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頂王經全文
關燈
小
中
大
如空中迹。
法自性亦爾,如彼空中迹。
菩薩如是知,名為善通達。
明了一切法,知衆生所行。
衆生不可得,求法亦複然。
智明了諸界,其界畢竟無。
我說入此門,行於無上道。
得如是道已,知諸衆生行。
界及於衆生,此二俱無實。
如是第一智,知於一切法。
於内外法中,智慧無所著。
遠離無著法,是名為實際。
此法不思議,名為諸佛法。
彼法無所有,無亦畢竟無。
如是修行時,不著於此世。
此智名無滞,名為諸佛智。
諸法不思議,於法理無實。
以其法無故,佛法名覺者, 諸佛及佛法,一切皆不著。
不著於菩提,是名諸佛智。
此乘是大乘,攝一切法門。
度脫諸世間,世間不可得。
一切諸世界,所有諸衆生。
菩薩為求法,皆親近恭敬。
深觀此諸法,佛法不思議。
以不得諸法,是人得菩提。
菩提及以法,一切皆無相。
如是觀察者,能盡於佛法。
如是觀察時,於世間不著。
以心不著故,能盡於菩提。
複次善思惟。
諸菩薩摩诃薩。
未具莊嚴者我今當說。
若有得聞如是法門不生驚怖。
當知是人已近道常近佛境界住無障礙解脫之道。
觀察十方心無所著則為諸佛。
以大慈大悲不共佛法。
不觀頂相之所覆護。
聞說如是甚深法門生信樂者,則為如來悉見悉知。
於此經中不信樂者如來悉知。
若於此經生信樂者,是佛弟子我是其師。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我已坐道場,道場畢竟空。
以不得菩提,安住於智中。
其法無障礙,法體畢竟無。
若法畢竟無,解脫時乃知。
於一切法中,智慧能到佛。
一切法及智,此是佛所說,凡夫妄分别,說言有無著。
諸佛不分别,菩薩及智者, 觀察諸世間,世間畢竟無。
世間空寂故,觀智亦如是,衆生及以佛,無有分别相。
以無分别故,名為無上慈。
盡諸衆生界,雖為悲所觸。
其悲無實事,悲及於實事。
此凡夫境界,如虛空尺寸。
本無當亦無,世間亦如是, 是名無上悲,此是無上法。
名為諸佛法,求之不可得。
善逝之所說,導師無上尊。
求色不可得,如是法無色。
随世間故說,虛空無有邊。
處處不可取,諸佛法如是,随世間故說,此無上智慧。
智慧不可得,以智不可得。
彼智亦無實,此岸若彼岸。
以相形故說,以彼取相故。
不行甚深法,當知此法中。
一切皆平等,若以相說者, 則非善知識,自衆若他衆。
若說有求者,以取相說故。
彼非善知識,若謂法為有。
除遣得無法,童子我此法。
不作如是說,我以知苦故。
性中無苦惱,若如是說者,不入於此法,諸法本無集。
名之以為集,若說斷於集。
則遠離此法,若於此定法。
本無而分别,於本無法中。
本來無有滅,若以分别說。
本無今何滅,童子汝當知。
此見非正見,修習於道者,以求故演說,付囑於求者,於道中修學,我說諸菩薩。
大智大名稱,於當來世中。
能解此深義,若有持此經。
最勝之所說,多種諸善根。
為諸衆生故,善說修多羅。
智者能受持,是人當來世。
能護我正法,說於此法者,住如無分别,如此是菩提。
菩提不可得。
說此法時。
善思惟童子,得無生法忍。
踴躍歡喜得未曾有。
諸佛法常為諸菩薩授記莂時現希有事。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諸光明。
青黃赤白紫頗梨色。
此光出已遍照無量一切世界上至梵世。
照世界已還至佛所。
繞佛三匝從佛頂入。
是時大地六種震動。
爾時空中有諸天衆。
雨衆天華沈水末香。
