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蛻部第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茂彪,有東班與臣一般禦史,不合走入西班。
&rdquo然&ldquo彪&rdquo言為&ldquo包&rdquo,&ldquo班&rdquo言為&ldquo邦&rdquo。
滑稽者因其言為一絕,曰:&ldquo阊阖門開紫氣高,含笑嘗得近神堯。
東邦莫入西邦去,從此人人憚茂包。
&rdquo 王少卿 鴻胪王少卿,善宣玉音,洪亮抑揚,殊聳觀聽,而所讀多吃誤,其貌美髯而秃頂。
朝士遂為詩以嘲之曰:&ldquo傳制聲無敵,宣章字有訛。
後邊頭發少,前面口須多。
&rdquo有問京師新事者,或誦此詩。
其人遽曰:&ldquo此必王少卿也!&rsquo&rsquo 沒牙兒 馬都督老而無牙。
郭定襄戲曰:&ldquo昨聞鄰婦哭甚哀。
&rdquo馬問:&ldquo何哭?&rdquo郭曰:&ldquo其婦喪夫,撫孤哭曰:&lsquo痛汝沒爺兒。
&rsquo&rdquo 損臂 興化诜公城居三十餘年,老矣,猶迎送不己。
雲峰悅禅師嘗誡之。
郡僚多愛诜,久不果。
一日送大官出郊,堕馬損臂,以書訴悅。
悅作偈戲雲:&ldquo大悲菩薩有千手,大丈夫兒誰不有?興化和尚折一枝,猶有九百九十九。
&rdquo 枝指 祝枝山右手骈拇指。
或戲曰:&ldquo君之富于筆劄,應以多指。
&rdquo枝山應曰:&ldquo誠不以富,亦祗指以異。
&rdquo 臀大 唐左司郎中封道弘臀最大。
嘗入内奏事,步履蹒跚。
李勣後曳道弘曰:&ldquo一言語公。
&rdquo道弘驚轉,斂容曰:&ldquo敬聞教。
&rdquo勣曰:&ldquo尊臀斟酌坐得即休,何須爾許大!&rdquo 三短 北魏李諧因瘿而舉頤,因跛而緩步,因蹇而徐言。
人言諧&ldquo善用三短。
&rdquo 善用,三短亦緻妍,不善用,三長反為累。
秃眇跛偻同聘 《谷梁傳》:季孫行父秃,晉郤克眇,衛孫良夫跛,曹公子首偻,同時而聘于齊。
齊使秃者禦秃,使眇者禦眇,使跛者禦跛,使偻者禦偻。
蕭同叔子齊侯母。
從台上笑之,客怒。
三無 王廣文竹月者,年邁,須齒已落,更阙一耳。
其同僚戲為語曰:&ldquo竹月号三無,無齒之齒無,然而無有耳,則亦無有胡。
&rdquo偶禦史蒞府,各縣屬候見于官署中,談及斯語,以為笑谑。
及入谒,忽睹竹月狀,思及前語,不覺失笑。
禦史疑令慢己,诘之。
令因以實對。
禦史亦大笑。
惡疾 北齊崔氏,世有惡疾,多寡眉。
李庶無須,時呼為天阍。
崔谌調之曰:&ldquo教弟種須法:以錐遍刺颌作孔,插以馬尾。
&rdquo庶曰:&ldquo持此先施貴族,藝眉有驗,然後樹須。
&rdquo 劉貢父晚年得惡疾,須眉堕落,鼻梁斷壞。
一日與蘇東坡會飲,蘇引古人一聯戲曰:&ldquo大風起兮眉飛揚,安得猛士兮守鼻梁!&rdquo 風之始 吳給士女敏慧,後歸名儒陳子朝。
陳惑一妾,遂染風疾。
一日親戚來問,吳指妾曰:&ldquo此&lsquo風之始&rsquo也。
&rdquo 陳癞子 《玉堂閑話》:唐營丘有豪民陳姓,病風疾,衆目之為&ldquo陳癞子&rdquo。
陳極諱之。
家人或誤言,必遭怒笞。
賓客亦不敢犯。
或言所苦減退,具得豐款。
有遊客谒之,初謂:&ldquo君疾近日尤減。
&rdquo陳欣然命酒。
将撤,又問:&ldquo某疾果退否?&rdquo客曰:&ldquo此亦添減病。
