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性變态:戀童癖
關燈
小
中
大
據一些性心理學家的研究,認為戀童癖是以兒童為對象取得性滿足的一種性變态,主要見于男性。
因為戀童癖有時發生在同性之間,故與同性戀的特征有相似之處。
這種愛娈童之風,自古不乏其例。
如梁簡文帝就有過一首傳詠娈童的詩: 娈童嬌麗質,踐童複超瑕。
羽帳晨香滿,珠簾夕漏賒; 翠被含鴛色,雕床镂象牙。
妙年同小史,姝貌比朝霞; 袖裁連壁錦,床織細種花。
攬褲輕紅塵,回頭雙鬓斜; 懶眼時含笑,玉手乍攀花。
懷情非後釣,密愛似前車, 定使燕姬妒,彌令鄭女嗟。
詩的頭兩句點題,接下來四句寫所居環境,一派女性意味,第七八句,寫年少貌美,接下來用六句細描娈童的衣着和姿态,最後四句刻畫情懷,認為與女子并無異樣。
《北史·齊本紀·廢帝紀》裡,國子助教許散愁自稱:“散愁自少以來,不登娈童之床,不入季女之室,服膺簡策,不知老之将至。
”從反面看出當時的達宦貴人中“登娈童之床”、“入季女之室”的不在少數,否則散愁不會專提出此點來回答宣帝的問話。
到了清代,淫狎娈童的風氣更盛,患戀童癖的男子數目相當可觀,在清人的筆記中,時常見到這一類的記錄。
《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二上說:“凡女子淫佚,發乎情欲之自然,娈童則本無是心,皆幼而受給,或勢劫利餌耳。
”接着紀曉岚便舉了一個例證:“相傳某巨室喜押狡童,而患其或愧拒,乃多買瑞麗小兒,未過十歲者,與諸童戲,時使執燭侍側,種種淫狀,久而見慣,視若當然,過三四年,稍長可禦,皆順流之舟矣……” 這裡可看出,娈童之所以如此,是受人“勢劫利餌”,即威勢所脅利物所誘,加之蓄意地造成他們心理變态所緻。
而男性之所以戀童,除了古書上所說的他們與女子的容貌、性情并無二緻之外,還有更複雜的原因。
戀童癖并不一律追求性交行為的滿足,那麼其深層的心理原因是什麼呢? 有的研究者認為,人對兒童表示愛有可能是出于對童年時代的留戀,對兒童時代的性遊戲表示關注和作一種回顧。
或者是由于受到人際關系的挫折,特别是與親人和自己的家庭相處不善,感到與成人社會的交往十分費力,而與兒童打交道則不需要動更多的腦筋,可以自由自在地表現自己,以緻毫不費勁地得到性方面的快感。
《紅樓夢》中,就有好些個戀童癖者,薛蟠便是此中最突出的一個。
薛呆子雖出身于名門大戶,因父親早逝,沒有得到過嚴格的管束和教育,智商低下,不好詩書,打架鬥毆,尋釁鬧事,眠花宿柳,無所不為,而又心無點墨,愚頑可笑。
在家庭,時時受到母親的指責,就連妹妹寶钗也可以對他進行開導、規勸、嘲諷;在社會上,更是四處碰壁,常常被人玩弄,絕對地找不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在與女子的交往中,除了用金錢購買感官的刺激外,并不能以自己的容貌和才華的魅力進入有着“戀情”氛圍的過程;就說“同性戀”這種形式吧,他呆頭呆腦地想和柳湘蓮親近,最終遭受了一頓飽打。
這些挫折,使他把興趣轉到兒童身上,去取得性滿足: 原來薛蟠自來王夫人處住後,便知有一家學,學中廣有青年子弟,不免動了龍陽之興,因此也假來上學讀書,不過是三日打魚,兩日曬網,白送些束禮物與賈代儒,卻不曾有一些兒進益,隻圖結交些契弟。
誰想這學内有好幾個小學生,圖了薛蟠的銀錢吃穿,被他哄上手的,也不消多記。
(第9回) 這段文字可看出,薛蟠不僅僅是同性戀了,他追戀的是“幾個小學生”,利用“銀錢吃穿”的誘惑,又騙又“哄”,達到自己的性滿足,這當然是戀童癖無疑。
