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迹部第三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劇。
院僧顧弟子煮茗,巡将匝而不及李。
陸不平,為言之,院僧頗出謾語。
李怒,僧猶大言不止。
李乃白座客:&ldquo某不免對貴客作造次矣。
&rdquo因袖手據兩膝,叱其僧曰:&ldquo粗行阿師,争敢無禮!柱杖何在,可擊之!&rdquo其僧房門後有筇杖子,忽躍出連擊其僧。
時衆亦有閉護,杖伺人隙捷中,若有物執持者。
李複叱曰:&ldquo捉此僧向牆!&rdquo僧乃負牆拱手,色青氣短,唯言乞命。
李又曰:&ldquo阿師可下階。
&rdquo僧又趨下,自投無數,衄鼻敗颡不已。
衆為請之。
李徐曰:&ldquo緣衣冠在,不能殺此為累。
&rdquo因揖客而去。
僧半日方能言,如中惡狀,竟不之測矣。
針奴腳 前涼張存善針。
有奴好逃亡,存行針縮奴腳,不得動。
欲使,更以針解之。
杖虎 于子仁湖廣武岡州人,洪武乙醜進士。
知登州府,部有訴其家人傷于虎者。
子仁命卒持牒入山捕虎,卒泣不肯行。
子仁笞之,更命他兩卒。
兩卒不得已,入山,焚其牌。
火方息而随至,弭耳帖尾,随行入城,觀者如堵。
虎至庭下,伏不動。
子仁厲聲斥責,杖之百而舍之。
虎複循故道而去。
按子仁有異術,以妖惑被讦,逮诏獄死,棄其屍。
家人既發喪,一夕忽聞叩門聲,問之,則子仁也。
自言不死,亦不自晦,日與故舊遊宴。
或泛舟,不用篙楫,舟逆水而上,以為戲樂。
裡人劉氏,其怨家也。
以鐵索系之,詣阙奏狀。
一日忽失子仁所在,但存鐵索而已。
劉坐欺妄,得重譴雲。
葛孝先 葛玄,字孝先。
嘗與賓同坐,複有來者,出迎之,坐上又有一玄與客語。
時天寒,玄謂客人曰;&ldquo貧居不能人人得爐火,請作火,共使得暖。
&rdquo玄因張口吐氣,赫然火出,須臾滿屋,客盡得如在日中。
嘗與客對食,食畢,嗽口,口中飯盡成大蜂數百頭,飛行作聲。
良久張口,群蜂還飛入口中,玄嚼之,故是飯也。
手拍床,蝦蟆及諸蟲飛鳥燕雀魚鼈之屬,使之舞,皆應弦節如人。
玄止之,即止。
瓶隐 申屠有涯放曠雲泉,常攜一瓶,時躍身入瓶中。
時人号為&ldquo瓶隐&rdquo。
馬湘 馬湘字自然,杭州鹽官人。
治道術,嘗南遊霍桐山,夜投旅舍宿。
主人戲言:&ldquo客滿無宿處,道士能壁上睡,即相容。
&rdquo湘躍身梁上,以一腳挂梁倒睡。
适主人夜起,引燭照見,大驚異。
湘曰:&ldquo梁上猶能,況壁上乎!&rdquo俄而入壁漸沒。
主人拜謝,乃出。
或言&ldquo常州城中鼠極多&rdquo,湘書一符,令帖于南壁下。
有一大鼠相率群鼠,莫知其數,出城門去。
自是城内絕鼠。
藍喬 藍喬字子升,循州龍川人。
與吳子野同登汴橋,買瓜欲食。
喬曰:&ldquo塵埃撲瓜,當與子入水中啖爾。
&rdquo因持瓜湧身入河。
吳注目以視,時有瓜皮浮出水面。
至夜不出,吳往候其邸,已酣寝矣。
徐張目曰:&ldquo波中待子食瓜,何久不至?&rdquo 紙月取月留月 《宣室志》雲:楊晦八月十二日夜谒王先生。
先生刻紙如月,施垣上,洞照一室。
又唐周生有道術,中秋謂客曰:&ldquo我能取月。
&rdquo以筯數百條,繩而駕之,曰:&ldquo我梯此取月。
&rdquo俄以手舉衣,懷中出月寸許,清光照爛,寒氣入骨。
《三水小牍》雲:桂林韓生嗜酒,自言有道術。
一日欲自桂過湖,同行者二人,與俱止郊外僧寺。
韓生夜不睡,自抱一籃,持匏杓出就庭下。
衆往視之,見以杓酌取月光,作傾瀉狀。
韓曰:&ldquo今夕月色難得,恐他夕風雨夜裡,留此待緩急爾。
&rdquo衆笑焉。
及明日,空籃敝杓如故,益哂其妄。
舟至邵平,共坐至江亭上,各命仆市酒期醉。
會天大風,日暮,風益急,燈燭不能張。
