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南方的混戰與吳的衰亡
關燈
小
中
大
當中原各國正在鬧着政局改變的當兒,南方也走入了混戰的局面,這一下就把從前晉、楚、吳三鼎足的形勢改成楚、吳、越三鼎足的形勢。
南方三大國鼎立的形勢吳、越兩國所在的江蘇、浙江,在春秋時還是蠻荒之區,人口稀少,土地未辟;其人民文化程度雖低,但勇敢善戰,更處于天賦極優的環境;當兩國尚未興起前,其國鄰近又無強敵;楚人的勢力也不能完全控制他們,所以他們就很容易的興起來了。
吳、越興起之後,南方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楚在吳、越之西,吳在越北楚東,越在楚、吳的東南,三國就地形論,以楚為優,據上遊之勢。
但吳、越是新興的國家,銳氣較盛,所以在春秋末期,楚國的勢力反而較遜。
然吳、越的國基究欠穩固,不過一時達到極盛的情形,不久就衰微下去,真是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了。
楚靈王的霸業楚康王去世,子麇即位,是為郏敖。
那時楚國的令尹是王子圍(康王弟),他是個極有野心的人,他見郏敖懦弱無用,便漸漸樹立黨羽,把政權攏歸自己。
他先殺死大司馬掩,兼并了他的家,勢力越發雄厚,就僭用王禮起來。
魯昭公元年,王子圍聘鄭,順便迎娶鄭國公孫氏的女兒,與諸侯在虢地相會修盟。
各國大夫看見他所設的儀衛,都已知道他有篡位的野心。
果然他回國以後,便調遣開郏敖的親信,自己假裝再聘鄭國,在國内先設下了陰謀。
他還未出境,就聽得郏敖有病,趕快回去進宮問病,順便把郏敖缢死,他自己即位,是為靈王。
楚靈王的驕侈是有名的,諸侯都害怕他。
他即位的第四年上(魯昭公四年),諸侯朝楚,靈王合諸侯于申,拘了服吳的徐子,起兵伐吳,攻破吳邑朱方(在今江蘇丹徒縣?),把齊國逃去的亡臣慶封捉來殺死,算是執行霸主的權柄,代齊國讨了亂賊。
順便用諸侯的兵攻滅賴國(約在今河南東部,與安徽接界處),把賴民遷到鄢地。
他又想把許國遷到賴地,先派人修築賴城。
這年冬天,吳人就伐楚報仇,攻入棘、栎、麻三邑。
楚将帶兵守禦的守禦,築城的築城,忙得不亦樂乎。
次年,楚靈王又合諸侯和東夷的兵去伐吳,越人也來會兵,這是楚、越勾結的開始(楚、越同姓,又曾為婚姻之國)。
晉人用吳制楚的方略得到相當的便宜之後,楚人也來模仿晉人的榜樣,引動越國去牽制吳人。
吳人出兵抵禦,把楚的偏師在鵲岸(約在今安徽無為縣附近)地方打敗。
靈王親統大兵渡過羅水,直到汝清地方,吳人處處設下防備,楚兵無法進攻,靈王就在坻箕山校閱了一次軍隊,班師回國。
楚人為怕吳人再來報複,急派大将沈尹射駐在巢邑,鑅啟疆駐在雩婁,以防吳寇。
不久,楚人伐徐,吳人來救,楚令尹子蕩帶領大兵直搗吳國,卻被吳人打敗了。
這時陳國起了内亂,楚靈王乘機滅陳,就在陳國邀會魯、宋、衛、鄭的大夫;把許國遷到陳邑城父(約在今安徽亳縣),把城父的人遷到陳都,又把方城外面的人遷到原來的許國(魯成公十五年,許遷于葉,這個許國就是葉邑)。
不久他更誘殺了蔡君,滅掉蔡國;在陳、蔡、不羹(約在今河南西南境)幾處地方築了大城,以逼北方。
魯昭公十二年,楚靈王在州來(在今安徽鳳台縣)狩獵閱軍,派兵圍徐,借以威脅吳國,靈王親自駐在乾?(在今安徽亳縣)以為援應。
隻因靈王得國不正,他又暴虐臣下,窮兵黩武,所以弄得内外交怨,大亂立即起來。
楚國的内亂與中衰明年,楚國鑅、鬥二氏之族和在楚的許、蔡的人聯合徒黨引導越兵作亂(當申地會合時,靈王曾戮辱了越大夫,因此越人也恨靈王),召了靈王篡位時所趕走的公子比(子幹)和公子黑肱(子皙),又聳動了陳、蔡、不羹、許、葉諸邑的軍隊,攻入楚都,殺死靈王的大子祿等,奉公子比為王,公子黑肱為令尹,公子棄疾(共王子蔡公)為司馬。
