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過速,再好的水性,也無法橫遊登岸,何況尚須顧及手中所救之人?所以時間一久,随着江梳幾個轉折以後,年輕漁子亦自難支,并因專心顧全公孫玉之故,自己身上已被明暗礁石,擦傷多處!
傷痕越來越重,越來越多,力量卻越來越竭,年輕漁子漸知事不可為,凄然長歎,雙手一合,索性把公孫玉緊緊抱在懷中,隻用雙足勉強踢水,聽天由命。
等他連雙足也踢不動水之時,突覺身上一緊,也從此知覺全失。
不知過了多久,公孫玉被一種濃例的藥香,刺激得慢慢醒來,隻覺周身酸痛不堪,仿佛卧在一張軟榻之上。
雙目徽開一線,發黑半天以後,才看清楚是一間清潔茅屋,身下雖是竹床,但用稻草墊得極厚,所以感覺頗為柔軟! 床畔不遠,一爐文火之上,放着一隻瓦罐,那濃例藥香,便自缸内溢出。
公孫玉回憶前情,獨臂豺人巨石碎舟以後,自己迷迷憫憫之中,仿佛有一個年輕漁子,竄入水内,舍命來救,難道這間茅屋,就是那年輕漁子居所?此人能在天下有名的三峽狂流以内,随意救人、則水性之高,江湖中應無人再出其右。
他正在胡自思索之際,屋外遠遠起了一陣蒼老嘹亮的歌聲,唱的是: “黃米飯,白鹽炒,隻要撐得肚皮飽,若因滋味妄貪求,須多病痛增煩惱! 硬竹床,鋪軟草,高枕無憂睡到卵,錦金羅褥不成眠,複去翻來天已曉! 破衣服,無價室,補上加補年年好,盈箱羅緒替人藏,何曾件件穿到老! 舊房屋,隻要掃,及時修理便不倒,世間多少好樓台,半成瓦礫生青草!” 公孫玉覺得這高歌之人,極其知足,倘人人均能深悟這歌中含意,并身體力行,則腥風血雨,險惡無邊的江湖之中,還有什麼冤怨相報?還有什麼名利相争?豈非是一片祥和的清平世界! 玄想未了,室門已開,走進一個蒼顔白發,身披蓑衣,但精神極其矍铄的年老漁人。
公孫玉始終以為此處是那救自己的年輕漁人之家,這年老漁人,定是那年輕漁人之父,正想起謝,但才微自枕上欠身,眼前立轉金花,竟與在巫山翠屏峰仙女坪,受了巫山神姥内家罡掌重傷,一般光景。
老漁人見狀忙向公孫玉搖手示意笑道:“老弟莫拘俗禮,你隻是不請水性,被急麟沖激過甚,略受内傷,再将息上個三五日,便可複原!但尊夫人想系全力護你,受傷太重,雖經我舍卻一根珍藏多年的成形人參,仍須等這缸内藥汁熬好,服下以後,才可确定是否有還魂之望呢!” 這一席話,把個公孫玉聽得簡直迷憫萬分,暗想自己始終以師仇為重,連卞靈筠、戴天仇那樣兩位天姿國色的知已紅妝,都未肯過分親熱,如今怎會好端端地,從這老漁人口内,鑽出“尊夫人”三字,并還說是她為救自己,受傷極重。
念頭轉來轉去,突然轉到那位感恩圖報,意欲護持自己,求藥療傷的沈南施姑娘身上,暗想萬一是她,則這種錯雜思仇,真不知要纏到何時方了? 心中大急,顧不得全身酸痛,勉強擡頭問道:“老人家,在一蔔公孫玉,尚未娶妻,因救我而受傷的那位姑娘,莫非姓沈?” 老漁人含笑走過,令公孫玉睡好,和聲說道:“那位姑娘此時知覺尚未全複,姓氏難詳,既非尊夫人,這種舍己全人的大仁大勇,越發難能可貴!老弟與她正是祥麟威風,天造地設的一對壁人,良緣巧合,永待妝台,未嘗不是你們互相緊擁,同命洪麟的理想結果!” 公孫玉被老漁人說的簡直哭笑不得,但聽到“互相緊擁,同命洪流”八字,忽地一驚,霍然問道:“老人家,此地難道已非巫峽,這是什麼所在?” 老漁人微笑答道:“此處是與巫峽接界的西陵峽口。
” 公孫玉聽是西陵峽口,忽然聯想到老漁人适才在室外的知足歌聲,又驚又喜地急急問道:“老人家難道便是西陵隐俠,知足漁翁?” 老漁人目光一注公孫玉,點頭笑道:“漁翁是我本業,知足亦系天性,但對老弟這‘西陵隐俠’四字,卻有點不敢當了!” 公孫玉見這老漁人果然就是自己遠來尋找的知足漁翁,不由大喜說道:“晚輩自滇人川,便是奉了伏魔神尼青蓮大師之命,特來晉渴老前輩,請教一樁武林秘事。
