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堅戰,堅守在裡面的人失敗了。
在最後關頭,我們熟知的那位能唱花旦的女播音員緊緊摸住一個攻進來的革命者的褲檔,捏碎了這名年輕軍官的睾九。
批鬥大會那天海軍大院沿途布滿警衛連的崗哨。
操場上人山人海,一片海灰。
他們院小孩也都沒空搭理我們,一幫幫站在外圍,爬在樹上,伸着脖子往舞台上瞅。
舞台鋪着白桌布的長桌後面上坐着幾排首長,都是老頭,一邊望着台下一邊端起茶杯吹開茶葉喝茶。
一個跟他們年齡相仿的老頭,穿着被捕了領章帽徽的棉軍服棉帽子,十分沮喪地單獨一把椅子靠前坐在台口。
人很白,很富态,臉部輪廓像新疆人。
那感覺很怪,很像一群朋友突然鬧掰了,大夥都和一個人翻了臉,把他孤立、遺棄在一邊,寒摻他。
台上台下的人都對他很兇,不斷舉起小樹林子般的手臂向他吼,聲若悶雷。
這位看上去挺老實的老頭被說的十分可怕,最引起公憤的是他下令戰士吃西餐,一年到頭牛奶面包,餓得戰士們皮包骨頭。
還有一次海軍也戒了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通我們院的小門都關了。
我們院也加了崗,派出一些遊動哨。
聽說那是林副主席來了,叫做“親自視察海軍”。
隐隐聽得他們院裡敲鑼打鼓,口号陣陣,一派熱鬧。
如果你有那樣的堅定觀念:革命是暴力,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
那麼這些場面就沒有一絲一毫的悲劇色彩和恐怖氣氛。
相反你會覺得熱烈、振奮、長長透出一口氣,如同風筝斷了線,越飄越高,似乎将要上升到一個純粹的境界——那是個很大的無邊無垠的水晶世界,你變成紅桃尖兒,别人都是黑桃4方片3和梅花2.我得說那是一種很良好的自我感覺,你會如大夢初覺,激靈一下以為自己明白了人生,接着覺得自己力大無窮,目光如炬,再發展下去,十有八九就像女人達到性高xdx潮,一刹那一刹那,如癡如醉。
這時若有醫生切開你的大腦,一定可以發現有大片剛剛分泌的緻幻物質。
現代醫學也許能命名這種現象。
我叫它:“天堂來潮”。
那種物質一旦分泌便很難再被吸收。
很多病例證明,品嘗過這種高xdx潮的人難以再過平靜的生活,就像吸毒者常說的: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終生想毒。
病得比較重的人主要特征為:假裝性格峻烈,浪迹天涯,倡導怪力亂神。
等而下之的:自立門戶,妖言惑衆,裝神弄鬼,開班授功。
作為小孩,我實在也看不出這是哪個階級在推翻哪個階級,一定要往那個革命理論上靠,我隻能希望是小孩這個階級推翻大人那個階級。
奴隸制廢除了,婦女平等了,殖民地人民獨立了,隻剩小孩還老受壓。
誰在乎誰推翻誰呢?隻要好看。
畢竟沒有斷頭台、毒氣室、大規模槍殺、剝皮抽筋和五馬分屍,隻是戴戴高帽、剃剃陰陽頭、遊遊街、姓氏打個叉、挂挂牌子、撅撅噴氣式。
說是革命,更像是演戲,卓别林也無非這一套嚎頭。
所以,紅衛兵也别覺得自己真怎麼着了,大人呢也不要太悲壯,你們都是著名喜劇演員,寓教于樂,給我的童年帶來了無窮歡樂。
方槍槍緊走兩步雙手握住方超的雙手:你好啊,康斯坦丁。
彼得洛維奇。
方超:你好你好。
弗拉吉米爾。
依裡奇。
然後他坐下很發愁地說:是不是有些不必要的殘酷。
方槍槍兩手插在小背心上向他彎下腰:誰殘酷?我們,布爾什維克?幾千年來工人們的鮮血流成了河……方槍槍的手在桌面上曲裡拐彎蛇行:尼古拉大門也要打開? 方超嚴肅地點點頭:要打開。
