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關燈
小
中
大
,還是早些去做手術,不然日子長了麻煩更大……”萍萍淡淡一笑,便随她去了醫院。
檢查結果卻使所有人又一次炸鍋——萍萍仍是處女! ……汽車煞住了。
售票員的沙嗓子在吼!“終點站到了!……” 喬怡攙扶萍萍下車時,見她鼻尖上滲出細汗。
“你行不行?别生在路上……” “去你的,”萍萍笑道,“你懂個屁!頭胎就是臨産也得折騰幾十個鐘頭。
” 喬怡略略放心,又問:“你剛才想什麼,一路上心不在焉?” “想當初我真傻,”她笑起來,“往自己頭上扣屎盆子!” “我也不明白,你那時幹嗎給自己編那麼難聽的話……” 萍萍抿上嘴不答腔了。
她那樣做是逼家庭對這樁婚姻認可,同時也在斷自己後路——她對季曉舟并不象她表現的那樣始終堅定。
從曉舟養母那裡聽到他的出生故事,她覺得自己對曉舟無形中有了一點嫌棄,每當她和季曉舟一同走進巷子時,街坊們皆用大惑不解的目光追随她,似乎在說,這個漂漂亮亮的女兵怎麼會到這地方來?太造孽了。
季曉舟提幹後,除了夥食費,幾乎把所有錢都交給養父母,老頭兒釘鞋的生意愈來愈淡,因為年齡關系,他的手藝漸漸不能令顧客滿意了。
她看清嫁給季曉舟不單是個名聲問題,實際生活也要吃很多苦。
誰沒一點世俗心理呢?周圍不少姑娘攀了高枝,她看不起她們,但又有點羨慕。
所以她心裡常常矛盾,她害怕那種矛盾發展,便給一再阻撓她的家庭寫了封信,信中說:一切都成了定局。
然後又憑借一時勇氣,幹脆把事情說得更嚴重,這樣她想動搖也動搖不了——沒後路了。
萍萍被調到離省城幾百公裡的大山溝裡。
走前,她寫了封信讓同屋的喬怡代交曉舟。
喬怡不知她信裡寫着什麼,隻見季曉舟看完後突然兩手揪住自己的頭發,喉嚨裡發出“嗚嗚”之聲,駭得喬怡閃到一邊。
他痛不欲生地跌坐在椅子上,又從椅子上出溜到地闆上。
一向腼腆的他,在另一個姑娘眼下弄成這副慘相,居然也顧不上難為情。
他似乎被火燒得蜷縮起來了,一把一把的頭發被他揪下來。
那一刻他想到了什麼?喬怡猜測着:是想到了他暧昧的出生?是想到自己孤單的童年?還是想到早逝的母親?或是那個可僧惡的、給予他生命的——父親?……喬怡束手無策地看着他。
喬怡恨啊!恨世上為什麼隻有一個萍萍,恨世俗的力量終究隔開了他和萍萍。
喬怡嘗過愛的甜味,也品過愛之後的苦味。
她懂得愛因為不能得以實現,便會增加十倍的瘋狂;愛因為絕望,才會真正變得純淨。
那是她從自己的痛苦經驗中,從淚和心血中淘出的結論。
她同情失戀的季曉舟,毋甯說是在同情自己。
可惜的是,她不能代替離他而去的萍萍;孑然的曉舟也無法代替将她撇下的楊燹。
愛是塑造啊,是用自己的意志和審美力在塑造自己愛的人啊。
萍萍和楊燹在塑造了曉舟和她之後,又将他們打碎。
喬怡和曉舟在同一水平線上,說得上誰安慰誰嗎?她又拿得出什麼本錢來安慰他呢, 他發洩完了,坐在床沿上發愣。
和他同在一個空間的喬怡,似乎是個與他毫無幹系的人。
她突然對他那逆來順受的模樣生出一陣嫌惡。
