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夾縫
關燈
小
中
大
。
他的心裡,悲憤交加,但不知該對着誰發洩。
"老爺,不要緊吧?"春生和劉樸彎着腰,怯聲怯氣地問訊着。
知縣看到兩個下人模糊不清的臉,長歎一聲,道: "他媽的,看來做個好官并不容易啊!" "老爺,頭上三尺有青天,"劉樸道,"您的辛苦,老天爺會看到的。
" "老天爺會保佑大人升官發财!"春生說。
"真有老天爺嗎?"知縣說,"我沒讓馬拖死,就說明真有老天爺,你們說對不對呢?夥計們,看看這條腿斷了沒有。
" 劉樸解開知縣的紮腿小帶,把手伸進去,仔細地摸了一遍,說: "老爺放心,腿沒斷。
" "你怎麼知道沒斷?" "小人少年時,先父曾經教過我一些推拿正骨的知識。
" "嗨,想不到裴村兄還是個骨科郎中,"知縣歎息道,"方才餘在馬上,想起了與你父親同榜高中的時光,那時候我們意氣風發,青春年華,胸中懷着天大的抱負,想為國家建功立業,可如今……"知縣傷感地說,"腿沒斷,更說明老天爺是存在的。
夥計們,把餘架起來吧!" 春生和劉樸,一左一右,攙着知縣的胳膊把他架了起來,試試探探地往前走。
知縣感到不知雙腿在何處,隻覺得一陣陣尖銳的刺痛,從腳底,直竄到頭頂。
他說: "夥計們,弄點草,點把火烤烤吧,這樣子,餘根本騎不了馬了。
" 知縣坐在地上,搓着麻木的雙手,看着春生和劉樸正遵照着他的命令,在道路的兩邊弓着腰摟草。
他們模糊的身影,在星光下起伏着,宛若兩隻正在築巢的巨獸。
黑暗中響着他們沉重的喘息和枯草被折斷的噼啪聲。
一陣流星雨,濺落銀河中。
在瞬間的輝煌裡,他看清了兩個親信青紫的臉和他們身後灰白色的莽蕩荒原。
從他們的臉他就猜到了自己的臉,寒冷讓狼狽代替了潇灑。
他突然想起了那頂象征着身份和地位的官帽子,急忙下令: "春生,先别忙着摟草啦,我的帽子丢了。
" "等點上火,借着火光好找。
"春生說。
春生竟然敢違抗命令,并且公然地發表自己的看法,這不尋常的表現讓知縣感歎不已。
在這深夜的荒原裡,無論什麼樣子的準則,其實都是可以修正的。
他們把摟來的草,堆積在知縣的面前,越積越多,漸漸地成為一個小草垛。
知縣伸手摸摸被霜氣打潮的枯草,大聲問: "春生,你們有火種嗎?" "壞了,沒有。
"春生道。
"我的背囊裡有。
"劉樸道。
知縣松了一口氣,說: "劉樸,你是個細心人!點火吧,餘已經凍僵了。
" 劉樸從背囊裡摸出火鐮、火石和火絨,蹲在草堆前噼哧噼哧地打火,軟弱多角的火星子從火石和火鐮的摩擦處飛出來。
火星落在枯草上,似乎窸窣有聲。
每打一下火,劉樸就吹一次火絨。
在他的吹噓之下,火絨漸漸地發了紅。
他憋足了一口長氣,均勻綿密地吹,越吹越亮,終于,噗地一聲,燃起了一簇細小的火苗。
知縣的心情愉快極了。
他盯着那火苗,暫時忘記了肉體的痛苦和精神的煩惱。
劉樸把火種觸到幹草上,幹草很不情願地燃燒,火苗微弱,一副随時都會熄滅的樣子。
劉樸把枯草舉起來,轉着圈子,慢慢的搖晃,火苗越燃越大,猛地就燃成了明亮的一團。
劉樸迅速地把手中的火把放在大堆的幹草下邊,白煙從草堆中升騰起來,一股苦苦的香氣擴散,令知縣心中充滿了感動。
