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一客登堂牧童堪作範 三餐斷火名士更無家

關燈
候,看到牆上懸的一沓日曆浮面的那張,乃是十日,直待那張日曆撕到二十日的時候,他依然還是在這軟榻上睡着。

    自然,這種生活,未免不上軌道,但是經過這日曆撕去十張之後,他已很受到餘先生的熏陶,在他的日記本子上,自己寫下了這幾條誡語: (一)鏟去一切封建思想。

     (二)用自己的力量去找出路。

     (三)要謀大衆的利益。

     (四)不做奴才。

     (五)戰勝環境,不與惡勢力謀妥協! 大家吃吃喝喝之後,有的約着去看電影的,有的約着上書店去買雜志的,剩一個不曾走的,就在客廳裡沙發上躺下睡覺。

    餘何恐自己呢,連計春在座,一概不理會,買了一大包花生仁,放在茶幾上,他又拿了一本英文雜志,躺在那軟榻上看。

    左手拿着書,右手随便由茶幾上抓着花生仁向嘴裡放了進去。

    吃花生仁的時候,必定還用兩個指頭,将花生仁挪搓一陣,因此将那上面紅的薄皮,灑得身上,絨面睡榻上,織花地毯上,無處不是。

     在這時,他推開旁邊一座門,側了身子,将手連指兩下,眼睛向計春望着,那意思自然便是讓計春進去。

    計春到裡面看時,有寫字台,寫字椅,長長的絨面沙發睡榻,桌上放着石膏的維納斯裸體像,壁上也是大幅的裸體畫。

    在這寫字台對面,有幅油畫,畫着一個小孩子牽了一頭牛,下河去喝水。

    那小孩子全身一絲不挂,赤條條地,兩腳站在水裡,彎着腰用力牽了那繩子。

    牛卻不肯聽話,四腿前撐,身向後挫,繩子縛在牛角根和牛脖子上,牽得筆直。

     因為他有了這些誡語,也就發生了以下許多疑問:想做有錢人的姑爺,是不是封建思想呢?是不是做奴才呢?為了讀書,去受令儀的挾制,是不是和惡勢力妥協呢?做一個規規矩矩的學生,讀讀教科書,是不是為大衆謀利益呢?在許多疑問之下,把他要找出鑽石戒指去見令儀的意思,就冷去了十之八九。

    而況天天這班見面的朋友,他們都以現代青年自诩,天天說那些和他們不同樣的青年,是沒落了的人。

    計春想着:若是不和他們同樣,那也就沒落了。

    十幾歲的人青春活潑,怎樣可以沒落下去呢?所以他在餘何恐家裡住着,有吃有喝,有朋友談話,或者遊戲,混混一天,也就忘記了一切。

     後來大家走了,隻剩計春一人,他留着吧,又不知在什麼地方睡,走吧,又不知向哪裡去好。

    隻得抽了一本書,在書房裡看。

    不想餘何恐睡了之後,竟是鼾聲大作,直到十二點鐘,他還不曾醒過來。

    計春沒有法子,隻好自在那張絨面的軟榻上睡了。

     可是有一天上午,發生了恐慌了。

    有七八個青年,都在餘何恐書房裡談話,研究一元論和二元論。

    看看太陽曬過窗子第二層玻璃了,應該是十二點鐘了,廚子沒有送點心來吃,也沒有送茶來喝,便有一個人自告奮勇去找廚子。

    不料廚子不見了,女仆也不見了,而同時,還發現了廚房裡的煤竈沒有生火。

     到了他家,卻是在上海弄堂式的所在,一幢小小的洋樓,屋子外面,短磚牆和鐵栅欄,圍住了一個小院子。

    裡面有兩塊草皮,和幾盆花木,順着鐵栅門,有一條洋灰泥路。

    向外開的兩扇玻璃門上挂有兩幅花綢窗簾,一眼望到,便會知道這是一家租界公寓,或買辦階級的人家,卻不料餘先生會和這種人住在一處。

     餘何恐道:“我請你同我去,你就同我去好了。

    我這人決不知道什麼叫作虛僞的。

    ”計春聽人家說得如此幹脆,若是不去,倒反映着自己虛僞;而況自己除了這樣做去,也是沒有第二條路子可走的了。

    當時也就不便再說什麼,跟着餘何恐走去。

     餘何恐道:“我覺這畫不錯,據你說是具體錯誤了。

    ”計春微笑道:“這畫實在錯了。

    縛牛的繩子,不是縛在脖子上。

    ” 餘何恐道:“我也知道褲子是要穿的,但是我想在窮得褲子都沒有了,這一點上着力。

    ”計春笑道:“鄉下人一件衣服打七八個補丁,那倒是有的。

    在門口河裡洗澡還要挨罵,放牛不穿褲子那不行!” 餘何恐道:“你有什麼疑難的事要我幫忙,你隻管說。

    大概不為的是什麼經濟問題吧?”計春本來想把陸情美的事,徑直就說出來,無奈人家一來之後,盡說的是些正大題目,不便向這一方面談,隻好改了口道:“倒沒有什麼經濟上的困難。

    因為崇拜餘先生的學問,很想見見。

    不想餘先生這樣客氣,倒先來看我,這真是平民化。

    ” 餘何恐道:“你對于這書,有批評嗎?當然,你不能為這事要見我。

    你是對于文學上有什麼疑問要來問我的嗎?我看到你的信,太懇切了,認為你是一個同志,所以不回你的信,直接就看你來了。

    ”計春于是站起身來,說是不敢當。

     餘何恐道:“上街來的牛,我也看見過的,好像是縛在牛頭上的呀!”計春笑道:“牛頭上怎樣系繩子?牛的力氣很大,繩縛在牛的頭上,一個小孩怎樣牽得動?” 餘何恐身子起了一起,笑道:“哦!啊!為了女人!陸女士是哪個學校裡的呢?”計春道:“并非為了别的。

    她經我的手借了人家一些值錢的東西,我要在她手上讨回去。

    她……她是一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