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一客登堂牧童堪作範 三餐斷火名士更無家
關燈
小
中
大
卻不見餘何恐,正疑惑是别處去了,他卻兩手捧了一把瓷茶壺,笑了進來道:“總算我有本事。
你想:有了油條燒餅沒有一口熱水喝,那怎樣使得?因之我把那條舊的绉紗圍脖送給了隔壁的小老媽,運動着她,找壺茶喝。
她喜笑顔開,偷了她主人的龍井茶葉,泡了這樣一大壺,還許了我回頭再送開水來。
喝熱茶,吃油條燒餅,這可是人生一件樂事。
” 他說着話,斟滿了一杯熱騰騰的酽茶在手,見油條燒餅,用舊報紙托着,放在茶幾上。
他把油條折斷了,将兩個燒餅一夾,張開大口,就咬着咀嚼起來。
不消兩三分鐘,就吃個精光,向外仰着脖子,端起茶杯,來個碗底朝天,吃喝完了,叫聲痛快。
計春道:“這樣看起來,餘先生今天也是餓了。
”餘何恐道:“我今天七點鐘,就起來了,鬧到這時,怎樣不餓?不過我不便說,我要說出來,你受心理作用,更加會餓了。
” 計春笑道:“我真想不到,餘先生還知道挨餓哲學。
”餘何恐搖着頭笑道:“若不懂得挨餓哲學,我們又怎麼做平民運動呢!幹脆!到晚上,你還是去買些油條燒餅來,不用作别的指望了。
”他如此說着,卻也坦然,依然躺着看書。
這天晚上,果然吃的是燒餅。
次日上午,吃的還是幹燒餅。
但是到了晚上,餘何恐不能忍耐了,将俄國毯子當了,和計春在江蘇館子裡吃晚飯,并有南京鹽水鴨子和幹燒鲫魚,非常痛快。
人生找錢最便利的法子,莫過于當當。
什麼時候要用,什麼時候就有。
餘何恐既然學得了這個便利,于是跟着當長衫,當被褥,賣《韋氏大字典》;到了最後,打算拍賣屋子裡家具,讓房東知道了,說餘何恐欠三個月房租,不能讓他搬。
他倒也并不抵抗,隻用一隻小網籃,撿了一些書紙筆硯出來,屋子裡全部動産,都抵押給房東了。
當餘何恐當俄國毯子的時候,每日還有三四個人來在一處談話吃喝,等到當被褥的時候,每日至多來一兩個人;現在已經是拍賣木器家具了,哪裡還有人來?所以餘何恐提了那隻小網籃,也并不想去找什麼人,就雇了兩部膠皮車,找了一家小旅館住下。
這旅館的組織,和北平的小客店也差不多,屋子裡隻有一張大炕,一張小桌子。
對于客人隻供給燈火茶水,每日每人收住宿費二角。
餘周二人沒有行李,他們本不肯接待,餘何恐進門就給了一塊二毛錢,算交了三天房錢,這才讓他們住下了。
計春雖是來自田間的,不怕受苦,但是跟随餘何恐的原因,以為他是個有權威的作家,必能找些出路,在這半個月之中,卻是每況愈下,落到帶破網籃住大炕的小旅館,隻覺得茫茫前途,又走上了黑暗之路。
因之進這小旅館以後,坐立不安,緊緊地鎖着雙眉,斜靠了黑木闆桌子站定,但看餘何恐,他卻毫不介意,在網籃裡拿出一沓書本,放在炕上,當了枕頭自己躺了下去,将腳架了起來,口銜了半根雪茄煙,笑道:“你不用發愁。
今天晚上,你供給我的材料,我來開始工作。
不,說來就來,馬上就動手。
”他說了這聲,人跳下了炕,将一張報紙,鋪在那黑木闆桌上,然後陳設了紙筆墨硯,坐在炕沿上就編起劇本來。
一口氣寫了三張稿紙,複又放了筆,将放在窗戶台上的那一小截雪茄煙,又撿了起來,用火柴點着。
