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頻喚哥哥相親如手足 辛勞夜夜發奮愧須眉

關燈
頭子,為了兒子念書,賣了田到城裡來開豆腐店,這就是頭等新聞了。

    所以周世良的豆腐店開了張,就是不買豆腐的人家,也要來買兩塊豆腐,看一個究竟。

    因之在開張這兩天,豆腐店生意卻是很好。

     回家以後,什麼事都不用管,将水倒進缸裡,立刻就走向後面院子來,在屋外面就叫道:“倪奶奶在家嗎?”倪洪氏迎出屋子來道:“天冷了。

    周老闆!屋子裡烘火罷。

    ”世良進屋子來,苦着臉子向她道:“倪奶奶!你借面大鏡子我照照罷。

    ”倪洪氏忽然聽到他說要照鏡子,倒不知道他的用意所在,便由卧室裡拿出一面鏡子交給他道:“周老闆要刮臉嗎?”世良随便地哼着,答應了一聲,接過鏡子,兩手捧着,就看了起來。

     周世良道:“你們城市裡人,都說着男女平等啦。

    養姑娘也是一樣的,姑娘好,現在也可以出來做事,也可以掙錢養家的。

    ”倪洪氏道:“男女平等,那不過是句話罷了。

    有錢的人家,把女孩子送去念書,那也不過是好玩,哪有人真的把女孩子去念書,指望着她來養家的呢?女孩子聰明一點,清秀一點,将來招一個好些的姑爺也就是了。

    ” 勞力過度的人,大概是一倒上床去,就會睡着的。

    所以世良每次手扶了床,眼睛已經合了縫,頭靠了枕頭,那就人事不知了。

    計春等着父親睡熟了,他才悄悄地偷着起來,點上燈再溫習他的功課。

     光陰也像他磨豆腐的石磨一般,一轉一轉地向前推換過去,匆匆地過了五個月,已經到了冬天。

    這裡滿街的人,都知道開豆腐店的周世良,是個望上的好人,他挑着水由街上經過,人家都叫他一聲周老闆。

    原來井水裡面堿重,豆漿裡面多了堿,不容易成膏,因之城裡許多豆腐店,都是挑塘水做豆腐。

    世良覺得塘水太髒,于是不辭勞苦,每日都到城外江邊下挑兩擔水進城來。

    所以許多人家,心理作用,說周家是江水做的豆幹,格外幹淨好吃。

    這鼓勵着世良的勇氣不少,更是每日去挑着江水,風雨無阻。

     倪洪氏道:“這話我們擱在心裡,不要說破,讓他兩人混得熟熟的,一說破了,小孩子一年比一年大,害起臊來,兩個人就會你躲我我躲你了。

    ”世良點了頭笑着。

    這兩位做父母的,有了這樣一個口頭契約,對于這一雙兒女,更是彼此疼愛起來了。

     倪洪氏道:“笑話,我家又不是家财萬貫,也不是做了大官,有什麼委屈她?”世良笑道:“隻要你有那個好意思,我還有什麼話說?我隻有管着我計春,好好地念書,報答你的大恩。

    ” 倪洪氏連忙奪過鏡子來,笑道:“周老闆也是坐在家裡怕天倒下來了。

    你這是中年白,有什麼要緊?還有一些人二十多歲就白了頭發的,那叫少年白。

    ”周世良道:“倪奶奶!你不用給我寬心丸吃了,中年白也好,少年白也好,人家總是慢慢地才将頭發白起來,我這差不多像伍子胥過昭關一樣,一夜白了胡須,說起來真慚愧死人了。

    一個做莊稼的人,怎麼到城裡來住了半年,就如此的不濟事哩!” 倪洪氏見他捧了鏡子發呆,倒有些莫名其妙,就問道:“周老闆,你在看什麼?”世良對了鏡子,發了許久的呆,然後緩緩地道:“倪奶奶!你說這不是笑話嗎?剛才街上,有人疑我的頭發,是落了一頭的雪,我倒不相信,何至于頭發白到這種樣子?現在我拿鏡子一照,頭發可不就是白了一大半嗎?你說這事糟不糟?這真是戲台上唱戲的那句話,一事無成兩鬓斑了。

    ”他說話時,臉上放出愁苦的樣子來,将鏡子放在懷裡,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倪洪氏笑道:“周老闆!回頭你又要說我們婦道人家多嘴多舌的了。

    你這個頭發,不是一夜急白的,也是夜夜急白的。

    你怕兒子念書太苦了,自己陪着他;又怕兒子書讀好了,将來沒有錢讓他升學;自己天天半夜起來加工作貨,周老闆你這可不是辦法呀。

    計春年紀小,什麼事都指望着你指教他呢,設若你這樣苦扒苦掙,把自己身體累倒了,你打算怎麼樣子辦呢?凡是一件事,總要前後想個周到,不能趁着性子辦。

    周老闆你說是不是?” 倪洪氏笑道:“周老闆!你生了這樣一個好兒子,你自己也是多麼高興呵!”世良手摸了自己的胡茬子,笑道:“你老誇獎,你若不嫌棄的話,就讓這孩子拜在你老跟前做幹兒子罷。

    ”倪洪氏笑道:“好哇!我這個幹娘,别的好處不會有,若論到洗衣漿衫,縫聯補綴,我是拿手。

    這些小事,全交給我好了。

    ”世良道:“若肯這樣,那是我孩子的造化,挑一個日子,讓他給你老磕頭。

    ”倪洪氏道:“那都是用不着的,叫一聲幹娘就是了。

    你哪一天開張,哪一天就是好日子,哪一天就叫我做幹娘罷。

    ”世良笑道:“這就好極了。

    有你這樣一個老太