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慕容旦
關燈
小
中
大
更不會是聖火教的人了。
秋水頗有些失望。
如果他知道曾回頭看了一眼的公子打扮的人便是第五名密函中提及的慕容旦,隻怕會後悔地恨不能一頭碰死了。
********* 慕容旦知道今天碰上的那群人正是近來在中原武林哄傳的沸沸揚揚的白袍會。
他自濟南趕到大同,找到田、李三人後,四人l略加商議,便決定先趕往榆林。
因為韓廣弟帶着他的“燕雲一百單八騎”自張飛鴻到達亦集乃後,一直駐紮在亦集乃東南一百餘裡的一塊綠洲上。
隻有先與韓廣弟彙合,弄清張飛鴻現在的處境之後,才好計劃下一步的行動。
慕容旦已将他在大理的遭遇和盤托出,田軍劍卻對他的擔心很不以為然。
一件事情的成功與否,最主要的是看你花費多大精力去做和如何去做,跟它進行的秘密與否,其實并沒有太大的關系。
慕容旦雖然暴露了複國計劃,但同時也争得了大理段氏和思機發這一路強援。
隻要能多獲得幾路強援,他們盡可以提前起兵,也就不在乎計劃是否洩露了。
再說,計劃遲早總是要實施的,一旦起兵,則天下皆知,又怎麼談得上洩秘不洩秘呢? 更何況當時慕容旦也隻向林撫遠談到張氏有複國計劃以及在海外和中原都已蓄積了一定的實力,并沒有涉及中原任何一個據點的具體情況。
就算明廷能很快得知消息,也是無從查起。
現在他們最關心的,是張飛鴻與聖火教會談的結果到底會怎樣以及如何與瓦刺搭上關系。
如果鐵人鳳能利用他在中原武林的威望和勢力,封住殷朝歌的嘴,那自然再好不過了。
自大理回中原的路上,慕容旦心裡已勾劃好了一幅藍圖。
要想順利地将它變為現實,其先決條件是能與也先及聖火教簽訂攻守盟約。
時機一旦成熟,慕容旦就會提前一兩個月通知思機發起兵,則明廷的注意力和精銳部隊必定都将吸引到南疆去,而聖火教的人馬便可利用這段時間潛入京師及順天府一帶,張氏在中原的潛伏勢力亦可向南直隸一帶集中。
待南疆那邊打得不可開交時,瓦刺與張氏便可從北面和東面同時起兵。
張飛鴻率領海外及中原蓄積的力量直撲南京,而也先則率瓦刺精銳鐵騎長驅北京。
一旦也先的大隊鐵騎逼近京師,慕容沖天就可率聖火教人馬在城内舉事,則京城可一鼓而下,明廷自然就冰消瓦解了。
可以肯定,在與明廷守備京師的精銳禦林軍的戰鬥中,也先與聖火教必定都會受到極大的損耗,于是張飛鴻在攻下南京之後,就可打出“抗擊異族入侵”的旗号,團結中原各部力量,揮師北上,将也先逐回大漠。
對這個計劃的各個細節,慕容旦都做了仔細的推敲。
他相信,隻要能按部就班準确實施,則成功是必然的,是指日可待的。
“準确實施”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實在很難,誰也不敢保證在實施的過程中會遇上什麼意料之外的事。
慕容旦也不敢保證。
他所能做的,隻是事先盡可能将準備工作做得更充分,将一切能夠想到的情況都考慮進去,并且準備好相應的應付手段。
比如說,在大漠中會碰上白袍會就絕對是個意外,而且對慕容旦可以說是個不小的打擊, 因為他曾聽鐵人鳳提到過,殷朝歌好像就是白袍會的人。
一開始他們也不知道前面的大隊人馬是白袍會,但即将超過他們時,田軍劍在人群中認出了秋水。
張飛鴻自幼好丹青,在濟南見過秋水後,便憑着記憶畫了一幅秋水的小像。
這幅小像田軍劍等人都看過,而且都留有較深的印象。
慕容旦一聽說遇上的正是白袍會,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
他是想看一看人群中有沒有殷朝歌。
沒有。