若換了楊燹,決不會這樣!他才不會把強加于他的痛苦一味吞咽呢!他也不會讓自己心愛的東西從身邊溜開!他會去搶、奪、拼,他會反抗、掙紮到最後一口氣!決不象她面前這個萎靡的“三毛”,這個溜肩膀、頭發稀軟、營養不良的“羅米歐”。
喬怡被他勾起的一肚子辛酸突然轉化成憤怒,她替萍萍抱屈,替她怒其不争。
本來隻需要他再使一把勁,再堅持一下,這場“拔河”的得勝者肯定是他,而他卻毫無怨言地放棄了權利。
難怪萍萍臨走前一再拒絕與他最後見面。
難道萍萍最後的抉擇不摻有深深的怨艾嗎?他的軟弱難道不使萍萍失望灰心嗎?萍萍不顧自己一個少女最珍貴的清白名譽,幾乎以全部生命來回報他的愛,而他就這樣輕易地撒手。
萍萍最後表現的冷淡和絕情,難道不正是對此的報複嗎?……這個“羅米歐”隻有一件本事:關在小屋裡和自已拼命,與自己過不去,讓皮肉的疼痛與心靈協調一緻,把命運給予的一切刑罰都在自己身心——動用,哭起來象個鄉下婦人。
“你也是男人?!”喬怡恨恨地說,同時離開了他。
巧得不行,當年年終,宣傳隊巡回演出來到萍萍所在的野戰醫院。
萍萍見了曉舟,慌忙躲開,但暗裡又托喬怡約他晚上在醫院後院的臘梅林見面。
長達四五個月的相思将有利于他們重歸于好,加上小雪、梅花、靜夜,可謂天時地利人和……結果季曉舟怏怏而歸,對喬怡說,“她說追求她的人多呢!……在這兒住院的有好幾個高幹子弟……我哪是對手。
” “她那是在刺激你,調動你的競争積極性!” “不……她說,她說不定會在那群人裡挑一個。
” “我不信!” “人是會變的。
她過去說她永遠不燙頭發,現在不是也變了嗎?……”他象個老太婆那樣慢慢轉過身,蹒跚走開。
似乎想起什麼,又轉回來,對喬怡畢恭畢敬地說:“
檢查結果卻使所有人又一次炸鍋——萍萍仍是處女! ……汽車煞住了。
售票員的沙嗓子在吼!“終點站到了!……” 喬怡攙扶萍萍下車時,見她鼻尖上滲出細汗。
“你行不行?别生在路上……” “去你的,”萍萍笑道,“你懂個屁!頭胎就是臨産也得折騰幾十個鐘頭。
” 喬怡略略放心,又問:“你剛才想什麼,一路上心不在焉?” “想當初我真傻,”她笑起來,“往自己頭上扣屎盆子!” “我也不明白,你那時幹嗎給自己編那麼難聽的話……” 萍萍抿上嘴不答腔了。
她那樣做是逼家庭對這樁婚姻認可,同時也在斷自己後路——她對季曉舟并不象她表現的那樣始終堅定。
從曉舟養母那裡聽到他的出生故事,她覺得自己對曉舟無形中有了一點嫌棄,每當她和季曉舟一同走進巷子時,街坊們皆用大惑不解的目光追随她,似乎在說,這個漂漂亮亮的女兵怎麼會到這地方來?太造孽了。
季曉舟提幹後,除了夥食費,幾乎把所有錢都交給養父母,老頭兒釘鞋的生意愈來愈淡,因為年齡關系,他的手藝漸漸不能令顧客滿意了。
她看清嫁給季曉舟不單是個名聲問題,實際生活也要吃很多苦。
誰沒一點世俗心理呢?周圍不少姑娘攀了高枝,她看不起她們,但又有點羨慕。
所以她心裡常常矛盾,她害怕那種矛盾發展,便給一再阻撓她的家庭寫了封信,信中說:一切都成了定局。
然後又憑借一時勇氣,幹脆把事情說得更嚴重,這樣她想動搖也動搖不了——沒後路了。
萍萍被調到離省城幾百公裡的大山溝裡。
走前,她寫了封信讓同屋的喬怡代交曉舟。