因為太短了,兩個指頭夾住放在嘴角上吸了兩口,才問計春道:“現在該你供給材料了。
你說,你父親當佃戶的時候,是怎樣受地主的壓迫呢?”計春道:“我們不叫地主,叫東家的。
” 餘何恐道:“不管是地主或東家罷,你就說是怎樣地受壓迫罷。
”計春道:“壓迫倒也說不上,就是憑我父親的力量,和東家種了大小上十丘田,約莫可以收三十擔稻子。
這三十擔裡面,東家要去十四五擔,其餘是我們的了,可以說是平半分。
東家是将他的田價生利息,我們是用勞力,種子,牛,糞,換來這些糧食。
此外,還有一季麥,與東家無分,是佃戶獨收的。
” 餘何恐兩個指頭夾了雪茄,另一隻手,卻去搔頭發,躊躇着道:“這樣說起來,卻不至于……那麼,你們生活苦不苦呢?”計春道:“當然是苦。
” 餘何恐笑道:“那就好,你挑苦的說。
”計春道:“我們每日一餐飯,一餐粥,一餐雜糧。
每餐一碗菜,隻有鹽,沒有油。
吃的苦不算,我父親一件棉襖穿了十二年,蓋的被,還是娶我母親時候置的。
衣服和被上面,總有一百個補丁,都是我父親縫的。
” 餘何恐道:“你母親不管嗎?”計春道:“我母親早就死了。
我父親很可憐,又做娘,又做老子,除了上田做工,還要來來去去,在家裡做三餐飯,等我睡了,偷着替我洗衣服。
” 餘何恐道:“你老子這樣窮,哪有錢給你讀書呢?”計春頓了一頓,就把父親破産上城磨豆腐的話,說了一遍。
餘何恐道:“你父親這麼不錯。
你怎麼沒有提過?”計春道:“餘先生不是說過,忠孝是封建思想?我要是說了我父親的好處,怕人家笑我腐化。
” 餘何恐默然,點了兩點頭,許久他才歎口氣道:“這是過渡時代應有的現象!”
你想:有了油條燒餅沒有一口熱水喝,那怎樣使得?因之我把那條舊的绉紗圍脖送給了隔壁的小老媽,運動着她,找壺茶喝。
她喜笑顔開,偷了她主人的龍井茶葉,泡了這樣一大壺,還許了我回頭再送開水來。
喝熱茶,吃油條燒餅,這可是人生一件樂事。
” 他說着話,斟滿了一杯熱騰騰的酽茶在手,見油條燒餅,用舊報紙托着,放在茶幾上。
他把油條折斷了,将兩個燒餅一夾,張開大口,就咬着咀嚼起來。
不消兩三分鐘,就吃個精光,向外仰着脖子,端起茶杯,來個碗底朝天,吃喝完了,叫聲痛快。
計春道:“這樣看起來,餘先生今天也是餓了。
”餘何恐道:“我今天七點鐘,就起來了,鬧到這時,怎樣不餓?不過我不便說,我要說出來,你受心理作用,更加會餓了。
” 計春笑道:“我真想不到,餘先生還知道挨餓哲學。
”餘何恐搖着頭笑道:“若不懂得挨餓哲學,我們又怎麼做平民運動呢!幹脆!到晚上,你還是去買些油條燒餅來,不用作别的指望了。
”他如此說着,卻也坦然,依然躺着看書。
這天晚上,果然吃的是燒餅。
次日上午,吃的還是幹燒餅。
但是到了晚上,餘何恐不能忍耐了,将俄國毯子當了,和計春在江蘇館子裡吃晚飯,并有南京鹽水鴨子和幹燒鲫魚,非常痛快。
人生找錢最便利的法子,莫過于當當。
什麼時候要用,什麼時候就有。
餘何恐既然學得了這個便利,于是跟着當長衫,當被褥,賣《韋氏大字典》;到了最後,打算拍賣屋子裡家具,讓房東知道了,說餘何恐欠三個月房租,不能讓他搬。