靈王這時方在乾?,聞警回國,在半路上手下軍隊一齊潰散,逼得靈王孤零零地自己吊死。
但是靈王雖死,楚國内部仍未安定。
司
南方三大國鼎立的形勢吳、越兩國所在的江蘇、浙江,在春秋時還是蠻荒之區,人口稀少,土地未辟;其人民文化程度雖低,但勇敢善戰,更處于天賦極優的環境;當兩國尚未興起前,其國鄰近又無強敵;楚人的勢力也不能完全控制他們,所以他們就很容易的興起來了。
吳、越興起之後,南方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楚在吳、越之西,吳在越北楚東,越在楚、吳的東南,三國就地形論,以楚為優,據上遊之勢。
但吳、越是新興的國家,銳氣較盛,所以在春秋末期,楚國的勢力反而較遜。
然吳、越的國基究欠穩固,不過一時達到極盛的情形,不久就衰微下去,真是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了。
楚靈王的霸業楚康王去世,子麇即位,是為郏敖。
那時楚國的令尹是王子圍(康王弟),他是個極有野心的人,他見郏敖懦弱無用,便漸漸樹立黨羽,把政權攏歸自己。
他先殺死大司馬掩,兼并了他的家,勢力越發雄厚,就僭用王禮起來。
魯昭公元年,王子圍聘鄭,順便迎娶鄭國公孫氏的女兒,與諸侯在虢地相會修盟。
各國大夫看見他所設的儀衛,都已知道他有篡位的野心。
果然他回國以後,便調遣開郏敖的親信,自己假裝再聘鄭國,在國内先設下了陰謀。
他還未出境,就聽得郏敖有病,趕快回去進宮問病,順便把郏敖缢死,他自己即位,是為靈王。
楚靈王的驕侈是有名的,諸侯都害怕他。
他即位的第四年上(魯昭公四年),諸侯朝楚,靈王合諸侯于申,拘了服吳的徐子,起兵伐吳,攻破吳邑朱方(在今江蘇丹徒縣?),把齊國逃去的亡臣慶封捉來殺死,算是執行霸主的權柄,代齊國讨了亂賊。
順便用諸侯的兵攻滅賴國(約在今河南東部,與安徽接界處),把賴民遷到鄢地。
他又想把許國遷到賴地,先派人修築賴城。
這年冬天,吳人就伐楚報仇,攻入棘、栎、麻三邑。
楚将帶兵守禦的守禦,築城的築城,忙得不亦樂乎。
次年,楚靈王又合諸侯和東夷的兵去伐吳,越人也來會兵,這是楚、越勾結的開始(楚、越同姓,又曾為婚姻之國)。
晉人用吳制楚的方略得到相當的便宜之後,楚人也來模仿晉人的榜樣,引動越國去牽制吳人。
吳人出兵抵禦,把楚的偏師在鵲岸(約在今安徽無為縣附近)地方打敗。
靈王親統大兵渡過羅水,直到汝清地方,吳人處處設下防備,楚兵無法進攻,靈王就在坻箕山校閱了一次軍隊,班師回國。
楚人為怕吳人再來報複,急派大将沈尹射駐在巢邑,鑅啟疆駐在雩婁,以防吳寇。
不久,楚人伐徐,吳人來救,楚令尹子蕩帶領大兵直搗吳國,卻被吳人打敗了。
這時陳國起了内亂,楚靈王乘機滅陳,就在陳國邀會魯、宋、衛、鄭的大夫;把許國遷到陳邑城父(約在今安徽亳縣),把城父的人遷到陳都,又把方城外面的人遷到原來的許國(魯成公十五年,許遷于葉,這個許國就是葉邑)。
不久他更誘殺了蔡君,滅掉蔡國;在陳、蔡、不羹(約在今河南西南境)幾處地方築了大城,以逼北方。
魯昭公十二年,楚靈王在州來(在今安徽鳳台縣)狩獵閱軍,派兵圍徐,借以威脅吳國,靈王親自駐在乾?(在今安徽亳縣)以為援應。
隻因靈王得國不正,他又暴虐臣下,窮兵黩武,所以弄得内外交怨,大亂立即起來。
楚國的内亂與中衰明年,楚國鑅、鬥二氏之族和在楚的許、蔡的人聯合徒黨引導越兵作亂(當申地會合時,靈王曾戮辱了越大夫,因此越人也恨靈王),召了靈王篡位時所趕走的公子比(子幹)和公子黑肱(子皙),又聳動了陳、蔡、不羹、許、葉諸邑的軍隊,攻入楚都,殺死靈王的大子祿等,奉公子比為王,公子黑肱為令尹,公子棄疾(共王子蔡公)為司馬。
靈王這時方在乾?,聞警回國,在半路上手下軍隊一齊潰散,逼得靈王孤零零地自己吊死。
但是靈王雖死,楚國内部仍未安定。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