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關燈
走進來,白莉突然給桑采使了個眼色,又朝她努努下巴,然後便心花怒放地退到一邊去了。

     “黃小嫚,你過來!” 黃小嫚猛一怔:“幹嘛?……”她又朝其他人望望,似乎想探個吉兇。

     “你吃巧克力嗎?”她趕緊搖搖頭。

     “哎,你别走!……你看,被老鼠啃的這些我都用刀剜掉了。

    她們都說扔了可惜,你吃吧?” 黃小嫚邊往後退邊說:“我不吃。

    我有,我媽給我寄了巧克力!” 桑采急切地:“你瞎講!你媽媽什麼東西也沒給你寄過!” 黃小嫚默默地盯着桑采,目光在懇求這個胡鬧的孩子饒了她。

     白莉突然笑起來。

    桑采傻乎乎地也跟着笑,兩人從嬉笑到大笑,最後簡直笑得發狂。

     喬怡不知怎麼大喊一聲:“行了!夠了!缺德的夠了!” 兩人一齊愣住了,似乎感到意外。

    喬怡飛快地走到門口,拉開門又回頭道:“不管怎麼也不能這樣作弄人!”她忿懑地将門狠狠撞上。

    屋裡笑聲又起,這笑裡也包含對喬怡的挑釁。

     喬怡走到院子裡,發現黃小嫚不知什麼時候跟在她後面。

    她對喬怡感激地、讨好地笑了一下,而喬怡卻趕緊扭過臉。

    她哀其不幸,更怒其不争。

    人群中有兩種孤獨者,一種是過于傲慢,一種則過分自卑。

    喬怡屬前者,黃小嫚屬後者,也許僅孤獨這一點,使她倆偶爾彼此關注。

    等喬怡再次轉過頭,發現黃小嫚已寂寞地走開了。

     “當時我招她來的時候,”黎教員被煙蒂熏得眯起眼,“并不是看中她有什麼特長,或特殊天賦。

    你知道,她甚至—無所長,可我動了恻隐之心。

    當我看到這個女孩子的生活環境和她在家庭裡的處境……我就想,部隊是有責任救這個孩子的。

    部隊救過多少孩子啊!包括我自己。

    是啊是啊,我不否認她有些不讨人喜歡的地方。

    可我相信在一個年輕人的集體中,她的性格會慢慢改變的。

    你們如果了解她的家庭……” “她的家庭……不是很好嗎?她父親是老幹部。

    ” 黎教員歎了口氣,欲言又止。

    “關于她的家庭,你隻知道這些?……” 喬怡不是那種追根刨底覓人隐私的人,但她喜歡憑自己觀察所得的參數來分析。

    她曾在黃小嫚的家庭及父母問題上發現一系列蹊跷。

     那次小方回上海探親,正逢橘子上市,上海兵都托她帶些給家裡。

    黃小嫚幾天前就開始準備,弄了隻大紙箱,裡面少說也裝了二十斤橘子。

    她挺難為情地對小方說:“還買了兩百隻雞蛋,我已經用紙一隻隻包好……你路上别讓人踩上去就行。

    ”小方怨天怨地地把她那分孝心帶到千裡之外去了。

    莫怪小方抱怨,所有人捎回去的東西加在一塊也沒她一個人的多。

    這幫上海姑娘滑頭,用少量土特産取悅父母,父母卻将回報她們一座“食品公司”。

    加上她們每封信都訴苦,在父母們的想象中,部隊就是“二萬五千裡”,隻有草根樹皮吃。

    所以隻要有機會,上海的食品便通過各種“傳送帶”來到此地。

    這類情況黃小嫚是例外,她捎回去的東西總如石沉大海,盡管她一次又一次增加分量和品種。

     不久,黃小嫚收到母親的信,說全家都吃上了她捎回去的橘子和雞蛋,很高興,并準備也托小方帶些吃的給她。

    黃小嫚興奮地把這封信給喬怡看,又忍不住給桑采和田巧巧她們看。

     喬怡猜想她興奮的原因并不在食品本身,而是填充了她感情的饑腸。

    她感到自己終于有了一次與别人的平等;終于有了一次向别人炫耀的機會,終于将向所有人攤開她五光十色的食品,在咀嚼的同時談着家庭成員中最瑣屑的趣事;終于…… 終于盼到小方的歸期。