白煙越來越濃,似乎伸手就可抓住,終于轟然一聲,金黃的火苗子竄了出來。
白煙随即就淡了。
耀眼的火轟轟地響着,照亮了一大片荒野。
那三匹牲口,噴着響鼻,搖晃着尾巴,湊攏到火堆前。
它們狹長的臉上,似乎綻開了笑容。
它們的眼睛,水晶石一樣明亮。
它們的頭,仿佛變大了許多,顯得很不真實。
知縣看到了自己的帽子。
它趴在一個草窩子裡,宛若一隻正在抱窩的黑母雞。
他吩咐春生把帽子撿了回來。
帽子上沾着泥土和草屑,帽頂上那個象征着品級的水晶頂子歪到一邊,那兩根同樣象征着品級的野雞翎子斷了一根。
這很不吉利,他想。
去它的吧,他轉念一想,如果剛才被馬拖死,還有什麼吉利不吉利!他把帽子戴在頭上,不是為了尊嚴,而是為了禦寒。
熾熱的火焰把他的前胸很快地烤熱了,後背卻冰涼似鐵。
凍僵了的皮膚突遇高溫,又痛又癢。
他将身體往後移動了一下,火勢依然逼人。
他站起來,轉過身烘烤後背,但剛把後背烤熱,前胸又涼了。
于是他又趕緊地轉過身烤前胸。
就這樣轉來轉去地烤着,他的身體恢複了靈活。
腳脖子還是很痛,但顯然沒受重傷。
他的心情更加地好起來。
他看到那三匹牲口在火光中大口地掠着幹草,嚼鐵的嘩啦聲顯得格外地清脆。
白馬的尾巴搖動着,宛如一大把散開了的銀絲線。
火堆中間的火苗子,漸漸地矮下去,枯草在燃燒時發出的爆裂聲也漸漸地稀少、微弱了。
火苗子往四下裡擴散,如同水往低處流動。
火漸燒漸遠,速度很快,而且自從有了火之後,風也從平地裡生了出來。
火光中有毛茸茸的東西不時地跳躍起來,看樣子是野兔,或者是狐狸。
還有一些鳥兒尖叫着蹿到黑暗的天上去,也許是雲雀,也許是斑鸠。
他們面前的火堆熄滅了,隻餘下一堆暗紅的灰燼。
但四周的野火已經燎原,場面十分壯觀。
知縣的心中十分興奮,他的眼睛裡閃爍着光彩,高興地說: "這樣的景象,一輩子也難得見到一次啊,春生,劉樸,咱們不虛此行啊!" 他們跨上牲口,朝着萊州府的方向繼續前行。
野火已經燒出去很遠,看上去宛如一道道明亮的潮湧;清冷的夜氣裡,彌漫着火的芬芳氣息。
三 淩晨,知縣一行抵達了萊州府城外。
城門緊閉,吊橋高懸,不見守門士兵的蹤影。
農家的公雞高聲啼叫着,樹木草梗上遍披着白霜。
知縣看到春生和劉樸的眉毛上也結着白霜,臉上一層黑糊糊的灰塵,由此他也就知道了自己的模樣。
他希望在晉見知府大人時還保持着滿頭霜雪、風塵仆仆的樣子,給上司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
他記得府城大門外是有一座石橋而沒有吊橋的,但現在石橋已經拆除,換上了用松木大闆制作的吊橋,大概是為了防止風起雲湧的義和團前來攻打城池而采取的應急措施吧?知縣心中不以為然,他向來不相信農民會造反,除非他們第二天就要餓死。
紅日初升的時候,城門敞開,吊橋也吱吱咯咯地放了下來。
他們向守門士卒通報後,騎着騾馬進了城池。
騾馬的蹄鐵擊打着白石的街面,發出清脆的聲響。
街上很清淨,隻有一些早起的人在井台上打水。
井口噴吐着白氣,井欄上結滿霜花。
紅紅的陽光照在他們裸露的肌膚上,有些癢,有些痛。
他們聽到,水桶的鐵鼻子和扁擔的鐵鈎子摩擦時發出了很是悅耳的聲響。
