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勝班師羅通配醜婦 不齊國差使貢金珠
關燈
小
中
大
朝廷說:“與你無罪!”吓得那文武戰戰兢兢。
徐茂公上前問道:“陛下,他面上刺的什麼,陛下龍顔大怒起來?” 朝廷說:“徐先生,你下去觀看一遍,就知明白。
”茂公走過去看了一遍,說道:“陛下如何?夢内之事不可不信。
東遼此人作亂,非同小可,不比掃北之易。
請陛下龍心寬安。
待張士貴收了應夢賢臣,起兵過海征服他就是了。
” 天子就令内侍把金銀賞賜王彪,叫聲:“愛卿,你路上辛苦勞煩。
降旨一路汛地官送歸過海,若到東遼國去見這蓋蘇文,叫他脖子頸候長些,百日内就來取他的顱頭便了!你是去罷。
”使臣王彪叩謝:“願我皇聖壽無疆!”不齊國使臣退出午門,回歸過海。
不必去表。
如今再講貞觀天子叫聲:“徐先生,此去征東,必要應夢賢臣姓薛的方可平複的。
”茂公道:“這個自然。
東遼不比北番,利害不過,多有吹毛畫虎之人,撒豆成兵之将,要薛仁貴方破得這班妖兵怪将。
若是我邦這班老幼兄弟們,動也動不得。
”朝廷道:“如此說起來,就有薛仁貴,必要個元帥領兵的。
寡人看這秦王兄年高老邁,哪裡掌得這個兵權?東遼好不枭勇,他去得的麼?必要個能幹些的才為元帥去得。
”這是天子好心腸,好意思,是這等說道:“秦王兄為了多年元帥,跋涉了一生一世。
今日東征況有妖兵利害。
把這顆帥印交了别人,脫了這勞碌,安享在家,何等不美?”那曉得都是不争氣的秦叔寶,假裝不聽見,低了頭在下邊。
尉遲恭與程咬金從不曾為元帥過的,不知道這元帥有許多好處。
在裡面聽得萬歲說了這一句,大家裝出英雄來了。
尉遲恭挺胸疊肚。
程咬金在那裡使腳弄手起來。
朝廷說:“朕看來倒是尉遲王兄能幹些,可以掌得兵權。
”天子還不曾說完,敬德跪稱:“臣去得。
謝我主萬歲、萬萬歲!”程咬金見尉遲恭謝恩,也要跪下來奪這個元帥。
那曉得秦瓊連忙說:“住了!”上前叫聲:“陛下,萬歲道臣年邁無能,掌不得兵權,為什麼尉遲老将軍就掌得兵權?他與臣年紀仿佛,昔日在下梁城,臣與尉遲将軍戰到百十餘合以後,三鞭換兩銅,陛下親見他大敗而走。
看起來臣與他隻不過蘆地相連,本事他也不叫什麼十分高,何見今日臣就不及他?當初南征北讨,都是臣領兵的。
今日臣就去不得了,豈不要被衆文武恥笑,道老臣無能,怕去了。
求陛下還要寬容。
”程咬金說:“當真我們秦哥還狠!元帥積祖是秦家的。
我老程強似你萬倍,尚不敢奪他。
你這黑炭團到得那裡是那裡,思想要奪起帥印來?”朝廷說:“不必多言。
啊,秦王兄,雖隻如此,你到底年高了,尉遲王兄狠些。
”叔室叫聲:“陛下,你單道老臣無能,自古道:年老專擒年小将,英雄不怕少年郎!臣年紀雖有七旬,壯年本事不但還在,更覺狠得多了;智量還高,征東纖細事情如在臣反掌之易。
不是笑着尉遲老将軍,你曉得橫沖直撞,比你怯些勝了他,比你勇些就不能取勝了。
那裡曉得為元帥的法度?長蛇陣怎麼擺?二龍陣怎麼破?”敬德哈哈笑道:“秦老千歲,某家雖非人才出衆,就是為帥之道也略曉一二。
