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誡部第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在道。
中令謂從事曰:&ldquo黃巢漸以南來,夫人又自北至。
旦夕情味,何以安處?&rdquo幕僚戲曰:&ldquo不如降黃巢。
&rdquo公亦大笑。
安鴻漸 安鴻漸滑稽懼内。
婦翁死,哭于路。
婦性素嚴,呼入幕中,诟之曰:&ldquo何因無淚?&rdquo安曰:&ldquo以帕拭幹。
&rdquo婦曰:&ldquo來日早臨棺,須見淚!&rdquo安計窘,來日以寬巾納濕紙于額上,大叩其颡而恸。
其婦又呼入,诟之曰:&ldquo淚出于眼,何故額流?&rdquo安曰:&ldquo豈不聞水出高源?&rdquo 四畏堂 王欽若夫人悍妒,不畜姬侍。
王于後圃作堂,名&ldquo三畏&rdquo。
楊億戲曰:&ldquo可改作&lsquo四畏&rsquo。
&rdquo王問其說。
曰:&ldquo兼畏夫人。
&rdquo王深以為恨,卒無嗣。
還是修齋誦經不到。
為婢取水 周益公夫人妒。
有媵,公盼之,夫人縻之庭。
公适過,時炎暑,以渴告,公酌以水。
夫人窺于屏内曰:&ldquo好個相公,為婢取水!&rdquo公笑曰:&ldquo獨不見建義井者乎?&rdquo 車武子婦 車武子婦妒。
武子偶偕婦兄夜歸,留宿外館,取一绛裙挂屏上。
婦出窺,疑有所私,拔刀徑上床,發被,乃其兄也,慚而退。
池水清 《王氏見聞錄》雲:渠州人韓伸善飲博,多留連于花柳之間。
其妻怒甚,時複自來驅趁同歸。
嘗遊谒東川,經年方返,複緻妓與博徒同飲。
妻聞之,率女仆潛匿鄰舍,俟其宴合,遂持棒伺于暗處。
伸不知,方攘臂浮白,唱&ldquo池水清&rdquo,聲猶未絕,腦後一棒,打脫幞頭,撲滅燈燭。
伸即蹿于飯床之下。
有坐客暗遭毒撻,複遣二青衣把髻子牽行,一步一棒決之,罵曰:&ldquo這老漢,何落魄不歸也!&rdquo燭下照之,乃是同座客。
蜀人傳笑,遂呼韓為&ldquo池水清&rdquo。
擊僧 渭溪張氏族多俱内。
少宗伯午峰公之兄号一山者,尤甚。
一日忤其婦,婦逼之急,匿房後樹上。
婦持竹竿驅下,用鐵索系之柱。
宗伯公見之,乃曰:&ldquo我将見嫂請釋。
&rdquo兄搖手低聲曰:&ldquo且慢且慢!待她性過自放。
&rdquo又二日,被責,潛逃鄰寺。
婦竟追至寺。
一僧方酣卧。
婦不暇詳視,竟以大杖擊僧。
僧張目曰:&ldquo小僧無罪!&rdquo婦踉跄而歸。
謝太傅夫人 劉夫人帏諸婢使作技。
太傅暫見,便下帏。
太傅索更一開。
夫人拒之曰:&ldquo恐傷盛德!&rdquo 謝公既深好音樂,頗欲立妓妾。
兄子外甥輩微達此旨,共問訊劉夫人,因方便稱《關雎》《蟊斯》有不忌之德。
夫人知以諷己,乃問:&ldquo誰撰此詩?&rdquo雲:&ldquo是周公。
&rdquo夫人曰:&ldquo周公是男子相為耳,若使周姥撰詩,當無此言!&rdquo 李福 李福妻裴氏,性極妒。
一日乘裴沐浴,僞言腹痛,召一女奴。
奴既往,左右告裴曰:&ldquo相公腹痛不可忍。
&rdquo裴竟跣步,以藥投兒溺中,進之。
明旦,監軍使悉來候問,李具以實告,因曰:&ldquo一事無成,已矣;所恨者,虛咽一瓯溺耳!&rdquo 妒無須人 荀氏婦庾,妒甚,不容無須人與荀語。
鄰有少年近荀,庾便索刀杖。
少年不平,候庾前,便與鬥,捽庾至地,打垂死。
庾終不悔。
妒畫 劉瑱妹為鄱陽王妃,性極妒。
王為明帝所誅,妃追傷成疾。
瑱不能止,乃令殷蒨畫王與寵妃照鏡狀,如欲偶寝,以示妃。
妃唾罵曰:&ldquo故宜早死!&rdquo病亦尋愈。
妒花 《妒女記》:武曆陽女嫁阮宣武,絕忌。
家有一桃樹,花葉灼耀。
宣歎美之。
即便大怒,使婢取刀折樹,摧折其花。
任瓌二姬 太宗賜任尚書瓌二豔姬。
妻妒,爛其發秃盡。
帝聞之怒,僞為酖,敕柳:&ldquo飲之,立死,如不妒,即不須飲。
&rdquo柳氏拜敕曰:&ldquo妾與瓌俱出微賤。
