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我收工回家,把鐵鍬放到門背後,看見馬鞭還挂在牆角,上面已經蒙上了薄薄的塵土。
我連釘子一齊将它拽了下來,一撅兩段,扔出了大門。
“回來啦?”她坐在小闆凳上,面前放着一筐鴨蛋,笑着問我。
“回來了。
” “牲口賣了,你舍不得吧?”她把鴨蛋一個個揀到壇子裡。
壇子裡盛着熬好的鹽水。
“有什麼舍不得的?我連人都舍得!” 屋裡暖烘烘的,鐵爐蓋燒得通紅。
我把手在爐子上烤熱,然後閉起眼睛,将手焐在臉頰上。
我感到一陣舒适的暈眩。
這就是家,這就是人人都需要的那麼一點可憐巴巴的溫暖。
但人創造了什麼,就會被他的創造束縛住。
這冬天的爐火,這些壇壇罐罐,這兩間小屋,是供我享受的,但我也付出了自由作代價。
“我在給你腌鹹鴨蛋哩,你看!”她在我背後說。
“有什麼看頭!”我睜開眼睛,漠然地瞟了她一眼。
她并不覺得無趣,停了片刻,又笑着說:“時間過得真快,我們結婚時候買的小鴨子,這會兒都下了這麼多蛋了。
” 是的。
貓也長大了,這時無憂無慮地卧在爐台上。
眯着眼睛打呼噜。
這隻貓就是那天晚上從曹學義胯下鑽出來的灰貓!它也和大青馬一樣,看到過許多事情。
在這個世界上,人最怕的是人,而不是動物,即使是猛獸。
她低着頭,繼續往壇子裡揀鴨蛋。
鴨蛋并不沉下去,悠悠地浮在鹽水上,雪白的一層。
她用愉快的聲調問我:“我聽說,南方人都愛吃鹹鴨蛋,是不是?” 我鼻子裡哼了一聲,說,“你聽說的事情太多了!” 她擡起頭瞥了我一眼,眼睛裡的光芒暗淡下來。
一會兒,她撇了撇嘴,謹慎地嗔怪我說:“我的話,你總忘不了!” “話是會忘記了,但是事情是很難忘記的!” 說完,我一掀門簾進到裡屋,在我的用門闆做的書桌旁坐下,拿了一本印着“紅衛兵日記”封面的筆記本,攤在面前。
寫作的愉快不完全在于與出了什麼,而多半在寫作的過程當中。
分析、綜合、推理、判斷,這些大腦的智能活動,就和體育運動一樣,并不是非要争取到名次才使人高興,在身體各部分的活動中就可以享受到發揮活力的快樂。
将近二十年,除了“自我檢查”、“檢讨”、“每周思想彙報”、要求糧食補貼的“報告”和那份要求結婚的申請書,以及代替别人抄的“大批判”文章,我沒有正正經經寫過什麼文字。
也許,這就是改造我的手段和我改造的目的?象剝獸皮一樣把文化從人身上剝離下來,這個過程對于被剝的人來說雖然很痛苦,但對獵人來說卻是必須進行的。
但在四個月前,在洪水的危險過去以後,在我又成為正常人以後,我開始拿起筆來。
最初幾天,筆下非常艱澀,幾乎寫一個字就要停頓一下,大約古代人刻竹簡就是這副模樣吧。
大腦和手指間的傳動器官出了嚴重的故障,生鏽了,而且鏽死了。
腦子裡能想出的,嘴上能說出的語言,怎麼也不能流利地變成文字,必須兩眼呆呆地一個一個地從空中去尋找。
但不久,這條傳動器官由于經常運動的結果,漸漸地靈活了,一個一個生疏的字也重新熟悉起來。
在沒有人能夠暢所欲言地交談的情況下,孤獨地寫作,成了最能幫助思想的手段。
大腦裡的一個概念落在筆下,變成了由點、撇、橫、豎、捺等等構成的方塊字,即刻成了獨立于主體之外的客觀存在,不由得使你要去探究它和别的概念的聯系,然後把一個一個方塊字配搭起來,串連起來。
雜亂無章的思想,一霎間理性的靈感,從書中的某一句話産生的認識飛躍,即使是癡人說夢、夢中呓語,都能通過筆梳理得有條不紊、綱目并張。
在視、聽、味、觸覺的愉快之外,還有一種理智運行的愉快。
這歡愉之情并不是因為得出了什麼思想結果,而是從視覺所不能透過的地方,從被人生的重負覆蓋的深處,看到了隻有屬于人的理性的閃光。
并且,被摒斥于人群之外并不是壞事,而是獲得了思想的自由,使理性得到了淨化。
這種淨化了的理性開始時如熒熒磷火,繼而不斷地增強。
它不能開辟道路,但它能照亮前方。
而前方的道路,是更加險惡了。
今天,我無心寫什麼。
與其說是思想混亂,無甯說是在把決心醞釀成熟。
我把筆記本又合上,棉襖也不脫就朝炕上一躺。
棉祆軟和的領子擦在我的面頰。
這是她一針一線給我縫制的。
正如她頗為得意地說:“你大概二十年都沒穿過這麼暖和的棉襖了吧!”當然,馬纓花曾給我用毯子縫過一條絨褲,但那仿佛是上一個世紀的事了,遙遠得我都懷疑那是不是曾經有過,而現在,這确實是實實在在的。
女人善于用一針一線把你縫在她身上,或是把她縫在你身上。
穿着它,你自然會想起她在燈下埋着頭,用拇指和食指捏着針,小手指挑着線的那種女性特有的姿勢。
