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樊繡花願招豪俠婿 薛仁貴怒打出山虎

關燈
人慣用一把大刀。

    ”張環說:“既如此,你刀可帶來?”慶紅說:“帶在外邊。

    ”張環說:“快取來耍與本總看。

    ” 慶紅答應,到外邊拿了大刀,來到大堂上耍起來了。

    這個刀法精通,風聲搖響。

    使完了,跪伏在地。

     張環又傳進姜興本、姜興霸也是這一般問過了,也是各把槍刀之法使了一番,張環滿懷歡喜說:“本總十二名旗牌,已得九個。

    看你三人刀法精通,槍法熟透,不免在标下湊成十二名便了。

    ”三人大悅,說:“多謝總爺擡舉。

    ” 三人改換旗牌版式,站立兩旁。

     那張大老爺看到第四張上寫着:具投軍狀上薛禮,山西绛州龍門縣人氏,便心中一想說:“又有什麼龍門縣姓薛的?不要管他。

    ”分付中軍傳他進來。

     那中軍答應一聲,連忙出轅門,傳進薛禮到大堂跪下,張環擡頭一看,嗄! 原來就是薛仁貴,他改了名字來的。

    這番不覺大怒,便兜頭大喝道:“你這該死的狗頭!本總好意放你一條生路,你怎麼還不知死活,今日還要前來送命麼?左右過來,與我将這狗頭綁出轅門開刀!”左右一聲答應,吓得薛禮魂不在身,說:“阿呀大老爺,小人前來投生,不是投死的,前日犯了大老爺諱字,所以要把小人處斬,今日沒有什麼過犯了,大老爺為什麼又要把小人處斬起來?”張環喝道:“你還說沒有什麼過犯麼?本總奉了朝廷旨意龍門縣招兵,凡事取吉祥。

    你看大堂上多是穿紅着綠,偏偏你這狗頭,滿身盡是穿着白服,你帶孝投軍,分明咒詛本總了,還不拿下去看刀!”這番李慶紅、姜興本、姜興霸三人跪下,叫聲:“大老爺在上,薛仁貴乃是旗牌結義弟兄,他生性好穿白眼,同來投軍。

    既然誤犯了大老爺的軍令,望大老爺可念旗牌生死好友,患難相扶,且饒他這條狗命。

    ”張環說:“也罷,看三位旗牌面上,暫且饒你。

    左右過來,與我趕出去!”兩旁一聲答應,将仁貴推出轅門。

    仁貴仰天長歎說:“咳,罷了!那知道我這等命苦,夥同兄弟們兩轉投軍,盡皆不用,難道我這般命薄,沒有功名之分,故而總兵推出不用。

    如今想起來,到底是: 命運不該朱紫貴,終歸林下作閑人。

     不如回家去罷,将将就就苦度了日子,何苦在此受些驚恐。

    ”正在思想,後面李慶紅與姜氏兄弟三人,一齊趕上前來說:“薛哥,我們四人同來投軍,偏偏不用哥哥。

    日後開兵打仗,沒有哥哥在内,叫兄弟們也無興趣,不如我們退回風火山,同為草寇罷。

    ”仁貴說:“兄弟們又來了。

    為兄穿白觸怒了大老爺,所以不用。

    你等總爺喜得隆寵,後來功名如在反掌之中,為什麼反複去做綠林響馬起來?這個斷斷使不得。

    ”三人說:“既如此,哥哥此去改換衣服,再來投軍,小弟們在此候望。

    ”仁貴說:“嗳,兄弟,我二次投軍,尚不收用,此乃命賤,再來也無益了。

    若是兄弟思念今日結拜之情,後來功名成就,近得帝皇,在聖駕前保舉一本,提拔為兄就為萬幸了。

    ”三弟兄道:“這個何消說得。

    如此,哥哥小心回家,再圖後會。

    ”仁貴應聲:“曉得。

    ” 别了三弟兄,到飯店中取了行囊悶悶在路,我且不表。

     單講三弟兄回到總府衙門,送了中軍盔甲銀。

    旗牌房内周青見禮,大家細談出身之事,并薛禮二次投軍不用,歎息良久。

    大家說:“我們都是結義兄弟了,自後同心竭力,不可欺兄滅弟就是了。

    ”按下不表。

     再講仁貴自别李、姜三弟兄,悶悶不樂,到飯店歇了一宵早上就行。

    不上四五裡路,但見樹木森森,兩邊多是高山,崎岖難行,山腳下立一石碑,上寫着:“此處金錢山,有白額虎傷人利害,來往人等須要小心。

    ”仁貴見了笑道:“何須這樣大驚小怪,恐吓行人?太欺天下無人了,我偏要在此等等,除此惡物,以弭禍患。

    ”就在兩山交界路上睡到午後,隻聽見叫喊道:“不好了,不好了!阿唷唷,這孽畜追來,我命休了,誰來救救!”豁喇喇望山上飛奔過來。

    仁貴夢内驚醒,站起身來一看,隻見一騎飛跑,上坐着一人,頭戴烏金盔,身穿大紅顯龍蟒袍,腰圍金帶,腳下皂靴踹定踏镫。

    一嘴白花須髯,手拿一條金披令箭,收緊絲缰繩,拚拿的跑來,叫救不絕。

    仁貴一看,後面白客虎飛也趕來,心中暗想:“這人不是皇親,定是國戚。

    我不救他,必遭虎害。

    ”即時上前,将虎一把領毛扯住,用力捺住,虎便掙紮不起,便提起拳頭,将虎左右眼珠打出,說:“孽畜,你在此不知傷了多少人性命,今撞我手内,眼珠打出,放你去罷。

    ”那虎負痛而去。

    轉身問道:“将軍受驚了。

    請問将軍高姓大名,為何單身獨行,受此驚吓?”那将軍道:“我乃魯國公程咬金,奉旨各路催趕錢糧,打從此地經過,不期遇此孽蓄。

    我若少年,就是一隻猛虎也不怕他,如今年老力衰,無能為矣。

    幸遇壯士,感恩非淺。

    請問壯士既有這等本事,現今龍門縣内招兵,何不去投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