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 華興會

關燈
他們在癸卯年(1903年)冬天,在長沙成立了“華興會”,以黃興為會長,秦毓鎏為副會長。會所設在連升街,對外稱為“林公館”,亦稱“旅湘俱樂部”。這個會所吸收的,以知識分子為主體。會員有四五百人。在“華興會”以外,他們又設立了一個“同仇會”以會黨(哥老會)分子為吸收對象,黃興自為該會的“大将”,任命劉揆一為“中将”,會黨的一個首領馬福益為“少将”。這個“同仇會”,由于有既成的會黨為基礎,會員的人數極多。

    次年,甲辰年(1904年),黃興等人決定在十月初十日(11月16日)慈禧太後的誕辰起義。計劃是:事先在萬壽宮埋好炸藥,在長沙的文武官員拜壽之時一齊把他們炸死,随即在長沙、嶽州、衡州(衡陽)、寶慶(今邵陽)、常德五處同時采取武裝行動。

    陳天華在八九月之間趕了來參加。黃興的一位兩湖書院的同學曹亞伯,也從武昌來寄身于長沙聖公會,幫他的忙。曹亞伯是湖北興國州(今陽新縣)人,此時已經于本年五月在武昌與劉敬庵(靜庵)、宋教仁等人設了一個革命團體,叫做“科學補習所”。他來到長沙,在事實上成為華興會與科學補習所之間的聯絡人,以便科學補習所也于長沙得手之時在武昌起義。宋教仁是湖南桃源縣人,在武昌文普通學堂讀書,仍舊留在武昌,内定于十月初十起義之時擔任常德一路的軍事負責人。

    黃興與劉揆一把自己的家産變賣了,同志柳大任與彭恂也把他們的家産變賣,另外又由龍璋、楊守仁通力合作,向各方面借錢捐錢,一共湊集了五萬元以上,作為購械、養兵等等起義的費用。

    不幸,在九月中旬的某一天,有兩位會黨同志(何少卿與郭鶴卿)因事機不密而在湘潭被捕,全盤的起義計劃成為泡影。黃興在長沙被張繼、曹亞伯、龍璋與教會的牧師黃吉亭救護出險,由黃吉亭陪同乘船到漢口江面,換船東下。臨别之時,黃吉亭請他在安全到達上海以後,打一個電報來長沙,以“興”字為暗号。從此以後,黃興這才把他的原名“轸”,改為“興”字,作為紀念。

    劉揆一等人,也先後脫了虎口,馬福益在乙巳年(1905年)三月由廣西回湖南,企圖再舉,在湘鄉被巡撫端方捉住,就義。黃興到了上海,和劉揆一、陳天華、張繼、楊守仁繼續努力,也準備回湖南再舉,而且設了機關在上海新閘路餘慶裡劉的寓所。這機關又不幸因安徽志士萬福華于十月十三日行刺前任廣西巡撫王之春于一品香,而連帶地被破。萬福華生平醉心革命而并未參加革命組織,因好友吳春陽的介紹而認識了黃、劉等人,自動向劉光漢借了張繼的手槍去刺王之春,臨時忘卻撥動“停機紐”,扳不動槍機,被捕。章行嚴到捕房去看他,在出來的時候被密探跟蹤,因此而洩漏了機關的地址。兩天以後,黃興、陳天華、張繼,與十幾位其他的同志都在餘慶裡被巡捕抓了去。劉揆一剛好外出,不曾遭殃。

    龍璋這時候已由湖南來到江蘇,官居泰興縣知事。他為了這件事,親來上海,把黃興等人都從巡捕房保了出來。(巡捕房不知道黃興便是清廷所通緝的黃轸。)萬福華被判了十年徒刑,于民國成立以後出獄。

    黃興去日本住了四個多月,在乙巳年春天回國,到漢陽取出若幹械彈,和劉揆一乘民船運往湘西。他們航行到沅陵,械彈被厘金卡子的兵搜出。黃興與劉揆一開槍打死一個兵,脫險,脫險不久,聽到馬福益被捕犧牲;又接到東京朋友的信,說孫中山不久便從歐洲東來,而且傳了話,希望到時候能和他(黃興)見面。

    黃興便在五月間先到日本,等候孫中山。等候到六月中間,孫中山到達橫濱,黃興便偕同程家柽、張繼、宮崎寅藏先去拜訪。孫中山向他表示,要聯絡華興會的會員,共同努力。他十分贊成。

    宋教仁這時候也在日本。辦了一個《二十世紀之支那》雜志。他是華興會的會員,也是武昌科學補習所的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