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語部第二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uo為宅之法,正如方口。
&lsquo口&rsquo中有&lsquo人&rsquo,&lsquo囚&rsquo字何殊?&rdquo郭無以難。
蔡元定地理 蔡元定善地理,每與鄉人蔔葬改定,其間吉兇不能皆驗。
及貶,坐朱晦庵黨,為胡纮所劾,有贈詩者,曰,&ldquo掘盡人家好丘隴,冤魂欲訴更無由。
先生若有堯夫術,何不先言去道州?&rdquo 先輩有雲:&ldquo若傷天理以求地理,而複有靈驗,是天亦怕老婆矣!&rdquo此語雖戲,亦可醒迷。
哈立麻 永樂四年,西僧哈立麻至京,啟建法壇,屢著靈異。
翰林李繼鼎私曰:&ldquo若彼既有神通,當作中國語,何待譯者而後知乎?&rdquo 請僧住院 晏景初請一名僧住院,僧辭以窮陋不可為。
景初曰:&ldquo高才固易耳。
&rdquo僧曰:&ldquo巧媳婦煮不得無米粥。
&rdquo景初曰:&ldquo若有米,拙媳婦亦自能煮。
&rdquo 辟僧 歐陽公家兒小名有僧哥者。
一僧謂公曰:&ldquo公不重佛,安得此名?&rdquo公笑曰;&ldquo人家小兒要易長,往往以賤物為小名,如狗、烏、牛、羊之類是也。
&rdquo僧大笑。
昆山學博張倬與一僧談。
僧曰:&ldquo儒教雖正,不如佛學之玄。
如僧人多能讀儒書,儒人不能通釋典。
本朝能通釋典者,宋景濂一人而已。
&rdquo張笑雲:&ldquo不然。
譬如飲食,人可食者,狗亦能食之,狗可食者,人決不食之矣。
&rdquo 重袈裟 趙悅道罷政閑居,喜僧而拒士。
有士往谒再四,阍者不為通。
士曰:&ldquo參政直得如此敬重和尚?&rdquo阍者曰:&ldquo尋常僧亦平平,相公隻是重袈裟。
&rdquo士曰:&ldquo我這領藍衫恁地不值錢?&rdquo阍者曰;&ldquo也半看佛面。
&rdquo士曰:&ldquo也半看孔夫子面。
&rdquo 辨鬼 阮宣聞人說人死有鬼,宣獨以為無,曰;&ldquo今見鬼者,雲着生時衣服。
若人死有鬼,衣服亦有鬼耶?&rdquo 王弱生駁之曰:&ldquo人夢中穿衣服,将謂衣服亦有夢耶?&rdquo餘謂生時衣服,神氣所托,能靈幻出來,正是有鬼處。
《鬼董》辨十王 佛言琰魔羅統攝一素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素诃其一也。
南瞻部,特素诃中之一洲耳。
今訛為閻羅。
又《阿含》等經有十八王,王主一獄,乃閻羅僚屬。
十王之說,不知何來?轉輪王王四天下,亦非主冥道,乃概列于十王。
餘如宋帝、五官之類又皆無稽。
又七七日而所曆者七王,自小祥以後二年,乃僅經二王,何疏密太懸耶? 論神佛 北魏簡平王浚,年八歲,謂博士盧裕曰:&ldquo祭神如神在,為有神也,無神也?&rdquo對曰:&ldquo有。
&rdquo浚曰:&ldquo有神當雲&lsquo神在&rsquo,何煩&lsquo如&rsquo字?&rdquo張商英字天覺。
夜執筆,妻向氏問何作。
曰:&ldquo欲作《無佛論》。
&rdquo向曰:&ldquo既無矣,又何論?&rdquo公駭其言而止。
後閱藏經有悟,乃作《護法論》。
蘇公論佛 範蜀公不信佛,蘇公常求其所以不信之故。
範雲:&ldquo平生事非目見即不信。
&rdquo蘇曰:&ldquo公亦安能然哉,設公有疾,令醫切脈,醫曰&lsquo寒&rsquo,則服熱藥,曰&lsquo熱&rsquo,則服寒藥。
公何嘗見脈而後信之?&rdquo 妓歌佳 郭洗馬入洛,聽妓歌,大稱佳。
石季倫問:&ldquo何曲?&rdquo郭曰:&ldquo不知。
&rdquo季倫笑曰:&ldquo不知安得言佳?&rdquo郭曰:&ldquo譬如見西施,何必識姓,然後知美?&rdquo 換曲換調,換姓亦換面乎?此喻誤矣。
觀燈 司馬溫公夫人,元宵夜欲出觀燈。