喬怡不知她信裡寫着什麼,隻見季曉舟看完後突然兩手揪住自己的頭發,喉嚨裡發出“嗚嗚”之聲,駭得喬怡閃到一邊。
他痛不欲生地跌坐在椅子上,又從椅子上出溜到地闆上。
一向腼腆的他,在另一個姑娘眼下弄成這副慘相,居然也顧不上難為情。
他似乎被火燒得蜷縮起來了,一把一把的頭發被他揪下來。
那一刻他想到了什麼?喬怡猜測着:是想到了他暧昧的出生?是想到自己孤單的童年?還是想到早逝的母親?或是那個可僧惡的、給予他生命的——父親?……喬怡束手無策地看着他。
喬怡恨啊!恨世上為什麼隻有一個萍萍,恨世俗的力量終究隔開了他和萍萍。
喬怡嘗過愛的甜味,也品過愛之後的苦味。
她懂得愛因為不能得以實現,便會增加十倍的瘋狂;愛因為絕望,才會真正變得純淨。
那是她從自己的痛苦經驗中,從淚和心血中淘出的結論。
她同情失戀的季曉舟,毋甯說是在同情自己。
可惜的是,她不能代替離他而去的萍萍;孑然的曉舟也無法代替将她撇下的楊燹。
愛是塑造啊,是用自己的意志和審美力在塑造自己愛的人啊。
萍萍和楊燹在塑造了曉舟和她之後,又将他們打碎。
喬怡和曉舟在同一水平線上,說得上誰安慰誰嗎?她又拿得出什麼本錢來安慰他呢, 他發洩完了,坐在床沿上發愣。
和他同在一個空間的喬怡,似乎是個與他毫無幹系的人。
她突然對他那逆來順受的模樣生出一陣嫌惡。
若換了楊燹,決不會這樣!他才不會把強加于他的痛苦一味吞咽呢!他也不會讓自己心愛的東西從身邊溜開!他會去搶、奪、拼,他會反抗、掙紮到最後一口氣!決不象她面前這個萎靡的“三毛”,這個溜肩膀、頭發稀軟、營養不良的“羅米歐”。
喬怡被他勾起的一肚子辛酸突然轉化成憤怒,她替萍萍抱屈,替她怒其不争。
本來隻需要他再使一把勁,再堅持一下,這場“拔河”的得勝者肯定是他,而他卻毫無怨言地放棄了權利。
難怪萍萍臨走前一再拒絕與他最後見面。
難道萍萍最後的抉擇不摻有深深的怨艾嗎?他的軟弱難道不使萍萍失望灰心嗎?萍萍不顧自己一個少女最珍貴的清白名譽,幾乎以全部生命來回報他的愛,而他就這樣輕易地撒手。
萍萍最後表現的冷淡和絕情,難道不正是對此的報複嗎?……這個“羅米歐”隻有一件本事:關在小屋裡和自已拼命,與自己過不去,讓皮肉的疼痛與心靈協調一緻,把命運給予的一切刑罰都在自己身心——動用,哭起來象個鄉下婦人。
“你也是男人?!”喬怡恨恨地說,同時離開了他。
巧得不行,當年年終,宣傳隊巡回演出來到萍萍所在的野戰醫院。
萍萍見了曉舟,慌忙躲開,但暗裡又托喬怡約他晚上在醫院後院的臘梅林見面。
長達四五個月的相思将有利于他們重歸于好,加上小雪、梅花、靜夜,可謂天時地利人和……結果季曉舟怏怏而歸,對喬怡說,“她說追求她的人多呢!……在這兒住院的有好幾個高幹子弟……我哪是對手。
” “她那是在刺激你,調動你的競争積極性!” “不……她說,她說不定會在那群人裡挑一個。
” “我不信!” “人是會變的。
她過去說她永遠不燙頭發,現在不是也變了嗎?……”他象個老太婆那樣慢慢轉過身,蹒跚走開。
似乎想起什麼,又轉回來,對喬怡畢恭畢敬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