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金錢山老将薦賢 贈令箭三次投軍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分明天意賜循環,故使咬金到此山。
認得英雄贈令箭,張環無奈把名删。
那周青說:“我們薛大哥英雄無敵,與當初裴元慶差不多的氣力。
我是走江湖教師周青便是。
你們有什麼本事,要我們燒飯?”衆人說:“原來你衆位多是有本事的能人,我等有眼不識泰山,多多有罪。
如今願拜為師,望乞教導我等,情願伏侍将軍,心下若何?”周青說:“這也罷了。
你等伏侍我們中意,情願教道你等槍棒。
”如今這五十人拜了五位為師,火頭軍到也安樂,日日講些武藝,到也好過。
張士貴原在龍門招兵,我且不表。
再講貞觀天子駕坐朝門,文武朝參已畢,魯國公程咬金催糧回京繳旨。
又過了五日,王君可打表進京說,在山東登州府造完戰船一千五百号,望陛下速速發兵征東。
朝廷看本大悅,說:“徐先生,催糧已足,戰船已完,未知張士貴招兵何日得見應夢賢臣?”茂公說:“陛下隻在五六天内。
”果然過了五六天,黃門官呈上山西表章。
龍目一觀上寫: 臣張士貴奉旨招兵十萬已足,單單沒有應夢賢臣薛仁貴,想來決少此人。
萬事有狗婿何宗憲,武藝高強,可保皇上跨海征東。
望陛下選日興兵,待臣為先鋒,平複東遼便了。
朝廷看完,心下納悶,叫聲:“先生,張環招兵十萬已足,并沒有薛仁貴,怎麼處?”茂公說:“陛下放心。
張環招兵已足,薛仁貴已在裡頭了。
” 朝廷說:“既有薛仁貴,張環本章上為何沒有?豈不是慌君之罪了?”茂公道:“陛下,連張環也不知,故此本章上沒有姓薛的,不知不罪。
陛下興兵前去,自然有應夢賢臣。
”朝廷說:“果有此事?就擇日起兵征東。
但秦王兄卧床半載,并無好意,缺了元帥,怎好征東?”茂公說:“平遼大事,陛下若等秦元帥征東,來不及了。
且待尉遲将軍為帥,領兵征東,秦元帥病好随後趕到東遼,原讓他為帥,領兵征東。
”朝廷說:“到也有理。
但帥印還在秦王兄處,程王兄去走一遭。
”咬金叫聲:“陛下差臣到那裡去?”天子道:“你往帥府望望秦王兄病恙可好些麼?看好得來的,不必提起;看形狀不能好,取了帥印來繳寡人。
”程咬金應道:“領旨。
”退出午門,心中暗想:“這顆帥印在秦哥哥手内,若秦哥哥有甚三長兩短,一定交與我掌看。
若取帥印,被黑炭團做了元帥,到要伏他跨下,白白一個元帥沒我分了。
我偏不要去取印,隻說秦哥哥不肯。
”咬金詭計已定,不知到那個所塊去走這麼一轉,原上金銮來了。
朝廷道:“程王兄來了麼,秦王兄病恙可像好得來的麼?”咬金說:“陛下,秦哥此病十有八九好不來的,隻有一分氣息,命在旦夕,不能夠了。
” 朝廷聽說,龍目下淚,大歎一聲:“咳,寡人天下,秦王兄輔唐,盡忠報國,今朝病在頃刻,可不慘心!程王兄,帥印可曾取來?”咬金道:“陛下不要說起,帥印沒有,反被他埋怨了一場。
”朝廷說:“他怎樣埋怨你?”咬金道:“他說:“我當年南征北讨,志略千端,掌了三朝元帥,從不有虧。
今日臣病危,還有孩兒懷玉也可以掌得帥印的,就是孩兒年輕,還有程兄弟足智多謀,可以掌得帥印。