方槍槍把手曲裡拐彎原路撤回來,掏出媽媽的化學梳子吹了口氣,一本正經在自己的短頭發上梳了梳。
除了生活中的活劇,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就是電影了。
我們的文化生活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一片空白。
那時我們院操場天天放電影,集中放映蘇聯電影和批判電影,所謂批判電影就是文革前十七年拍的所有電影。
我們不知道這些電影有什麼值得批判的内容,隻是如饑似渴地吸收那裡面的人物性格和隻言片語,就像學習自己的神話傳統和古老方言。
那使我們看上去似乎變得是一個擁有自己獨特文化的部落,從電影起源,長出自己的根。
那幾乎、差點發展為一門可用于交際流利表達思想的外語,你要不懂,就沒法跟我們相處。
當你站在一個高處,心情很好,打算抒抒情,你要說日語:兔子給給媽耶。
或者:人們萬歲。
當你想往下跳時,在空中要喊“瓦西裡”,落地之後不管是躺着還是站着都要說一句:布哈林是叛徒。
困了,想睡覺,上了床,要對自己說:就這樣,在地上,蓋着别人的鬥篷,睡着無産階級的導師。
别人間你剛才說了什麼,你要回答:好像是世界革命萬歲。
别人看你,你要告訴他:看着我的眼睛——叛徒的眼睛。
要是有人熱情地樓住你,你一定要說:面包沒有,牛奶也沒有。
那人就會說:面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
稱贊别人你必須豎起一個大拇指,瞪圓眼睛:高,實在高。
想讓别人信任,你隻能說:皇軍不搶糧食,不殺人,皇軍是來建設王道樂土。
逼問一個人:在人民政府面前抵賴,沒有用。
在最後關頭,我們熟知的那位能唱花旦的女播音員緊緊摸住一個攻進來的革命者的褲檔,捏碎了這名年輕軍官的睾九。
批鬥大會那天海軍大院沿途布滿警衛連的崗哨。
操場上人山人海,一片海灰。
他們院小孩也都沒空搭理我們,一幫幫站在外圍,爬在樹上,伸着脖子往舞台上瞅。
舞台鋪着白桌布的長桌後面上坐着幾排首長,都是老頭,一邊望着台下一邊端起茶杯吹開茶葉喝茶。
一個跟他們年齡相仿的老頭,穿着被捕了領章帽徽的棉軍服棉帽子,十分沮喪地單獨一把椅子靠前坐在台口。
人很白,很富态,臉部輪廓像新疆人。
那感覺很怪,很像一群朋友突然鬧掰了,大夥都和一個人翻了臉,把他孤立、遺棄在一邊,寒摻他。
台上台下的人都對他很兇,不斷舉起小樹林子般的手臂向他吼,聲若悶雷。
這位看上去挺老實的老頭被說的十分可怕,最引起公憤的是他下令戰士吃西餐,一年到頭牛奶面包,餓得戰士們皮包骨頭。
還有一次海軍也戒了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通我們院的小門都關了。
我們院也加了崗,派出一些遊動哨。
聽說那是林副主席來了,叫做“親自視察海軍”。
隐隐聽得他們院裡敲鑼打鼓,口号陣陣,一派熱鬧。
如果你有那樣的堅定觀念:革命是暴力,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
那麼這些場面就沒有一絲一毫的悲劇色彩和恐怖氣氛。
相反你會覺得熱烈、振奮、長長透出一口氣,如同風筝斷了線,越飄越高,似乎将要上升到一個純粹的境界——那是個很大的無邊無垠的水晶世界,你變成紅桃尖兒,别人都是黑桃4方片3和梅花2.我得說那是一種很良好的自我感覺,你會如大夢初覺,激靈一下以為自己明白了人生,接着覺得自己力大無窮,目光如炬,再發展下去,十有八九就像女人達到性高xdx潮,一刹那一刹那,如癡如醉。
