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海部第七
關燈
小
中
大
子猶曰:&ldquo昔鄭光業兄弟,遇人獻詞,句有可嗤者,辄投一巨皮箧中,号曰&ldquo苦海&rdquo,宴會則取視,以資諧戲。
夫為詞而足以資人之諧戲,此詞便是天地間一種少不得語,猶勝于塵腐蹈襲,如楊升庵所謂&ldquo雖布帛菽粟,陳陳相因,不可衣食&rdquo也。
故餘喜而采之。
而古詩之病經人指摘者,亦附入之,又以見巨皮箱中,人人有份,莫要輕易便張口笑人也。
集《苦海》第七。
采石詩 采石江頭,李太白墓在焉。
往來詩人題詠殆遍。
有客書一絕雲:&ldquo采石江邊一抔土,李白詩名耀千古。
來的去的寫兩行,魯般門前掉大斧。
&rdquo 同東集 《悅生堂随抄》雲:吳僧法海好作惡詩,萃成帙,劉從事為序。
劉序雲:&ldquo師雖習西方之教,頗同東魯之風,因題曰《同東集》。
長于譬喻,動有風騷,昔唐小杜既為老杜之次,今師又在小杜之下。
&rdquo一說,東坡題佛印象亦有&ldquo大杜、小杜&rdquo語,疑即此誤。
盤門詩伯 萬曆初,蘇州盤門外昆弟二人,忘其姓,一号蘭溪,一号蘭洲,争以惡詩唱和,高自矜許。
或作詩嘲之曰:&ldquo盤門城外兩詩伯,蘭溪蘭洲同一脈。
胸中全無半卷書,紙上空污數行墨。
浣花溪頭杜少陵,浔陽江口李太白。
二公陰靈猶未散,終日在天尋霹靂。
有朝頭上咶聲能,吳語,猶雲&ldquo響一聲&rdquo也。
打殺兩個直娘賊。
&rdquo 自詫才華 《廣記》:北齊并州有士族,好為可笑詩賦,輕蔑邢、魏諸公。
衆共嘲弄,虛相稱贊,必擊牛漉酒延之。
妻知其妄,屢用泣谏。
其人歎曰:&ldquo才華不為妻子所容,何況行路!&rdquo 陽俊之 陽俊之多作五言歌,詞蕩而拙,世俗流傳,名為&ldquo陽五伴侶&rdquo,寫賣不絕。
俊之遇于市,言其字誤,取而改之。
賣者曰:&ldquo陽五,古之賢人。
君何所知,輕敢議論!&rdquo俊之大喜,自言&ldquo有集十卷。
雖家兄亦不知吾是才士&rdquo。
崔泰之 唐黃門崔泰之哭特進李峤詩曰:&ldquo台閣神仙地,衣冠君子鄉。
昨朝猶對坐,今日忽雲亡。
魂随司命鬼,魄逐見閻王。
此時罷歡笑,無複向朝堂。
&rdquo謂人曰:&ldquo作詩須有此真味。
&rdquo 盧延讓 盧延讓業詩,二十五舉方登第。
卷中有&ldquo狐沖官道過,狗觸店門開&rdquo之句,張濬每稱賞之。
又有&ldquo賊貓臨鼠穴,饞犬舐魚砧&rdquo,為成汭所賞。
&ldquo栗爆燒氈破,貓跳觸鼎翻&rdquo,為王建所賞。
盧謂人曰:&ldquo平生谒盡公卿,不意得力于狐狗貓鼠!&rdquo 包賀 進士包賀作詩多粗鄙之句,如&ldquo苦竹筍抽青橛子,石榴樹挂小瓶兒&rdquo,又&ldquo霧是山巾子,船為水靸鞋&rdquo,又&ldquo棹搖船掠鬓,風動水捶胸&rdquo,俱可笑。
世傳逸詩雲:&ldquo窗下有時留客宿,齋中無事伴僧眠&rdquo,号曰&ldquo自落便宜詩&rdquo。
高敖曹 高敖曹嘗為雜詩三首。
其一:&ldquo冢子地握槊,星宿天圍棋。
開壇甕張口,卷席床剝皮。
&rdquo其二:&ldquo相送重相送,相送至橋頭。
培堆兩眼淚,難按滿胸愁。
&rdquo其三:&ldquo桃生毛彈子,瓠長棒槌兒。