更相輔翼,遂至榮官。
今多内嬖,誠
中令謂從事曰:&ldquo黃巢漸以南來,夫人又自北至。
旦夕情味,何以安處?&rdquo幕僚戲曰:&ldquo不如降黃巢。
&rdquo公亦大笑。
安鴻漸 安鴻漸滑稽懼内。
婦翁死,哭于路。
婦性素嚴,呼入幕中,诟之曰:&ldquo何因無淚?&rdquo安曰:&ldquo以帕拭幹。
&rdquo婦曰:&ldquo來日早臨棺,須見淚!&rdquo安計窘,來日以寬巾納濕紙于額上,大叩其颡而恸。
其婦又呼入,诟之曰:&ldquo淚出于眼,何故額流?&rdquo安曰:&ldquo豈不聞水出高源?&rdquo 四畏堂 王欽若夫人悍妒,不畜姬侍。
王于後圃作堂,名&ldquo三畏&rdquo。
楊億戲曰:&ldquo可改作&lsquo四畏&rsquo。
&rdquo王問其說。
曰:&ldquo兼畏夫人。
&rdquo王深以為恨,卒無嗣。
還是修齋誦經不到。
為婢取水 周益公夫人妒。
有媵,公盼之,夫人縻之庭。
公适過,時炎暑,以渴告,公酌以水。
夫人窺于屏内曰:&ldquo好個相公,為婢取水!&rdquo公笑曰:&ldquo獨不見建義井者乎?&rdquo 車武子婦 車武子婦妒。
武子偶偕婦兄夜歸,留宿外館,取一绛裙挂屏上。
婦出窺,疑有所私,拔刀徑上床,發被,乃其兄也,慚而退。
池水清 《王氏見聞錄》雲:渠州人韓伸善飲博,多留連于花柳之間。
其妻怒甚,時複自來驅趁同歸。
嘗遊谒東川,經年方返,複緻妓與博徒同飲。
妻聞之,率女仆潛匿鄰舍,俟其宴合,遂持棒伺于暗處。
伸不知,方攘臂浮白,唱&ldquo池水清&rdquo,聲猶未絕,腦後一棒,打脫幞頭,撲滅燈燭。
伸即蹿于飯床之下。
有坐客暗遭毒撻,複遣二青衣把髻子牽行,一步一棒決之,罵曰:&ldquo這老漢,何落魄不歸也!&rdquo燭下照之,乃是同座客。
蜀人傳笑,遂呼韓為&ldquo池水清&rdquo。
擊僧 渭溪張氏族多俱内。
少宗伯午峰公之兄号一山者,尤甚。
一日忤其婦,婦逼之急,匿房後樹上。
婦持竹竿驅下,用鐵索系之柱。
宗伯公見之,乃曰:&ldquo我将見嫂請釋。
&rdquo兄搖手低聲曰:&ldquo且慢且慢!待她性過自放。
&rdquo又二日,被責,潛逃鄰寺。
婦竟追至寺。
一僧方酣卧。
婦不暇詳視,竟以大杖擊僧。
僧張目曰:&ldquo小僧無罪!&rdquo婦踉跄而歸。
謝太傅夫人 劉夫人帏諸婢使作技。
太傅暫見,便下帏。
太傅索更一開。
夫人拒之曰:&ldquo恐傷盛德!&rdquo 謝公既深好音樂,頗欲立妓妾。
兄子外甥輩微達此旨,共問訊劉夫人,因方便稱《關雎》《蟊斯》有不忌之德。
夫人知以諷己,乃問:&ldquo誰撰此詩?&rdquo雲:&ldquo是周公。
&rdquo夫人曰:&ldquo周公是男子相為耳,若使周姥撰詩,當無此言!&rdquo 李福 李福妻裴氏,性極妒。
一日乘裴沐浴,僞言腹痛,召一女奴。
奴既往,左右告裴曰:&ldquo相公腹痛不可忍。
&rdquo裴竟跣步,以藥投兒溺中,進之。
明旦,監軍使悉來候問,李具以實告,因曰:&ldquo一事無成,已矣;所恨者,虛咽一瓯溺耳!&rdquo 妒無須人 荀氏婦庾,妒甚,不容無須人與荀語。
鄰有少年近荀,庾便索刀杖。
少年不平,候庾前,便與鬥,捽庾至地,打垂死。
庾終不悔。
妒畫 劉瑱妹為鄱陽王妃,性極妒。
王為明帝所誅,妃追傷成疾。
瑱不能止,乃令殷蒨畫王與寵妃照鏡狀,如欲偶寝,以示妃。
妃唾罵曰:&ldquo故宜早死!&rdquo病亦尋愈。
妒花 《妒女記》:武曆陽女嫁阮宣武,絕忌。
家有一桃樹,花葉灼耀。
宣歎美之。
即便大怒,使婢取刀折樹,摧折其花。
任瓌二姬 太宗賜任尚書瓌二豔姬。
妻妒,爛其發秃盡。
帝聞之怒,僞為酖,敕柳:&ldquo飲之,立死,如不妒,即不須飲。
&rdquo柳氏拜敕曰:&ldquo妾與瓌俱出微賤。
更相輔翼,遂至榮官。
今多内嬖,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