挑水的人們,用驚訝的目光打量着他們。
在知府衙門前面的一條小街上,有一家賣牛雜碎的小飯館已經在門外文起朝天大鍋,鍋的後邊站着一位手持長柄大勺的白臉婦人。
大鍋裡老湯翻滾,熱氣升騰,牛雜和芫荽的氣味撲鼻而來。
他們在飯館門前下了牲口。
知縣一下馬就軟了腿。
春生和劉樸也是搖搖晃晃。
他們攙着知縣,把他安頓在鍋旁的一條闆凳上。
知縣的屁股寬,飯館的闆凳窄,一下子就坐翻了。
知縣跌了個四仰八叉。
頭上那頂不安于位的官帽,翻着筋鬥滾到了一汪髒水裡。
春生和劉樸急忙把知縣扶将起來,臉上讪讪的,為了自己的失職。
知縣的後背和大辮子上都沾上了污穢。
淩晨跌跤,官帽落地,這是很大的不祥之兆。
知縣的心中很是懊惱,他本想痛罵随從,但看到他們惴惴不安的樣子,話到了嘴邊又咽了下去。
春生和劉樸用騎牲口騎羅圈了的腿支撐着身體,攙扶着知縣。
那位婦人慌忙扔下勺子,跑過去撿回已經不成樣子的官帽,用自己的衣襟胡亂地揩擦了上面的污穢,然後遞給了知縣。
婦人将帽子遞給知縣時,開口道歉: "對不起大老爺。
" 她的嗓音響亮而熱情,讓知縣心中感到溫暖無比。
他接過帽子,戴正在頭上。
一眼就看到了那婦人嘴角上生着一顆豆粒大小的黑痦子。
劉樸用自己的包袱皮,撸了撸知縣大辯子上的泥水。
知縣的大辮子,肮髒得如同一頭拉稀黃牛的尾巴。
春生瞪着眼罵那婦人: "媽拉個巴子瞎了眼了嗎?看到老爺來了還不趕快去搬把椅子來!" 知縣制止了春生的無理,并向那婦人道謝。
婦人滿面赤紅,慌忙進屋去搬來一把油膩膩的椅子,放在知縣的身後。
知縣坐在椅子上,感到全身的關節,無有一處不痛疼。
雙腿之間那物,冰砣子似的又涼又硬。
大腿根部的皮肉,火燒火燎一樣灼痛。
他的心,被自己星夜奔馳、不避風霜、為民請命的行為深深地感動着。
他感到自己高尚的精神如眼前朝天大鍋裡牛雜湯的氣味一樣洋溢開來,散布在清晨的空氣裡。
他的身體,似一個凍透了的大蘿蔔,突然被曬在了陽光下,表皮開始融化、腐爛,流出了粘稠的黃水。
這是個極其痛苦又極其幸福的過程。
知縣的眼睛裡,滲出了粘稠的眼淚,模糊了視線。
他仿佛看到,自己的面前,跪着一大片高密東北鄉的鄉民,他們仰起的臉上,都挂着感恩戴德的表情。
他們的嘴裡咕哝着一些淳樸簡單但卻感人至深的話語:青天大老爺……青天大老爺啊…… 婦人在他們的面前放上了三個黑色的大碗,每個碗裡有一隻黑乎乎的調羹,然後又往每個大碗裡掰了一個燒餅、放了一撮芫荽末兒、一勺椒鹽。
婦人的動作十分敏捷,而且根本就沒問他們要什麼不要什麼,好像她招待的是幾個十分熟悉的常客,對他們的口味了如指掌。
知縣看着婦人圓白的大臉,心中生出了許多的溫暖之情,恍惚感到這個婦人與高密縣那位賣狗肉的女人有着密切的關系。
婦人抄起長柄大勺,攪動着鍋裡的牛雜碎,牛心牛肝牛腸牛肚牛肺在鍋裡翻騰起來,美好的氣味令知縣饞涎欲滴。
一勺子牛雜碎倒進了知縣眼前的大碗,然後緊跟着來了一勺子清湯。
婦人一探身,将半調羹胡椒粉倒進知縣碗裡。
她低聲說:"多點胡椒驅驅風寒。
"知縣感動地點了點頭,捏着調羹将碗裡的東西攪動了幾下,嘴巴就自動地湊近了那黑色的碗沿,啼溜一聲,吸進了一大口。