即使這樣,他還是警戒之心大起,四人商定在這一路之上,隻談風月而不及其它,以免暴露身分。
果然,白袍會派出了跟蹤他們的人。
肖無濑接近帳篷時雖然十分小心,但慕容旦還是發現了他。
他也想過擒住此人,拷問出殷朝歌的行蹤,但一來看出了來人武功頗高,二來白袍會大隊人馬就在身後不過幾十裡地,相形之下,他們實在是勢單力薄。
所以幹脆裝着一點沒有察覺,四人在帳篷裡大談起風月逸事來。
肖無濑離開沒多久,四人便丢下帳篷,星夜起程了。
他們現在實在沒心思考慮白袍會到沙漠之中來的原因,隻求白袍會不要找他們的麻煩。
一直跑到東方發白,人困馬乏之時,他們才稍稍休息了一會兒,馬匹的力氣剛一恢複,就又開始往前趕路了。
他們隻求能離白袍會遠一點,越遠越好。
第三天天剛亮,他們便到了榆林城外。
遠遠地看見那一帶淺灰色城牆時,四個人都已快要站不穩了。
他們的坐騎早在二十裡地之外就已經累得口吐白沫,倒在地上再也沒有站起來。
一進城,他們就找了個客棧鑽了進去。
現在他們最需要的,是一頓可口的飯菜、熱乎乎的洗澡水、安靜的房間和松軟幹淨的床。
這些都是盡快地恢複體力所不可或缺的。
在客店裡,這些東西隻認錢,除了錢之外什麼都不認。
他們手頭的銀兩十分充足,所以他們當天下午就又變得容光煥發,精神飽滿了。
養足了精神,接下來就該辦正事了。
正事就是買馬。
要想穿越沙漠,充足的食物、飲水和好馬缺一不可。
榆林城内卻買不到馬,買馬得去馬市。
榆林這一帶的馬市設在南門外十來裡地的歸德堡附近。
第二天一大早,慕容旦一行四人前往馬市的路上,怎麼也沒想到買幾匹馬竟會有那麼多的麻煩。
像這一類的事情,一向是隻要有錢,便能順風順水,怎麼會有“麻煩”可言呢’! 但偏偏有些時候,錢卻起不了作用。
錢越多,麻煩隻怕還會越大。
早知道會遇上那樣的意外,慕容旦甯願爬着穿過沙漠,也不願去歸德堡買馬了。
秋水頗有些失望。
如果他知道曾回頭看了一眼的公子打扮的人便是第五名密函中提及的慕容旦,隻怕會後悔地恨不能一頭碰死了。
********* 慕容旦知道今天碰上的那群人正是近來在中原武林哄傳的沸沸揚揚的白袍會。
他自濟南趕到大同,找到田、李三人後,四人l略加商議,便決定先趕往榆林。
因為韓廣弟帶着他的“燕雲一百單八騎”自張飛鴻到達亦集乃後,一直駐紮在亦集乃東南一百餘裡的一塊綠洲上。
隻有先與韓廣弟彙合,弄清張飛鴻現在的處境之後,才好計劃下一步的行動。
慕容旦已将他在大理的遭遇和盤托出,田軍劍卻對他的擔心很不以為然。
一件事情的成功與否,最主要的是看你花費多大精力去做和如何去做,跟它進行的秘密與否,其實并沒有太大的關系。
慕容旦雖然暴露了複國計劃,但同時也争得了大理段氏和思機發這一路強援。
隻要能多獲得幾路強援,他們盡可以提前起兵,也就不在乎計劃是否洩露了。
再說,計劃遲早總是要實施的,一旦起兵,則天下皆知,又怎麼談得上洩秘不洩秘呢? 更何況當時慕容旦也隻向林撫遠談到張氏有複國計劃以及在海外和中原都已蓄積了一定的實力,并沒有涉及中原任何一個據點的具體情況。
就算明廷能很快得知消息,也是無從查起。
現在他們最關心的,是張飛鴻與聖火教會談的結果到底會怎樣以及如何與瓦刺搭上關系。
如果鐵人鳳能利用他在中原武林的威望和勢力,封住殷朝歌的嘴,那自然再好不過了。
自大理回中原的路上,慕容旦心裡已勾劃好了一幅藍圖。
要想順利地将它變為現實,其先決條件是能與也先及聖火教簽訂攻守盟約。
時機一旦成熟,慕容旦就會提前一兩個月通知思機發起兵,則明廷的注意力和精銳部隊必定都将吸引到南疆去,而聖火教的人馬便可利用這段時間潛入京師及順天府一帶,張氏在中原的潛伏勢力亦可向南直隸一帶集中。
