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迹部第三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言多驗。
淳熙甲辰季冬,一細民來問命。
告之曰:&ldquo君星數甚惡,明春恐不免大戮。
若禁足一月,可免。
&rdquo民頗不信,而以所戒諄切,勉為杜門。
至正月晦日,度已無恙,乃往咎其不驗,術士再為推測,布局才就,複雲:&ldquo今日尚是正月,猶慮有人命之危。
&rdquo民忿恚,诋其誕妄,相與争詈不己,不勝忿,曰:&ldquo我隻打殺汝以驗汝術!&rdquo奮腳中脅,立死,遂得罪。
神畫 南唐後主坐碧落宮,召馮延巳論事。
至宮門,逡巡不進。
後主使使促之。
延巳雲:&ldquo有宮娥着青紅錦袍當門而立,故不敢徑進。
&rdquo使随共行谛視,乃八尺琉璃屏畫《夷光獨立圖》。
問之,董源筆也。
此與孫權彈蠅何異。
神篆 章友直伯益以篆得名,召至京師。
翰林院篆字待诏數人聞其名,未心服也。
俟其至,俱來見之,雲:&ldquo聞妙藝久矣,願見筆法。
&rdquo伯益命粘紙各數張作二圖,即令泚墨濡毫。
其一縱橫各十九畫,成一棋局;一作十圓圈,成一射帖。
其筆之粗細疏密,毫發不爽。
衆大驚服,再拜而去。
神射 隋末有督君谟,善閉目而射。
志其目,則中目,志其口,則中口。
有王靈智者,學射于君漠。
久之,曲盡其妙,欲射殺君谟,獨擅其美。
君谟時無弓矢,執一短刀,箭來辄截之。
末後一矢,君谟張口承之,遂齧其镝。
于是笑曰:&ldquo汝學射三年,不教汝齧镞法耳。
&rdquo 陳文康堯咨善射。
有賣油翁曰:&ldquo無他,但手熟耳。
&rdquo公怒曰:&ldquo爾安敢輕吾射!&rdquo翁曰:&ldquo以我酌油知之。
&rdquo取一葫蘆,以錢覆其口,以杓酌油自錢孔入,而錢不污。
子猶曰:因争道而悟書,取酌油而喻射。
天下道理,橫豎總隻一般。
但人自為洴澼洸耳。
張芬 張芬曾為韋臯行軍,多力善彈。
每塗牆方丈,彈成&ldquo天下太平&rdquo字。
字體端嚴,如人摸成。
曾有一客,于宴席上以籌碗中菉豆擊蠅,十不失一。
一座驚笑。
芬曰;&ldquo無費吾豆。
&rdquo遂指起蠅,拈其後腳,略無脫者。
河北将軍 建中初,有河北将軍姓夏,彎弓數百斤。
常于毬場中累錢十餘,走馬以擊鞠杖擊之,一擊一錢飛起,高六七丈。
其妙如此。
又于新泥牆安棘荊數十。
取爛豆,相去一丈,擲豆貫于刺上,百不差一。
又能走馬書一紙。
楊大眼絕技 後魏楊大眼,武都氏難當之孫,少有膽氣,跳走如飛。
高祖南伐,李沖典選征官。
大眼求焉,沖不許。
大眼曰:&ldquo尚書不見知,為尚書出一技。
&rdquo便以繩長三丈,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
見者莫不驚歎。
汪節等 神策将軍汪節有神力。
嘗對禦俯身負一石碾,碾上置二丈方木,又置一床,床上坐龜茲樂人一部,奏曲終而下,無壓重之色。
唐乾符中,綿竹王俳優者,有巨力。
每遇府中饷軍宴客,先呈百戲。
王腰背一船,船中載十二人,舞《河傳》一曲,略無困乏。
德宗時,三原王大娘,以首戴十八人而舞。
力者無其巧,巧者無其力。
技而仙矣! 善走 徐州人張成喜疾走,日行五百裡。
每舉足,辄不可禁,必着牆抱樹,方止,體猶振動久之。
近歲海虞顧生亦能之,後以酒色自奉,步漸短。
亦如黃公之赤刀禦虎也。
木僧 将作大匠楊務廉甚有巧思。
嘗于沁州市内刻木作僧,手執一碗,自能行乞。
碗中投錢,關鍵忽發,自然作聲雲:&ldquo布施。
&rdquo市人竟觀,欲其作聲,施者日盈數千。
東嶽精藝 蔣大防母夫人雲,少日随親谒太山東嶽,天下之精藝畢集。
人有紙一百番,鑿為錢,運如飛。
既畢舉之,其下一番,未嘗有鑿痕之迹;其上九十九番,則紙錢也。