宛如一隻滾燙的老鼠在他的口
他的心裡,悲憤交加,但不知該對着誰發洩。
"老爺,不要緊吧?"春生和劉樸彎着腰,怯聲怯氣地問訊着。
知縣看到兩個下人模糊不清的臉,長歎一聲,道: "他媽的,看來做個好官并不容易啊!" "老爺,頭上三尺有青天,"劉樸道,"您的辛苦,老天爺會看到的。
" "老天爺會保佑大人升官發财!"春生說。
"真有老天爺嗎?"知縣說,"我沒讓馬拖死,就說明真有老天爺,你們說對不對呢?夥計們,看看這條腿斷了沒有。
" 劉樸解開知縣的紮腿小帶,把手伸進去,仔細地摸了一遍,說: "老爺放心,腿沒斷。
" "你怎麼知道沒斷?" "小人少年時,先父曾經教過我一些推拿正骨的知識。
" "嗨,想不到裴村兄還是個骨科郎中,"知縣歎息道,"方才餘在馬上,想起了與你父親同榜高中的時光,那時候我們意氣風發,青春年華,胸中懷着天大的抱負,想為國家建功立業,可如今……"知縣傷感地說,"腿沒斷,更說明老天爺是存在的。
夥計們,把餘架起來吧!" 春生和劉樸,一左一右,攙着知縣的胳膊把他架了起來,試試探探地往前走。
知縣感到不知雙腿在何處,隻覺得一陣陣尖銳的刺痛,從腳底,直竄到頭頂。
他說: "夥計們,弄點草,點把火烤烤吧,這樣子,餘根本騎不了馬了。
" 知縣坐在地上,搓着麻木的雙手,看着春生和劉樸正遵照着他的命令,在道路的兩邊弓着腰摟草。
他們模糊的身影,在星光下起伏着,宛若兩隻正在築巢的巨獸。
黑暗中響着他們沉重的喘息和枯草被折斷的噼啪聲。
一陣流星雨,濺落銀河中。
在瞬間的輝煌裡,他看清了兩個親信青紫的臉和他們身後灰白色的莽蕩荒原。
從他們的臉他就猜到了自己的臉,寒冷讓狼狽代替了潇灑。
他突然想起了那頂象征着身份和地位的官帽子,急忙下令: "春生,先别忙着摟草啦,我的帽子丢了。
" "等點上火,借着火光好找。
"春生說。
春生竟然敢違抗命令,并且公然地發表自己的看法,這不尋常的表現讓知縣感歎不已。
在這深夜的荒原裡,無論什麼樣子的準則,其實都是可以修正的。
他們把摟來的草,堆積在知縣的面前,越積越多,漸漸地成為一個小草垛。
知縣伸手摸摸被霜氣打潮的枯草,大聲問: "春生,你們有火種嗎?" "壞了,沒有。
"春生道。
"我的背囊裡有。
"劉樸道。
知縣松了一口氣,說: "劉樸,你是個細心人!點火吧,餘已經凍僵了。
" 劉樸從背囊裡摸出火鐮、火石和火絨,蹲在草堆前噼哧噼哧地打火,軟弱多角的火星子從火石和火鐮的摩擦處飛出來。
火星落在枯草上,似乎窸窣有聲。
每打一下火,劉樸就吹一次火絨。
在他的吹噓之下,火絨漸漸地發了紅。
他憋足了一口長氣,均勻綿密地吹,越吹越亮,終于,噗地一聲,燃起了一簇細小的火苗。
知縣的心情愉快極了。
他盯着那火苗,暫時忘記了肉體的痛苦和精神的煩惱。
劉樸把火種觸到幹草上,幹草很不情願地燃燒,火苗微弱,一副随時都會熄滅的樣子。
劉樸把枯草舉起來,轉着圈子,慢慢的搖晃,火苗越燃越大,猛地就燃成了明亮的一團。
劉樸迅速地把手中的火把放在大堆的幹草下邊,白煙從草堆中升騰起來,一股苦苦的香氣擴散,令知縣心中充滿了感動。
白煙越來越濃,似乎伸手就可抓住,終于轟然一聲,金黃的火苗子竄了出來。
白煙随即就淡了。
