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燈
上,沉重的新書包一下下拍打着他的右胯像是一隻滿含囑托的大手。

    朝陽把楓樹成行的翠微路照得十分亮堂,一個樹影也沒有,好像那是一條前途遠大的金光大道。

    書包内的鉛筆盒發出輕微的嘩啦聲如同堅果開裂不斷分着他的神。

     路西走着很多通信兵院的孩子,三五成群,沿着自家院牆行走。

    他們看上去很整潔,男孩子很溫和,女孩子不少楚楚動人。

     29号這一側也有很多自行上學結伴而走的孩子。

    他們看到方槍槍這一班有保育院阿姨押送排隊上學的孩子,便露出很優越的樣子,一些男孩子齊聲朝他們喊:俘虜班俘虜班。

     方槍槍聞聲便害臊地低下頭,很收斂地走,真如做了俘虜一般。

    同隊孩子有不好意思的,也有無所謂假裝沒聽見的。

    無所謂的是方超陳南燕那些大孩子,老俘虜兵,一往無前走自己的路。

     他們都是家裡沒大人和大兄始的孩子,入學後仍要留在保育院,混編成一個附屬班,從一年級到四年級。

    這是丢臉的事,如同會自己撤尿了還裹尿布、喊他們“俘虜班”最起勁的也正是他們的老朋友,那些剛剛退園的孩子。

    高洋張燕生和汪若海幾乎是攆着方槍槍喊,方槍槍低着頭也能把他們臉上幸災樂禍的表情看得一清二楚。

     唐阿姨對這些孩子的起哄置若罔聞,給他們充分的言論自由,甚至還對這切中要害的諧音笑了一下。

    你可以發覺她其實也不那麼刻闆,對孩子們無傷大雅的玩笑也能夠欣賞。

     一進翠微路商場那條小街,就看到大批小學生從每一條巷口、拐角走來,校門口更是人山人海,彩旗飄揚,好像還有大喇叭放着歡快的童聲歌唱。

    很多老師站在校門口迎接孩子,她們沒穿那天那身冒領天真的少先隊服,顯得樸實、更值得信賴一些。

    戴紅領巾的孩子進校門時紛紛揚起手臂向她們行禮,遠遠看去波浪滾滾。

    剛才還在人群中東張西望顯得有些茫然的唐阿姨不見了。

    緊緊抱團走在一起的附屬班孩子也散了。

    周圍全是腦門晶亮五官模糊的陌生孩子,擠擠挨挨吵吵嚷嚷,一眼一眼橫七八豎瞅起來帶有小動物那種警覺和審視。

     方槍槍走丢了。

    繞過那座白豆腐般寫着一片字的影壁,眼前是列大群川注不息的孩子。

    他随着人走,每到一處都覺得是剛剛經過,穿過一排房子,那裡的孩子就大一截兒。

     後來他看見一個紅牆環繞的操場,有水泥砌的孤零零的主席台和一根飄着國旗的旗杆,那兒有兩排獨立的房子,進出的都是高大冷漠的少男少女。

    身邊的人不知什麼時候都沒了,他心裡發虛,趕緊掉頭往回定。

    走着走着跑起來,整個院子都空了,回去的路上一個人沒有,跑到影壁,校門口也空空落落,似乎剛才那番熱鬧喧嚣的場面是個幻覺,并沒真實出現過。

     有一刹那,方槍槍眼睜睜經曆了他小時候常做的那個噩夢:光天他日之下,四周的景物和藍天向他很有質量地擠過來,離得很遠都能感到它們沉甸甸的分量。

    隻是一刹那,這頗具壓迫感的空虛消逝了,他聽到人聲遠遠近近地傳來,看到房子上上一扇扇敞開的窗戶内一張張真實的人臉。

    紅甬路遠處走來一個人,那是個五大三粗的男老師,一臉育胡子茬,穿着白球鞋,快樂地哼着歌兒,一雙明亮的眼睛一路友好地瞅着方槍,似乎還向他使了逗趣的眼神。

    方槍槍笑了,沒來由地感到滿心歡喜,心裡也像拭去灰塵的鏡子一下明白了。

     他經過一排房子,看見陳南燕坐在一個窗口,方超坐在她身邊。

    另一個班裡,他看見張甯生和一個好看的女孩子坐在一起。

    在一年級那排房子外,他看到高洋張燕生汪若海坐在不同的房間裡,每人身旁坐着一個陌生的女孩。

     循着每間教室門上的木牌号碼,他走到那一排最後一個中房間,那木牌上用毛筆寫着:一年級六班。

     方槍槍一定進房間額覺室内昏暗陰涼,一個年輕婦女迎上來輕聲問他的名字,讓他跟着她定到後排的一個座位。

    那是一張柚黃色的十分寬大的雙聯桌椅,另一半已經坐着一個梳齊肩雙辮的女孩。

    這女孩上身前傾,盯着斜下來的桌面一動不動,好像一個熱切迎上去的動作做了一半。

    她的鼻子很尖,像一個指示,你狠容易陷入對這尖兒滴下東西的等待之中。

    她臉皮也薄,方槍槍坐下時無意碰了一下她光裸的胳膊,那上面的血飛快地流了過去。

    我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