於虛空中作天伎樂出妙音聲。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清淨莊嚴如郁單越。
爾時阿難。
從坐而起整理衣服。
恭敬合掌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如來現此希有之事。
若無因緣如來則不現此瑞相。
爾時阿難。
而說偈言: 無上導師人中尊,無緣則不現奇變。
唯願世尊為衆說,今此瑞相何因緣。
諸天在於虛空中,供養最勝無上尊。
歡喜踴躍而贊歎,善說微妙勝法門。
譬如北方郁單越,種種妙華而莊嚴。
此諸光明亦如是,照此世界皆嚴淨。
一切諸佛法如是,為諸菩薩授記莂。
放此妙色大光明,遍照十方從頂入。
無上精進牟尼尊,現此光明希有事。
如來何緣放斯光,唯願大悲為我說。
爾時世尊即為阿難。
而說偈言:善思惟童子,於諸如來所。
廣種諸善根,當作人中尊。
佛告阿難。
此善思惟童子,於當來世當得供養無數億佛。
於諸佛所信樂恭敬。
以諸供具飲食衣服卧具湯藥。
供養彼佛。
彼諸如來般涅槃已,取佛舍利起大寶塔高百千由旬。
一切衆寶以為嚴飾。
以一切華香寶幢幡蓋。
栴檀沈水種種末香伎樂歌頌。
供養贊歎彼諸如來。
當得作佛号淨月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十方諸世界,珍寶滿其中。
以此珍寶聚,奉施諸如來。
世間無上師,世尊之所說,若聞能受持,功德多於彼。
爾時慧命舍利弗。
以偈白佛。
甚深勝法門,最勝之所說,雲何名此經,我等頂受持。
於此法門中,不說一法無。
有亦不可得,勝法門所說,一切有漏法,及以無漏法。
於此不可得,微妙經所說,一切有為法,及以無為界。
二俱不可得,於此經中說。
世尊無上師,說於一切行。
一
法自性亦爾,如彼空中迹。
菩薩如是知,名為善通達。
明了一切法,知衆生所行。
衆生不可得,求法亦複然。
智明了諸界,其界畢竟無。
我說入此門,行於無上道。
得如是道已,知諸衆生行。
界及於衆生,此二俱無實。
如是第一智,知於一切法。
於内外法中,智慧無所著。
遠離無著法,是名為實際。
此法不思議,名為諸佛法。
彼法無所有,無亦畢竟無。
如是修行時,不著於此世。
此智名無滞,名為諸佛智。
諸法不思議,於法理無實。
以其法無故,佛法名覺者, 諸佛及佛法,一切皆不著。
不著於菩提,是名諸佛智。
此乘是大乘,攝一切法門。
度脫諸世間,世間不可得。
一切諸世界,所有諸衆生。
菩薩為求法,皆親近恭敬。
深觀此諸法,佛法不思議。
以不得諸法,是人得菩提。
菩提及以法,一切皆無相。
如是觀察者,能盡於佛法。
如是觀察時,於世間不著。
以心不著故,能盡於菩提。
複次善思惟。
諸菩薩摩诃薩。
未具莊嚴者我今當說。
若有得聞如是法門不生驚怖。
當知是人已近道常近佛境界住無障礙解脫之道。
觀察十方心無所著則為諸佛。
以大慈大悲不共佛法。
不觀頂相之所覆護。
聞說如是甚深法門生信樂者,則為如來悉見悉知。
於此經中不信樂者如來悉知。
若於此經生信樂者,是佛弟子我是其師。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我已坐道場,道場畢竟空。
以不得菩提,安住於智中。
其法無障礙,法體畢竟無。
若法畢竟無,解脫時乃知。
於一切法中,智慧能到佛。
一切法及智,此是佛所說,凡夫妄分别,說言有無著。
諸佛不分别,菩薩及智者, 觀察諸世間,世間畢竟無。
世間空寂故,觀智亦如是,衆生及以佛,無有分别相。
以無分别故,名為無上慈。