又一廟人,令一人袒背,俯偻于地,以其背為刀幾,取肉二斤許,運刀細縷之。
撤肉而拭其背,無絲毫之傷。
針發 魏時,有句骊客,善用針,取寸發斬為十餘段,以針貫取之,言發中虛也。
見《廣記》。
諺譏蘇人為&ldquo空心頭發&rdquo,是未檢段成式語。
北人有以空發譏予者。
予笑謂曰:&ldquo吾鄉毛發玲珑,不似公等七竅俱實。
&rdquo譏者嘿然。
雕刻絕藝 《狯園》雲:吳人顧四刻桃核作小舸子,大可二寸許,篷樯舵橹纖索莫不悉具。
一人岸帻卸衣,盤礴于船頭,銜杯自若。
一人,脫巾袒卧船頭,橫笛而吹。
其傍有覆笠一人,蹲于船尾,相對風爐扇火溫酒,作收舵不行狀。
船中壺筯竹案,左右皆格子眼窗,玲珑相望。
窗楣兩邊有春帖子一聯,是&ldquo好風能自至,明月不須期&rdquo十字。
其人物之細,眉發機棙,無不曆曆分明。
又曾見一橄榄花籃,是小章所造也,形制精工絲縷若析。
其蓋可開,合上有提,當孔之中穿縧,與真者無異。
又曾見小顧雕一胡桃殼,殼色摩刷作橘皮文,光澤可鑒。
揭開,中間有象牙壁門雙扇。
複啟視之,則紅勾欄内安紫檀床一張,羅帏小開,男女秘戲其中。
眉目疑畫,形體畢露,宛如人間橫陳之狀。
施關發機,皆能搖動如生,雖古棘刺木猴無過也。
其弟子沈子叙,亦良工有名。
蟲戲 《辍耕錄》雲:在杭州,嘗見一弄百禽者。
畜蝦蟆九枚,先置一小墩于席中,其最大者乃踞坐之,餘八小者左右對列。
大者作一聲,衆亦一聲,大者作數聲,衆亦數聲。
既而小者一一至大者前點首作聲,如作禮狀而退。
謂之&ldquo蝦蟆說法&rdquo,又謂&ldquo蝦蟆教學&rdquo。
說法、講學,總為要錢。
王兆雲《湖海搜奇》雲:京師教坊赤、黑蟻子列陣,能按鼓合金退之節,無一混淆者。
又予在山東,見一人賣藥。
二大鼠在籠中。
人求藥,呼鼠之名曰:&ldquo某為我取人參來!&rdquo鼠躍出籠,銜人參紙裹而至。
又呼其一曰:&ldquo某為我取黃連來!&rdquo亦複如是,百不失一。
不知何以教導也。
淳熙甲辰季冬,一細民來問命。
告之曰:&ldquo君星數甚惡,明春恐不免大戮。
若禁足一月,可免。
&rdquo民頗不信,而以所戒諄切,勉為杜門。
至正月晦日,度已無恙,乃往咎其不驗,術士再為推測,布局才就,複雲:&ldquo今日尚是正月,猶慮有人命之危。
&rdquo民忿恚,诋其誕妄,相與争詈不己,不勝忿,曰:&ldquo我隻打殺汝以驗汝術!&rdquo奮腳中脅,立死,遂得罪。
神畫 南唐後主坐碧落宮,召馮延巳論事。
至宮門,逡巡不進。
後主使使促之。
延巳雲:&ldquo有宮娥着青紅錦袍當門而立,故不敢徑進。
&rdquo使随共行谛視,乃八尺琉璃屏畫《夷光獨立圖》。
問之,董源筆也。
此與孫權彈蠅何異。
神篆 章友直伯益以篆得名,召至京師。
翰林院篆字待诏數人聞其名,未心服也。
俟其至,俱來見之,雲:&ldquo聞妙藝久矣,願見筆法。
&rdquo伯益命粘紙各數張作二圖,即令泚墨濡毫。
其一縱橫各十九畫,成一棋局;一作十圓圈,成一射帖。
其筆之粗細疏密,毫發不爽。
衆大驚服,再拜而去。
神射 隋末有督君谟,善閉目而射。
志其目,則中目,志其口,則中口。
有王靈智者,學射于君漠。
久之,曲盡其妙,欲射殺君谟,獨擅其美。
君谟時無弓矢,執一短刀,箭來辄截之。
末後一矢,君谟張口承之,遂齧其镝。
于是笑曰:&ldquo汝學射三年,不教汝齧镞法耳。
&rdquo 陳文康堯咨善射。
有賣油翁曰:&ldquo無他,但手熟耳。
&rdquo公怒曰:&ldquo爾安敢輕吾射!&rdquo翁曰:&ldquo以我酌油知之。
&rdquo取一葫蘆,以錢覆其口,以杓酌油自錢孔入,而錢不污。
子猶曰:因争道而悟書,取酌油而喻射。
天下道理,橫豎總隻一般。
但人自為洴澼洸耳。
張芬 張芬曾為韋臯行軍,多力善彈。
每塗牆方丈,彈成&ldquo天下太平&rdquo字。