&rdquo曰:&ldquo何謂也?&rdquo客曰:&ldquo添者,面上添渤漚子。
減者,減卻鼻孔。
&rdquo長揖而去。
數日不怿。
又每年五月,值生辰,必召僧道啟齋宴,伶倫百戲俱備。
齋罷,贈錢數萬,一伶既去,複入,謂曰:&ldquo蒙君厚惠,偶憶短李相詩一聯,深葉聖德。
&rdquo陳曰:&ldquo試誦之。
&rdquo時陳坐碧紗帏中,左右環侍。
伶曰&ldquo詩雲:&lsquo三十年前陳癞子,如今始得碧紗幪。
&rsquo&rdquo遭大诟而去。
夫婦 五代楊光遠病秃,婦又跛足。
後舉兵反,欲圖大事。
人語之曰:&ldquo世甯有癞痢天子、拐腳皇後耶?&rdquo 田元鈞狹而長。
其夫人,富彥國女弟也,闊而短。
石曼卿戲目之為&ldquo龜鶴夫妻&rdquo。
政和、景泰二榜 政和間,狀元何栗字文缜,次潘良貴,皆少年有風貌,而第三人郭孝友頗古怪。
時曰:&ldquo狀元真何郎,榜眼真潘郎,探花真郭郎也!&rdquo古有郭姓而秃者,故傀儡号為&ldquo郭郎&rdquo,亦曰&ldquo郭秃&rdquo。
景泰五年,狀元孫賢,河南人,面黑。
榜眼徐溥,宜興人,面白。
探花徐鎋,武進人,面黃。
時謂&ldquo鐵狀元,銀榜眼,金探花。
&rdquo 異相 《雲仙散錄》:郭汾陽每遷官,則面長二寸,額有光氣,久之乃複。
《桯史》:嘉定間,趙南仲為淮阃,貌古怪,兩眼高低,一眼觀天,一眼觀地。
人望而畏之,不敢仰視。
《異苑》:賈弼夢鬼易其頭,遂能半面笑,半面啼。
婦人異相 九真女子趙妪乳長數尺。
馮寶妻洗氏長二尺,暑熱,則擔于肩。
李光弼之母,須數十根。
皆異表也。
人疴 大曆中,東都天津橋有乞兒,無雙手,以右足夾筆,寫經乞錢。
欲書時,先用擲筆高尺許,以足接之,未嘗失落。
書字端楷,若有神助。
《戒庵漫
&rdquo然&ldquo彪&rdquo言為&ldquo包&rdquo,&ldquo班&rdquo言為&ldquo邦&rdquo。
滑稽者因其言為一絕,曰:&ldquo阊阖門開紫氣高,含笑嘗得近神堯。
東邦莫入西邦去,從此人人憚茂包。
&rdquo 王少卿 鴻胪王少卿,善宣玉音,洪亮抑揚,殊聳觀聽,而所讀多吃誤,其貌美髯而秃頂。
朝士遂為詩以嘲之曰:&ldquo傳制聲無敵,宣章字有訛。
後邊頭發少,前面口須多。
&rdquo有問京師新事者,或誦此詩。
其人遽曰:&ldquo此必王少卿也!&rsquo&rsquo 沒牙兒 馬都督老而無牙。
郭定襄戲曰:&ldquo昨聞鄰婦哭甚哀。
&rdquo馬問:&ldquo何哭?&rdquo郭曰:&ldquo其婦喪夫,撫孤哭曰:&lsquo痛汝沒爺兒。
&rsquo&rdquo 損臂 興化诜公城居三十餘年,老矣,猶迎送不己。
雲峰悅禅師嘗誡之。
郡僚多愛诜,久不果。
一日送大官出郊,堕馬損臂,以書訴悅。
悅作偈戲雲:&ldquo大悲菩薩有千手,大丈夫兒誰不有?興化和尚折一枝,猶有九百九十九。
&rdquo 枝指 祝枝山右手骈拇指。
或戲曰:&ldquo君之富于筆劄,應以多指。
&rdquo枝山應曰:&ldquo誠不以富,亦祗指以異。
&rdquo 臀大 唐左司郎中封道弘臀最大。
嘗入内奏事,步履蹒跚。
李勣後曳道弘曰:&ldquo一言語公。
&rdquo道弘驚轉,斂容曰:&ldquo敬聞教。
&rdquo勣曰:&ldquo尊臀斟酌坐得即休,何須爾許大!&rdquo 三短 北魏李諧因瘿而舉頤,因跛而緩步,因蹇而徐言。
人言諧&ldquo善用三短。