因而那一針一線就縫
我連釘子一齊将它拽了下來,一撅兩段,扔出了大門。
“回來啦?”她坐在小闆凳上,面前放着一筐鴨蛋,笑着問我。
“回來了。
” “牲口賣了,你舍不得吧?”她把鴨蛋一個個揀到壇子裡。
壇子裡盛着熬好的鹽水。
“有什麼舍不得的?我連人都舍得!” 屋裡暖烘烘的,鐵爐蓋燒得通紅。
我把手在爐子上烤熱,然後閉起眼睛,将手焐在臉頰上。
我感到一陣舒适的暈眩。
這就是家,這就是人人都需要的那麼一點可憐巴巴的溫暖。
但人創造了什麼,就會被他的創造束縛住。
這冬天的爐火,這些壇壇罐罐,這兩間小屋,是供我享受的,但我也付出了自由作代價。
“我在給你腌鹹鴨蛋哩,你看!”她在我背後說。
“有什麼看頭!”我睜開眼睛,漠然地瞟了她一眼。
她并不覺得無趣,停了片刻,又笑着說:“時間過得真快,我們結婚時候買的小鴨子,這會兒都下了這麼多蛋了。
” 是的。
貓也長大了,這時無憂無慮地卧在爐台上。
眯着眼睛打呼噜。
這隻貓就是那天晚上從曹學義胯下鑽出來的灰貓!它也和大青馬一樣,看到過許多事情。
在這個世界上,人最怕的是人,而不是動物,即使是猛獸。
她低着頭,繼續往壇子裡揀鴨蛋。
鴨蛋并不沉下去,悠悠地浮在鹽水上,雪白的一層。
她用愉快的聲調問我:“我聽說,南方人都愛吃鹹鴨蛋,是不是?” 我鼻子裡哼了一聲,說,“你聽說的事情太多了!” 她擡起頭瞥了我一眼,眼睛裡的光芒暗淡下來。
一會兒,她撇了撇嘴,謹慎地嗔怪我說:“我的話,你總忘不了!” “話是會忘記了,但是事情是很難忘記的!” 說完,我一掀門簾進到裡屋,在我的用門闆做的書桌旁坐下,拿了一本印着“紅衛兵日記”封面的筆記本,攤在面前。
寫作的愉快不完全在于與出了什麼,而多半在寫作的過程當中。
分析、綜合、推理、判斷,這些大腦的智能活動,就和體育運動一樣,并不是非要争取到名次才使人高興,在身體各部分的活動中就可以享受到發揮活力的快樂。
将近二十年,除了“自我檢查”、“檢讨”、“每周思想彙報”、要求糧食補貼的“報告”和那份要求結婚的申請書,以及代替别人抄的“大批判”文章,我沒有正正經經寫過什麼文字。
也許,這就是改造我的手段和我改造的目的?象剝獸皮一樣把文化從人身上剝離下來,這個過程對于被剝的人來說雖然很痛苦,但對獵人來說卻是必須進行的。
但在四個月前,在洪水的危險過去以後,在我又成為正常人以後,我開始拿起筆來。
最初幾天,筆下非常艱澀,幾乎寫一個字就要停頓一下,大約古代人刻竹簡就是這副模樣吧。
大腦和手指間的傳動器官出了嚴重的故障,生鏽了,而且鏽死了。
腦子裡能想出的,嘴上能說出的語言,怎麼也不能流利地變成文字,必須兩眼呆呆地一個一個地從空中去尋找。
但不久,這條傳動器官由于經常運動的結果,漸漸地靈活了,一個一個生疏的字也重新熟悉起來。
在沒有人能夠暢所欲言地交談的情況下,孤獨地寫作,成了最能幫助思想的手段。
大腦裡的一個概念落在筆下,變成了由點、撇、橫、豎、捺等等構成的方塊字,即刻成了獨立于主體之外的客觀存在,不由得使你要去探究它和别的概念的聯系,然後把一個一個方塊字配搭起來,串連起來。
雜亂無章的思想,一霎間理性的靈感,從書中的某一句話産生的認識飛躍,即使是癡人說夢、夢中呓語,都能通過筆梳理得有條不紊、綱目并張。
在視、聽、味、觸覺的愉快之外,還有一種理智運行的愉快。
這歡愉之情并不是因為得出了什麼思想結果,而是從視覺所不能透過的地方,從被人生的重負覆蓋的深處,看到了隻有屬于人的理性的閃光。
并且,被摒斥于人群之外并不是壞事,而是獲得了思想的自由,使理性得到了淨化。
這種淨化了的理性開始時如熒熒磷火,繼而不斷地增強。
它不能開辟道路,但它能照亮前方。
而前方的道路,是更加險惡了。
今天,我無心寫什麼。
與其說是思想混亂,無甯說是在把決心醞釀成熟。
我把筆記本又合上,棉襖也不脫就朝炕上一躺。
棉祆軟和的領子擦在我的面頰。
這是她一針一線給我縫制的。
正如她頗為得意地說:“你大概二十年都沒穿過這麼暖和的棉襖了吧!”當然,馬纓花曾給我用毯子縫過一條絨褲,但那仿佛是上一個世紀的事了,遙遠得我都懷疑那是不是曾經有過,而現在,這确實是實實在在的。
女人善于用一針一線把你縫在她身上,或是把她縫在你身上。
穿着它,你自然會想起她在燈下埋着頭,用拇指和食指捏着針,小手指挑着線的那種女性特有的姿勢。
因而那一針一線就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