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回 效颦集東窗事犯
關燈
小
中
大
何知,神明安在?俾奸回生于有幸,令賢哲死于無辜。
謗鬼侮神,豈比滑稽之士;好賢惡佞,實非迂闊之儒。
是皆至正之心,焉有偏私之意?飲三杯之狂藥,賦八句之鄙吟。
雖冒天聰,誠為小過。
斯言至矣,惟神鑒之。
王覽畢笑曰:“腐儒倔強乃耳。
雖然好善惡惡,固君子之所尚也。
至夫若得閻羅做,其毀孰甚焉!汝若為閻羅,将吾置于何地?”生曰:“昔者韓擒虎雲:‘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
又寇萊公、江丞相亦嘗為是任,明載簡冊,班班可考。
以此征之,冥君皆世間正人君子之為也。
仆固不敢希韓、寇、江三公之萬一,而公正之心,頗有三公之毫末耳。
”王曰:“若然,冥官有代,而舊者何之?”生曰:“新者既臨,舊官必生人道,而為王公夫人矣。
”王顧左右曰:“此人所言,深有玄理。
惟其狂直若此,苟不令見之,恐終不信善惡之報,而視幽明之道如風聲水月,無所忌憚矣。
”即呼綠衣吏,以一白簡書雲:“右仰普掠獄冥官,即啟狴牢,領此儒生,遍視泉局報應。
毋得違錯。
” 既而吏引生之西廊,過殿後三裡許,自石洹高數仞,以生鐵為門,題曰:“普掠之獄”。
吏叩門呼之。
少焉,夜叉數輩突出,如有擒生之狀。
吏叱曰:“此儒生也,無罪,閻君令視善惡之報。
”以白簡示之,夜叉謝生曰:“吾輩以為罪鬼入獄,不知公為書生也。
幸勿見怪。
”乃啟關揖生而入。
其中廣袤五十餘裡,日光慘淡,冷風蕭然,四維門牌皆榜名額,東曰“風雷之獄”,南曰“火車之獄”,西曰“金剛之獄”,北曰“溟泠之獄”,男女荷鐵枷者千餘人。
又至一小門,則見男子二十餘人,皆披發裸體,以巨釘釘其手足于鐵牀之上,項荷鐵枷,舉身皆刀杖痕,膿血腥穢,不可近傍。
一婦人裳而無衣,憚于鐵籠中,一夜叉以沸湯澆之。
綠衣吏指下者三人謂生曰:“此秦桧父子與萬俟卨,此婦人即桧之妻王氏也。
其它數人乃章惇、蔡京父子、王黼、朱勔、耿南仲、吳開、莫俦、範瓊、丁大全、賈似道,皆其同奸黨惡之徒。
王遣吾施陰刑,令君觀之。
”即呼鬼卒五十餘衆,驅桧等至風雷之獄,縛于銅柱,一卒以鞭扣其環,即有風刀亂至,繞刺其身。
桧等體如篩底。
良久,震雷一聲,擊其身如齑粉,血流凝地。
少焉,惡風盤旋,吹其骨肉複為人形。
吏謂生曰:“此震擊者,陰雷也。
吹者,業風也。
”又呼獄卒驅至金剛之獄,縛桧等于鐵牀之上,牛頭者長哨數聲,黑風飄揚,飛戈沖突,碎其肢體。
久之,吏呵曰:“已矣。
”牛頭複哨一聲,黑風乃止,飛戈亦息。
又驅至火車之獄,一夜叉以鐵撾驅桧等登車,以巨扇拂之,車運如飛,烈焰天作,且焚且碾,頃刻皆為煨燼。
獄卒以水灑之,複成人形矣。
謗鬼侮神,豈比滑稽之士;好賢惡佞,實非迂闊之儒。
是皆至正之心,焉有偏私之意?飲三杯之狂藥,賦八句之鄙吟。
雖冒天聰,誠為小過。
斯言至矣,惟神鑒之。
王覽畢笑曰:“腐儒倔強乃耳。
雖然好善惡惡,固君子之所尚也。
至夫若得閻羅做,其毀孰甚焉!汝若為閻羅,将吾置于何地?”生曰:“昔者韓擒虎雲:‘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
又寇萊公、江丞相亦嘗為是任,明載簡冊,班班可考。
以此征之,冥君皆世間正人君子之為也。
仆固不敢希韓、寇、江三公之萬一,而公正之心,頗有三公之毫末耳。
”王曰:“若然,冥官有代,而舊者何之?”生曰:“新者既臨,舊官必生人道,而為王公夫人矣。
”王顧左右曰:“此人所言,深有玄理。
惟其狂直若此,苟不令見之,恐終不信善惡之報,而視幽明之道如風聲水月,無所忌憚矣。
”即呼綠衣吏,以一白簡書雲:“右仰普掠獄冥官,即啟狴牢,領此儒生,遍視泉局報應。
毋得違錯。
” 既而吏引生之西廊,過殿後三裡許,自石洹高數仞,以生鐵為門,題曰:“普掠之獄”。
吏叩門呼之。
少焉,夜叉數輩突出,如有擒生之狀。
吏叱曰:“此儒生也,無罪,閻君令視善惡之報。
”以白簡示之,夜叉謝生曰:“吾輩以為罪鬼入獄,不知公為書生也。
幸勿見怪。
”乃啟關揖生而入。
其中廣袤五十餘裡,日光慘淡,冷風蕭然,四維門牌皆榜名額,東曰“風雷之獄”,南曰“火車之獄”,西曰“金剛之獄”,北曰“溟泠之獄”,男女荷鐵枷者千餘人。
又至一小門,則見男子二十餘人,皆披發裸體,以巨釘釘其手足于鐵牀之上,項荷鐵枷,舉身皆刀杖痕,膿血腥穢,不可近傍。
一婦人裳而無衣,憚于鐵籠中,一夜叉以沸湯澆之。
綠衣吏指下者三人謂生曰:“此秦桧父子與萬俟卨,此婦人即桧之妻王氏也。
其它數人乃章惇、蔡京父子、王黼、朱勔、耿南仲、吳開、莫俦、範瓊、丁大全、賈似道,皆其同奸黨惡之徒。
王遣吾施陰刑,令君觀之。
”即呼鬼卒五十餘衆,驅桧等至風雷之獄,縛于銅柱,一卒以鞭扣其環,即有風刀亂至,繞刺其身。
桧等體如篩底。
良久,震雷一聲,擊其身如齑粉,血流凝地。
少焉,惡風盤旋,吹其骨肉複為人形。
吏謂生曰:“此震擊者,陰雷也。
吹者,業風也。
”又呼獄卒驅至金剛之獄,縛桧等于鐵牀之上,牛頭者長哨數聲,黑風飄揚,飛戈沖突,碎其肢體。
久之,吏呵曰:“已矣。
”牛頭複哨一聲,黑風乃止,飛戈亦息。
又驅至火車之獄,一夜叉以鐵撾驅桧等登車,以巨扇拂之,車運如飛,烈焰天作,且焚且碾,頃刻皆為煨燼。
獄卒以水灑之,複成人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