耀眼的火轟轟地響着,照亮了一大片荒野。
那三匹牲口,噴着響鼻,搖晃着尾巴,湊攏到火堆前。
它們狹長的臉上,似乎綻開了笑容。
它們的眼睛,水晶石一樣明亮。
它們的頭,仿佛變大了許多,顯得很不真實。
知縣看到了自己的帽子。
它趴在一個草窩子裡,宛若一隻正在抱窩的黑母雞。
他吩咐春生把帽子撿了回來。
帽子上沾着泥土和草屑,帽頂上那個象征着品級的水晶頂子歪到一邊,那兩根同樣象征着品級的野雞翎子斷了一根。
這很不吉利,他想。
去它的吧,他轉念一想,如果剛才被馬拖死,還有什麼吉利不吉利!他把帽子戴在頭上,不是為了尊嚴,而是為了禦寒。
熾熱的火焰把他的前胸很快地烤熱了,後背卻冰涼似鐵。
凍僵了的皮膚突遇高溫,又痛又癢。
他将身體往後移動了一下,火勢依然逼人。
他站起來,轉過身烘烤後背,但剛把後背烤熱,前胸又涼了。
于是他又趕緊地轉過身烤前胸。
就這樣轉來轉去地烤着,他的身體恢複了靈活。
腳脖子還是很痛,但顯然沒受重傷。
他的心情更加地好起來。
他看到那三匹牲口在火光中大口地掠着幹草,嚼鐵的嘩啦聲顯得格外地清脆。
白馬的尾巴搖動着,宛如一大把散開了的銀絲線。
火堆中間的火苗子,漸漸地矮下去,枯草在燃燒時發出的爆裂聲也漸漸地稀少、微弱了。
火苗子往四下裡擴散,如同水往低處流動。
火漸燒漸遠,速度很快,而且自從有了火之後,風也從平地裡生了出來。
火光中有毛茸茸的東西不時地跳躍起來,看樣子是野兔,或者是狐狸。
還有一些鳥兒尖叫着蹿到黑暗的天上去,也許是雲雀,也許是斑鸠。
他們面前的火堆熄滅了,隻餘下一堆暗紅的灰燼。
但四周的野火已經燎原,場面十分壯觀。
知縣的心中十分興奮,他的眼睛裡閃爍着光彩,高興地說: "這樣的景象,一輩子也難得見到一次啊,春生,劉樸,咱們不虛此行啊!" 他們跨上牲口,朝着萊州府的方向繼續前行。
野火已經燒出去很遠,看上去宛如一道道明亮的潮湧;清冷的夜氣裡,彌漫着火的芬芳氣息。
三 淩晨,知縣一行抵達了萊州府城外。
城門緊閉,吊橋高懸,不見守門士兵的蹤影。
農家的公雞高聲啼叫着,樹木草梗上遍披着白霜。
知縣看到春生和劉樸的眉毛上也結着白霜,臉上一層黑糊糊的灰塵,由此他也就知道了自己的模樣。
他希望在晉見知府大人時還保持着滿頭霜雪、風塵仆仆的樣子,給上司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
他記得府城大門外是有一座石橋而沒有吊橋的,但現在石橋已經拆除,換上了用松木大闆制作的吊橋,大概是為了防止風起雲湧的義和團前來攻打城池而采取的應急措施吧?知縣心中不以為然,他向來不相信農民會造反,除非他們第二天就要餓死。
紅日初升的時候,城門敞開,吊橋也吱吱咯咯地放了下來。
他們向守門士卒通報後,騎着騾馬進了城池。
騾馬的蹄鐵擊打着白石的街面,發出清脆的聲響。
街上很清淨,隻有一些早起的人在井台上打水。
井口噴吐着白氣,井欄上結滿霜花。
紅紅的陽光照在他們裸露的肌膚上,有些癢,有些痛。
他們聽到,水桶的鐵鼻子和扁擔的鐵鈎子摩擦時發出了很是悅耳的聲響。
挑水的人們,用驚訝的目光打量着他們。