衆大悶,一客忽念前夕事,戲嬲韓曰:&ldquo子所貯月光今安在?&rdquo韓撫掌曰:&ldquo幾忘之。
&rdquo即狼狽走舟中,取籃杓一揮,則白光燎焉見于梁棟間。
如是連數十揮,一坐遂盡如秋天晴夜,月光潋滟,秋毫皆睹。
衆乃大呼痛飲。
達四鼓。
韓複酌取而收之籃,夜乃黑如故。
孫福海 成化間,金陵孫福海有妻子而精道教,凡祈天遣鬼,無不應者。
又有戲術。
嘗與少年輩同納涼,有美婦四、五至,少年目孫而笑。
孫曰:&ldquo汝欲見其足耶?&rdquo即畫地為一字。
婦至,見畫處如巨溝然,即躍而足見。
張七政 唐張七政,荊州人,有戲術。
嘗畫一婦人于壁,酌酒滿杯,飲之至盡,畫婦人面赤。
金箔張 《狯園》雲:國初平陽金箔張者,以世造金箔得名。
其子二郎聰隽不凡,少遇仙流,授以《鹿盧蹻經》一卷,遂得乘蹻之術。
闾裡駭其所為。
一日有羽衣人過其門,曰:&ldquo家師亦挾小奇術。
二郎不棄,明日遣騎相迎。
&rdquo黎明,果有兩童子,各乘一龍,自雲中下,複牽一龍,請二郎乘坐。
龍獰甚,昂首不伏。
童子出袖中軟玉鞭鞭之,二郎乃騰身而上。
行數裡,至一山谷中,極花木泉石之勝。
俄達茅庵,羽衣人已在門矣。
傳呼延入,見一道人龐眉古服,坐匡床之上,雙足卸挂璧間,相去猶尋丈也。
二郎欲拜,道人曰:&ldquo且上勿前。
老漢久卸膝蓋骨以自便,倚足于壁,不踏世上紅塵矣。
今日不免為郎君一下床也。
&rdquo于是揮手招壁間,雙足自行,前著膝上,輻湊如常人。
遂下床,具賓主禮,呼室中童子煮新茶供客。
茶至,則一無首童子也。
道人責曰:&ldquo對佳賓,乃簡率若此乎?可速戴頭來!&rdquo童子舉手扪其頸,遽入室取頭戴之,複出,供茶如初。
李福達 李福達一日至蘇州,欲稅宅城中。
遍閱數處,辄憎湫隘。
儈人怪之。
李曰:&ldquo卿莫管我,所摯細小什器頗多,必須寬敞始得。
&rdquo儈人以為戲言。
後看下一大姓空宅子,前廳後堂,洞房連闼,意甚樂之。
與稅賃畢,李便入宅,從容袖中摸出小白石函,縱橫不離數寸,凡衣服飲食、床褥卧具
院僧顧弟子煮茗,巡将匝而不及李。
陸不平,為言之,院僧頗出謾語。
李怒,僧猶大言不止。
李乃白座客:&ldquo某不免對貴客作造次矣。
&rdquo因袖手據兩膝,叱其僧曰:&ldquo粗行阿師,争敢無禮!柱杖何在,可擊之!&rdquo其僧房門後有筇杖子,忽躍出連擊其僧。
時衆亦有閉護,杖伺人隙捷中,若有物執持者。
李複叱曰:&ldquo捉此僧向牆!&rdquo僧乃負牆拱手,色青氣短,唯言乞命。
李又曰:&ldquo阿師可下階。
&rdquo僧又趨下,自投無數,衄鼻敗颡不已。
衆為請之。
李徐曰:&ldquo緣衣冠在,不能殺此為累。
&rdquo因揖客而去。
僧半日方能言,如中惡狀,竟不之測矣。
針奴腳 前涼張存善針。
有奴好逃亡,存行針縮奴腳,不得動。
欲使,更以針解之。
杖虎 于子仁湖廣武岡州人,洪武乙醜進士。
知登州府,部有訴其家人傷于虎者。
子仁命卒持牒入山捕虎,卒泣不肯行。
子仁笞之,更命他兩卒。
兩卒不得已,入山,焚其牌。
火方息而随至,弭耳帖尾,随行入城,觀者如堵。
虎至庭下,伏不動。
子仁厲聲斥責,杖之百而舍之。
虎複循故道而去。
按子仁有異術,以妖惑被讦,逮诏獄死,棄其屍。
家人既發喪,一夕忽聞叩門聲,問之,則子仁也。
自言不死,亦不自晦,日與故舊遊宴。
或泛舟,不用篙楫,舟逆水而上,以為戲樂。
裡人劉氏,其怨家也。
以鐵索系之,詣阙奏狀。
一日忽失子仁所在,但存鐵索而已。
劉坐欺妄,得重譴雲。
葛孝先 葛玄,字孝先。
嘗與賓同坐,複有來者,出迎之,坐上又有一玄與客語。
時天寒,玄謂客人曰;&ldquo貧居不能人人得爐火,請作火,共使得暖。
&rdquo玄因張口吐氣,赫然火出,須臾滿屋,客盡得如在日中。
嘗與客對食,食畢,嗽口,口中飯盡成大蜂數百頭,飛行作聲。
良久張口,群蜂還飛入口中,玄嚼之,故是飯也。
手拍床,蝦蟆及諸蟲飛鳥燕雀魚鼈之屬,使之舞,皆應弦節如人。