因為戀童癖有時發生在同性之間,故與同性戀的特征有相似之處。
這種愛娈童之風,自古不乏其例。
如梁簡文帝就有過一首傳詠娈童的詩: 娈童嬌麗質,踐童複超瑕。
羽帳晨香滿,珠簾夕漏賒; 翠被含鴛色,雕床镂象牙。
妙年同小史,姝貌比朝霞; 袖裁連壁錦,床織細種花。
攬褲輕紅塵,回頭雙鬓斜; 懶眼時含笑,玉手乍攀花。
懷情非後釣,密愛似前車, 定使燕姬妒,彌令鄭女嗟。
詩的頭兩句點題,接下來四句寫所居環境,一派女性意味,第七八句,寫年少貌美,接下來用六句細描娈童的衣着和姿态,最後四句刻畫情懷,認為與女子并無異樣。
《北史·齊本紀·廢帝紀》裡,國子助教許散愁自稱:“散愁自少以來,不登娈童之床,不入季女之室,服膺簡策,不知老之将至。
”從反面看出當時的達宦貴人中“登娈童之床”、“入季女之室”的不在少數,否則散愁不會專提出此點來回答宣帝的問話。
到了清代,淫狎娈童的風氣更盛,患戀童癖的男子數目相當可觀,在清人的筆記中,時常見到這一類的記錄。
《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二上說:“凡女子淫佚,發乎情欲之自然,娈童則本無是心,皆幼而受給,或勢劫利餌耳。
”接着紀曉岚便舉了一個例證:“相傳某巨室喜押狡童,而患其或愧拒,乃多買瑞麗小兒,未過十歲者,與諸童戲,時使執燭侍側,種種淫狀,久而見慣,視若當然,過三四年,稍長可禦,皆順流之舟矣……” 這裡可看出,娈童之所以如此,是受人“勢劫利餌”,即威勢所脅利物所誘,加之蓄意地造成他們心理變态所緻。
而男性之所以戀童,除了古書上所說的他們與女子的容貌、性情并無二緻之外,還有更複雜的原因。
戀童癖并不一律追求性交行為的滿足,那麼其深層的心理原因是什麼呢? 有的研究者認為,人對兒童表示愛有可能是出于對童年時代的留戀,對兒童時代的性遊戲表示關注和作一種回顧。
或者是由于受到人際關系的挫折,特别是與親人和自己的家庭相處不善,感到與成人社會的交往十分費力,而與兒童打交道則不需要動更多的腦筋,可以自由自在地表現自己,以緻毫不費勁地得到性方面的快感。
《紅樓夢》中,就有好些個戀童癖者,薛蟠便是此中最突出的一個。
薛呆子雖出身于名門大戶,因父親早逝,沒有得到過嚴格的管束和教育,智商低下,不好詩書,打架鬥毆,尋釁鬧事,眠花宿柳,無所不為,而又心無點墨,愚頑可笑。
在家庭,時時受到母親的指責,就連妹妹寶钗也可以對他進行開導、規勸、嘲諷;在社會上,更是四處碰壁,常常被人玩弄,絕對地找不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在與女子的交往中,除了用金錢購買感官的刺激外,并不能以自己的容貌和才華的魅力進入有着“戀情”氛圍的過程;就說“同性戀”這種形式吧,他呆頭呆腦地想和柳湘蓮親近,最終遭受了一頓飽打。
這些挫折,使他把興趣轉到兒童身上,去取得性滿足: 原來薛蟠自來王夫人處住後,便知有一家學,學中廣有青年子弟,不免動了龍陽之興,因此也假來上學讀書,不過是三日打魚,兩日曬網,白送些束禮物與賈代儒,卻不曾有一些兒進益,隻圖結交些契弟。
誰想這學内有好幾個小學生,圖了薛蟠的銀錢吃穿,被他哄上手的,也不消多記。
(第9回) 這段文字可看出,薛蟠不僅僅是同性戀了,他追戀的是“幾個小學生”,利用“銀錢吃穿”的誘惑,又騙又“哄”,達到自己的性滿足,這當然是戀童癖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