    她和大夥一同到火車站去迎接。

    果然,小方見了黃小嫚就嚷:“回來還是你東西最多!” 小嫚拎着那個大網兜,“哦喲!真是的,我媽發癡啦——帶這麼多東西!”她笑着,并把笑臉轉向每一個人。

     回到屋裡,她把網兜“嗵”的一聲放在桌上。

    田巧巧聞聲走過來:“嗬,你媽對你不賴呀,這麼多好東西!快打開,讓咱也長長見識!” 黃小嫚打開網兜,拿出一盒糖果,看了看,輕較放在了—邊。

    田巧巧念着那上面用彩繩紮住的卡片:“送給王若川首長,恭賀新春……王若川是誰?” “大概是我父親的老上級。

    ” “你父親?” 她眼裡有幾分不自然:“我父親過去在這裡工作,老關系都在這兒……” “哦——” 接着她又拿出一筒精美的餅幹。

    上面也有一張類似的卡片,是恭賀某某“令嫒新婚”。

     “喲!這回又是誰?” “大概……是老戰友。

    ” 喬怡漸漸發現,她每拿出一樣東西,臉上就少了一點血色。

     “噢!”田巧巧抱不平地說,“你那什麼倒黴的爹!鬧半天這全不是給你的呀?” 黃小嫚的動作慢了。

    這樣七拿八拿,網兜漸漸露了底,可沒有一樣東西标明屬于她的。

    網兜終于空了。

    倒也沒完全空,還剩下一袋五顔六色的彈子糖,哄學齡前兒童的那種糖。

    唯獨它上面沒有貼那種标簽,是這個家庭對這個遙遠的女兒的厚賜。

    黃小嫚呆了,她的手再也不敢朝網兜裡伸。

    她看看周圍的女伴。

    她多麼想做出一副不在乎的樣子,但她實在心力交瘁。

    田巧巧知趣,正打算走開,小嫚卻忽然站起來,用兩手張開巨大的網兜,對大家說:“你們吃糖吧!”她幾乎在求她們。

     大家此刻的心情都一樣:不忍心不吃,也不忍心吃。

     喬怡把這件事告訴了黎隊長。

    他聽着,不動聲色。

    須臾,象吃了一驚似的将燙手的煙頭扔掉。

     “當時我抱着希望把她帶到部隊。

    部隊是個溫暖明朗的地方,正象你們常說的一是個大家庭。

    大家庭的成員應該是平等的……可我哪裡想到,一切沒有變得好起來,反倒變得越來越壞——你說,是我當初做錯了麼?” “不,您沒錯。

    是我們的錯。

    是我……”喬怡由衷地自責。

    但她明白這自責并不牢靠,它不久又會被嫌棄所替代。

    隻是自責後的嫌棄或許會有所收斂,或變為那種作态般的友善,而這種友善卻更增加她内心的防衛。

    那麼這又是誰的錯呢?…… “這也許不是某個個人的錯。

    真的,我簡直不知道有一種多麼大的力量,會把一個女孩子的心擰成那樣彎彎曲曲的。

    同情弱者,是人之常情。

    但同情也有它的選擇性,它往往帶着種種偏見。

    這道理,你明白麼?”黎隊長把臉轉向喬怡。

     她慢慢點着頭。

     “也正因為你明白,我才找你來說這些。

    我想,應該把她家庭的情況告訴你?……” “嘀玲玲!嘀玲玲……” 喬怡的回憶突然被這炸耳的鈴聲打斷,她這才發現房間裡還配有電話。

    難怪丁萬強調這是“師級房間”。

     “喂……”喬怡拿起話筒,“哪裡?……” 沒聲音。

     “您找誰?……怎麼啦?你要哪裡?” 奇怪。

    電話裡始終沒聲音。

    喬怡隻得将這莫名其妙的電話挂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