讓了某家吧!”叔寶說:“老将軍,要俺帥印,聖駕面前各把本事比一比看。
”天子高興的說:“倒好,勝者為帥。
”傳旨午門外擡進金獅子上來,放在階前,鐵打成的,高有三尺,外面金子裹的,足有千斤重。
叔寶說:“尉遲将軍,你本事若高,要舉起金獅子在殿前繞三回,走九轉。
”敬德想道:“這個東西有千斤重。
當初拿得起,走得動,如今來不得了。
”叫聲:“秦老千歲,還是你先拿我先拿?”叔寶說:“就是你先來!” 敬德說:“也罷,待某來!”把皂羅袍袖一轉,走将過來,右手柱腰,左手拿住獅子,腳掙一掙,動也動不得一動,怎樣九轉三回起來?想來要走動,料想來不得的,隻好把腳力掙起來的。
緩緩把腳松一松,跨得一步,滿面掙得通紅,勉強在殿上繞得一圈。
腳要軟倒來了,隻得放下金獅子,說:“某家來不得。
金獅子重的很,隻怕老千歲拿不起!”叔寶嘿嘿冷笑,叫聲:“陛下如何?眼見尉遲老将軍無能,這不多重東西就不能夠繞三回。
秦瓊年紀雖高,今日駕前繞三回九轉與你們看看。
”程咬金說:“這個東西不多重,這幾斤我也拿得起的。
秦哥自然走三回繞九轉,不足為奇的。
”那秦瓊聽言,一發高興。
就把袍袖一捋,也是這樣拿法,動也不動,連自己也不信起來,說:“什麼東西?我少年本事那裡去了?”猶恐出醜,隻得用盡平生之力舉了起來,要走三回,哪裡走得動!眼前火星直冒,頭暈淩淩,腳步松了一松,眼前烏黑的了。
到第二步,血朝上來,忍不住張開口鮮血一噴,迎面一跤,跌倒在地,嗚呼哀哉! 要曉得叔寶平日内名聞
徐茂公上前問道:“陛下,他面上刺的什麼,陛下龍顔大怒起來?” 朝廷說:“徐先生,你下去觀看一遍,就知明白。
”茂公走過去看了一遍,說道:“陛下如何?夢内之事不可不信。
東遼此人作亂,非同小可,不比掃北之易。
請陛下龍心寬安。
待張士貴收了應夢賢臣,起兵過海征服他就是了。
” 天子就令内侍把金銀賞賜王彪,叫聲:“愛卿,你路上辛苦勞煩。
降旨一路汛地官送歸過海,若到東遼國去見這蓋蘇文,叫他脖子頸候長些,百日内就來取他的顱頭便了!你是去罷。
”使臣王彪叩謝:“願我皇聖壽無疆!”不齊國使臣退出午門,回歸過海。
不必去表。
如今再講貞觀天子叫聲:“徐先生,此去征東,必要應夢賢臣姓薛的方可平複的。
”茂公道:“這個自然。
東遼不比北番,利害不過,多有吹毛畫虎之人,撒豆成兵之将,要薛仁貴方破得這班妖兵怪将。
若是我邦這班老幼兄弟們,動也動不得。
”朝廷道:“如此說起來,就有薛仁貴,必要個元帥領兵的。
寡人看這秦王兄年高老邁,哪裡掌得這個兵權?東遼好不枭勇,他去得的麼?必要個能幹些的才為元帥去得。
”這是天子好心腸,好意思,是這等說道:“秦王兄為了多年元帥,跋涉了一生一世。
今日東征況有妖兵利害。
把這顆帥印交了别人,脫了這勞碌,安享在家,何等不美?”那曉得都是不争氣的秦叔寶,假裝不聽見,低了頭在下邊。
尉遲恭與程咬金從不曾為元帥過的,不知道這元帥有許多好處。
在裡面聽得萬歲說了這一句,大家裝出英雄來了。
