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時代的賈政
關燈
小
中
大
。
相反,那恰恰表現了賈政不俗的文學功底,他的眼光并不低下。
對于清客們的一些題詞題聯,他左一個“俗”,右一個“也俗”,一概予以否定。
但對于寶玉所題的對聯,卻能領悟到此中的新奇,或“點頭微笑”,或表面說着“也未見長”、“更不好”,而心裡卻是極為欣賞的。
試舉二例如下: “擡頭忽見山上有鏡面白石一塊,正是迎面留題處”,有的說“疊翠”,有的說“錦嶂”,拟了不止幾十個。
寶玉卻引經據典,侃侃而談,“莫若直書‘曲徑通幽處’這句舊詩在上”,衆人誇獎,“賈政笑道:‘不可謬獎。
他年小,不過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罷了。
再俟選拟。
’”所謂“再俟選拟”,其實就是拍闆定稿了。
接着到了水邊一亭,有清客說題“翼然”,賈政駁回,自拟“瀉玉”,賈寶玉又是一番宏論驚人,最後自題為“沁芳”。
賈政并不因為兒子的否定而惱怒,頗寬容地命他題一副七言對聯,寶玉“機上心來”,念出“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賈政聽了,點頭微笑,衆人先稱贊不已”。
此後的園中題額作聯,父子之間似乎達到了某種心靈的默契,親切和善,互相切磋。
雖說在衆清客和兒子面前,賈政不得不擺一點父道尊嚴的架子,間或斷喝一聲,但喜悅之情卻是難以掩蓋的。
這就說明賈政在青年時代,也曾以詩詞歌賦抒發性靈,描寫風月,寄托過許多浪漫的情愫。
後來,随着年歲的增長,在森嚴的封建禮教的挾持中,迅速地“改邪歸正”,着意于仕途經濟的學問,有意泯滅鮮活的情感的沖動,請聽聽他的自白:“如今上了年紀,且案牍勞煩,于這怡情悅性文章上更生疏了。
” 在賈府的中秋月夜,賈政居然熱心參加了賈母所倡導的“擊鼓傳花”的遊戲,這對一向端莊嚴肅的賈政來說,是頗為難能可貴的。
這說明他身上年輕時好玩耍喜遊樂的遺風流韻依然存在,積壓心底的情感波濤并未完全僵死。
書中還多次寫到他主動要求參加賈母和孫兒孫女們的遊戲活動,都因賈母怕他在座,影響後輩們的玩興而被拒絕,賈政曾說過母親“偏心”的話,以表示自己的遺憾。
這次“擊鼓傳花”,“鼓聲兩轉,恰恰在賈政手中住了,隻得飲了酒”(第75回)。
接着又被罰說笑話一個,想不到一向正兒八經的賈政,竟說了一個頗為卑俗的丈夫怕老婆的故事。
不妨錄下,以探賈政心迹: 這個怕老婆的人從不敢多走一步。
偏是那日是八月十五,到街上買東西,便遇見了幾個朋友,死活拉到家裡去吃酒。
不想吃醉了,便在朋友家睡着了,第二日才醒,後悔不及,隻得來家陪罪。
他老婆正洗腳,說:“既是這樣,你替我舔舔就饒你。
”這男人隻得給他舔,未免惡心要吐,他老婆更惱了,要打,說:“你這樣輕狂!”唬得他男人忙跪下求說:“并不是奶奶的腳髒。
隻因昨晚吃多了黃酒,又吃了幾塊月餅餡子,所以今日有些作酸呢。
”(第75回) 這個笑話引得賈母和衆人都笑了,此中當然包括他的子侄們在内。
在此時此刻,賈政當然是解除了心頭的“監督”機制,露出了一個較為真實的“本我”出來,與長輩和晚輩同等地處于一種親昵而戲谑的氛圍之中。
同時,這個故事的内涵,又披露了潛意識中被壓抑的對性愛的種種沖動,可以推測,在青年時代,他是愛談論女人,或喜歡接近女人的。
在書中,可以與賈政作為映照的,則是甄寶玉了,原先的那種“古怪脾氣”,漸漸改去,一心于仕途經濟,可見封建禮教的赫赫聲威。
而與之為反襯的,則是他的兒子賈寶玉,在叛逆的路上愈走愈遠,絲毫也不肯回頭!