尉遲恭雖是一殿功臣,與秦瓊并無衣葛,怎麼白白把這顆帥印送他掌管起來?此印不打緊,日日在亂軍中辛苦,夜夜在馬背上耽驚,才能得此帥印,分明要逼我歸陰了。
’竟大哭要死到金銮殿上來。
臣隻得空手,前來見駕。
”朝廷便說:“徐先生,為今之計便怎麼樣?”茂公說:“秦三弟病内,雖言降旨,決不肯聽。
如非能駕親去走一遭。
”朝廷道:“也使得。
寡人早有此心,要去看望秦王兄病體,不如明日待寡人親往便了。
” 皇上一道旨意傳出,執掌官盡皆知道,準備銮駕,各自當心。
其夜駕退回宮,群臣散班。
程咬金退出午門,說:“不好了,明日朝廷對證起來,我之罪也。
不如今夜先去訂個鬼門,按會一番,算為上着。
”連夜趕至帥府。
他是入内的,竟走到房内,卻好合家盡在陪伴。
咬金拜見了嫂嫂問候過了,叔寶睡在床上說:“兄弟趁夜到此,有何事幹?”咬金道:“秦大哥,今日陛下降旨,要取你帥印。
我猶恐惱你性子,假作走一遭,哄騙了朝廷。
那曉陛下明日禦駕親臨,猶恐對證出來,萬望秦哥幫襯,肯不肯由你。
”叔寶說:“那有這等事情。
承兄弟盛意,決不害你。
請回府去,明日先通消息。
”咬金說:“是,我去了。
”出了帥府,回到自己府中過了一夜。
明日清晨,結束停當,各官多到午門候旨。
朝廷降旨起駕出了午門,徐勣保駕,文武各官随定龍駕,多到帥府。
咬金先到秦府,對秦懷玉通了個信,轉身随了天子行下來。
再講秦懷玉進房說:“爹爹,天子頃刻駕到了。
”叔寶說:“夫人回避,我兒取帥印來。
”懷玉應道:“是。
”便往外邊取了進來說:“爹爹,帥印在此。
”叔寶說:“你好好放在床上。
你到外邊接駕,進入三堂,要如此作弄朝廷,然後
認得英雄贈令箭,張環無奈把名删。
那周青說:“我們薛大哥英雄無敵,與當初裴元慶差不多的氣力。
我是走江湖教師周青便是。
你們有什麼本事,要我們燒飯?”衆人說:“原來你衆位多是有本事的能人,我等有眼不識泰山,多多有罪。
如今願拜為師,望乞教導我等,情願伏侍将軍,心下若何?”周青說:“這也罷了。
你等伏侍我們中意,情願教道你等槍棒。
”如今這五十人拜了五位為師,火頭軍到也安樂,日日講些武藝,到也好過。
張士貴原在龍門招兵,我且不表。
再講貞觀天子駕坐朝門,文武朝參已畢,魯國公程咬金催糧回京繳旨。
又過了五日,王君可打表進京說,在山東登州府造完戰船一千五百号,望陛下速速發兵征東。
朝廷看本大悅,說:“徐先生,催糧已足,戰船已完,未知張士貴招兵何日得見應夢賢臣?”茂公說:“陛下隻在五六天内。
”果然過了五六天,黃門官呈上山西表章。
龍目一觀上寫: 臣張士貴奉旨招兵十萬已足,單單沒有應夢賢臣薛仁貴,想來決少此人。
萬事有狗婿何宗憲,武藝高強,可保皇上跨海征東。
望陛下選日興兵,待臣為先鋒,平複東遼便了。
朝廷看完,心下納悶,叫聲:“先生,張環招兵十萬已足,并沒有薛仁貴,怎麼處?”茂公說:“陛下放心。
張環招兵已足,薛仁貴已在裡頭了。
” 朝廷說:“既有薛仁貴,張環本章上為何沒有?豈不是慌君之罪了?”茂公道:“陛下,連張環也不知,故此本章上沒有姓薛的,不知不罪。
陛下興兵前去,自然有應夢賢臣。
”朝廷說:“果有此事?就擇日起兵征東。