玄止之,即止。
瓶隐 申屠有涯放曠雲泉,常攜一瓶,時躍身入瓶中。
時人号為&ldquo瓶隐&rdquo。
馬湘 馬湘字自然,杭州鹽官人。
治道術,嘗南遊霍桐山,夜投旅舍宿。
主人戲言:&ldquo客滿無宿處,道士能壁上睡,即相容。
&rdquo湘躍身梁上,以一腳挂梁倒睡。
适主人夜起,引燭照見,大驚異。
湘曰:&ldquo梁上猶能,況壁上乎!&rdquo俄而入壁漸沒。
主人拜謝,乃出。
或言&ldquo常州城中鼠極多&rdquo,湘書一符,令帖于南壁下。
有一大鼠相率群鼠,莫知其數,出城門去。
自是城内絕鼠。
藍喬 藍喬字子升,循州龍川人。
與吳子野同登汴橋,買瓜欲食。
喬曰:&ldquo塵埃撲瓜,當與子入水中啖爾。
&rdquo因持瓜湧身入河。
吳注目以視,時有瓜皮浮出水面。
至夜不出,吳往候其邸,已酣寝矣。
徐張目曰:&ldquo波中待子食瓜,何久不至?&rdquo 紙月取月留月 《宣室志》雲:楊晦八月十二日夜谒王先生。
先生刻紙如月,施垣上,洞照一室。
又唐周生有道術,中秋謂客曰:&ldquo我能取月。
&rdquo以筯數百條,繩而駕之,曰:&ldquo我梯此取月。
&rdquo俄以手舉衣,懷中出月寸許,清光照爛,寒氣入骨。
《三水小牍》雲:桂林韓生嗜酒,自言有道術。
一日欲自桂過湖,同行者二人,與俱止郊外僧寺。
韓生夜不睡,自抱一籃,持匏杓出就庭下。
衆往視之,見以杓酌取月光,作傾瀉狀。
韓曰:&ldquo今夕月色難得,恐他夕風雨夜裡,留此待緩急爾。
&rdquo衆笑焉。
及明日,空籃敝杓如故,益哂其妄。
舟至邵平,共坐至江亭上,各命仆市酒期醉。
會天大風,日暮,風益急,燈燭不能張。
衆大悶,一客忽念前夕事,戲嬲韓曰:&ldquo子所貯月光今安在?&rdquo韓撫掌曰:&ldquo幾忘之。
&rdquo即狼狽走舟中,取籃杓一揮,則白光燎焉見于梁棟間。
如是連數十揮,一坐遂盡如秋天晴夜,月光潋滟,秋毫皆睹。
衆乃大呼痛飲。
達四鼓。
韓複酌取而收之籃,夜乃黑如故。
孫福海 成化間,金陵孫福海有妻子而精道教,凡祈天遣鬼,無不應者。
又有戲術。
嘗與少年輩同納涼,有美婦四、五至,少年目孫而笑。
孫曰:&ldquo汝欲見其足耶?&rdquo即畫地為一字。
婦至,見畫處如巨溝然,即躍而足見。
張七政 唐張七政,荊州人,有戲術。
嘗畫一婦人于壁,酌酒滿杯,飲之至盡,畫婦人面赤。
金箔張 《狯園》雲:國初平陽金箔張者,以世造金箔得名。
其子二郎聰隽不凡,少遇仙流,授以《鹿盧蹻經》一卷,遂得乘蹻之術。
闾裡駭其所為。
一日有羽衣人過其門,曰:&ldquo家師亦挾小奇術。
二郎不棄,明日遣騎相迎。
&rdquo黎明,果有兩童子,各乘一龍,自雲中下,複牽一龍,請二郎乘坐。
龍獰甚,昂首不伏。
童子出袖中軟玉鞭鞭之,二郎乃騰身而上。
行數裡,至一山谷中,極花木泉石之勝。
俄達茅庵,羽衣人已在門矣。
傳呼延入,見一道人龐眉古服,坐匡床之上,雙足卸挂璧間,相去猶尋丈也。
二郎欲拜,道人曰:&ldquo且上勿前。
老漢久卸膝蓋骨以自便,倚足于壁,不踏世上紅塵矣。
今日不免為郎君一下床也。
&rdquo于是揮手招壁間,雙足自行,前著膝上,輻湊如常人。
遂下床,具賓主禮,呼室中童子煮新茶供客。
茶至,則一無首童子也。
道人責曰:&ldquo對佳賓,乃簡率若此乎?可速戴頭來!&rdquo童子舉手扪其頸,遽入室取頭戴之,複出,供茶如初。
李福達 李福達一日至蘇州,欲稅宅城中。
遍閱數處,辄憎湫隘。
儈人怪之。
李曰:&ldquo卿莫管我,所摯細小什器頗多,必須寬敞始得。
&rdquo儈人以為戲言。
後看下一大姓空宅子,前廳後堂,洞房連闼,意甚樂之。
與稅賃畢,李便入宅,從容袖中摸出小白石函,縱橫不離數寸,凡衣服飲食、床褥卧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