他倒也并不抵抗,隻用一隻小網籃,撿了一些書紙筆硯出來,屋子裡全部動産,都抵押給房東了。
當餘何恐當俄國毯子的時候,每日還有三四個人來在一處談話吃喝,等到當被褥的時候,每日至多來一兩個人;現在已經是拍賣木器家具了,哪裡還有人來?所以餘何恐提了那隻小網籃,也并不想去找什麼人,就雇了兩部膠皮車,找了一家小旅館住下。
這旅館的組織,和北平的小客店也差不多,屋子裡隻有一張大炕,一張小桌子。
對于客人隻供給燈火茶水,每日每人收住宿費二角。
餘周二人沒有行李,他們本不肯接待,餘何恐進門就給了一塊二毛錢,算交了三天房錢,這才讓他們住下了。
計春雖是來自田間的,不怕受苦,但是跟随餘何恐的原因,以為他是個有權威的作家,必能找些出路,在這半個月之中,卻是每況愈下,落到帶破網籃住大炕的小旅館,隻覺得茫茫前途,又走上了黑暗之路。
因之進這小旅館以後,坐立不安,緊緊地鎖着雙眉,斜靠了黑木闆桌子站定,但看餘何恐,他卻毫不介意,在網籃裡拿出一沓書本,放在炕上,當了枕頭自己躺了下去,将腳架了起來,口銜了半根雪茄煙,笑道:“你不用發愁。
今天晚上,你供給我的材料,我來開始工作。
不,說來就來,馬上就動手。
”他說了這聲,人跳下了炕,将一張報紙,鋪在那黑木闆桌上,然後陳設了紙筆墨硯,坐在炕沿上就編起劇本來。
一口氣寫了三張稿紙,複又放了筆,将放在窗戶台上的那一小截雪茄煙,又撿了起來,用火柴點着。
因為太短了,兩個指頭夾住放在嘴角上吸了兩口,才問計春道:“現在該你供給材料了。
你說,你父親當佃戶的時候,是怎樣受地主的壓迫呢?”計春道:“我們不叫地主,叫東家的。
” 餘何恐道:“不管是地主或東家罷,你就說是怎樣地受壓迫罷。
”計春道:“壓迫倒也說不上,就是憑我父親的力量,和東家種了大小上十丘田,約莫可以收三十擔稻子。
這三十擔裡面,東家要去十四五擔,其餘是我們的了,可以說是平半分。
東家是将他的田價生利息,我們是用勞力,種子,牛,糞,換來這些糧食。
此外,還有一季麥,與東家無分,是佃戶獨收的。
” 餘何恐兩個指頭夾了雪茄,另一隻手,卻去搔頭發,躊躇着道:“這樣說起來,卻不至于……那麼,你們生活苦不苦呢?”計春道:“當然是苦。
” 餘何恐笑道:“那就好,你挑苦的說。
”計春道:“我們每日一餐飯,一餐粥,一餐雜糧。
每餐一碗菜,隻有鹽,沒有油。
吃的苦不算,我父親一件棉襖穿了十二年,蓋的被,還是娶我母親時候置的。
衣服和被上面,總有一百個補丁,都是我父親縫的。
” 餘何恐道:“你母親不管嗎?”計春道:“我母親早就死了。
我父親很可憐,又做娘,又做老子,除了上田做工,還要來來去去,在家裡做三餐飯,等我睡了,偷着替我洗衣服。
” 餘何恐道:“你老子這樣窮,哪有錢給你讀書呢?”計春頓了一頓,就把父親破産上城磨豆腐的話,說了一遍。
餘何恐道:“你父親這麼不錯。
你怎麼沒有提過?”計春道:“餘先生不是說過,忠孝是封建思想?我要是說了我父親的好處,怕人家笑我腐化。
” 餘何恐默然,點了兩點頭,許久他才歎口氣道:“這是過渡時代應有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