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回 贈金圖報義女酬恩 衣錦還鄉功臣祭祖
關燈
小
中
大
不如就說我得了瘋症,已經卧病年餘,人事不知,如同畜類,不能見人。
孺人你可想妙法以答來人罷。
”崔氏聞言罵曰:“你這狗才吓得如此,為何當日不聽吾言,真個是神仙老虎狗,你就裝病去罷,待我出去回答來人便了。
”王清聞言,走進上房,躺在床上,以被蒙頭,裝病去了。
崔氏走至院中,命家中司阍人令他照王清之言回覆徐文亮。
文亮聞言,又說明來意,當下便将兩千白銀交付,又面請崔氏到京。
崔氏辭不肯去,文亮也不相強,遂告辭回船。
崔氏平白得了兩千銀,王清聞知,跑出上房,把兩千銀收訖。
夫婦二人自然歡樂無限。
文亮回到船上,開船直望杭州進發。
不一日已抵杭州,舍舟登岸,就有府中的家丁前來迎接,各坐大轎,來至三門街府第。
李府的家丁至徐府來請安,問知京中情形,徐氏兄弟令李府家丁預備祭禮。
過了一日,便令人去到大士庵禀報史太郡。
太郡聞報,悲喜交集之際,史錦屏、徐文亮及煙柳、如霜、輕紅、軟翠四個姬人一同前往庵中。
史太郡一見孫女,便止不住二目滾淚,大放悲聲,大家哭了一會。
徐文亮拜見太嶽母已畢,坐在一旁,史太郡細問史錦屏史洪基悖逆怎樣結果?史錦屏便将以上之事,直至天子加恩減罪,準其入祖茔安葬細言一遍。
史太郡又哭了一回,大家勸解,方住聲。
徐府家丁進來禀曰:“啟公爺:外面兩具靈柩已到。
”徐文亮吩咐擡進閹裡來,遂由尼僧領在空房,将靈柩安穩,大家祭奠一番。
史太郡撫棺痛哭,大衆止了哭聲,大衆又勸了一回。
日暮,文亮回府第,留錦屏在庵陪伴祖母。
徐文亮擇了吉日,将史洪基父子靈柩擡至史氏祖茔。
安葬已畢,将史錦屏接回府。
又擇日自家祭祖,并帶了李府總管親往李氏祖茔祭掃一番。
足足忙了一月有餘,方才事畢。
史錦屏又至大士庵請太郡回府過夏,俟秋涼一同進京,朝夕侍奉。
史太郡看破紅塵,隻願忏悔,不願回家庭。
史錦屏見祖母意堅,隻得捐一千白銀,将大士庵重新修飾,使史太郡在内靜修。
看看夏去秋來,徐氏兄弟因欽限已迫,便欲進京銷假。
史錦屏又至庵中告辭,于是抱頭痛哭相别,退出。
徐氏兄弟雇船進京覆旨,仍然供職。
且言洪錦自封列侯之後,遣派家将将毛小山夫婦接到京中,以報昔日之德。
見徐氏兄弟奏請展墓,自己暗想:父親靈柩尚在雁門,遂差人前往搬取,自己請了三個月假,回河北滄州安葬。
武宗準奏,洪錦自徑回滄州後,三個月假滿,仍然回京供職。
武宗因念洪錦逐劉瑾之功,便将太後逢赦之飛鸾公主賜與洪錦為室,洪錦遵旨擇吉迎娶。
飛鸾公主自歸洪錦之後,善事姑嫜,夫婦極稱相和。
所有一衆功臣,俱已受室,各家皆系後代綿長,子孫昌盛。
所以這部書其中瑣瑣屑屑,皆是勸人為善,為臣者當盡忠,為子者當盡孝。
雖然時運蹇塞,若後來發達,必然飛騰,無不官高極品,千古留名。
那些作奸犯科之徒,隻落得臭名萬世。
奉勸世上君子,當以忠孝為立身之本。
至于行俠好義,亦人生不可少之事,當就其力量為之可耳。
詩曰: 自古興衰本不同,安危都在笑談中。
須眉應有匡時志,巾帼甯無撥亂功? 莫謂鼓鼙思将帥,居然粉黛逞英雄。
