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韻部第八

關燈
uo 畫将軍須作虎勢。

     高太監 南京守備太監高隆,人有獻名畫者,上有空方。

    隆曰:&ldquo好好!更須添畫一個&lsquo三戰呂布&rsquo。

    &rdquo 《五馬行春圖》 沈周作《五馬行春圖》贈一太守。

    守怒曰:&ldquo我豈無一人相随耶?&rdquo沈知之,另寫随從者送入,因戲之曰:&ldquo奈絹短,止畫前驅三對。

    &rdquo守喜曰:&ldquo今亦足矣!&rdquo 既畫轎前三對頭踏,便須畫衙中千兩黃金。

    不然總是不象。

     障簏 祖約好财。

    客詣祖,見方料視财物,因客至,屏當未盡,餘兩小簏,置背後,以身障之,強與客語。

     自知不雅,尚有晉人習氣。

    若今,則恬不知愧矣! 種珠 陳繼善自江甯尹拜少傅緻仕,富于資産,性鄙屑;别墅林池,未嘗暫适。

    既不嗜學,又杜絕賓客。

    惟自荷一鋤,理小圃成畦,以真珠布土壤三間,若種蔬狀。

    記顆俯拾,周而複始,以此為樂焉。

     種珠尚未得法,須用鲛人淚作糞灌之,方妙。

     銀靴 元宗幼學之年,馮權常給使左右,深所親幸。

    每曰:&ldquo我富貴,為爾置銀靴。

    &rdquo保大初,聽政之暇,命親王及東宮舊僚擊鞠。

    歡極,頒赉有等。

    語及前事,即日賜銀三十斤,以代銀靴。

    權遂命工鍛靴穿焉。

     黑牡丹 晚唐時,京師春遊,以牡丹為勝賞。

    有富人劉訓邀客賞花。

    客至,見其門系水牛累百,笑指曰:&ldquo此劉氏黑牡丹也!&rdquo 大廳勝寺 李約每于庶人锜前稱金陵招隐寺标緻。

    庶人既宴寺中,明日謂曰:&ldquo子嘗稱招隐,昨日遊宴,何如中州?&rdquo約曰:&ldquo某賞者疏野耳。

    若遠山将翠幕遮,古松用采物裹,羶腥涴塵泡泉,音樂亂山鳥聲,此則實不如在叔父大廳也!&rdquo 僧拒客 宋吳荊溪雲:往歲江行風阻,與友生沿岸野步,穿嶺而下,忽見蘭若甚多。

    僧院睹客來,皆扃戶不内。

    獨有一院,大敞其戶,見一僧跷足而眠,以手書空,顧客殊不介意。

    竊意此必奇僧也,直入造之。

    僧雖強起,全無喜容。

    不得已而問曰:&ldquo先達有詩雲:&lsquo書空跷足睡,路險側身行&rsquo。

    和尚其庶幾乎?&rdquo僧曰:&ldquo貧道不知何許事,适者指揮侍輩,欲掩關少靜耳。

    &rdquo遂不辭而出。

     寺有如此僧,不如大廳省氣。

     陳叔陵 陳始興王叔陵性不好卧,不飲酒,惟多置殽胾,晝夜食啖。

    又好飾虛名,每入朝,常于車中馬上執卷讀書,高聲朗誦,揚揚自若。

     俗谶 宋時太學各齋,除夕設祭品,用棗子、荔枝、蓼花,取&ldquo早離了&rdquo之讖。

    執事者帽而不帶,以練代之,謂之&ldquo叨冒&rdquo。

    鄙俗可笑! 今南都鄉試前一日,居亭主必煮蹄為饷,取&ldquo熟蹄&rdquo之谶也。

    又錫邑呼&ldquo中&rdquo字如&ldquo粽&rdquo音,凡大試,則親友贈筆及定勝糕、米粽各一盒,祝曰:&ldquo筆定糕粽。

    &rdquo又宗師歲考前一日,往往有禱于關聖者。

    或置等子一件于神前,謂之&ldquo一等&rdquo。

    其祝文雲:&ldquo伏願磕睡瞭高,犯規矩而不捉;糊塗宗主,屁文章而亂圈。

    &rdquo更可笑。

     俗禮 北方民家吉兇辄有相禮者,謂之&ldquo白席&rdquo。

    韓魏公自樞密歸邺,赴一姻家禮席。

    偶筵中有荔枝,欲啗,白席者遽唱曰:&ldquo資政吃荔枝,請衆客同吃荔枝!&rdquo公憎其饒舌,因置不取。

    白席者又雲:&ldquo資政放荔枝矣,請衆客放下荔枝!&rdquo 俗禮方各不同,總非雅士所宜也。

    洪武中,翰林應奉唐肅常侍膳食訖,供筯緻恭。

    帝問:&ldquo何禮?&rdquo對雲:&ldquo臣少習俗禮。

    &rdquo帝曰:&ldquo俗禮可施之天子乎?&rdquo坐不敬谪戍濠州。

    聖主作用,真快心哉! 方三拜 詩人方幹,吳人也。

    王龜大夫重之,既延入内,乃連下兩拜。

    亞相安詳以答之,未起間,方又緻一拜。

    時号&ldquo方三拜&rdquo。

     穢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