盡諸衆生界,雖為悲所觸。
其悲無實事,悲及於實事。
此凡夫境界,如虛空尺寸。
本無當亦無,世間亦如是, 是名無上悲,此是無上法。
名為諸佛法,求之不可得。
善逝之所說,導師無上尊。
求色不可得,如是法無色。
随世間故說,虛空無有邊。
處處不可取,諸佛法如是,随世間故說,此無上智慧。
智慧不可得,以智不可得。
彼智亦無實,此岸若彼岸。
以相形故說,以彼取相故。
不行甚深法,當知此法中。
一切皆平等,若以相說者, 則非善知識,自衆若他衆。
若說有求者,以取相說故。
彼非善知識,若謂法為有。
除遣得無法,童子我此法。
不作如是說,我以知苦故。
性中無苦惱,若如是說者,不入於此法,諸法本無集。
名之以為集,若說斷於集。
則遠離此法,若於此定法。
本無而分别,於本無法中。
本來無有滅,若以分别說。
本無今何滅,童子汝當知。
此見非正見,修習於道者,以求故演說,付囑於求者,於道中修學,我說諸菩薩。
大智大名稱,於當來世中。
能解此深義,若有持此經。
最勝之所說,多種諸善根。
為諸衆生故,善說修多羅。
智者能受持,是人當來世。
能護我正法,說於此法者,住如無分别,如此是菩提。
菩提不可得。
說此法時。
善思惟童子,得無生法忍。
踴躍歡喜得未曾有。
諸佛法常為諸菩薩授記莂時現希有事。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諸光明。
青黃赤白紫頗梨色。
此光出已遍照無量一切世界上至梵世。
照世界已還至佛所。
繞佛三匝從佛頂入。
是時大地六種震動。
爾時空中有諸天衆。
雨衆天華沈水末香。
於虛空中作天伎樂出妙音聲。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清淨莊嚴如郁單越。
爾時阿難。
從坐而起整理衣服。
恭敬合掌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如來現此希有之事。
若無因緣如來則不現此瑞相。
爾時阿難。
而說偈言: 無上導師人中尊,無緣則不現奇變。
唯願世尊為衆說,今此瑞相何因緣。
諸天在於虛空中,供養最勝無上尊。
歡喜踴躍而贊歎,善說微妙勝法門。
譬如北方郁單越,種種妙華而莊嚴。
此諸光明亦如是,照此世界皆嚴淨。
一切諸佛法如是,為諸菩薩授記莂。
放此妙色大光明,遍照十方從頂入。
無上精進牟尼尊,現此光明希有事。
如來何緣放斯光,唯願大悲為我說。
爾時世尊即為阿難。
而說偈言:善思惟童子,於諸如來所。
廣種諸善根,當作人中尊。
佛告阿難。
此善思惟童子,於當來世當得供養無數億佛。
於諸佛所信樂恭敬。
以諸供具飲食衣服卧具湯藥。
供養彼佛。
彼諸如來般涅槃已,取佛舍利起大寶塔高百千由旬。
一切衆寶以為嚴飾。
以一切華香寶幢幡蓋。
栴檀沈水種種末香伎樂歌頌。
供養贊歎彼諸如來。
當得作佛号淨月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十方諸世界,珍寶滿其中。
以此珍寶聚,奉施諸如來。
世間無上師,世尊之所說,若聞能受持,功德多於彼。
爾時慧命舍利弗。
以偈白佛。
甚深勝法門,最勝之所說,雲何名此經,我等頂受持。
於此法門中,不說一法無。
有亦不可得,勝法門所說,一切有漏法,及以無漏法。
於此不可得,微妙經所說,一切有為法,及以無為界。
二俱不可得,於此經中說。
世尊無上師,說於一切行。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