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劉子羽議守四川

關燈
建炎四年秋八月,高宗既命嶽飛解楚州之圍,嶽飛承诏,即領本部人馬起程望楚州進。

    正值金風驟起,鼓角悲鳴,嶽飛大隊人馬抵奉州界,将朝廷所賜衣甲各關與将士,遣入探聽楚州消息。

    哨馬回報日前鎮撫使趙立與金兵交戰,趙立被殺死,勢已危矣。

    嶽飛大驚,即促兵救應。

     金撻懶正在攻城,遙見前面旌旗蔽日,戈戟橫空,知是宋軍有人來救援,即下令衆人擺開待之。

    嶽飛部将王貴、傅廣分左右翼殺來,番将高太保急出迎敵。

    兩下混戰,高太保使一隻流星錘,放無虛落,正門間賣陣便走。

    傅廣不舍,一直趕去,未及百步,高太保勒住馬放出流星錘,望傅廣面門打來,傅廣眼快躲過,正中左臂,負痛墜落馬下。

    金兵正待向前,中陣嶽飛一軍已到,大叫:“羊喿羯奴慢來!”高太保拍馬複戰嶽飛。

    嶽飛抖擻威風,舉槍來抵,未數合虜将力怯,措手不及,被嶽飛一槍刺透咽喉而死。

    宋軍救了傅廣,王貴催動後隊殺人金營。

     撻懶見宋軍勇猛,彼衆失利,連忙退走于秦州。

    嶽飛引軍入楚州城,安撫人民。

    楚州圍已解,殺死大将高太保,生擒虜将阿主孛堇并裡真、阿主裡及白打裡等七十餘人,差人押送行在所。

     高宗甚喜,頒诏獎谕嶽飛。

    诏曰, 敕嶽飛節義忠勇,無愧古人。

    所至不擾,民不知有兵也。

    所向必克,寇始畏其威也。

    朕甚嘉焉。

    方今國步艱難,非卿等朕孰與圖複中土者耶。

    奈何江表尚多遺寇,卿可竭力措置,擒獲必期淨盡,無使越境,為朕之憂。

    姑賜卿金注碗一副、盞十隻,聊以不永懷也。

    故敕。

    建炎四年八月日付嶽飛。

     嶽飛承诏,望帝阙謝恩畢,與天使正在陪話間,隻見報到江東宣撫使劉光世領兵出奉州來策應,正遇金撻懶人馬,遣偏将王滿德于半路邀擊之,屢戰屢勝,金兵退去。

    嶽飛具本奏聞,高宗覽表,複差人赍敕與嶽飛。

    嶽飛拜而受之,诏曰:敕近據劉光世差王滿德等協率軍馬,過江之後,屢奏戰捷,殺獲金人甚多。

    賊寇久駐江淮,即漸抽退。

    其未去者數雖未多,若不乘勢剿除,終作腹心之患。

    當國步艱難之際,正諸将立功報國之秋也。

    嶽飛奮命許國,忠勞甚着,朕嘗嘉之。

    今可與劉光世所遣将王滿德等,協并進往衛州等處,殺伐金賊,期于剿撲,當議不次推賞。

    故敕。

    建炎四年八月日付嶽飛。

     卻說金撻懶數十萬人馬,被嶽飛、劉光世前後截殺折去了大半,急引殘衆趨延安與婁室相合,取了保安,軍迳出富平而來,鋒刃精銳,兵勢複振。

    消息傳入秦州,張浚知之,檄召熙河劉錫、秦鳳孫偓、泾原劉锜、環慶趙哲四路經略使及吳玠之兵合四十萬,以劉錫為統帥,迎敵決戰。

    前軍統制王彥谏曰:“陝西兵将上下之情皆未相通,若少不利,則五路俱失,不如且屯利、阆、興、洋以固根本。

    敵人入境則檄五路之兵來援,萬一不勝,未大失也。

    ”浚不從。

    劉子羽亦力言敵人尚未深入,而先動四路之兵,倘衆心不一緻,失機則關陝未可保也。

    ”浚曰:“吾甯不知此?顧東南事方急,不得不為是耳。

    ”吳玠、郭浩皆曰:“敵鋒方銳,宜各守要害,俟其兵憊而乘之。

    彼不暇為謀,一戰可以成功。

    ”浚亦不聽,遂進兵于富平。

    時劉錫、孫偓等各引兵來到,張浚大開牙帳,集諸将議戰。

    玠曰:“兵以利動,今地勢不利,未見其可,宜擇高阜據之,以備敵人深入。

    ”諸将皆曰:“我衆彼寡,又前阻葦澤,敵有騎亦不能施,何用更徙他處?”趙哲曰:“金虜未深入,欲延遲以挫吾軍銳氣。

    明公當鼓噪迎敵,勿成敵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