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汗馬城黑夜鏖兵 鳳凰山老将破獲

關燈
詩曰: 貞觀天子看輿圖,遊幸山林起禍波。

     可惜功臣馬三保,一朝失與蓋賢谟。

     話說那番将心驚膽戰說:“阿呀,我上了薛蠻子的當了。

    衆把都兒們,這火頭軍如此骁勇,我們守在此總是無益,不如獻城,退歸山林隐居罷。

    ” 這些番兵番将都依言盡開了東城,一擁退歸,自有去處。

    我且慢表。

     再說仁貴見着城上頃刻間并無一卒,就呼:“兄弟們!随我去看來。

    ” 八個兄弟同了仁貴就進東城,四處查看,并無東遼一卒。

    就把鳳凰城大開了四門,士貴父子帶領人馬進入城中,紮定營盤,城上改了旗号。

    九人獻了功,原往月字号營内。

    張環差人去報知天子,朝廷大悅,傳旨兵馬離了天山一路下來。

    先鋒接駕進城,發炮安營。

    士貴又奏道:“狗婿何宗憲,一箭射中鳳凰城,又立了微功。

    ”天子就叫元帥上了功勞簿。

    張環回到自己營内,傳令三軍拔寨進兵,離卻鳳凰城,一路先行。

    我且慢表。

     單講那汗馬城中守将名喚蓋賢殿,就是蓋賢谟的兄弟,有千場惡戰之勇,才高智廣之能。

    那一日,正在外操演,才進總府,外邊報進來了:“報啟上将軍,不好了!鳳凰城已失,大将軍帶領兵馬,自去退隐山林了。

    如今大唐人馬紛紛的下來了。

    ”蓋賢殿驚得面如土色說:’你可知鳳凰城怎樣失的?” 小番說:“那大将軍聞得薛蠻子利害,不與他開兵打仗,設下一計難他,就把鞭梢與他射。

    那知火頭軍箭法甚高,貼正中了鞭梢,大将軍就獻城而退了。

    ” 蓋賢殿說:“阿呀哥哥,你好人貧志短也。

    怎的一陣不戰,被他中了鞭梢,就退處隐居?難道困守不得的?把都兒過來,你們須要小心,唐兵一到,速來報我。

    ”小番答應:“嗄,曉得。

    ”不講小番守城。

     且表張士貴人馬到了汗馬城邊,一聲炮響,齊齊紮下營盤。

    過了一夜,到了次日,仁貴通身披挂,來到城邊大喝一聲:“呔,城上兒郎快去報說,南朝火頭軍在此讨戰。

    ”早有小番報進總府:“報啟上将軍,城外有一位火頭軍前來讨戰。

    ”那蓋賢殿全身披挂,上了雕鞍,出了總府,來至西城。

    一聲炮響,城門一開,吊橋墜下。

    有一十四對大紅蜈蚣幡左右平分,豁喇喇沖過吊橋來了。

    仁貴一見,喝聲:“來将少催坐騎,快通名來。

    ”賢殿說:“洗耳恭聽,我乃大元帥蓋麾下,加為總兵大将軍蓋賢殿是也。

    你這無名小卒,有何本領,敢來與魔家索戰?”仁貴大怒道:“呔,你這番奴有多大本事,擅敢口出大言,來阻我火頭爺爺的兵馬?既要送死,放馬過來。

    ”蓋賢殿大怒,把馬一縱,把大砍刀一起說:“照爺爺刀罷!”豁綽一刀,望着仁貴頂梁上剁來。

    那仁貴就把方天戟噶啷一聲響,鈎在旁首,就把戟一串,望蓋賢殿分心一刺。

    那一邊大刀噶啷一聲響,這一架在馬上亂晃,兩膊子多震得麻木了。

    說:“嗄唷,果然這蠻子名不虛傳。

    ”二人約戰有六個回合,蓋賢殿殺得氣喘噓噓。

    仁貴緩緩在此戰他,忽見落空所在,緊一緊方天戟,插的一聲直刺進去。

    賢殿喊聲:“不好!”把頭一仰,正中在左肩尖上,一卷一挑,去了一大片皮肉。

    “嗄唷唷,傷壞了,休得追趕。

    ”帶轉馬缰繩,飛也一般豁喇喇望吊橋一跑進了城,把城門緊閉,往總府去了。

    外邊薛仁貴大悅,得勝回營。

    張士貴犒勞酒肉,到前營與衆弟兄其夜快飲,不必細表。

     單講汗馬城中,蓋賢殿身坐大堂說:“阿唷,好利害的薛蠻子。

    ”他就把金瘡藥敷好傷痕,飲杯活血酒,心下一想:“好利害!戰他不過,便怎麼處?嗄,我如今固守此城,永不開兵,看他如之奈何。

    ”算計已定,分付把都兒上城,各宜小心把守。

    再加幾道踏弓弩箭,他若再來攻城,速來報我。

     小番答應,自去分付衆軍,用心把守。

    此宵無話。

     來日,薛仁貴又來讨戰。

    小番連忙報入帥府:“啟上将軍,昨日的薛蠻子又在城外讨戰。

    ”賢殿分付帶馬,跨上雕鞍,來到城上說:“蠻子,你本事高強,智略甚好。

    故取天山與鳳凰城。

    魔如今也不開兵,固守汗馬城,怕你們插翅騰空飛了進來麼?”仁貴哈哈大笑:“你沒有本事守城,何不早投降過來?我主封你官職,重重受用。

    你若立志固守,難道我們就罷了不成?少不得有本事攻打進來,取你首級便了。

    ”賢殿說:“憑你怎麼樣講,我等總不開兵。

    把都兒,你們須要小心,我去了。

    ”賢殿自回衙門。

    仁貴無可奈何,大罵一場,罵到日已過西,總不見動靜,隻得回營。

    過了一宵,明日同八個弟兄又去大罵讨戰,總不開兵,一連罵三四日,原不見有人出敵打仗,隻得到中營來見張環。

    張環說:“為今之計便怎麼處?他不肯出城對敵,他拖遲時日,不能破城,奈何?”仁貴說:“大老爺放心,我自有法兒取他城池便了。

    ”張環道:“如此須要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