牆欹壁凸肚,河凍水生皮。
&rdquo 權龍襄 唐左衛将軍權龍襄,性褊急,常自矜能詩。
通天年中,為滄州刺史。
初到,乃為詩呈州官曰:&ldquo遙看滄海城,楊柳郁青青。
中央一群漢,聚坐打杯觥。
&rdquo諸公謝曰:&ldquo公有逸才!&rdquo襄曰:&ldquo不敢,趁韻而已。
&rdquo又為《喜雨》詩曰:&ldquo暗去也沒雨,明來也沒雲。
日頭赫赤出,地上綠氤氲。
&rdquo又《皇太子宴夏日賦》詩:&ldquo嚴霜白浩浩,明月赤團團。
&rdquo太子援筆為贊曰:&ldquo龍襄才子,秦州人士。
明月晝耀,嚴霜夏起。
如此詩章,趁韻而已!&rdquo襄以張易之事出為容山府折沖,後追入,獻詩曰:&ldquo無事向容山,今日向東都。
陛下敕進來,今作右金吾。
&rdquo上大笑,每呼為權學士,凡與諸學士賦詩,辄令與焉。
龍襄又《秋日述懷》曰:&ldquo檐前飛七百,雪白後園強。
飽食房裡側,家糞集野蜋。
&rdquo參軍不曉,請釋。
襄曰:&ldquo鹞于檐前飛,值七百文。
洗衫挂後園,幹白如雪。
飽食房中側卧,聞家中糞堆,集得野澤蜣蜋。
&rdquo談者嗤之。
宋宗子 哲宗朝,有宗子好為詩,而鄙俚可笑。
嘗作《即事》詩雲:&ldquo日暖看三織,風高鬥兩廂。
蛙翻白出闊,蚓死紫之長。
潑聽琵琶鳳,饅抛接建章。
歸來屋裡坐,打殺又何妨?&rdquo人問其詩意。
答曰:&ldquo始見三蜘蛛織網于檐前,又見二雀鬥于兩廂廊。
有死蛙翻腹,似&lsquo出&rsquo字,死蚓如&lsquo之&rsquo字。
方吃潑飯,聞鄰家作《鳳栖梧》。
食饅頭未畢,阍人報建安章秀才上谒。
接章既歸,見内門上畫鐘馗擊小鬼,故雲&lsquo打死又何妨&rsq
夫為詞而足以資人之諧戲,此詞便是天地間一種少不得語,猶勝于塵腐蹈襲,如楊升庵所謂&ldquo雖布帛菽粟,陳陳相因,不可衣食&rdquo也。
故餘喜而采之。
而古詩之病經人指摘者,亦附入之,又以見巨皮箱中,人人有份,莫要輕易便張口笑人也。
集《苦海》第七。
采石詩 采石江頭,李太白墓在焉。
往來詩人題詠殆遍。
有客書一絕雲:&ldquo采石江邊一抔土,李白詩名耀千古。
來的去的寫兩行,魯般門前掉大斧。
&rdquo 同東集 《悅生堂随抄》雲:吳僧法海好作惡詩,萃成帙,劉從事為序。
劉序雲:&ldquo師雖習西方之教,頗同東魯之風,因題曰《同東集》。
長于譬喻,動有風騷,昔唐小杜既為老杜之次,今師又在小杜之下。
&rdquo一說,東坡題佛印象亦有&ldquo大杜、小杜&rdquo語,疑即此誤。
盤門詩伯 萬曆初,蘇州盤門外昆弟二人,忘其姓,一号蘭溪,一号蘭洲,争以惡詩唱和,高自矜許。
或作詩嘲之曰:&ldquo盤門城外兩詩伯,蘭溪蘭洲同一脈。
胸中全無半卷書,紙上空污數行墨。
浣花溪頭杜少陵,浔陽江口李太白。
二公陰靈猶未散,終日在天尋霹靂。
有朝頭上咶聲能,吳語,猶雲&ldquo響一聲&rdquo也。
打殺兩個直娘賊。
&rdquo 自詫才華 《廣記》:北齊并州有士族,好為可笑詩賦,輕蔑邢、魏諸公。
衆共嘲弄,虛相稱贊,必擊牛漉酒延之。
妻知其妄,屢用泣谏。
其人歎曰:&ldquo才華不為妻子所容,何況行路!&rdquo 陽俊之 陽俊之多作五言歌,詞蕩而拙,世俗流傳,名為&ldquo陽五伴侶&rdquo,寫賣不絕。
