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談“新”與“變”

關燈
遇見了一個我很喜歡的女孩子,她讀的書并不多,但卻不笨。

     當她知道我是個“作家”時,她眼睛裡立刻發出了光,立刻問我:“你寫的是什麼小說?” 我說謊,卻從不願在我喜歡的人面前說謊,因為世上絕沒有一個人的記憶力能好得始終能記得自己的謊言,我若喜歡她,就難免要時常和她相處,若時常相處,謊言就一定會被拆穿。

     所以我說:“我寫的是武俠小說。

    ” 她聽了之後,眼睛裡那種興奮而關懷的光輝立刻消失。

     我甚至不敢去看她,因為我早已猜出了她會有什麼樣的表情。

     過了很久,她才帶着幾分歉意告訴我:“我從不看武俠小說。

    ” 直到我跟她很熟之後,我才敢問她:“為什麼不看?” 她的回答使我很意外。

     她說:“我看不懂。

    ” 武俠小說本是通俗的,為什麼會使人覺得看不懂? 我想了很久,才想通。

     她看不懂的是武俠小說中那種“自成一格”的對話,那種繁複艱澀的招式名稱,也看不懂那種四個字一句,很有“古風”的描寫字句。

     她奇怪,武俠小說為什麼不能将文字寫得簡單明了些?為什麼不将對話寫得比較生活化些,比較有人情味? 我隻能解釋:“因為我們寫的是古時的事,古代的人物。

    ” 她立刻追問:“你怎麼知道古時的人說話是什麼樣子的?你聽過他們說話嗎?” 我怔住,我不能回答! 她又說:“你們難道以為像平劇和古代小說中那種對話,就是古代人說話的方式?就算真的是,你們也不必那麼樣寫呀,因為你們寫小說的最大目的,就是要人看,别人若看不懂,就不看,别人不看,你們寫什麼?” 她說話的技巧并不高明,卻很直接。

     她說的道理也許并不完全對,但至少有點道理。

     寫小說,當然是給别人看的,看的人越多越好。

     武俠小說當然有人看,但武俠小說的讀者,幾乎也和武俠小說本身一樣,範圍太窄,不看武俠小說的人,比看的人多得多。

     我們若要争取更多的讀者,就要想法子要不看武俠小說的人也來看武俠小說,想法子要他們對武俠小說的觀念改變。

     所以我們就要新,就要變! 要新,要變,就要嘗試,就要吸收。

     有很多人都認為當今小說最蓬勃興旺的地方,不在歐美,而在日本。

     因為日本的小說不但能保持它自己的悠久傳統,還能吸收。

     它吸收了中國的古典文學,也吸收了很多種西方思想。

     日本作者先能将外來文學作品的精華融化貫通,創造出一種新的民族風格的文學,武俠小說的作者為什麼不能。

     有人說:“從太史公的遊俠列傳開始,中國就有了武俠小說。

    ” 武俠小說既然也有自己悠久的傳統,若能再盡量吸收其他文學作品的精華,總有一天,我們也能将武俠小說創造出一種新的風格,獨立的風格,讓武俠小說也能在文學的領域中占一席之地,讓别人不能否認它的價值。

     讓不看武俠小說的人也來看武俠小說! 這就是我們最大的願望。

     現在我們的力量雖然還不夠,但我們至少應該向這條路上去走,掙脫一切束縛往這條路上去走。

     現在我們才起步雖已遲了些,卻還不太遲! 一九六九.十二.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