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關燈
小
中
大
!”喬怡發洩地大聲說,繼續把脊背對着他。
他不做聲了。
一會兒,他用沙啞的喉嚨哼起一支歌。
他能随時随地編個什麼調子供自己解悶,而且那即興而出的曲調都相當優美,不過很少有人發現他這方面的天賦。
那說話般簡單的旋律把喬怡打動了,緊繃的脊背漸漸松弛下來。
歌聲卻戛然而止。
“為什麼不唱了?……” “因為你在偷聽。
” “難道歌不是唱給人聽的?” “我隻唱給自己聽。
因為這歌也沒穿衣裳。
” 她轉過臉:“你真可恨!……” “不止你一個人這樣認為。
” “你大概生來就為了與人作對!” 他拔了一根草銜在嘴上:“那倒不盡然。
”綠草幾乎将他完全淹沒,陽光曬得他眯着眼,那模樣真讓人嫉妒他的惬意。
“你怎麼沒去照相?你不知道,那些相片說不定會登報的。
” “那你為什麼不去?” “我?參加照這類相片的人是有條件的。
比如你合适,我就不合适。
” “合适不合适的标準是什麼?” “這你得問他們去。
” “他們是誰?” “這可多了,一口氣說不下來。
這是一股勢力,一種潮流……你懂得,最好别裝傻。
” “那你幹嗎總呆在潮流外面?” “你說錯了。
我是在潮流前頭,早看清這潮流的走向和歸處。
喂,我說,你還是去照相吧?不然會吃虧的。
” 喬怡專注地看着自己的一雙被冰冷的溪水浸得發紅的腳。
“你怎麼不說話了?”他用胳膊把頭撐起來。
“我天生懶得說話。
” “算了吧,别以為我看不出來:你心裡永遠是吵鬧的。
你在肚子裡評判每一個人,不出聲地和每一個人争辯,但你又總不相信自己是對的。
你做着許多努力,巴望能早日和大家同化。
你當着全班把那件象征資産階級的絲綢睡袍扯碎了,雖然從此你不再因為換睡袍在早操時遲到,伹不幸還是被人視為異類。
知道團支部對你的鑒定嗎:一個思想意識不健康的人,一個家庭烙印很深的人。
你以為你和别人一塊掃地,沖廁所,挑豬食,就能徹底脫胎換骨了?連你自己也察覺,這些‘改造’對你永遠必要,卻永遠不會産生多大功效。
所以你的矛盾和痛苦往往比别人多許多倍——我說得對不對?” 喬怡冷冷一笑:“你以為你說得很對?”同時又暗暗驚異他對她的觀察和分析。
其實自從第一次在郵局門口結識他,三年中她與他不不超過十次交談,而每次交談都很短晳。
他們似乎不需要交談就相互熟悉了。
如果兩人恰巧在什麼地方相逢,隻需目光略一碰撞,即迸出火花來。
隻憑這目光,足以勘測出對方的心裡存在着怎樣一座礦。
也許正如某個啞劇大師的見解:語言是笨拙的,多餘的,甚至是人們信息溝通的障礙。
“這條河真小。
那邊有一條大河,那才是真正的河呐。
”他指指遠處,“你敢和我一起去嗎?” “……敢” “那咱們走!”他跳起來,“我早就料到你會成我的對手。
沒有一個言語上、思想上交談的對手真悶氣。
我喜歡對手!”他攥攥拳頭。
“我不是你的對手。
你是狼。
”喬怡笑道。
半個小時後他們來到這條“真正的”河邊。
這河足有一百多米寬,屬于高原那種湍急的融雪河。
雲和陽光在水波裡起伏有緻地流着。
“他們多蠢呀,為什麼不到這裡來照相?”楊燹嚷嚷着。
“相嘛,在哪裡照都一樣,何苦跑這麼遠!”喬怡也大聲答道,“反正都是假的。
” 環境能改變人的性格。
在這條河邊,喬怡忽然有了某種勇氣,袒露自己實質的勇氣。
“這麼說你也不贊成他們的做法喽?” “他們是誰?什麼做法?” “他們是個别領導,做法是沾名釣譽,犧牲人們的天真去換一塊沒有價值的榮譽牌子。
昨天那場雨淋病了幾個人?那叫演出嗎?那叫發神經,那個小積極!” 喬怡裝着沒聽見他的話。