相反,那恰恰表現了賈政不俗的文學功底,他的眼光并不低下。
對于清客們的一些題詞題聯,他左一個“俗”,右一個“也俗”,一概予以否定。
但對于寶玉所題的對聯,卻能領悟到此中的新奇,或“點頭微笑”,或表面說着“也未見長”、“更不好”,而心裡卻是極為欣賞的。
試舉二例如下: “擡頭忽見山上有鏡面白石一塊,正是迎面留題處”,有的說“疊翠”,有的說“錦嶂”,拟了不止幾十個。
寶玉卻引經據典,侃侃而談,“莫若直書‘曲徑通幽處’這句舊詩在上”,衆人誇獎,“賈政笑道:‘不可謬獎。
他年小,不過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罷了。
再俟選拟。
’”所謂“再俟選拟”,其實就是拍闆定稿了。
接着到了水邊一亭,有清客說題“翼然”,賈政駁回,自拟“瀉玉”,賈寶玉又是一番宏論驚人,最後自題為“沁芳”。
賈政并不因為兒子的否定而惱怒,頗寬容地命他題一副七言對聯,寶玉“機上心來”,念出“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賈政聽了,點頭微笑,衆人先稱贊不已”。
此後的園中題額作聯,父子之間似乎達到了某種心靈的默契,親切和善,互相切磋。
雖說在衆清客和兒子面前,賈政不得不擺一點父道尊嚴的架子,間或斷喝一聲,但喜悅之情卻是難以掩蓋的。
這就說明賈政在青年時代,也曾以詩詞歌賦抒發性靈,描寫風月,寄托過許多浪漫的情愫。
後來,随着年歲的增長,在森嚴的封建禮教的挾持中,迅速地“改邪歸正”,着意于仕途經濟的學問,有意泯滅鮮活的情感的沖動,請聽聽他的自白:“如今上了年紀,且案牍勞煩,于這怡情悅性文章上更生疏了。
” 在賈府的中秋月夜,賈政居然熱心參加了賈母所倡導的“擊鼓傳花”的遊戲,這對一向端莊嚴肅的賈政來說,是頗為難能可貴的。
這說明他身上年輕時好玩耍喜遊樂的遺風流韻依然存在,積壓心底的情感波濤并未完全僵死。
書中還多次寫到他主動要求參加賈母和孫兒孫女們的遊戲活動,都因賈母怕他在座,影響後輩們的玩興而被拒絕,賈政曾說過母親“偏心”的話,以表示自己的遺憾。
這次“擊鼓傳花”,“鼓聲兩轉,恰恰在賈政手中住了,隻得飲了酒”(第75回)。
接着又被罰說笑話一個,想不到一向正兒八經的賈政,竟說了一個頗為卑俗的丈夫怕老婆的故事。
不妨錄下,以探賈政心迹: 這個怕老婆的人從不敢多走一步。
偏是那日是八月十五,到街上買東西,便遇見了幾個朋友,死活拉到家裡去吃酒。
不想吃醉了,便在朋友家睡着了,第二日才醒,後悔不及,隻得來家陪罪。
他老婆正洗腳,說:“既是這樣,你替我舔舔就饒你。
”這男人隻得給他舔,未免惡心要吐,他老婆更惱了,要打,說:“你這樣輕狂!”唬得他男人忙跪下求說:“并不是奶奶的腳髒。
隻因昨晚吃多了黃酒,又吃了幾塊月餅餡子,所以今日有些作酸呢。
”(第75回) 這個笑話引得賈母和衆人都笑了,此中當然包括他的子侄們在内。
在此時此刻,賈政當然是解除了心頭的“監督”機制,露出了一個較為真實的“本我”出來,與長輩和晚輩同等地處于一種親昵而戲谑的氛圍之中。
同時,這個故事的内涵,又披露了潛意識中被壓抑的對性愛的種種沖動,可以推測,在青年時代,他是愛談論女人,或喜歡接近女人的。
在書中,可以與賈政作為映照的,則是甄寶玉了,原先的那種“古怪脾氣”,漸漸改去,一心于仕途經濟,可見封建禮教的赫赫聲威。
而與之為反襯的,則是他的兒子賈寶玉,在叛逆的路上愈走愈遠,絲毫也不肯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