尉遲恭挺胸疊肚。
程咬金在那裡使腳弄手起來。
朝廷說:“朕看來倒是尉遲王兄能幹些,可以掌得兵權。
”天子還不曾說完,敬德跪稱:“臣去得。
謝我主萬歲、萬萬歲!”程咬金見尉遲恭謝恩,也要跪下來奪這個元帥。
那曉得秦瓊連忙說:“住了!”上前叫聲:“陛下,萬歲道臣年邁無能,掌不得兵權,為什麼尉遲老将軍就掌得兵權?他與臣年紀仿佛,昔日在下梁城,臣與尉遲将軍戰到百十餘合以後,三鞭換兩銅,陛下親見他大敗而走。
看起來臣與他隻不過蘆地相連,本事他也不叫什麼十分高,何見今日臣就不及他?當初南征北讨,都是臣領兵的。
今日臣就去不得了,豈不要被衆文武恥笑,道老臣無能,怕去了。
求陛下還要寬容。
”程咬金說:“當真我們秦哥還狠!元帥積祖是秦家的。
我老程強似你萬倍,尚不敢奪他。
你這黑炭團到得那裡是那裡,思想要奪起帥印來?”朝廷說:“不必多言。
啊,秦王兄,雖隻如此,你到底年高了,尉遲王兄狠些。
”叔室叫聲:“陛下,你單道老臣無能,自古道:年老專擒年小将,英雄不怕少年郎!臣年紀雖有七旬,壯年本事不但還在,更覺狠得多了;智量還高,征東纖細事情如在臣反掌之易。
不是笑着尉遲老将軍,你曉得橫沖直撞,比你怯些勝了他,比你勇些就不能取勝了。
那裡曉得為元帥的法度?長蛇陣怎麼擺?二龍陣怎麼破?”敬德哈哈笑道:“秦老千歲,某家雖非人才出衆,就是為帥之道也略曉一二。
讓了某家吧!”叔寶說:“老将軍,要俺帥印,聖駕面前各把本事比一比看。
”天子高興的說:“倒好,勝者為帥。
”傳旨午門外擡進金獅子上來,放在階前,鐵打成的,高有三尺,外面金子裹的,足有千斤重。
叔寶說:“尉遲将軍,你本事若高,要舉起金獅子在殿前繞三回,走九轉。
”敬德想道:“這個東西有千斤重。
當初拿得起,走得動,如今來不得了。
”叫聲:“秦老千歲,還是你先拿我先拿?”叔寶說:“就是你先來!” 敬德說:“也罷,待某來!”把皂羅袍袖一轉,走将過來,右手柱腰,左手拿住獅子,腳掙一掙,動也動不得一動,怎樣九轉三回起來?想來要走動,料想來不得的,隻好把腳力掙起來的。
緩緩把腳松一松,跨得一步,滿面掙得通紅,勉強在殿上繞得一圈。
腳要軟倒來了,隻得放下金獅子,說:“某家來不得。
金獅子重的很,隻怕老千歲拿不起!”叔寶嘿嘿冷笑,叫聲:“陛下如何?眼見尉遲老将軍無能,這不多重東西就不能夠繞三回。
秦瓊年紀雖高,今日駕前繞三回九轉與你們看看。
”程咬金說:“這個東西不多重,這幾斤我也拿得起的。
秦哥自然走三回繞九轉,不足為奇的。
”那秦瓊聽言,一發高興。
就把袍袖一捋,也是這樣拿法,動也不動,連自己也不信起來,說:“什麼東西?我少年本事那裡去了?”猶恐出醜,隻得用盡平生之力舉了起來,要走三回,哪裡走得動!眼前火星直冒,頭暈淩淩,腳步松了一松,眼前烏黑的了。
到第二步,血朝上來,忍不住張開口鮮血一噴,迎面一跤,跌倒在地,嗚呼哀哉! 要曉得叔寶平日内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