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白費心機

關燈
卓菁雯滿面憂容道:“老禅師怎樣說?” 朱一吾偏着古劍秋,卻不是信口胡說的人,據實道:“那老和尚真氣死人,他不但自己不肯出手,而且口氣中也不願别人出手,隻可惜老夫插不上手……” 卓菁雯近來變得非常懂事,幽幽一歎,截口道:“老禅師的話或許另有深意,那我們就靜靜等着瞧吧!” 朱一吾本想要卓菁雯上去相助,卓菁雯這樣一說,隻氣得他胡子一吹,道:“不管就不管,古劍秋萬一遭了不幸,那隻怪他自己命短,活該!” 他這裡正在發無名之火,卓菁雯忽然驚叫一聲:“啊!” 朱一吾顧不得自己發火,忙舉目投向戰場,隻見古劍秋和萬家春又已由合而分,兩人一臉凝重之色,彼此瞪目相視,蓄勢待發。

     雙方相持了大約一盞熱茶的工夫,古劍秋一反無情劍法淩厲劍勢,手中長劍在胸前劃了一個圓圈,緩緩一劍刺出。

     這一劍看似有氣無力,若斷若續,一點也不驚人,但萬家春心裡明白,那緩慢來勢之中,另有一股重比山嶽的壓力,随之湧到胸前。

     這正是劍道最高成就的境界,全以先天運行之理,以心使劍,以意運力,對方稍一大意,立刻将為劍勢所傷。

     萬家春一身成就人所難測,一眼便已看出古劍秋這一劍暗含着奇奧的變化,不敢揮鞭封架,運集真氣,目注劍勢,以靜應變。

     古劍秋見自己劍勢,相距萬家春胸前隻有尺許光景了,仍不見對方閃避,心中暗贊道: “無怪此人敢雙手翻雲,把武林弄得烏雲瘴氣,不但見識、膽氣,無不過人,就這身功力放眼武林之中,已是人所難敵,我要不是接受了唐師父數十年修為,隻怕這番一片心血要付于流水了。

    ” 念動中,當下一吸真氣,緩緩的劍勢陡然變快,去如星火,一閃而至。

     就在古劍秋劍勢急變加速之際,萬家春亦以靈快無比的身法,閃身讓開。

     古劍秋一劍刺空,哪容萬家春從容還擊,突然大喝一聲,手腕振處,劍花如雨,點點生輝,疾向萬家春猛刺過去。

     由緩刺出的劍勢,刹那間變得快速絕倫,劍風如輪,淩厲無比。

     萬家春身形剛讓開第一劍,已知不對,趕快一吸真氣,身子立時向後疾退了三步。

     哪知古劍秋刺出的劍勢,如影随形一般,緊逼而上。

     萬家春一面飄身疾退,一面身軀不停轉動,想把古劍秋劍勢引開,因此形成了一場互相追逐的場面。

     這是一場武林間極為罕見的拚鬥場面,兩人都以上乘輕功,在場中飛來飛去,古劍秋的劍尖,始終相距萬家春胸前尺許光景,再難向前接近一步。

     而和和叟萬家春三棱烏絲軟鞭被古劍秋劍勢封到一邊,無法運用克敵,其實當前形勢,雙方都危險萬端。

     在萬家春而言,就算他能夠運用軟鞭,反擊也沒有時間讓他在收回軟鞭後,重行擊出,古劍秋鋒利的劍鋒就逼在他胸前之處;隻要萬家春疾退之勢略一緩慢,古劍秋将劍尖一送,就可要了他的老命。

     在古劍秋而言,他這時劍招已經使到頂點,要改換招式,亦是萬難,隻要萬家春稍有機會,回手一擊,他就極難自保。

     因此,兩人都必需集中全神,不敢絲毫大意。

     這種追逐場面,在旁觀者一般看法,又完全不同,由于古劍秋形勢上主動在握,占盡上風,大家不由齊聲替他歡呼鼓舞起來。

     就朱一吾這種高手,也認為古劍秋勝利在握,不由眉開眼笑,踱到了了禅師身邊道: “老丈,我真佩服你的先見和沉得住氣。

    ” 了了禅師苦笑一聲道:“什麼先見,我真沒想到那萬家春的功力簡直高得出人意料之外。

    ” 朱一吾一怔道:“劍秋不是已經穩穩占了上風麼?”由這一句話,就可看出朱一吾到底還是差了一段距離。

     了了禅師搖頭道:“你難道沒有看出那萬家春閃身退避之際,不但身手一點不亂,而且面無驚容,顯然胸有成竹,待機反噬。

    ” 朱一吾一點而破,歡容頓失,擔心地道:“這卻如何是好?” 了了禅師道:“我們這時出手相助,反而分散劍秋心神,助成那老魔反噬之機,有害無益,隻有看劍秋的機敏了!” 這裡兩老正替古到秋擔心吊膽之際,場中萬家春在疾退之間,心中也暗自忖道:“這小子仗着年輕力沛,如我再不速謀應變之策,相持下去。

    縱是勝了他,也失去了突圍的機會。

    ” 他心裡閃動着退敵之念,眼神四下一瞟,隻見圍觀的人堵住了東、西、南三處通道,北方不遠之處,是一座山根石壁,心中一動,便向山壁處退去。

     古劍秋見萬家春意存心向石壁之處退去,不由心中暗暗笑道:“你想借此山壁脫身,隻怕打錯了主意。

    ”心中有了警覺,身形卻是并未加急,隻暗中提足了一口真元内氣,準備時機一到,一鼓克敵。

     這時兩人各有各的打算,眼看萬家春已退到石壁之下,後面已無退路,隻見古劍秋運劍向前一推,刺向萬家春胸前。

     古劍秋那一劍刺出之後,萬家春必定拔身而起,走壁飛逃,劍鋒刺出時,左掌一翻,已在和和叟拔身之前,向上淩空全力發出一掌,打他一個制敵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