記得有一次桑采來找喬怡談心,那是在她第三次參加“先代會”之前。
“你那些糖紙哪兒去了?”喬怡劈頭就問。
桑采吃了一驚,朝她眨巴着長睫毛。
“我以為十幾歲的孩子總是真實的,不然這個世界就沒有真的東西了。
”喬怡說,“你為什麼要把那些糖紙偷偷毀掉呢?人應當進步,但先要真實……” 楊燹哈哈笑起來,“要從你嘴裡聽到一句對某個人的評價是妄想。
你處處免戰。
我可不行,能攻能打。
” “你别這樣……惡狠狠的。
” “把你吓成了這樣?”他坐下來,“喂,荞子,敢不敢坐到我身邊來?” 她忽然一陣慌亂,六神無主地走過去……她癡癡地看着他,坐下來,充滿了孩子氣的信賴。
他的手慢慢移過來,象采一朵弱小之極的花那樣小心。
她感到那隻手的怯懦和猶豫,也感到那手上長久蓄積的力量。
他用力将她的手攥緊了……對這一舉動,她毫不意外。
太陽在沉落,它落得好快呀! “回去吧!晚上還要開會……” “開會!……”他似乎忿忿地重複道。
他們并肩往回走,“我擔保你從不少開一次會。
”他又露出那種可惡的表情。
“你嘲笑的不止我一個人。
” “可你不一樣。
你有思想,你隻是不敢反抗。
” 喬怡不無痛苦地:“求求你!你把我什麼都攪亂了!” “哼,我可憐你。
一個皈依宗教又不夠虔誠的女修士。
你對那一套過火的做法反感,但又逼着自己相信那是對的,是必須的。
你就是從來不相信自己。
” 喬怡逆着夕照看他那自信甚至自得的面孔。
這次是她主動攥住他的手。
“楊燹,拜倫在自己馬車的徽記上刻着:‘信賴拜倫’。
你也應該刻。
” “我不用刻。
”他望着她,微笑着。
這微笑顯示了一切言語的貧乏。
“我愛你,你知道麼?”喬怡鬼使神差似的對他說,“可不會有好結果的,因為我們倆就象地球的兩極。
” “兩極多棒!” “你遠遠甩下人群,而我卻是人群的落伍者。
我們不應該在一起,況且……” “況且我們的家庭又那麼不相同,對
他不做聲了。
一會兒,他用沙啞的喉嚨哼起一支歌。
他能随時随地編個什麼調子供自己解悶,而且那即興而出的曲調都相當優美,不過很少有人發現他這方面的天賦。
那說話般簡單的旋律把喬怡打動了,緊繃的脊背漸漸松弛下來。
歌聲卻戛然而止。
“為什麼不唱了?……” “因為你在偷聽。
” “難道歌不是唱給人聽的?” “我隻唱給自己聽。
因為這歌也沒穿衣裳。
” 她轉過臉:“你真可恨!……” “不止你一個人這樣認為。
” “你大概生來就為了與人作對!” 他拔了一根草銜在嘴上:“那倒不盡然。
”綠草幾乎将他完全淹沒,陽光曬得他眯着眼,那模樣真讓人嫉妒他的惬意。
“你怎麼沒去照相?你不知道,那些相片說不定會登報的。
” “那你為什麼不去?” “我?參加照這類相片的人是有條件的。
比如你合适,我就不合适。
” “合适不合适的标準是什麼?” “這你得問他們去。
” “他們是誰?” “這可多了,一口氣說不下來。
這是一股勢力,一種潮流……你懂得,最好别裝傻。
” “那你幹嗎總呆在潮流外面?” “你說錯了。
我是在潮流前頭,早看清這潮流的走向和歸處。
喂,我說,你還是去照相吧?不然會吃虧的。
” 喬怡專注地看着自己的一雙被冰冷的溪水浸得發紅的腳。
“你怎麼不說話了?”他用胳膊把頭撐起來。
“我天生懶得說話。
” “算了吧,别以為我看不出來:你心裡永遠是吵鬧的。
你在肚子裡評判每一個人,不出聲地和每一個人争辯,但你又總不相信自己是對的。
你做着許多努力,巴望能早日和大家同化。
你當着全班把那件象征資産階級的絲綢睡袍扯碎了,雖然從此你不再因為換睡袍在早操時遲到,伹不幸還是被人視為異類。
知道團支部對你的鑒定嗎:一個思想意識不健康的人,一個家庭烙印很深的人。