大明天子書勳後,好乘雲車駕六龍。
孺人你可想妙法以答來人罷。
”崔氏聞言罵曰:“你這狗才吓得如此,為何當日不聽吾言,真個是神仙老虎狗,你就裝病去罷,待我出去回答來人便了。
”王清聞言,走進上房,躺在床上,以被蒙頭,裝病去了。
崔氏走至院中,命家中司阍人令他照王清之言回覆徐文亮。
文亮聞言,又說明來意,當下便将兩千白銀交付,又面請崔氏到京。
崔氏辭不肯去,文亮也不相強,遂告辭回船。
崔氏平白得了兩千銀,王清聞知,跑出上房,把兩千銀收訖。
夫婦二人自然歡樂無限。
文亮回到船上,開船直望杭州進發。
不一日已抵杭州,舍舟登岸,就有府中的家丁前來迎接,各坐大轎,來至三門街府第。
李府的家丁至徐府來請安,問知京中情形,徐氏兄弟令李府家丁預備祭禮。
過了一日,便令人去到大士庵禀報史太郡。
太郡聞報,悲喜交集之際,史錦屏、徐文亮及煙柳、如霜、輕紅、軟翠四個姬人一同前往庵中。
史太郡一見孫女,便止不住二目滾淚,大放悲聲,大家哭了一會。
徐文亮拜見太嶽母已畢,坐在一旁,史太郡細問史錦屏史洪基悖逆怎樣結果?史錦屏便将以上之事,直至天子加恩減罪,準其入祖茔安葬細言一遍。
史太郡又哭了一回,大家勸解,方住聲。
徐府家丁進來禀曰:“啟公爺:外面兩具靈柩已到。
”徐文亮吩咐擡進閹裡來,遂由尼僧領在空房,将靈柩安穩,大家祭奠一番。
史太郡撫棺痛哭,大衆止了哭聲,大衆又勸了一回。
日暮,文亮回府第,留錦屏在庵陪伴祖母。
徐文亮擇了吉日,将史洪基父子靈柩擡至史氏祖茔。
安葬已畢,将史錦屏接回府。
又擇日自家祭祖,并帶了李府總管親往李氏祖茔祭掃一番。
足足忙了一月有餘,方才事畢。
史錦屏又至大士庵請太郡回府過夏,俟秋涼一同進京,朝夕侍奉。
史太郡看破紅塵,隻願忏悔,不願回家庭。
史錦屏見祖母意堅,隻得捐一千白銀,将大士庵重新修飾,使史太郡在内靜修。
看看夏去秋來,徐氏兄弟因欽限已迫,便欲進京銷假。
史錦屏又至庵中告辭,于是抱頭痛哭相别,退出。
徐氏兄弟雇船進京覆旨,仍然供職。
且言洪錦自封列侯之後,遣派家将将毛小山夫婦接到京中,以報昔日之德。
見徐氏兄弟奏請展墓,自己暗想:父親靈柩尚在雁門,遂差人前往搬取,自己請了三個月假,回河北滄州安葬。
武宗準奏,洪錦自徑回滄州後,三個月假滿,仍然回京供職。
武宗因念洪錦逐劉瑾之功,便将太後逢赦之飛鸾公主賜與洪錦為室,洪錦遵旨擇吉迎娶。
飛鸾公主自歸洪錦之後,善事姑嫜,夫婦極稱相和。
所有一衆功臣,俱已受室,各家皆系後代綿長,子孫昌盛。
所以這部書其中瑣瑣屑屑,皆是勸人為善,為臣者當盡忠,為子者當盡孝。
雖然時運蹇塞,若後來發達,必然飛騰,無不官高極品,千古留名。
那些作奸犯科之徒,隻落得臭名萬世。
奉勸世上君子,當以忠孝為立身之本。
至于行俠好義,亦人生不可少之事,當就其力量為之可耳。
詩曰: 自古興衰本不同,安危都在笑談中。
須眉應有匡時志,巾帼甯無撥亂功? 莫謂鼓鼙思将帥,居然粉黛逞英雄。
大明天子書勳後,好乘雲車駕六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