字體端嚴,如人摸成。
曾有一客,于宴席上以籌碗中菉豆擊蠅,十不失一。
一座驚笑。
芬曰;&ldquo無費吾豆。
&rdquo遂指起蠅,拈其後腳,略無脫者。
河北将軍 建中初,有河北将軍姓夏,彎弓數百斤。
常于毬場中累錢十餘,走馬以擊鞠杖擊之,一擊一錢飛起,高六七丈。
其妙如此。
又于新泥牆安棘荊數十。
取爛豆,相去一丈,擲豆貫于刺上,百不差一。
又能走馬書一紙。
楊大眼絕技 後魏楊大眼,武都氏難當之孫,少有膽氣,跳走如飛。
高祖南伐,李沖典選征官。
大眼求焉,沖不許。
大眼曰:&ldquo尚書不見知,為尚書出一技。
&rdquo便以繩長三丈,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
見者莫不驚歎。
汪節等 神策将軍汪節有神力。
嘗對禦俯身負一石碾,碾上置二丈方木,又置一床,床上坐龜茲樂人一部,奏曲終而下,無壓重之色。
唐乾符中,綿竹王俳優者,有巨力。
每遇府中饷軍宴客,先呈百戲。
王腰背一船,船中載十二人,舞《河傳》一曲,略無困乏。
德宗時,三原王大娘,以首戴十八人而舞。
力者無其巧,巧者無其力。
技而仙矣! 善走 徐州人張成喜疾走,日行五百裡。
每舉足,辄不可禁,必着牆抱樹,方止,體猶振動久之。
近歲海虞顧生亦能之,後以酒色自奉,步漸短。
亦如黃公之赤刀禦虎也。
木僧 将作大匠楊務廉甚有巧思。
嘗于沁州市内刻木作僧,手執一碗,自能行乞。
碗中投錢,關鍵忽發,自然作聲雲:&ldquo布施。
&rdquo市人竟觀,欲其作聲,施者日盈數千。
東嶽精藝 蔣大防母夫人雲,少日随親谒太山東嶽,天下之精藝畢集。
人有紙一百番,鑿為錢,運如飛。
既畢舉之,其下一番,未嘗有鑿痕之迹;其上九十九番,則紙錢也。
又一廟人,令一人袒背,俯偻于地,以其背為刀幾,取肉二斤許,運刀細縷之。
撤肉而拭其背,無絲毫之傷。
針發 魏時,有句骊客,善用針,取寸發斬為十餘段,以針貫取之,言發中虛也。
見《廣記》。
諺譏蘇人為&ldquo空心頭發&rdquo,是未檢段成式語。
北人有以空發譏予者。
予笑謂曰:&ldquo吾鄉毛發玲珑,不似公等七竅俱實。
&rdquo譏者嘿然。
雕刻絕藝 《狯園》雲:吳人顧四刻桃核作小舸子,大可二寸許,篷樯舵橹纖索莫不悉具。
一人岸帻卸衣,盤礴于船頭,銜杯自若。
一人,脫巾袒卧船頭,橫笛而吹。
其傍有覆笠一人,蹲于船尾,相對風爐扇火溫酒,作收舵不行狀。
船中壺筯竹案,左右皆格子眼窗,玲珑相望。
窗楣兩邊有春帖子一聯,是&ldquo好風能自至,明月不須期&rdquo十字。
其人物之細,眉發機棙,無不曆曆分明。
又曾見一橄榄花籃,是小章所造也,形制精工絲縷若析。
其蓋可開,合上有提,當孔之中穿縧,與真者無異。
又曾見小顧雕一胡桃殼,殼色摩刷作橘皮文,光澤可鑒。
揭開,中間有象牙壁門雙扇。
複啟視之,則紅勾欄内安紫檀床一張,羅帏小開,男女秘戲其中。
眉目疑畫,形體畢露,宛如人間橫陳之狀。
施關發機,皆能搖動如生,雖古棘刺木猴無過也。
其弟子沈子叙,亦良工有名。
蟲戲 《辍耕錄》雲:在杭州,嘗見一弄百禽者。
畜蝦蟆九枚,先置一小墩于席中,其最大者乃踞坐之,餘八小者左右對列。
大者作一聲,衆亦一聲,大者作數聲,衆亦數聲。
既而小者一一至大者前點首作聲,如作禮狀而退。
謂之&ldquo蝦蟆說法&rdquo,又謂&ldquo蝦蟆教學&rdquo。
說法、講學,總為要錢。
王兆雲《湖海搜奇》雲:京師教坊赤、黑蟻子列陣,能按鼓合金退之節,無一混淆者。
又予在山東,見一人賣藥。
二大鼠在籠中。
人求藥,呼鼠之名曰:&ldquo某為我取人參來!&rdquo鼠躍出籠,銜人參紙裹而至。
又呼其一曰:&ldquo某為我取黃連來!&rdquo亦複如是,百不失一。
不知何以教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