你以為你和别人一塊掃地,沖廁所,挑豬食,就能徹底脫胎換骨了?連你自己也察覺,這些‘改造’對你永遠必要,卻永遠不會産生多大功效。
所以你的矛盾和痛苦往往比别人多許多倍——我說得對不對?” 喬怡冷冷一笑:“你以為你說得很對?”同時又暗暗驚異他對她的觀察和分析。
其實自從第一次在郵局門口結識他,三年中她與他不不超過十次交談,而每次交談都很短晳。
他們似乎不需要交談就相互熟悉了。
如果兩人恰巧在什麼地方相逢,隻需目光略一碰撞,即迸出火花來。
隻憑這目光,足以勘測出對方的心裡存在着怎樣一座礦。
也許正如某個啞劇大師的見解:語言是笨拙的,多餘的,甚至是人們信息溝通的障礙。
“這條河真小。
那邊有一條大河,那才是真正的河呐。
”他指指遠處,“你敢和我一起去嗎?” “……敢” “那咱們走!”他跳起來,“我早就料到你會成我的對手。
沒有一個言語上、思想上交談的對手真悶氣。
我喜歡對手!”他攥攥拳頭。
“我不是你的對手。
你是狼。
”喬怡笑道。
半個小時後他們來到這條“真正的”河邊。
這河足有一百多米寬,屬于高原那種湍急的融雪河。
雲和陽光在水波裡起伏有緻地流着。
“他們多蠢呀,為什麼不到這裡來照相?”楊燹嚷嚷着。
“相嘛,在哪裡照都一樣,何苦跑這麼遠!”喬怡也大聲答道,“反正都是假的。
” 環境能改變人的性格。
在這條河邊,喬怡忽然有了某種勇氣,袒露自己實質的勇氣。
“這麼說你也不贊成他們的做法喽?” “他們是誰?什麼做法?” “他們是個别領導,做法是沾名釣譽,犧牲人們的天真去換一塊沒有價值的榮譽牌子。
昨天那場雨淋病了幾個人?那叫演出嗎?那叫發神經,那個小積極!” 喬怡裝着沒聽見他的話。
記得有一次桑采來找喬怡談心,那是在她第三次參加“先代會”之前。
“你那些糖紙哪兒去了?”喬怡劈頭就問。
桑采吃了一驚,朝她眨巴着長睫毛。
“我以為十幾歲的孩子總是真實的,不然這個世界就沒有真的東西了。
”喬怡說,“你為什麼要把那些糖紙偷偷毀掉呢?人應當進步,但先要真實……” 楊燹哈哈笑起來,“要從你嘴裡聽到一句對某個人的評價是妄想。
你處處免戰。
我可不行,能攻能打。
” “你别這樣……惡狠狠的。
” “把你吓成了這樣?”他坐下來,“喂,荞子,敢不敢坐到我身邊來?” 她忽然一陣慌亂,六神無主地走過去……她癡癡地看着他,坐下來,充滿了孩子氣的信賴。
他的手慢慢移過來,象采一朵弱小之極的花那樣小心。
她感到那隻手的怯懦和猶豫,也感到那手上長久蓄積的力量。
他用力将她的手攥緊了……對這一舉動,她毫不意外。
太陽在沉落,它落得好快呀! “回去吧!晚上還要開會……” “開會!……”他似乎忿忿地重複道。
他們并肩往回走,“我擔保你從不少開一次會。
”他又露出那種可惡的表情。
“你嘲笑的不止我一個人。
” “可你不一樣。
你有思想,你隻是不敢反抗。
” 喬怡不無痛苦地:“求求你!你把我什麼都攪亂了!” “哼,我可憐你。
一個皈依宗教又不夠虔誠的女修士。
你對那一套過火的做法反感,但又逼着自己相信那是對的,是必須的。
你就是從來不相信自己。
” 喬怡逆着夕照看他那自信甚至自得的面孔。
這次是她主動攥住他的手。
“楊燹,拜倫在自己馬車的徽記上刻着:‘信賴拜倫’。
你也應該刻。
” “我不用刻。
”他望着她,微笑着。
這微笑顯示了一切言語的貧乏。
“我愛你,你知道麼?”喬怡鬼使神差似的對他說,“可不會有好結果的,因為我們倆就象地球的兩極。
” “兩極多棒!” “你遠遠甩下人群,而我卻是人群的落伍者。
我們不應該在一起,況且……” “況且我們的家庭又那麼不相同,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