俊之遇于市,言其字誤,取而改之。
賣者曰:&ldquo陽五,古之賢人。
君何所知,輕敢議論!&rdquo俊之大喜,自言&ldquo有集十卷。
雖家兄亦不知吾是才士&rdquo。
崔泰之 唐黃門崔泰之哭特進李峤詩曰:&ldquo台閣神仙地,衣冠君子鄉。
昨朝猶對坐,今日忽雲亡。
魂随司命鬼,魄逐見閻王。
此時罷歡笑,無複向朝堂。
&rdquo謂人曰:&ldquo作詩須有此真味。
&rdquo 盧延讓 盧延讓業詩,二十五舉方登第。
卷中有&ldquo狐沖官道過,狗觸店門開&rdquo之句,張濬每稱賞之。
又有&ldquo賊貓臨鼠穴,饞犬舐魚砧&rdquo,為成汭所賞。
&ldquo栗爆燒氈破,貓跳觸鼎翻&rdquo,為王建所賞。
盧謂人曰:&ldquo平生谒盡公卿,不意得力于狐狗貓鼠!&rdquo 包賀 進士包賀作詩多粗鄙之句,如&ldquo苦竹筍抽青橛子,石榴樹挂小瓶兒&rdquo,又&ldquo霧是山巾子,船為水靸鞋&rdquo,又&ldquo棹搖船掠鬓,風動水捶胸&rdquo,俱可笑。
世傳逸詩雲:&ldquo窗下有時留客宿,齋中無事伴僧眠&rdquo,号曰&ldquo自落便宜詩&rdquo。
高敖曹 高敖曹嘗為雜詩三首。
其一:&ldquo冢子地握槊,星宿天圍棋。
開壇甕張口,卷席床剝皮。
&rdquo其二:&ldquo相送重相送,相送至橋頭。
培堆兩眼淚,難按滿胸愁。
&rdquo其三:&ldquo桃生毛彈子,瓠長棒槌兒。
牆欹壁凸肚,河凍水生皮。
&rdquo 權龍襄 唐左衛将軍權龍襄,性褊急,常自矜能詩。
通天年中,為滄州刺史。
初到,乃為詩呈州官曰:&ldquo遙看滄海城,楊柳郁青青。
中央一群漢,聚坐打杯觥。
&rdquo諸公謝曰:&ldquo公有逸才!&rdquo襄曰:&ldquo不敢,趁韻而已。
&rdquo又為《喜雨》詩曰:&ldquo暗去也沒雨,明來也沒雲。
日頭赫赤出,地上綠氤氲。
&rdquo又《皇太子宴夏日賦》詩:&ldquo嚴霜白浩浩,明月赤團團。
&rdquo太子援筆為贊曰:&ldquo龍襄才子,秦州人士。
明月晝耀,嚴霜夏起。
如此詩章,趁韻而已!&rdquo襄以張易之事出為容山府折沖,後追入,獻詩曰:&ldquo無事向容山,今日向東都。
陛下敕進來,今作右金吾。
&rdquo上大笑,每呼為權學士,凡與諸學士賦詩,辄令與焉。
龍襄又《秋日述懷》曰:&ldquo檐前飛七百,雪白後園強。
飽食房裡側,家糞集野蜋。
&rdquo參軍不曉,請釋。
襄曰:&ldquo鹞于檐前飛,值七百文。
洗衫挂後園,幹白如雪。
飽食房中側卧,聞家中糞堆,集得野澤蜣蜋。
&rdquo談者嗤之。
宋宗子 哲宗朝,有宗子好為詩,而鄙俚可笑。
嘗作《即事》詩雲:&ldquo日暖看三織,風高鬥兩廂。
蛙翻白出闊,蚓死紫之長。
潑聽琵琶鳳,饅抛接建章。
歸來屋裡坐,打殺又何妨?&rdquo人問其詩意。
答曰:&ldquo始見三蜘蛛織網于檐前,又見二雀鬥于兩廂廊。
有死蛙翻腹,似&lsquo出&rsquo字,死蚓如&lsquo之&rsquo字。
方吃潑飯,聞鄰家作《鳳栖梧》。
食饅頭未畢,阍人報建安章秀才上谒。
接章既歸,見内門上畫鐘馗擊小鬼,故雲&lsquo打死又何妨&r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