公曰:&ldquo家自有燈。
&rdquo夫人曰:&ldquo兼看遊人
&lsquo口&rsquo中有&lsquo人&rsquo,&lsquo囚&rsquo字何殊?&rdquo郭無以難。
蔡元定地理 蔡元定善地理,每與鄉人蔔葬改定,其間吉兇不能皆驗。
及貶,坐朱晦庵黨,為胡纮所劾,有贈詩者,曰,&ldquo掘盡人家好丘隴,冤魂欲訴更無由。
先生若有堯夫術,何不先言去道州?&rdquo 先輩有雲:&ldquo若傷天理以求地理,而複有靈驗,是天亦怕老婆矣!&rdquo此語雖戲,亦可醒迷。
哈立麻 永樂四年,西僧哈立麻至京,啟建法壇,屢著靈異。
翰林李繼鼎私曰:&ldquo若彼既有神通,當作中國語,何待譯者而後知乎?&rdquo 請僧住院 晏景初請一名僧住院,僧辭以窮陋不可為。
景初曰:&ldquo高才固易耳。
&rdquo僧曰:&ldquo巧媳婦煮不得無米粥。
&rdquo景初曰:&ldquo若有米,拙媳婦亦自能煮。
&rdquo 辟僧 歐陽公家兒小名有僧哥者。
一僧謂公曰:&ldquo公不重佛,安得此名?&rdquo公笑曰;&ldquo人家小兒要易長,往往以賤物為小名,如狗、烏、牛、羊之類是也。
&rdquo僧大笑。
昆山學博張倬與一僧談。
僧曰:&ldquo儒教雖正,不如佛學之玄。
如僧人多能讀儒書,儒人不能通釋典。
本朝能通釋典者,宋景濂一人而已。
&rdquo張笑雲:&ldquo不然。
譬如飲食,人可食者,狗亦能食之,狗可食者,人決不食之矣。
&rdquo 重袈裟 趙悅道罷政閑居,喜僧而拒士。
有士往谒再四,阍者不為通。
士曰:&ldquo參政直得如此敬重和尚?&rdquo阍者曰:&ldquo尋常僧亦平平,相公隻是重袈裟。
&rdquo士曰:&ldquo我這領藍衫恁地不值錢?&rdquo阍者曰;&ldquo也半看佛面。
&rdquo士曰:&ldquo也半看孔夫子面。
&rdquo 辨鬼 阮宣聞人說人死有鬼,宣獨以為無,曰;&ldquo今見鬼者,雲着生時衣服。
若人死有鬼,衣服亦有鬼耶?&rdquo 王弱生駁之曰:&ldquo人夢中穿衣服,将謂衣服亦有夢耶?&rdquo餘謂生時衣服,神氣所托,能靈幻出來,正是有鬼處。
《鬼董》辨十王 佛言琰魔羅統攝一素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素诃其一也。
南瞻部,特素诃中之一洲耳。
今訛為閻羅。
又《阿含》等經有十八王,王主一獄,乃閻羅僚屬。
十王之說,不知何來?轉輪王王四天下,亦非主冥道,乃概列于十王。
餘如宋帝、五官之類又皆無稽。
又七七日而所曆者七王,自小祥以後二年,乃僅經二王,何疏密太懸耶? 論神佛 北魏簡平王浚,年八歲,謂博士盧裕曰:&ldquo祭神如神在,為有神也,無神也?&rdquo對曰:&ldquo有。
&rdquo浚曰:&ldquo有神當雲&lsquo神在&rsquo,何煩&lsquo如&rsquo字?&rdquo張商英字天覺。
夜執筆,妻向氏問何作。
曰:&ldquo欲作《無佛論》。
&rdquo向曰:&ldquo既無矣,又何論?&rdquo公駭其言而止。
後閱藏經有悟,乃作《護法論》。
蘇公論佛 範蜀公不信佛,蘇公常求其所以不信之故。
範雲:&ldquo平生事非目見即不信。
&rdquo蘇曰:&ldquo公亦安能然哉,設公有疾,令醫切脈,醫曰&lsquo寒&rsquo,則服熱藥,曰&lsquo熱&rsquo,則服寒藥。
公何嘗見脈而後信之?&rdquo 妓歌佳 郭洗馬入洛,聽妓歌,大稱佳。
石季倫問:&ldquo何曲?&rdquo郭曰:&ldquo不知。
&rdquo季倫笑曰:&ldquo不知安得言佳?&rdquo郭曰:&ldquo譬如見西施,何必識姓,然後知美?&rdquo 換曲換調,換姓亦換面乎?此喻誤矣。
觀燈 司馬溫公夫人,元宵夜欲出觀燈。
公曰:&ldquo家自有燈。
&rdquo夫人曰:&ldquo兼看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