這時若有醫生切開你的大腦,一定可以發現有大片剛剛分泌的緻幻物質。
現代醫學也許能命名這種現象。
我叫它:“天堂來潮”。
那種物質一旦分泌便很難再被吸收。
很多病例證明,品嘗過這種高xdx潮的人難以再過平靜的生活,就像吸毒者常說的: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終生想毒。
病得比較重的人主要特征為:假裝性格峻烈,浪迹天涯,倡導怪力亂神。
等而下之的:自立門戶,妖言惑衆,裝神弄鬼,開班授功。
作為小孩,我實在也看不出這是哪個階級在推翻哪個階級,一定要往那個革命理論上靠,我隻能希望是小孩這個階級推翻大人那個階級。
奴隸制廢除了,婦女平等了,殖民地人民獨立了,隻剩小孩還老受壓。
誰在乎誰推翻誰呢?隻要好看。
畢竟沒有斷頭台、毒氣室、大規模槍殺、剝皮抽筋和五馬分屍,隻是戴戴高帽、剃剃陰陽頭、遊遊街、姓氏打個叉、挂挂牌子、撅撅噴氣式。
說是革命,更像是演戲,卓别林也無非這一套嚎頭。
所以,紅衛兵也别覺得自己真怎麼着了,大人呢也不要太悲壯,你們都是著名喜劇演員,寓教于樂,給我的童年帶來了無窮歡樂。
方槍槍緊走兩步雙手握住方超的雙手:你好啊,康斯坦丁。
彼得洛維奇。
方超:你好你好。
弗拉吉米爾。
依裡奇。
然後他坐下很發愁地說:是不是有些不必要的殘酷。
方槍槍兩手插在小背心上向他彎下腰:誰殘酷?我們,布爾什維克?幾千年來工人們的鮮血流成了河……方槍槍的手在桌面上曲裡拐彎蛇行:尼古拉大門也要打開? 方超嚴肅地點點頭:要打開。
方槍槍把手曲裡拐彎原路撤回來,掏出媽媽的化學梳子吹了口氣,一本正經在自己的短頭發上梳了梳。
除了生活中的活劇,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就是電影了。
我們的文化生活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一片空白。
那時我們院操場天天放電影,集中放映蘇聯電影和批判電影,所謂批判電影就是文革前十七年拍的所有電影。
我們不知道這些電影有什麼值得批判的内容,隻是如饑似渴地吸收那裡面的人物性格和隻言片語,就像學習自己的神話傳統和古老方言。
那使我們看上去似乎變得是一個擁有自己獨特文化的部落,從電影起源,長出自己的根。
那幾乎、差點發展為一門可用于交際流利表達思想的外語,你要不懂,就沒法跟我們相處。
當你站在一個高處,心情很好,打算抒抒情,你要說日語:兔子給給媽耶。
或者:人們萬歲。
當你想往下跳時,在空中要喊“瓦西裡”,落地之後不管是躺着還是站着都要說一句:布哈林是叛徒。
困了,想睡覺,上了床,要對自己說:就這樣,在地上,蓋着别人的鬥篷,睡着無産階級的導師。
别人間你剛才說了什麼,你要回答:好像是世界革命萬歲。
别人看你,你要告訴他:看着我的眼睛——叛徒的眼睛。
要是有人熱情地樓住你,你一定要說:面包沒有,牛奶也沒有。
那人就會說:面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
稱贊别人你必須豎起一個大拇指,瞪圓眼睛:高,實在高。
想讓别人信任,你隻能說:皇軍不搶糧食,不殺人,皇軍是來建設王道樂土。
逼問一個人:在人民政府面前抵賴,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