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老夫人訴說祖父冤 小羅通統兵為元帥

關燈
詩曰: 興唐老将向傳名,世襲公侯啟後昆, 比武教場誰不勇,龍争虎鬥盡稱能。

     那番驚動了蘇家長子蘇麟,把大砍刀一起,沖過馬來,喝聲:“段兄弟,元帥應該我做,你還年輕,休奪為兄帥印。

    ”段林說:“英雄出在少年,什麼叫年輕,照我的槍罷。

    ”嚓一槍兜着咽喉刺進來。

    蘇麟說:“來得好!” 把大砍刀噶啷一聲響,鈎在旁首,舉轉刀來,望段林一刀砍過去。

    段林把槍架開,二人不及三合,被蘇麟劈面門一刀斬過來,段林招架不及,隻得把頭偏得一偏,刀尖在肩膀上着了槍,喊聲:“阿唷!好小狗頭,你敢傷我。

    ” 蘇麟說:“兄弟得罪你的,退下去。

    ”段林隻得閃在旁首。

    蘇公子上前叫聲:“老伯父,帥印拿來與小侄。

    ”隻聽得又有英雄出來說:“呔!帥印留下,等為兄的來取。

    ”蘇麟回頭一看,原來是秦元帥之子秦懷玉。

    蘇麟哈哈大笑說“你槍法未高,說甚無帥。

    ”秦懷玉道:“與你比試便了。

    ”把手中紫金槍串一串,望蘇麟照面門嗖的一槍挑進來。

    蘇麟把刀架在旁首,馬打交鋒過去,絲缰兜轉回來,蘇麟回首一刀,望懷玉頂梁上砍下來,懷玉把紫金槍攔在一邊,二人殺得九合,不分勝敗。

    正是:棋逢敵手無高下,将遇良材一樣能。

     正戰個平交,這蘇麟手中刀,上使雪花蟠頂,下砍龍虎相争,左邊風雲齊起,右邊獨角成龍。

    那一刀劈開雲霧漫,這一刀堵下鬼神驚,跨馬刀刀光閃電,連三刀刀耀飛雲。

    好刀法!懷玉那裡懼你,把手中槍緊一緊梅花片片,串一串槍法齊生,慢一慢槍光蔽日,案一案天地皆驚。

    好槍法,二人不分高下,大戰教場,我且不表。

    還有那羅公子不到,他被羅安設個暗房之計,阻在房中,到底年紀還輕,不知細情,還在房中睡着。

    那個羅通公子在床榻上番身轉來,望外一看,原來烏黑赤暗如此,說:“這也奇了,為什麼今夜覺得這等夜長?睡了七八覺,還未天明,不免再睡一覺。

    ”羅通安心熟睡,隻聽遠遠鼓炮之聲,有那些百姓在羅府門前經過說:“哥哥慢走,兄弟與你同去看比武。

    ”羅通睡夢中聽得仔細,連忙床上坐起身來,聽一聽看,隻聽隐隐戰鼓發似雷聲,急得羅通心慌意亂,說:“不好了,為何半夜就在那裡比武,我還困懵懵在此睡覺,隻怕此刻元帥必然定下了。

    ”連忙穿了大紅褌褲,披了白绫跨馬衣,統了一雙烏緞靴,走到門首,把闩落下,扳一扳房門,外面卻被羅安鎖在那裡,動也不動。

    羅通着了忙,雙手用力一扯,括喇一聲響,把一扇房門連上下門楹多扳脫了。

    望旁首一撩跨出門來,說:“阿唷!完了。

    日頭正午時了。

    ”那曉他們設此暗房之計,多用這些被單氈裘,衣服布絹,把那些門縫窗棂,多閉塞滿了。

    所以烏暗不透亮光的。

    這番氣得羅通面上變色,說:“好阿!你們這班狗頭,少不得死在後面。

    ”說了一句,望外面走了。

    牽過一騎小白龍駒,跨上雕鞍,把銀纓梅花槍拿在手中,好看得緊,也不包巾紮額,秃了這個頭,也不洗臉,出了兩扇大門,催開坐下馬,竟望教場中去了。

    羅安進内禀道:“夫人,公子爺去了。

    ”窦氏夫人說:“羅門不幸,生了這樣畜生;不從母訓,身喪外邦,由他去罷。

    ” 不表羅府之言,單講羅通來到教場中,見秦懷玉勝了蘇麟,正在那裡要挂帥印。

    羅通大叫:“秦家哥哥,留下元帥來與小弟做罷。

    ”程咬金在台上一看,原來是羅通,說:“這小畜生又知道了。

    ”秦懷玉笑道:“兄弟,為兄年長,應該為帥;你尚年輕,曉得什麼來。

    ”羅通道:“哥哥,兄弟雖則年紀輕,槍法比你利害些,就是點三軍,分隊伍,掌兵權,用兵之法,兄弟皆通,自然讓我為帥。

    ”秦懷玉說:“不必逞能,放馬過來,當場與你比武,勝得為兄的槍就讓你。

    ”羅通攢竹梅花槍,緊一緊,直取懷玉,懷玉手中槍急架相還,二人戰了四合,秦懷玉槍法雖精,到底還遜羅家槍幾分,隻得開口叫聲:“兄弟讓了你罷。

    ”羅通大悅,說:“諸位哥哥們,有不服者快來比武。

    若無人出馬,小弟就要挂帥印了。

    ”連叫數聲,無人答應。

    羅通上前叫聲:“老伯父,小侄要挂帥印。

    ”程咬金說:“你看看自己身上,衣服不曾整齊,像什麼樣,須要結束裝扮,好挂帥印。

    家将過來,取衣冠與公子爺裝束。

    ”那家将答應,忙與羅公子通身打扮好了,就在當場挂帥印。

    殿下李治親遞三杯禦酒,說道:“禦弟,領兵前去,一路上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救了父王龍駕回來,得勝班師,其功非小。

    ”羅通謝恩。

    這一首程咬金說:“殿下千歲,救兵如救火。

    速降旨意,命各府爵主明日教場點起人馬,連日連夜走往番邦,救陛下龍駕要緊。

    ”殿下道:“老王伯,這個自然。

    ”李治上殿下就降旨意,這些各府公子爺回家,多要整備盔甲。

    魏征保住殿下,回到金銮殿不必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