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嶽飛與宗澤談兵
關燈
小
中
大
王命來見宗澤。
宗澤受命已訖,款待使人回朝,遂準備入京師之計。
忽轅門外軍人綁過一将入跪階下,澤問其由,軍人曰:“秉義郎嶽飛所部之衆于途中強奪民人雨具事發,實犯留守軍令,當刑,故綁來見。
”嶽飛亦不待辯,仰天大呼曰:“即今胡騎擾亂,中原離黍,留守莫不要中興者乎?”澤笑曰:“爾有何說?”飛曰:“若要宋室中興,何因細故而斬壯士?”澤曰:“爾犯吾軍令,本當誅首以禁其餘。
然而三軍易得,一将難求。
即目金兵攻打開德府,軍情報急,與你五百精騎兵前去退敵金兵,候在立功贖罪。
如此去不勝,二罪俱發。
”嶽飛慨然請行,遂辭了留守,領着五百人馬,帶部下副将張憲、吉倩等,徑往開德府進發。
三軍将近汜水地界,嶽飛下令屯下營寨。
次日擺開陣勢,擂動戰鼓,早見對陣中金兵擁出,門旗開處,兩員虜将手執招旗,東指西搖,催趨人馬殺過宋軍中來。
嶽飛大怒,下令衆軍靠住陣腳,看我立誅此賊。
飛下令已罷,拽滿蒲雕弓,指定連發兩矢,正中兩員虜将,四腳騰空,翻身落馬。
正是:都來三寸無情鐵,透甲穿袍兩命休。
嶽飛既已射死虜将,揮動人馬,殺入金家陣來。
金兵大敗,各抛戈棄甲而走,遺下器械辎重不計其數。
嶽飛鳴金收軍,遂解開德之圍。
次日班師回東京,來見宗澤,具上殺退金兵之功。
宗澤大悅,奏升嶽飛為修武郎。
自是每日與澤議論兵法,深合其意,澤甚敬重之。
時宗澤留守府中調度軍務,忽報大金人馬近日哨到曹州,聲息甚緊。
宗澤問衆将,誰可去曹州界上打探金兵消息?一将應聲而出曰:“小職才雖不足,願領人馬去退金兵。
”衆人視之,乃修武郎嶽飛也。
宗澤喜曰:“将軍肯去,吾複何憂。
”遂與精兵五百,付嶽飛符。
嶽飛承了将令,拜辭留守,引兵望曹州來。
三軍正行之次,忽見哨馬回報,曹州金家人馬甚衆,未可前行。
嶽飛聽罷,即擺開陣勢,橫槍勒馬,立于門旗下,厲聲高叫:“違天理胡賊,好生退回人馬,免你立見誅戮!”道猶未了,見金陣上一胡将持刀躍馬而出。
嶽飛看其人,生得形容古怪,赤髯黃睛,乃斡離蒲盧,更不打話,綽刀直奔嶽飛。
嶽飛挺槍來迎。
二騎戰未數合,斡離蒲盧氣力不加,撥回馬望本陣逃走。
嶽飛勒馬追去,離金陣數十步間,按下長槍,拽滿雕弓,望金将背後射來,正中斡離蒲盧脊背上,連衣帶甲,直透前心。
既看時,死于馬下。
宋軍賈勇而前,無不一當百,大破金兵,追數十裡,殺得屍橫遍野,血聚成河,降者不計其數。
嶽飛大勝,即班師離了曹州,回到東京,來見宗澤,備言殺敗金兵之事。
澤複保奏升嶽飛為武義郎,其餘将校各依次而賞。
是時宗澤見嶽飛屢建奇功,因謂之曰:“爾骁勇智略,弓馬才藝,雖古良将不能過是。
然隻好野戰,非萬全計。
”因将陣圖一冊以授嶽飛曰:“君當細察于此,方知古人用兵。
”嶽飛接過,從頭看了一遍,遂還之。
澤曰:“陣圖爾曉得麼?”嶽飛對曰:“多蒙見愛賜教陣圖,飛細觀之,乃是死殺之法。
古時與今時不同,戰地有廣狹險易,豈用得一定的陣圖?夫用兵大要在于出奇,做敵人不能測我之虛實,方可取勝。
若在平地廣闊處,忽有賊倉卒而來,那時怎得工夫排布陣勢與他敵對? 況今留守麾下将士知陣法者少,若專用陣法,不知以權濟變,已被敵人知我虛實,彼以精兵四下而來,那時我軍難留一個矣。
”澤曰:“據爾之論,古時陣法不必用也。
”飛曰:“排了陣勢,然後方戰,此乃兵家之常法。
然用兵之法,不可死執于此。
其用兵之妙,全在乎一心。
仰望留守持正思之。
”宗澤見嶽飛議論有理,大喜曰:“宗澤自從戎以來,再無人談兵法若此。
今聞将軍之言,如醉方醒,使我胸中痛快不能舍也。
”遂選有才幹軍士一千餘人,付飛教學陣法。
