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棒槌公公奇談四方台

關燈
山林好友。

     &ldquo從此以後,人們傳開了,說李鯉姑娘是這種神鳥脫生的。

    這一傳卻出了事端。

    &rdquo老人面帶怒容,又叙述了一段故事: 船場有個總管名叫江堵,家稱萬貫,有錢有勢,船場漁戶,莫不租用他的漁船,給他納租上稅。

    江堵這個壞蛋,一聽李鯉姑娘人才出衆,又是神鳥脫生,便紅了眼,一心要霸占她。

    漁戶們大怒,異口同聲:&ldquo李鯉姑娘是我們的,不能給江堵當奴才。

    &rdquo&ldquo小天鵝怎能配給癞蛤蟆!&rdquo&ldquo小李鯉,怎能服侍大野豬!&rdquo&ldquo我們要誓死保護她!&rdquo 這時正趕上大旱三年,江水全幹,漁夫們缺吃少穿,還得納稅,無奈隻得入山打獵。

     春天到了,突然落了十天大雨,松花江複活起來,浪頭滾滾,漁戶們又搖船撒網,江上又聽見李鯉姑娘的歌聲。

    她頭裹白色漁婦巾,身披雪白的漁家紗,烏黑的發辮上插着雪白的李鯉翎。

    據姑娘自己說,這打扮全是學着她遇險時夢中的女朋友。

    江堵垂涎已久,獸性發作,硬要搶去李鯉姑娘,漁戶們誓死保護她。

    江堵惱羞成怒,要統統收回漁船。

    漁戶們見走投無路,群起反抗。

    江堵更加兇殘,搬來官府大兵前來鎮壓。

    好勇敢的漁家,什麼也不怕,全拿起了獵弓獵箭和棍棒、漁叉前來抵抗。

    船場江上展開了一場大厮殺。

     殺了三天三夜,突然松花江上風暴大作,浪頭如山,直向長白山沖去。

    把江堵的大兵刮得人仰船翻。

    漁戶們乘風破浪,駕駛漁船,乘着浪頭沖去,一心要邁過長白山,駛向鏡泊湖,建立聞名已久的鏡泊湖鳌花漁場,創立自己的漁家天下。

    浪頭打到四方台,高山擋住去路。

    隻見那爛石穿天,驚濤撞岩;前面是兇險的四方台,下面是滔滔的沖天浪,令人又驚又懼。

    隻有天空中飛翔着的李鯉鳥,給予人們以喜悅和安慰。

    正在無可奈何之際,李鯉姑娘站在最前列,拉開她的弓,向四方台腰上射去。

    第一箭射得懸崖分崩,第二箭射得大山搖動,第三箭把個四方台射穿,射成一個貫通的大洞。

    滾滾的浪頭頓時平靜,洪水穿過洞口流向東方。

    七裡長的山洞,順水揚帆,駛向這水平如鏡的鏡泊湖。

    因為這個洞是李鯉姑娘所開,所以後人稱為&ldquo鯉門&rdquo。

     後來李鯉姑娘的父母入土了,這位姑娘把他們葬入洞側,姑娘守孝在父母的墳旁,她幾年也不離開爹娘的墳。

    後來李鯉化成一個石頭姑娘,滿面笑容地站在那洞口。

    後人為感謝她開山劈路之功,用巨石給石姑娘修了座大屋子,溫暖着這位好姑娘。

    人們便叫這個大石屋為&ldquo李鯉宮&rdquo。

     石姑娘雖處于絕無人迹的深山密林中,但她并不寂寞,她的洞裡,身邊,屋子裡,到處居住和飛翔着李鯉的好朋友&mdash&mdash李鯉鳥。

     人們偶然到了這裡,天空中,樹林裡,到處聽到&ldquo李鯉!李鯉!&rdquo的歡呼和歌唱,所以人們走到這裡,就解除了對深山密林的恐怖,反覺得安然如家。

     老人講的衆人聽得出神,感到屋内的空氣是那樣的柔軟而平靜,隻聽得見同志們均勻的呼吸聲。

     王團長聽完後,拍了一下大腿說:&ldquo好一個美麗的神話。

    太美了!太美了!&rdquo 老人咧嘴一笑,&ldquo我還是在二十年前到過那裡,我一連在石姑娘的像前住了十五天。

    我光在那裡采的人參就有十多斤,也是我這輩子最&lsquo發山&rsquo的一年。

    &rdquo &ldquo那麼&hellip&hellip&rdquo少劍波正要詢問什麼。

     &ldquo報告!&rdquo通訊聯絡參謀陳敬走了進來。

     &ldquo報告二〇一首長,車站站長通知,下午十六點三十分,由哈爾濱開來一列空車,我們是否決定回去?否則需要等到明天十二點才有空車。

    &rdquo 王團長回頭看了看劍波說:&ldquo還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嗎?&rdquo &ldquo沒有了,&rdquo少劍波微笑着說,&ldquo隻是那幾個傷員和用不着的馬匹帶回去就可以了。

    &rdquo 王團長立即告訴陳參謀:&ldquo回去協助完成對&lsquo先遣軍&rsquo分子的捕捉任務。

    &rdquo 少劍波命令各小隊長,準備十天的給養,吩咐送走了棒槌公公。

    自己和王團長在小炕桌上擺開了長白山的軍用圖。

    量了去四方台的距離,對着指北針定了方向,仔細地選擇了一條滑行道路,兩個人充分地研究了最後這一口的吃法。

    四點二十七分,車站上傳來了震耳欲聾的汽笛嘶叫聲。

     少劍波和王團長親切而留戀地對望了一下,&ldquo車到了!&rdquo 王團長正在向劍波談着什麼,忽然聽到外面一陣歡笑的吵嚷。

    兩人向門外一看,白茹邊跑邊笑邊喊着:&ldquo爺爺來了,爺爺來了!&rdquo 王團長、劍波急忙向門口迎去,剛到大門口,隻見楊子榮、小董、姜青山等一群人圍着蘑菇老人和李勇奇,在歡笑問好,一齊擁向劍波這裡來。

    劍波和王團長迎上去,親切地握着蘑菇老人和李勇奇的手,長時間不放。

     &ldquo你們哪裡去?&rdquo少劍波親熱地問道。

     &ldquo到省裡去開會!&rdquo李勇奇回答說,&ldquo我是到省武裝部去開擴軍會議。

    老人去省商業廳開山貨采購會議。

    &rdquo接着李勇奇一口氣向王團長和劍波介紹小分隊走後夾皮溝屯的情況。

    得知民兵組成了五屯聯防,李勇奇是聯防隊長;神河廟變成了山貨收購站,蘑菇老人成了收購隊的評價評貨組長;小鐵道、電話全修複了,小機車又修好了五台,林木輸送大量開始,正在計劃采伐,糧食也運進去了。

    邊說邊走進屋裡。

     李勇奇說着,說着,眼内發出無比榮幸的光芒。

    他轉身俯到劍波耳邊,低聲地說:&ldquo二〇三首長!我已經光榮地參加了共産黨。

    &rdquo 少劍波一聽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