待南疆那邊打得不可開交時,瓦刺與張氏便可從北面和東面同時起兵。
張飛鴻率領海外及中原蓄積的力量直撲南京,而也先則率瓦刺精銳鐵騎長驅北京。
一旦也先的大隊鐵騎逼近京師,慕容沖天就可率聖火教人馬在城内舉事,則京城可一鼓而下,明廷自然就冰消瓦解了。
可以肯定,在與明廷守備京師的精銳禦林軍的戰鬥中,也先與聖火教必定都會受到極大的損耗,于是張飛鴻在攻下南京之後,就可打出“抗擊異族入侵”的旗号,團結中原各部力量,揮師北上,将也先逐回大漠。
對這個計劃的各個細節,慕容旦都做了仔細的推敲。
他相信,隻要能按部就班準确實施,則成功是必然的,是指日可待的。
“準确實施”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實在很難,誰也不敢保證在實施的過程中會遇上什麼意料之外的事。
慕容旦也不敢保證。
他所能做的,隻是事先盡可能将準備工作做得更充分,将一切能夠想到的情況都考慮進去,并且準備好相應的應付手段。
比如說,在大漠中會碰上白袍會就絕對是個意外,而且對慕容旦可以說是個不小的打擊, 因為他曾聽鐵人鳳提到過,殷朝歌好像就是白袍會的人。
一開始他們也不知道前面的大隊人馬是白袍會,但即将超過他們時,田軍劍在人群中認出了秋水。
張飛鴻自幼好丹青,在濟南見過秋水後,便憑着記憶畫了一幅秋水的小像。
這幅小像田軍劍等人都看過,而且都留有較深的印象。
慕容旦一聽說遇上的正是白袍會,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
他是想看一看人群中有沒有殷朝歌。
沒有。
即使這樣,他還是警戒之心大起,四人商定在這一路之上,隻談風月而不及其它,以免暴露身分。
果然,白袍會派出了跟蹤他們的人。
肖無濑接近帳篷時雖然十分小心,但慕容旦還是發現了他。
他也想過擒住此人,拷問出殷朝歌的行蹤,但一來看出了來人武功頗高,二來白袍會大隊人馬就在身後不過幾十裡地,相形之下,他們實在是勢單力薄。
所以幹脆裝着一點沒有察覺,四人在帳篷裡大談起風月逸事來。
肖無濑離開沒多久,四人便丢下帳篷,星夜起程了。
他們現在實在沒心思考慮白袍會到沙漠之中來的原因,隻求白袍會不要找他們的麻煩。
一直跑到東方發白,人困馬乏之時,他們才稍稍休息了一會兒,馬匹的力氣剛一恢複,就又開始往前趕路了。
他們隻求能離白袍會遠一點,越遠越好。
第三天天剛亮,他們便到了榆林城外。
遠遠地看見那一帶淺灰色城牆時,四個人都已快要站不穩了。
他們的坐騎早在二十裡地之外就已經累得口吐白沫,倒在地上再也沒有站起來。
一進城,他們就找了個客棧鑽了進去。
現在他們最需要的,是一頓可口的飯菜、熱乎乎的洗澡水、安靜的房間和松軟幹淨的床。
這些都是盡快地恢複體力所不可或缺的。
在客店裡,這些東西隻認錢,除了錢之外什麼都不認。
他們手頭的銀兩十分充足,所以他們當天下午就又變得容光煥發,精神飽滿了。
養足了精神,接下來就該辦正事了。
正事就是買馬。
要想穿越沙漠,充足的食物、飲水和好馬缺一不可。
榆林城内卻買不到馬,買馬得去馬市。
榆林這一帶的馬市設在南門外十來裡地的歸德堡附近。
第二天一大早,慕容旦一行四人前往馬市的路上,怎麼也沒想到買幾匹馬竟會有那麼多的麻煩。
像這一類的事情,一向是隻要有錢,便能順風順水,怎麼會有“麻煩”可言呢’! 但偏偏有些時候,錢卻起不了作用。
錢越多,麻煩隻怕還會越大。
早知道會遇上那樣的意外,慕容旦甯願爬着穿過沙漠,也不願去歸德堡買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