們一行四人了。
在這連雲場的街頭,她手臂上挽着個布包,牽着小長秀,一旁走着長生娃,身後跟着老金。
這個情景,可以說是一份宣言書,在向全世界宣告:一個新的家庭組織起來了!從此以後,葫蘆壩上這幾個被生活遺棄了的人,又有了歸宿;一場重建家園的艱辛而又甜蜜的事業就從今天開始! 的确,誰能說,這一行四人不像一個和諧的家庭呢?誰能說,他們不應該有自己的溫暖的家庭呢! 四姑娘領導着這支隊伍,昂然走着。
她既不顯得羞怯,也沒有表現出半點驕矜,更無所懼怕,她的目光平靜得像一灣秋水,憔悴的雙頰抹上一層淡淡的紅暈。
來到食品站的時候,她遠遠地就望見那兒已經沒有人影了。
鋪闆已經插起來,空蕩蕩的大門外,幾條野狗在嗅着地皮……四姑娘不由得失望起來。
她停住腳步,怅然地望着那緊閉着的鋪闆。
她原想:割三斤肉的錢不夠,但割兩斤的錢還是有的,先弄點給可憐的小長秀他們解一解饞吧。
但是,現在…… 老金跟在四姨子許秀雲的後面走着,一直感到很有點為難。
對于四姑娘的偶然出現,他是一點也沒有料到,當然更想不到她會貿然采取這樣的行動。
這一切,對于他來說,實在是來得太突兀了,他缺乏精神的準備。
一路走着,他一路想:許秀雲呀,許秀雲,你何必給你自己招惹麻煩呢!以前的閑言閑語,已經夠多了,你硬是不怕麼? 這些年來,老金心中的憂憤,比起四姑娘深沉的苦楚來,要更為廣闊得多。
他領着兩個沒娘的孩子困居在葫蘆壩的小茅屋裡,思考過許多問題,對于葫蘆壩的現狀,人民的疾苦,親愛的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他想得很多,憂心如焚。
他常常一往情深地追憶前些年如火如荼的生産建設,神往于自己尚末實現的建設葫蘆壩的藍圖,為自己空懷壯志而徹夜難眠。
每當深夜,小長秀呼喚着“媽媽”從夢中驚醒,也曾引起他對從小一起長大的相親相愛的妻子的刻骨思念。
然而,這個剛強的漢子懂得:個人問題是受着社會問題制約的,當黨和人民都面臨着困難的時刻,他怎麼能要求自己生活得美滿呢?在這樣的歲月裡,他咬緊牙關忍受着一切困苦,甚至殘忍地強迫自己不要泡在個人的情緒裡面,而潛心于研究、修政和豐富他那建設葫蘆壩的藍圖,準備什麼時候拿出來獻給黨、獻給鄉親們。
他就是這樣生活着,習慣于忘記個人的困難,失去了吃苦的感覺。
對于女性的溫存,在他頭腦裡幾乎沒有什麼位置。
在他看來,難道世界上還有比自己那死去了的妻子更好的女人麼?沒有! 是的,共産黨員金東水也有着那種莊稼人的固執的秉性;如果因為和婦女們打交道遭來流言蜚語,影響他的聲譽,從而毀壞他所從事的革命事業,那麼,他甯肯拒絕一切女性的同情和溫存!前幾年,人家把他當做“反大寨的典型”來批判鬥争,他不曾懼怕;但是,因為女人去世,四姨子代他撫養小長秀而招來的閑話,卻使他義憤填膺。
正是這種莊稼人式的固執,使他常常忽視了生活中不應該忽視的東西。
葫蘆壩的事情他什麼都想到了:群衆的穿衣吃飯、擴大耕地面積、加厚土層、水利、興修小型水電站,等等問題他都想到了,就是沒有去想一想像許秀雲這樣的婦女的個人生活幸福!他不曾想到:四姑娘内心深處的痛苦、希望和祈求,同樣也應是他所關注的社會問題的一部分。
此刻,站在他面前、拉着小長秀,面容俏麗而又神色怅然的這個婦女,她對于自身幸福的希望和追求,難道不是社會問題,不是當代人民的希望和追求的一個小小的縮影麼? 可惜,金東水一時還難以理解這一點。
因此他對于許秀雲無所顧忌的勇氣,感到困惑而又吃驚。
四姑娘的目光從食品站緊閉的鋪闆門那兒移開,回過頭來對着長生娃——實際是對她大姐夫——說道: “哎呀,真沒想到,這麼快就收攤子啦!” 賣肉的收了攤子,倒好像是她的不是似的。
她臉上和語氣中都明顯地流露出難為情的樣子,悄悄擡眼看了一下老金。
這迅速的一瞥,她接觸到了大姐夫那淡漠的目光和局促的神情。
老金捺住不安的心跳,做出溫和的樣子伸手去拉小長秀:“秀,跟我回家去吧,時候不早了呢!” 長秀躲開他的手,緊緊地抱住四姨娘的腿,側過小臉說:“不跟你回去!我跟四娘去買肉肉吃。
” 長生娃懂事些,他對妹妹說:“賣肉的關門了,過幾天再來吧。
” “不嘛,不嘛……”小長秀把四娘的腿抱得更緊了。
當父親的為難極了。
但他終于想出了一個哄孩子的辦法,蹲下身子,對孩子說:“秀,跟我回去,我到河裡摸條大魚……” 長生娃一旁天真地插話說:“爹,這樣冷的天氣,咋能下河摸魚喲!” 老金說:“能!你們看,我不怕冷!……摸條鲢魚,又肥又大。
秀啊,好吃得很呢!” 可是,小長秀不聽他的。
她把腦袋鑽到四娘挎着的包袱下面去。
許秀雲乞求地望着大姐夫,說道:“娃娃們都餓了,那邊有飯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