” 知足漁翁點頭笑道:“我知道你來自雲南……” 公孫玉方自一詫,知足漁翁又繼續笑道:“你身邊那枚小小金鈴,是六诏神君的獨門暗器,但我頗想不明白,萬俟午與伏魔神尼,氣味不投,你既與他有關聯,怎會又奉青蓮大師之命,來此尋我?” 公孫玉切齒說道:“老人家惜會意了,誰與那兇殘魔頭,有甚關系?萬侯午正是我欲食其肉的不共戴天之根!” 知足漁翁聽他這樣說法,也覺一愕,自懷中摸出幾根參須,叫公孫玉含在口中,細嚼咽下,然後說道:“老弟重傷之下,多語傷神,且吃下這幾根為你特留的老山成形參須,略益元氣以後,慢慢再說!” 公孫玉知道自己此時索已萬事均操切不得,如言細嚼參須眼下,略為诏氣凝神,然後向這位知足漁翁,細說本身來曆,及此行經過,并請示武林中一柄名劍“靈龍匕”的下落何在? 知足漁翁不住扼腕咨嗟,聽完以後,目注公孫玉搖頭歎道:“我曾聽說‘靈龍匕’又名‘柔刀’,在百年之前,為一位武林名宿百柔道長所有,無剛不克,鋒利無倫,但近世以來,從未出現江湖,莽莽天涯,叫老弟到何處去找?” 說到此處,見公孫玉滿臉失意之色,遂又含笑說道:“公孫老弟不必過分憂心,禍淫福善,天理不移,老夫雖不知‘靈龍匕,一下落,也許老弟将來會偶然而得!再說即無此刀,萬俟午窮兇極惡,必服天誅,常言道得好:“善惡到頭終有報,隻争來早與來遲!’十年之約,時日猶多,目前何須亟亟?” 公孫玉覺得自己迢迢遠來,并在巫山巫峽,吃了兩次大苦,連一身上乘内家武功,也弄得真氣難凝,内力難聚,結果卻所望成虛,雖經知足漁翁一再譬解,那得不愁皺雙眉,垂頭喪氣。
知足漁翁見他這般神态,微微一歎說道:“老夫雖對“靈龍匕” 之事,無法效勞,但卻知有樣稀世靈藥,對老弟培元固本,恢複功力方面,大有效用!” 公孫玉暗想若能先複武功也好,不然海角天涯,登山涉水的去找尋大師兄一塵及“靈龍匕”,未免太不方便,何況路途之間,極可能再遇狠心秀士、獨臂豺人,倘武功全身,猶可一按,不然豈非聽人宰割、束手受死! 正欲探詢是何靈藥?及怎樣求取之際,室中一層白色布幔以後,突然“嘤嘤”微響,發出一種痛苦不堪的呻吟聲息! 知足漁翁聞聲喜道:“我那根老山成形人參,功效不錯,這位姑娘既然緩過氣來,便有救了!” 說罷,端起爐上藥罐,揭幔走進——
等他連雙足也踢不動水之時,突覺身上一緊,也從此知覺全失。
不知過了多久,公孫玉被一種濃例的藥香,刺激得慢慢醒來,隻覺周身酸痛不堪,仿佛卧在一張軟榻之上。
雙目徽開一線,發黑半天以後,才看清楚是一間清潔茅屋,身下雖是竹床,但用稻草墊得極厚,所以感覺頗為柔軟! 床畔不遠,一爐文火之上,放着一隻瓦罐,那濃例藥香,便自缸内溢出。
公孫玉回憶前情,獨臂豺人巨石碎舟以後,自己迷迷憫憫之中,仿佛有一個年輕漁子,竄入水内,舍命來救,難道這間茅屋,就是那年輕漁子居所?此人能在天下有名的三峽狂流以内,随意救人、則水性之高,江湖中應無人再出其右。
他正在胡自思索之際,屋外遠遠起了一陣蒼老嘹亮的歌聲,唱的是: “黃米飯,白鹽炒,隻要撐得肚皮飽,若因滋味妄貪求,須多病痛增煩惱! 硬竹床,鋪軟草,高枕無憂睡到卵,錦金羅褥不成眠,複去翻來天已曉! 破衣服,無價室,補上加補年年好,盈箱羅緒替人藏,何曾件件穿到老! 舊房屋,隻要掃,及時修理便不倒,世間多少好樓台,半成瓦礫生青草!” 公孫玉覺得這高歌之人,極其知足,倘人人均能深悟這歌中含意,并身體力行,則腥風血雨,險惡無邊的江湖之中,還有什麼冤怨相報?還有什麼名利相争?豈非是一片祥和的清平世界! 玄想未了,室門已開,走進一個蒼顔白發,身披蓑衣,但精神極其矍铄的年老漁人。
公孫玉始終以為此處是那救自己的年輕漁人之家,這年老漁人,定是那年輕漁人之父,正想起謝,但才微自枕上欠身,眼前立轉金花,竟與在巫山翠屏峰仙女坪,受了巫山神姥内家罡掌重傷,一般光景。