&rdquo 善用,三短亦緻妍,不善用,三長反為累。
秃眇跛偻同聘 《谷梁傳》:季孫行父秃,晉郤克眇,衛孫良夫跛,曹公子首偻,同時而聘于齊。
齊使秃者禦秃,使眇者禦眇,使跛者禦跛,使偻者禦偻。
蕭同叔子齊侯母。
從台上笑之,客怒。
三無 王廣文竹月者,年邁,須齒已落,更阙一耳。
其同僚戲為語曰:&ldquo竹月号三無,無齒之齒無,然而無有耳,則亦無有胡。
&rdquo偶禦史蒞府,各縣屬候見于官署中,談及斯語,以為笑谑。
及入谒,忽睹竹月狀,思及前語,不覺失笑。
禦史疑令慢己,诘之。
令因以實對。
禦史亦大笑。
惡疾 北齊崔氏,世有惡疾,多寡眉。
李庶無須,時呼為天阍。
崔谌調之曰:&ldquo教弟種須法:以錐遍刺颌作孔,插以馬尾。
&rdquo庶曰:&ldquo持此先施貴族,藝眉有驗,然後樹須。
&rdquo 劉貢父晚年得惡疾,須眉堕落,鼻梁斷壞。
一日與蘇東坡會飲,蘇引古人一聯戲曰:&ldquo大風起兮眉飛揚,安得猛士兮守鼻梁!&rdquo 風之始 吳給士女敏慧,後歸名儒陳子朝。
陳惑一妾,遂染風疾。
一日親戚來問,吳指妾曰:&ldquo此&lsquo風之始&rsquo也。
&rdquo 陳癞子 《玉堂閑話》:唐營丘有豪民陳姓,病風疾,衆目之為&ldquo陳癞子&rdquo。
陳極諱之。
家人或誤言,必遭怒笞。
賓客亦不敢犯。
或言所苦減退,具得豐款。
有遊客谒之,初謂:&ldquo君疾近日尤減。
&rdquo陳欣然命酒。
将撤,又問:&ldquo某疾果退否?&rdquo客曰:&ldquo此亦添減病。
&rdquo曰:&ldquo何謂也?&rdquo客曰:&ldquo添者,面上添渤漚子。
減者,減卻鼻孔。
&rdquo長揖而去。
數日不怿。
又每年五月,值生辰,必召僧道啟齋宴,伶倫百戲俱備。
齋罷,贈錢數萬,一伶既去,複入,謂曰:&ldquo蒙君厚惠,偶憶短李相詩一聯,深葉聖德。
&rdquo陳曰:&ldquo試誦之。
&rdquo時陳坐碧紗帏中,左右環侍。
伶曰&ldquo詩雲:&lsquo三十年前陳癞子,如今始得碧紗幪。
&rsquo&rdquo遭大诟而去。
夫婦 五代楊光遠病秃,婦又跛足。
後舉兵反,欲圖大事。
人語之曰:&ldquo世甯有癞痢天子、拐腳皇後耶?&rdquo 田元鈞狹而長。
其夫人,富彥國女弟也,闊而短。
石曼卿戲目之為&ldquo龜鶴夫妻&rdquo。
政和、景泰二榜 政和間,狀元何栗字文缜,次潘良貴,皆少年有風貌,而第三人郭孝友頗古怪。
時曰:&ldquo狀元真何郎,榜眼真潘郎,探花真郭郎也!&rdquo古有郭姓而秃者,故傀儡号為&ldquo郭郎&rdquo,亦曰&ldquo郭秃&rdquo。
景泰五年,狀元孫賢,河南人,面黑。
榜眼徐溥,宜興人,面白。
探花徐鎋,武進人,面黃。
時謂&ldquo鐵狀元,銀榜眼,金探花。
&rdquo 異相 《雲仙散錄》:郭汾陽每遷官,則面長二寸,額有光氣,久之乃複。
《桯史》:嘉定間,趙南仲為淮阃,貌古怪,兩眼高低,一眼觀天,一眼觀地。
人望而畏之,不敢仰視。
《異苑》:賈弼夢鬼易其頭,遂能半面笑,半面啼。
婦人異相 九真女子趙妪乳長數尺。
馮寶妻洗氏長二尺,暑熱,則擔于肩。
李光弼之母,須數十根。
皆異表也。
人疴 大曆中,東都天津橋有乞兒,無雙手,以右足夾筆,寫經乞錢。
欲書時,先用擲筆高尺許,以足接之,未嘗失落。
書字端楷,若有神助。
《戒庵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