但秦王兄卧床半載,并無好意,缺了元帥,怎好征東?”茂公說:“平遼大事,陛下若等秦元帥征東,來不及了。
且待尉遲将軍為帥,領兵征東,秦元帥病好随後趕到東遼,原讓他為帥,領兵征東。
”朝廷說:“到也有理。
但帥印還在秦王兄處,程王兄去走一遭。
”咬金叫聲:“陛下差臣到那裡去?”天子道:“你往帥府望望秦王兄病恙可好些麼?看好得來的,不必提起;看形狀不能好,取了帥印來繳寡人。
”程咬金應道:“領旨。
”退出午門,心中暗想:“這顆帥印在秦哥哥手内,若秦哥哥有甚三長兩短,一定交與我掌看。
若取帥印,被黑炭團做了元帥,到要伏他跨下,白白一個元帥沒我分了。
我偏不要去取印,隻說秦哥哥不肯。
”咬金詭計已定,不知到那個所塊去走這麼一轉,原上金銮來了。
朝廷道:“程王兄來了麼,秦王兄病恙可像好得來的麼?”咬金說:“陛下,秦哥此病十有八九好不來的,隻有一分氣息,命在旦夕,不能夠了。
” 朝廷聽說,龍目下淚,大歎一聲:“咳,寡人天下,秦王兄輔唐,盡忠報國,今朝病在頃刻,可不慘心!程王兄,帥印可曾取來?”咬金道:“陛下不要說起,帥印沒有,反被他埋怨了一場。
”朝廷說:“他怎樣埋怨你?”咬金道:“他說:“我當年南征北讨,志略千端,掌了三朝元帥,從不有虧。
今日臣病危,還有孩兒懷玉也可以掌得帥印的,就是孩兒年輕,還有程兄弟足智多謀,可以掌得帥印。
尉遲恭雖是一殿功臣,與秦瓊并無衣葛,怎麼白白把這顆帥印送他掌管起來?此印不打緊,日日在亂軍中辛苦,夜夜在馬背上耽驚,才能得此帥印,分明要逼我歸陰了。
’竟大哭要死到金銮殿上來。
臣隻得空手,前來見駕。
”朝廷便說:“徐先生,為今之計便怎麼樣?”茂公說:“秦三弟病内,雖言降旨,決不肯聽。
如非能駕親去走一遭。
”朝廷道:“也使得。
寡人早有此心,要去看望秦王兄病體,不如明日待寡人親往便了。
” 皇上一道旨意傳出,執掌官盡皆知道,準備銮駕,各自當心。
其夜駕退回宮,群臣散班。
程咬金退出午門,說:“不好了,明日朝廷對證起來,我之罪也。
不如今夜先去訂個鬼門,按會一番,算為上着。
”連夜趕至帥府。
他是入内的,竟走到房内,卻好合家盡在陪伴。
咬金拜見了嫂嫂問候過了,叔寶睡在床上說:“兄弟趁夜到此,有何事幹?”咬金道:“秦大哥,今日陛下降旨,要取你帥印。
我猶恐惱你性子,假作走一遭,哄騙了朝廷。
那曉陛下明日禦駕親臨,猶恐對證出來,萬望秦哥幫襯,肯不肯由你。
”叔寶說:“那有這等事情。
承兄弟盛意,決不害你。
請回府去,明日先通消息。
”咬金說:“是,我去了。
”出了帥府,回到自己府中過了一夜。
明日清晨,結束停當,各官多到午門候旨。
朝廷降旨起駕出了午門,徐勣保駕,文武各官随定龍駕,多到帥府。
咬金先到秦府,對秦懷玉通了個信,轉身随了天子行下來。
再講秦懷玉進房說:“爹爹,天子頃刻駕到了。
”叔寶說:“夫人回避,我兒取帥印來。
”懷玉應道:“是。
”便往外邊取了進來說:“爹爹,帥印在此。
”叔寶說:“你好好放在床上。
你到外邊接駕,進入三堂,要如此作弄朝廷,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