老漁人見狀忙向公孫玉搖手示意笑道:“老弟莫拘俗禮,你隻是不請水性,被急麟沖激過甚,略受内傷,再将息上個三五日,便可複原!但尊夫人想系全力護你,受傷太重,雖經我舍卻一根珍藏多年的成形人參,仍須等這缸内藥汁熬好,服下以後,才可确定是否有還魂之望呢!” 這一席話,把個公孫玉聽得簡直迷憫萬分,暗想自己始終以師仇為重,連卞靈筠、戴天仇那樣兩位天姿國色的知已紅妝,都未肯過分親熱,如今怎會好端端地,從這老漁人口内,鑽出“尊夫人”三字,并還說是她為救自己,受傷極重。
念頭轉來轉去,突然轉到那位感恩圖報,意欲護持自己,求藥療傷的沈南施姑娘身上,暗想萬一是她,則這種錯雜思仇,真不知要纏到何時方了? 心中大急,顧不得全身酸痛,勉強擡頭問道:“老人家,在一蔔公孫玉,尚未娶妻,因救我而受傷的那位姑娘,莫非姓沈?” 老漁人含笑走過,令公孫玉睡好,和聲說道:“那位姑娘此時知覺尚未全複,姓氏難詳,既非尊夫人,這種舍己全人的大仁大勇,越發難能可貴!老弟與她正是祥麟威風,天造地設的一對壁人,良緣巧合,永待妝台,未嘗不是你們互相緊擁,同命洪麟的理想結果!” 公孫玉被老漁人說的簡直哭笑不得,但聽到“互相緊擁,同命洪流”八字,忽地一驚,霍然問道:“老人家,此地難道已非巫峽,這是什麼所在?” 老漁人微笑答道:“此處是與巫峽接界的西陵峽口。
” 公孫玉聽是西陵峽口,忽然聯想到老漁人适才在室外的知足歌聲,又驚又喜地急急問道:“老人家難道便是西陵隐俠,知足漁翁?” 老漁人目光一注公孫玉,點頭笑道:“漁翁是我本業,知足亦系天性,但對老弟這‘西陵隐俠’四字,卻有點不敢當了!” 公孫玉見這老漁人果然就是自己遠來尋找的知足漁翁,不由大喜說道:“晚輩自滇人川,便是奉了伏魔神尼青蓮大師之命,特來晉渴老前輩,請教一樁武林秘事。
” 知足漁翁點頭笑道:“我知道你來自雲南……” 公孫玉方自一詫,知足漁翁又繼續笑道:“你身邊那枚小小金鈴,是六诏神君的獨門暗器,但我頗想不明白,萬俟午與伏魔神尼,氣味不投,你既與他有關聯,怎會又奉青蓮大師之命,來此尋我?” 公孫玉切齒說道:“老人家惜會意了,誰與那兇殘魔頭,有甚關系?萬侯午正是我欲食其肉的不共戴天之根!” 知足漁翁聽他這樣說法,也覺一愕,自懷中摸出幾根參須,叫公孫玉含在口中,細嚼咽下,然後說道:“老弟重傷之下,多語傷神,且吃下這幾根為你特留的老山成形參須,略益元氣以後,慢慢再說!” 公孫玉知道自己此時索已萬事均操切不得,如言細嚼參須眼下,略為诏氣凝神,然後向這位知足漁翁,細說本身來曆,及此行經過,并請示武林中一柄名劍“靈龍匕”的下落何在? 知足漁翁不住扼腕咨嗟,聽完以後,目注公孫玉搖頭歎道:“我曾聽說‘靈龍匕’又名‘柔刀’,在百年之前,為一位武林名宿百柔道長所有,無剛不克,鋒利無倫,但近世以來,從未出現江湖,莽莽天涯,叫老弟到何處去找?” 說到此處,見公孫玉滿臉失意之色,遂又含笑說道:“公孫老弟不必過分憂心,禍淫福善,天理不移,老夫雖不知‘靈龍匕,一下落,也許老弟将來會偶然而得!再說即無此刀,萬俟午窮兇極惡,必服天誅,常言道得好:“善惡到頭終有報,隻争來早與來遲!’十年之約,時日猶多,目前何須亟亟?” 公孫玉覺得自己迢迢遠來,并在巫山巫峽,吃了兩次大苦,連一身上乘内家武功,也弄得真氣難凝,内力難聚,結果卻所望成虛,雖經知足漁翁一再譬解,那得不愁皺雙眉,垂頭喪氣。
知足漁翁見他這般神态,微微一歎說道:“老夫雖對“靈龍匕” 之事,無法效勞,但卻知有樣稀世靈藥,對老弟培元固本,恢複功力方面,大有效用!” 公孫玉暗想若能先複武功也好,不然海角天涯,登山涉水的去找尋大師兄一塵及“靈龍匕”,未免太不方便,何況路途之間,極可能再遇狠心秀士、獨臂豺人,倘武功全身,猶可一按,不然豈非聽人宰割、束手受死! 正欲探詢是何靈藥?及怎樣求取之際,室中一層白色布幔以後,突然“嘤嘤”微響,發出一種痛苦不堪的呻吟聲息! 知足漁翁聞聲喜道:“我那根老山成形人參,功效不錯,這位姑娘既然緩過氣來,便有救了!” 說罷,端起爐上藥罐,揭幔走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