自是每與嶽飛在府中談議終日。
宗澤受命已訖,款待使人回朝,遂準備入京師之計。
忽轅門外軍人綁過一将入跪階下,澤問其由,軍人曰:“秉義郎嶽飛所部之衆于途中強奪民人雨具事發,實犯留守軍令,當刑,故綁來見。
”嶽飛亦不待辯,仰天大呼曰:“即今胡騎擾亂,中原離黍,留守莫不要中興者乎?”澤笑曰:“爾有何說?”飛曰:“若要宋室中興,何因細故而斬壯士?”澤曰:“爾犯吾軍令,本當誅首以禁其餘。
然而三軍易得,一将難求。
即目金兵攻打開德府,軍情報急,與你五百精騎兵前去退敵金兵,候在立功贖罪。
如此去不勝,二罪俱發。
”嶽飛慨然請行,遂辭了留守,領着五百人馬,帶部下副将張憲、吉倩等,徑往開德府進發。
三軍将近汜水地界,嶽飛下令屯下營寨。
次日擺開陣勢,擂動戰鼓,早見對陣中金兵擁出,門旗開處,兩員虜将手執招旗,東指西搖,催趨人馬殺過宋軍中來。
嶽飛大怒,下令衆軍靠住陣腳,看我立誅此賊。
飛下令已罷,拽滿蒲雕弓,指定連發兩矢,正中兩員虜将,四腳騰空,翻身落馬。
正是:都來三寸無情鐵,透甲穿袍兩命休。
嶽飛既已射死虜将,揮動人馬,殺入金家陣來。
金兵大敗,各抛戈棄甲而走,遺下器械辎重不計其數。
嶽飛鳴金收軍,遂解開德之圍。
次日班師回東京,來見宗澤,具上殺退金兵之功。
宗澤大悅,奏升嶽飛為修武郎。
自是每日與澤議論兵法,深合其意,澤甚敬重之。
時宗澤留守府中調度軍務,忽報大金人馬近日哨到曹州,聲息甚緊。
宗澤問衆将,誰可去曹州界上打探金兵消息?一将應聲而出曰:“小職才雖不足,願領人馬去退金兵。
”衆人視之,乃修武郎嶽飛也。
宗澤喜曰:“将軍肯去,吾複何憂。
”遂與精兵五百,付嶽飛符。
嶽飛承了将令,拜辭留守,引兵望曹州來。
三軍正行之次,忽見哨馬回報,曹州金家人馬甚衆,未可前行。
嶽飛聽罷,即擺開陣勢,橫槍勒馬,立于門旗下,厲聲高叫:“違天理胡賊,好生退回人馬,免你立見誅戮!”道猶未了,見金陣上一胡将持刀躍馬而出。
嶽飛看其人,生得形容古怪,赤髯黃睛,乃斡離蒲盧,更不打話,綽刀直奔嶽飛。
嶽飛挺槍來迎。
二騎戰未數合,斡離蒲盧氣力不加,撥回馬望本陣逃走。
嶽飛勒馬追去,離金陣數十步間,按下長槍,拽滿雕弓,望金将背後射來,正中斡離蒲盧脊背上,連衣帶甲,直透前心。
既看時,死于馬下。
宋軍賈勇而前,無不一當百,大破金兵,追數十裡,殺得屍橫遍野,血聚成河,降者不計其數。
嶽飛大勝,即班師離了曹州,回到東京,來見宗澤,備言殺敗金兵之事。
澤複保奏升嶽飛為武義郎,其餘将校各依次而賞。
是時宗澤見嶽飛屢建奇功,因謂之曰:“爾骁勇智略,弓馬才藝,雖古良将不能過是。
然隻好野戰,非萬全計。
”因将陣圖一冊以授嶽飛曰:“君當細察于此,方知古人用兵。
”嶽飛接過,從頭看了一遍,遂還之。
澤曰:“陣圖爾曉得麼?”嶽飛對曰:“多蒙見愛賜教陣圖,飛細觀之,乃是死殺之法。
古時與今時不同,戰地有廣狹險易,豈用得一定的陣圖?夫用兵大要在于出奇,做敵人不能測我之虛實,方可取勝。
若在平地廣闊處,忽有賊倉卒而來,那時怎得工夫排布陣勢與他敵對? 況今留守麾下将士知陣法者少,若專用陣法,不知以權濟變,已被敵人知我虛實,彼以精兵四下而來,那時我軍難留一個矣。
”澤曰:“據爾之論,古時陣法不必用也。
”飛曰:“排了陣勢,然後方戰,此乃兵家之常法。
然用兵之法,不可死執于此。
其用兵之妙,全在乎一心。
仰望留守持正思之。
”宗澤見嶽飛議論有理,大喜曰:“宗澤自從戎以來,再無人談兵法若此。
今聞将軍之言,如醉方醒,使我胸中痛快不能舍也。
”遂選有才幹軍士一千餘人,付飛教學陣法。
自是每與嶽飛在府中談議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