在知府衙門前面的一條小街上,有一家賣牛雜碎的小飯館已經在門外文起朝天大鍋,鍋的後邊站着一位手持長柄大勺的白臉婦人。
大鍋裡老湯翻滾,熱氣升騰,牛雜和芫荽的氣味撲鼻而來。
他們在飯館門前下了牲口。
知縣一下馬就軟了腿。
春生和劉樸也是搖搖晃晃。
他們攙着知縣,把他安頓在鍋旁的一條闆凳上。
知縣的屁股寬,飯館的闆凳窄,一下子就坐翻了。
知縣跌了個四仰八叉。
頭上那頂不安于位的官帽,翻着筋鬥滾到了一汪髒水裡。
春生和劉樸急忙把知縣扶将起來,臉上讪讪的,為了自己的失職。
知縣的後背和大辮子上都沾上了污穢。
淩晨跌跤,官帽落地,這是很大的不祥之兆。
知縣的心中很是懊惱,他本想痛罵随從,但看到他們惴惴不安的樣子,話到了嘴邊又咽了下去。
春生和劉樸用騎牲口騎羅圈了的腿支撐着身體,攙扶着知縣。
那位婦人慌忙扔下勺子,跑過去撿回已經不成樣子的官帽,用自己的衣襟胡亂地揩擦了上面的污穢,然後遞給了知縣。
婦人将帽子遞給知縣時,開口道歉: "對不起大老爺。
" 她的嗓音響亮而熱情,讓知縣心中感到溫暖無比。
他接過帽子,戴正在頭上。
一眼就看到了那婦人嘴角上生着一顆豆粒大小的黑痦子。
劉樸用自己的包袱皮,撸了撸知縣大辯子上的泥水。
知縣的大辮子,肮髒得如同一頭拉稀黃牛的尾巴。
春生瞪着眼罵那婦人: "媽拉個巴子瞎了眼了嗎?看到老爺來了還不趕快去搬把椅子來!" 知縣制止了春生的無理,并向那婦人道謝。
婦人滿面赤紅,慌忙進屋去搬來一把油膩膩的椅子,放在知縣的身後。
知縣坐在椅子上,感到全身的關節,無有一處不痛疼。
雙腿之間那物,冰砣子似的又涼又硬。
大腿根部的皮肉,火燒火燎一樣灼痛。
他的心,被自己星夜奔馳、不避風霜、為民請命的行為深深地感動着。
他感到自己高尚的精神如眼前朝天大鍋裡牛雜湯的氣味一樣洋溢開來,散布在清晨的空氣裡。
他的身體,似一個凍透了的大蘿蔔,突然被曬在了陽光下,表皮開始融化、腐爛,流出了粘稠的黃水。
這是個極其痛苦又極其幸福的過程。
知縣的眼睛裡,滲出了粘稠的眼淚,模糊了視線。
他仿佛看到,自己的面前,跪着一大片高密東北鄉的鄉民,他們仰起的臉上,都挂着感恩戴德的表情。
他們的嘴裡咕哝着一些淳樸簡單但卻感人至深的話語:青天大老爺……青天大老爺啊…… 婦人在他們的面前放上了三個黑色的大碗,每個碗裡有一隻黑乎乎的調羹,然後又往每個大碗裡掰了一個燒餅、放了一撮芫荽末兒、一勺椒鹽。
婦人的動作十分敏捷,而且根本就沒問他們要什麼不要什麼,好像她招待的是幾個十分熟悉的常客,對他們的口味了如指掌。
知縣看着婦人圓白的大臉,心中生出了許多的溫暖之情,恍惚感到這個婦人與高密縣那位賣狗肉的女人有着密切的關系。
婦人抄起長柄大勺,攪動着鍋裡的牛雜碎,牛心牛肝牛腸牛肚牛肺在鍋裡翻騰起來,美好的氣味令知縣饞涎欲滴。
一勺子牛雜碎倒進了知縣眼前的大碗,然後緊跟着來了一勺子清湯。
婦人一探身,将半調羹胡椒粉倒進知縣碗裡。
她低聲說:"多點胡椒驅驅風寒。
"知縣感動地點了點頭,捏着調羹将碗裡的東西攪動了幾下,嘴巴就自動地湊近了那黑色的碗沿,啼溜一聲,吸進了一大口。
宛如一隻滾燙的老鼠在他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