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嶽統制楚州解圍

關燈
非虜所向也。

    伏乞加兵與臣,前去守淮,謹護建康腹心之地,而可恢複中原,臣不勝感激之至,謹言。

     高宗覽表,嘉納其言,及詢問解來虜将二聖消息,皆言近日有人傳來說道,金主徙二帝離五國城,去金東北有千裡遠,其地喚作鹘裡改路。

    高宗聞之,恸哀不已。

    仍遣使命送铠甲一百副、金帶一條、錦袍一領,賞賜嶽飛,及手诏令征剿叛将戚方。

     诏下,嶽飛即點集三千人馬,望廣德進發,前抵苦竹嶺。

     且說賊首戚方已差賊黨把守官橋,阻截官軍來路。

    嶽飛人馬到官橋,聽知有賊守把,矢着一根箭于橋柱,遂下令領回人馬。

     守橋賊衆見橋柱矢箭一枝,扯下送與戚方。

    戚方見了大驚,知是嶽飛人馬來到,即與其黨逃離官橋。

    哨軍報知嶽飛,道戚方聞統制軍到,連夜逃去。

    嶽飛遣将傅廣領兵追之。

    傅廣得令,即引二千人馬來追戚方。

    戚方正走之間,望見後面征塵蕩起,知有軍馬來趕,令手下探追将是誰,哨卒回報乃嶽飛部将傅廣。

     戚方喜曰:“不足畏也。

    ”勒回馬整衆以待。

    傅廣近前罵曰:“賊奴休走!”戚方更不打話,挺槍直奔傅廣。

    傅廣舉刀交還,二人戰上數合,傅廣力怯,撥回馬便走,部下大亂。

    戚方驅衆掩殺,敗兵走報嶽飛。

    嶽飛大怒,自領精兵一萬前來策應,正遇傅廣被戚方追趕來到。

    嶽飛一軍向前,戚方見是嶽飛旗号,退走不疊。

    嶽飛下令:“不要走了此賊!”衆人盡力追逼,戚方生路将盡,恐被嶽飛所殺,正遇朝廷差着江淮路招讨使張俊來與嶽飛會兵,方即棄了賊衆,潛逃投拜張俊,乞救性命。

    張俊曰:“爾為嶽統制将,何故又叛?”方曰:“小人一時感亂叛去,今後願立功贖過,補報朝廷。

    再不敢如是也。

    ”俊曰:“吾見嶽統制為與解說。

    ”遂納之。

    次日,大軍與嶽飛相會,二人握手甚歡,各訴款曲,俊設酒禮待嶽飛。

    正飲之間,張俊令戚方來拜見嶽飛。

    戚方拜畢,跪在階前,痛哭乞命。

    嶽飛大怒,喝之使退。

    張俊見嶽飛怒,不敢解,起身捧酒勸飛曰:“國家用人之際,統制看下官分上饒他此一次。

    ”嶽飛起謂曰:“招讨鈞命不敢不從,隻是他跟我在建康時,無故背了朝廷反将出去,聚衆剽掠村落,我曾再三使人勸他竭誠報國,勿為賊盜偷生,他全不聽信,恣意放肆,搶奪州縣。

    然後朝廷差人赍榜前去招谕,彼亦拒命不降。

    此賊處心不忠,難與别賊比。

    昔我在廣德與虜對敵之際,他暗射吾一箭,即今不令人知,藏之囊中,待彼有逆意必令折之以就戳,今日果然。

    ”即令人取過箭付與張浚看有戚方名字,俊曰:“汝既叛主将,複為盜賊,罪不容逭。

    ”又謂飛曰:“請統制依軍令發落。

    ”飛曰:“非某不從尊命。

    軍中若留戚方,則衆軍視以為例,故方尊命。

    ”于是嶽飛叱左右推出戚方斬之。

    嶽飛又吩咐衆軍曰:“汝等各宜奮力盡心,以圖報效,毋學戚方,緻有今禍。

    ”衆軍喏喏連聲,願從鈞旨。

     忽報金兵圍楚州,高宗降手诏命嶽飛即日起兵,解楚州圍。

     嶽飛既得手诏,即與張俊相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